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气氛愈发浓烈,可离别的愁绪也悄然在包间里弥漫开来。
张老和赵老对视一眼,脸上浮现出一抹不舍,随后又带着几分欣慰。
张老率先打破沉默,声音微微有些沙哑:“小江,你这一走,山高水长,以后见面的机会怕是不多了。我和老赵思来想去,给你准备了点小礼物,”
说着,两人分别从身旁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递到江卫民面前。
盒子不大,却被绸布层层包裹,一看就知道里面装的绝非寻常物件。
“打开看看,你肯定喜欢!”赵老笑着催促道,眼中满是期待。
江卫民怀着好奇与感激,双手轻轻接过盒子,动作小心地解开绸布,缓缓打开盒盖。
刹那间,包间里似乎都亮了几分,两枚古朴典雅的印章静静躺在盒中。
他轻轻拿起印章,仔细端详,只见印章上的篆文苍劲有力,刻工细腻,竟是两位古代绘画大家的印章!
江卫民顿时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惊讶与受宠若惊,手都不自觉地微微颤抖起来。
“张老,赵老,这……这也太贵重了!这我怎么能收啊!”江卫民连忙推辞。
这两枚印章,无论是从艺术价值还是历史意义上来说,都堪称无价之宝,他实在难以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份厚礼。
张老摆了摆手,神色认真地说道:“小江,你别推辞。这礼物确实珍贵,但我们相信你能珍视它,也相信你值得这份情谊。
不过,我们把这印章送给你,也有个不情之请。”
“什么事,二老请说!只要是我能做到的,绝不二话!”江卫民连忙郑重地说道。
赵老微微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就是我们卖给你的那些瓷器、青铜器,都是国宝级的文物。
这些年,我们把它们交到你手上,是因为信任你。
我们希望你能保证,无论何时,这些国宝都不会外流。
如果有一天,国家需要,我们更希望你能把它们上交给国家,让更多人能欣赏到这些文化瑰宝。
当然,要是你实在舍不得,我们也不强求,但最低的底线,就是不能让它们流到国外去。”
江卫民听完,想都没想,立刻坚定地点点头,斩钉截铁地说道:“张老,赵老,你们放心!只要国家有需要,我肯定二话不说,第一时间上交!”
听到江卫民的承诺,张老和赵老相视一笑,脸上的忧虑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欣慰。
“有你这句话,我们就彻底放心了。这两枚印章,你就收起来吧,就当是我们这段缘分的见证。”张老说道。
江卫民小心翼翼地将印章重新放回盒子,重新包好,像是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他在心里默默盘算着,等日后古董收藏热度起来,自己一定要在青岛市建一个博物馆。
到时候,就把这些国宝都放置到博物馆内,让它们在明亮的展柜里,
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能领略到这些文物的魅力 。
毕业后的江卫民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内心满是纠结与思索,他必须在绘画与管理这两条道路上做出艰难的抉择。
而这一想法的产生,主要源于华君武对连环画大奖评选过程的一番讲述,那些话语如同一记重锤,深深触动了江卫民的内心。
回想起自己在连环画领域取得的成绩,江卫民虽拥有傲人的销量,可每当静下心来,一种难以言说的愧疚便会涌上心头。
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个“文抄公”,只是机械地将他人的作品进行二次创作,
却从未真正领悟那些抄来的连环画中所蕴含的作者想要表达的精神。
从工作层面来讲,利用出版资源来绘制连环画赚取稿费,在发展势头迅猛的青岛出版社,确实不是什么问题。
但江卫民心里明白,现在作为管理者,这样做总归是不太妥当的。
于是,在决定回青岛之际,江卫民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
江卫民打算放弃大部分的连环画版权以及相应的稿费收入,
只留下父亲抗战题材的版权,因为这部连环画载着江德福的抗战生涯,也是江卫民自己依据江德福的抗战生涯改编的剧情。对他而言意义非凡。
同时,江卫民将一直跟随自己绘画的团队进行合理分配,把他们分成几个不同的部门,
每个部门分别负责不同连环画的绘画工作。
在过去的四年里,这些小组经过不断的磨合与历练,
无论是绘画技巧还是团队协作,都已经相当成熟,完全能够独立承担起相应的任务。
而江卫民自己,则将站在更高的角度,把控大方向的事务,全身心地投入到推进连环画国际化的伟大进程之中。
北京所有事都处理完成后
江卫民回到了青岛,并找到了宋文卿。
后当江卫民将这些想法和决定告诉宋文卿时,宋文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住地点头。
其实,宋文卿也早有打算,想要找个合适的时机,和江卫民好好谈谈及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
在宋文卿眼中,江卫民不仅拥有长远的眼光,还具备清华大学的高学历,这些都是他宝贵的财富。
如今青岛出版社已经步入正轨,发展态势良好,江卫民确实不应该再局限于自己画连环画。
以他的能力和才华,未来青岛出版社一把手的位置迟早会交到他的手中。
当下,江卫民最应该做的,是将目光放得更远,带领青岛出版社在国际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奋勇前进,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江卫民的决定在青岛出版社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许多人对他放弃高额稿费、转向管理工作的选择感到惊讶,甚至有些不理解。
毕竟,江卫民的每一部连环画作品都备受读者喜爱,销量屡创新高,稿费收入也相当可观。
江卫民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还逐渐打开了海外市场。
在许多人看来,江卫民完全可以在连环画创作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成为这一领域的顶尖人物。
然而,江卫民却选择了另一条路——一条充满挑战和未知的管理之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江卫民开始着手对绘画部门进行改革。
他将原本集中在一起的绘画团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作品系列。第一组负责《龙珠》,第二组负责《机甲纪元》这两部作品都是要更新长达十年往上的连环画
第三组负责《王铁山梦回千古》,在亮剑完结后,这部作品已经开始更新;
第四组则负责《中国特种兵》,这是一部现代军事题材的作品,
经过江德福的多次汇报和沟通,终于得到了军区高层的批准,
这也是江卫民答应给父亲江德福打造的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