上一刊说的是曹操和孙权两个一起联手坑死了关羽,当时孙权也是一时冲动,所以就当场就砍了关羽的人头,可是砍归砍,砍了以后麻烦就大了。
你杀了关羽倒是也没什么问题,谁让关羽临死前破口大骂孙权不是东西了?好歹孙权也是一方霸主,你骂了他那肯定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但是现在杀了关羽的代价,就是关羽背后的大哥刘备。
所以孙权又想了一个栽赃嫁祸的办法,那就是把关羽的人头送给曹操,当时是曹操和孙权串通攻打荆州的,而且曹操许诺把江南地区封给孙权,所以现在孙权拿关羽的人头去给曹操送个投名状也没什么毛病。
关键问题是,关羽那是战神,你敢把战神的人头送来送去的那就有点过分了。
《三国演义》上说,曹操看到关羽人头的时候还在那嘚瑟,而且还问了句关将军别来无恙?结果关将军还真给面子,直接睁开眼瞪了曹操一眼,结果差点没把曹操给吓死。
也不知道曹操到底最后是不是被关羽给吓死的,反正打从这一天开始曹操就开始重病缠身了。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随后曹丕继位。
这位曹丕说起来倒也算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主,从小就精通诸子百家学说,而且六岁就开始学骑马射箭,十岁的时候就跟着曹操南征北战,但是这么一个优秀的曹丕,却并不是曹操的最理想的继承人。
曹操一共有二十五个孩子,能够作为继承人的一共有四个,一个是曹昂,讨伐张秀的时候死了,还有一个就是称象那个曹冲,上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知道《曹冲称象》的这篇课文吧?很可惜,这位天资聪慧的曹冲幼年夭折了,还有一个就是那位“煮豆燃豆萁”的大诗人曹植,最后才轮到了这位文武双全的曹丕。
从这四个人的属性来看,曹操选择继承人的标准就是,要么学文,要么学武,而文武双全的,就只有一个曹丕。
前两个很不幸都英年早逝了,剩下一个曹植又有点过于的风流潇洒,这个曹植要是做个诗人什么的一定会名震千古,但是很可惜,因为曹植是曹操的儿子,所以曹植和曹丕就只能形成两个政治集团去争夺最大的政治利益。
拥护曹丕的集团的都是猛人,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司马懿,支持曹植的人当中能拿得出来的就是杨修还算说的过去,所以你想想看,司马懿对杨修?这就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了。
最终这两个集团的斗争,在建安二十年的时候以曹丕的胜出而结束。
曹丕继承了曹操的魏王世子身份没过多久以后,曹操就被关羽的人头给吓死了,随后曹丕顺理成章的继承了魏王。
但是这个时候曹丕的班底还是曹操时期的老将,这些人跟着曹操一辈子九死一生的,自然不会很快的臣服曹丕,但是文武双全的曹丕也很快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个支离破碎名存实亡的东汉王朝,也是时候该彻底的解决了。
当年汉献帝为了生存下去与曹丕结成了儿女亲家的关系,现在曹操死了,而曹丕取代汉献帝也是早晚的问题了,所以聪明的汉献帝自己就下了禅让的诏书。
而曹丕也自然心领神会的拒绝了这份诏书。
后来的故事就还是历史上的那套老套路了,汉献帝三次下达禅让诏书,曹丕拒绝三次,然后是曹丕手下让建议曹丕取代东汉王朝,曹丕还是拒绝。
如此一来二去的经过了十次退让,曹丕最后才勉为其难的接受了禅让这个事实。
建安二十年的十月,汉献帝禅让,曹丕继位魏皇帝。奉汉帝为山阳公。至此!东汉王朝彻底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