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惊讶地看着长子。
“父皇,四弟聪慧绝伦,有能力接父皇交下的差事。
白糖、乳粉事关重大,火器研究所亦不轻松,小苏大人再牵挂,总会力有不逮。
四弟已安排差事,却把三弟晾一边,只怕朝臣们会认为父皇偏心。
不若安排三弟辅佐四弟,尽快把制糖设备等研制出来。”李承乾恭敬道。
李泰开始不爽,自己的差事凭啥高明安插三皇兄?
可听到兄长夸赞自己聪慧绝伦时,心里美滋滋的,也不计较了。
甚至主动开口,“阿耶,高明说得对,就让三皇兄加入吧,孩儿想我大唐军队早日配上这等军粮!”
“好!好!高明、青雀都长大了!“圣上甚欣慰,兄友弟恭,真好!
房相歪头,惊讶地扫一眼哥俩,今日转性啦?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往日明争暗斗,跟乌眼鸡似的,一时竟有些不适应。
李承乾目光瞥向苏樱,苏樱微微点头,悄悄竖起大拇指。
受到鼓舞的李承乾再次开口:
“父皇,七皇叔、五弟今日亦在小苏大人那里学习,孩儿想,不若也给他们安排差事。
让他们也经常出宫走动,接接地气,领些简单差事练手。”
“哦,高明觉得安排什么差事合适?”圣上心情好。
“还请父皇指点,儿臣见识浅。”李承乾没有得意忘形越雷池。
苏樱在心中为这位太子点赞,果然是个领悟力极高的聪慧人。
与其让这些皇子整日闲着瞎琢磨,不如找点儿事儿做,让他们把精力转移,顺便培养成自己的党羽。
“嗯…”圣上捋着虬髯。
思索一会儿道:“昨日不是说将作监整改高炉和炼钢炉吗?不若让他们参与?”
李承乾表情惊愕,还是躬身道:“谢父皇!”
那冶炼场不是一般的酷热,想到七皇叔、五弟穿着牛鼻裤在高炉前挥汗如雨,李承乾有些心虚,不知他们会不会怨自己?
“阿耶!孩儿也去!”小霸王李泰忙道。
“我与阎大人有好些问题请教、交流,想看看煤炭干馏成焦炭,还想看炉火温度提升,还想看铁水如何流进炼钢炉。”
昨日在冶炼厂,看着熊熊烈火,虽然热的人喘不过气,满头大汗,可苏樱提的那些技术,太吸引人,总想亲自参与。
“青雀,你不是忙不过来么?”圣上好笑。
“有三皇兄啊,好不好嘛?阿耶、阿耶!孩儿喜欢!”青雀手脚并用,抱住他爹一阵摇晃。
“好、好!依你、依你!”圣上宠溺道。
“阿耶最好啦!阿耶!孩儿告退!“李泰在他爹身上腻歪一阵,急急忙忙告退。
“孩儿得赶紧把设计方案拿出来,让阿耶审阅!”
“去吧!”圣上慈爱道。
“父皇,儿臣也告退!”李承乾躬身道。
“嗯,去吧!”圣上挥手,兄弟俩欢喜离去。
“臣告退!”苏樱见没自己啥事儿。
“不急,正好还有一事,朕听听你怎么看?”圣上兴致高,不打算放她走。
“是,陛下!”苏樱老实坐下。
房相歪头打量苏樱,这小苏大人厉害啊。
不动声色间,几样新奇技术便让四皇子转移注意力,更让太子悟道开窍!
看来也不是政治小白,且抱着一片善意。
不禁对苏樱多了几分敬意,这才是真的纯臣!不谄媚攀附,也不奴颜婢膝!
“苏卿,突厥归降我大唐,有一百二十万之众,你觉得该如何安置?”圣上背着手,语气不乏自豪与骄傲。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英勇神武!”苏樱很识趣地奉上一记马匹。
房相低头,心中闷笑,小滑头。
“别说这些虚的,朕要听听你是如何看的。”圣上捋着虬髯笑道。
“呃,陛下!臣以为可从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安置在黄河以北,突厥降我大唐,并非人人真心归顺,突厥国破,不得不归顺。
将来他们休养生息后,再次强大,势必会反叛。
不宜放置太近,京师不安全,亦不能太远,远了不好控制。
黄河是天然屏障,距离不远不近正好。
其二、黄河北面耕地、草原皆有,突厥人放牧,汉人耕种,将来慢慢通婚融合,半耕半牧。
其三、大唐子民尚且要自力更生垦荒,归降的突厥人放牧也行、耕种也行,鼓励垦荒。”
苏樱能提的建议不多。
因为朝廷有三种声音:
一种是编入降俘籍,化整为零,安置在兖、豫的空旷处自力更生,也就是直接将牧民变成农人垦荒。
一种是以魏征为代表的,认为该安置在黄河以北,防止他们变心。
且人口几代繁衍,黄河以南会存在土地严重不足的问题。
一种是以温彦博为代表的,认为该怀柔,安置在黄河以南,一切优待,他们必定世代感激。
历史上这位千古一帝采纳温彦博的建议,东起幽州,西至灵州,设置了顺、佑、化、长四州都督府安置。
又在突厥原居地设置定襄、云中两都督府,这些都督府的都督均由突厥本族首领担任。
这三种安置都有道理,历史走向谁也不知道。
历史上通常采用第一种方法,民族大融合,几代以后全是华夏民族,再怎么打,也是肉烂在锅里。
第二种方法,也好也不好,好处是将他们隔离在外,坏处是不能真正民族大融合,易生异心。
第三种怀柔政策,安置黄河以南。国力强盛,君主通过怀柔彰显仁义,国力衰弱时,他们便是祸端。
圣上采取羁縻府制,让归降首领治理,以他的政治手腕和军事能力,没谁敢叛乱。
后面东征高句丽,陆续又收服一些,也是羁縻府制。
为一百二十年后让大唐走向衰落的安史之乱埋下伏笔。
“哦,苏樱,为何?黄河以南不是更能彰显我大唐胸襟?”圣上想要说服苏樱。
“陛下,我朝初创不过十几载,战后人口尚未恢复,尚有大量土地。
若将一百二十万突厥安置黄河以南,两三代以后,人口激增,农人上哪里种地?
难不成把汉人赶到黄河以北垦荒?既如此,何不现在便安置那里,垦荒、放牧随意。”
苏樱偏向魏征的建议,见圣上不为所动,又道:
“再者,如陛下这般神武英明的帝王,往前数有几位?我想,往后估计再也出不了一位!陛下在,他们自然乖顺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