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见证荣耀时刻
操练场,气氛庄严。
点兵台上方挂了条红色横幅,上面写着:
【热烈庆祝霍凌寒同志升职为165师副师长!】
前方布置了一个架子,夹着话筒。
旁边长桌椅上,几个师部首长已经就座。
台下几千名军官军容肃正站立,按团列队方阵。
陆婉婉和两边长辈带着孩子在最前面一排的嘉宾席位上坐着。
身为家属,参加见证霍凌寒的荣耀时刻,每个人心里油然而生与有荣焉的自豪感。
三胞胎坐在爸爸定做的超大婴儿车上,还不知道这里是哪里,来这里干什么。
看到许多穿军装的叔叔们,瞪大眼睛瞧着,一点都不怯场,不哭不闹。
霍云龙的目光凝在三宝贝孙子孙女身上。
眼里写满慈爱。
霍家的后代就是这么胆大,后继有人了,心中甚慰。
霍凌寒在一团方阵前面站立,许明远站在他身侧。
此时还能并肩而立,以后就是上下级关系了。
梁师长首先起身,走到话筒前,高声宣布道:
“今天是我们举办165师霍凌寒同志晋升为副师长,杨部长莅临,亲自给霍凌寒同志颁发任命书。”
“全体都有,掌声欢迎!”
话音落下,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陆婉婉提前给三个娃娃耳朵塞了棉签,现在外面打雷,他们也听不到,不受影响。
杨部长走到话筒前发表讲话。
“各位战士们好,今天很高兴能在165师给霍凌寒同志颁发副师长任命书。”
“也许有人心存疑惑,霍团长这么年轻,为什么提拔这么快。”
“众所周知,他在过去的一年立下多次一等军功,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军部此时提拔他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军队急需他这样年轻优秀的高素质指挥官来训练指挥将来的现代化战斗。”
“从对Y战争,从东海海战中,我们都看出了西方列强的海陆空武器极强强大。”
“我们能取得这两场战争的胜利,有一部分原因是走了点好运,更重要是,我们也研发出了新的作战武器,力挽狂澜扭转了不利战局,比如霍凌寒研发的加特林自动枪,陆婉婉同志研发的无人机和单兵发射炮。”
“霍凌寒同志在指挥作战时,军事能力过硬,战略战术都让敌军闻风丧胆。”
“东海一战,打退了敌军两队航母群,挫败敌军野心,连海军战士都对霍凌寒这位陆军指挥官钦佩不已。”
“战士们,不要看我们现在取得了暂时的和平而沾沾自喜,只要列强霸凌之心不死,战争随时会卷土重来,我们作为军人 首要的职责就是提高军事能力,加强快开掌握先进的军事武器,任何时候不要忘记强军强国……”
话音落下,全体士兵高声喊:
“强军强国,备战!备战!”
这么豪迈的喊声震天动地,也让陆婉婉热血沸腾。
强军强国,舍我其谁,她掌握现代化最先进的军事研发知识,一定要让国家快速强大起来。
杨部长看向霍凌寒:“现在,有请霍凌寒同志上台领副师长任命书!”
“霍凌寒!”
“到!”
霍凌寒高声应着,迈着坚实的步伐,沉稳上台。
几个军师首长都起身鼓掌。
台下,几千军士掌声经久不绝。
霍凌寒敬军礼,接过任命书,转身立正,面向下方所有战士。
“感谢首长对我的肯定和信任,未来我必定不辱使命,强军强国,重任在肩,愿与各位战友,共同努力!”
“是!霍副师长!”
军士们高声应着朝他敬军礼。
梁师长在他发言后,请他在自己身边副师长席位落座。
杨部长目光扫向家属区,微笑邀请,“现在,有请霍副师长的家属上台发言。”
霍云龙有点惊讶:我也要上去吗?
林清妍:“怎么办,我有点紧张。”
陆宴亭安抚她:“应该只是邀请婉婉发言,她是直接家属。”
陆婉婉刚起身,杨部长点名。
“陆婉婉同志,把你的孩子带上了,还有你的父母和霍副师长的父亲,请他们一起上台发言。”
如此,大家都欣然上台。
连婴儿车也被抬上去。
霍云龙:“婉婉,你先发言。”
陆婉婉推辞,“爸 ,您是凌寒的父亲,虎父无犬子,您最有资格先发言。”
霍云龙便简要发言:“战士们好,我是霍凌寒的父亲,我很高兴儿子能凭借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做出贡献,未来,希望他能再接再厉,扛起责任不负国家期望!打战必胜!”
台下又是一阵雷鸣掌声。
接着,陆婉婉请陆宴亭夫妇发言。
林清妍先说:“我作为霍凌寒的岳母,很骄傲有这么优秀的女婿,我女儿找对了丈夫,我祝福他们恩爱到白头。”
陆宴亭站在话筒前,还未发言,掌声已起。
全军看到这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集体向他敬军礼。
高声喊,“陆老好!”
陆宴亭儒雅微笑点头,发言简要低调:“江山代有人才出,希望你们年轻人将来胜过我们!”
说完便把话筒交给陆婉婉。
“作为霍凌寒的妻子,我会继续全力支持丈夫为国防事业做贡献,有国才有家,我永远做他的后盾!”
要是别的女人说为丈夫做后盾,算说大话,但陆婉婉说这句话,所有人深信不疑。
凭借她的科研人力,做霍凌寒的后盾 绰绰有余。
战士们的掌声响彻云霄。
没想到陆婉婉发言过后,杨部长也发给她两张奖状。
“陆婉婉同志,这是我从京市为你带来的两张奖状,最年轻科学家奖,最优秀军嫂奖!”
陆婉婉接过,看到颁奖人题字,再次热血沸腾。
才二十一岁,功与名都被国家肯定了。
她心里对那个世界早逝的父母说: “爸妈,女儿再次光宗耀祖了,希望你们泉下有知,开心笑起来。”
这场隆重的就职仪式让所有军干部印象深刻。
谁不想立功为父母争光呢。
杨志刚傍晚回到家里,本来想给大儿子杨大树上一课,激励他奋发向上,没想到四个孩子在院子里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