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处理掉!”
找间谍这样的事儿,不可能瞒住内卫府的探子,所以还不如全部清理一遍,这样反而不会让人察觉到异常!
陈鱼听了,也不反对。
事实上,她心下异常愧疚,丈夫对她无条件信任,结果她连自己府中出现其他眼线都没发现,这是她这个主母的失职。
顾景之自然不会怪罪自己妻子,历经多次,他对老三的情报能力也着实感到心惊。
不提别的,单单从晋乐凰那,还有自己多年收集到的消息,到今天这次会面……
老三手下有能人,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这人到底是谁,老三渗透到什么程度,他都一无所知。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内卫府绝对逃不过被渗透的命运!
……
顾景之这边下达彻查府邸的命令之后,暗卫就开始全府彻查。
然而这才刚开始,府中就有下人上吊,得到姜丰的报告之后,顾景之蓦然发现,这个上吊的人竟然还是最早在这府邸里的人。
也就是当初夏帝赏赐下来的。
得到这一消息之后,顾景之默然,最后让二虎明面上查了一遍之后,随便挑出一两个手脚不干净的处理掉,西陵侯府内彻查眼线的活就从明面转向暗处。
曲飞烟得到顾景之命令后,也去了衡州处理后续。
然而,还不等他府邸内的间谍被处理,朝廷却发生了大事。
顾景之等人还上着早朝,结果一连三份奏报入京城,内阁寂静一片。
身为兵部尚书的顾景之,怎么也想不到,他才上任不到半年,并不就收到了三份边境战报。
他无奈的将战报放在桌上,看着魏玄和卫祯二人,摇头苦笑道:“北边的李大将军在巡视边防的时候,也不知怎么走漏消息,他和卫队遭到北离人伏击,如今重伤昏迷,北方缺帅!”
“南宫守义带着三十万人,趁着我大军指挥系统混乱,一举夺下边关数城,已经完成对云州合围,我十多万大军困守云州,其余诸部根本就打不通通往云州的路……”
“西边向,离月借道北离,出现在我大夏西北上方,那些臣服我大夏的异族抵挡不住,如今兵锋直指大夏,薛将军那边压力也很大!”
“南方……”
“唉!”
顾景之凝重道:“还是上报陛下,让军机处一起拟定方案吧!咱们内阁这边,只需给大军出征做好准备,准备钱粮吧!”
魏玄、卫祯:“……”
二人也是无奈地叹了口气,心里多少有些担忧。
……
顾景之将三份战报上报之后,周权大惊失色,急急忙忙地召集了内阁大臣和军机处大臣,一同在御书房议事。
“诸位,北离和离月两国狼子野心,竟然丝毫不顾邦交礼节,在我大夏国丧期间悍然出兵,杀我将士臣民,毁我土地家园!”
“云南之地蛮夷叛乱,竟敢无视我大夏威严,当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朕欲发兵,诸卿可有对策?”
发兵……
顾景之幽幽一叹,要说发兵,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别人都打上门来了,要是还不出兵,那大夏也太软弱了些。
更何况如今的大夏国力强横,维持三面作战……只要战术上不失误,防守是不成问题。
他想了想,站了出来,道:“陛下,不论是北离、离月亦或者是云南蛮族……这三者同时起兵作乱,我大夏如今之国力想要抵御外敌并不难!”
“三方对我大夏国力虽不能尽数了解,想来也差不到哪去!”
“是以,他们显然也明白一个道理,若是我大夏全力抵抗,他们未必就讨得了好!那么,臣有一问……”
周权听闻,不禁皱起眉头:“老师,你是说……这其中还有别的原因?”
“嗯!”
顾景之有些担忧道:“三方兵力共计百万,可我大夏在北方和西北,也各陈兵五十万余,兵力最多的,莫过于北离那五十万大军,然而我京畿大营还有三十万人枕戈待旦,北离想要入侵我大夏,恐怕还少了副好牙口,云南之地……因地形之故,我大夏想要在云南交兵,并非短时间可以平定!”
“然而云南之地的蛮夷,他们也未必就真正愿意离开故土,须知离开云南,他们那点战力在我大夏面前无异于以卵击石!”
“三方联手,看似凶险,可大夏毕竟不是建武年间的大夏,就算我朝坚守不出,拖也能将他们拖死!”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眼下发兵……北离出动五十万人马,更荒谬的是,他们竟然不顾风险,借道给离月,打通他们通向我西北的道路,他们求的是什么?他们当真不怕离月假道伐虢?”
“离月难道就不害怕,等战后他们回去,让北离直接封锁在外,将他二十万大军全数歼灭?”
顾景之一连提出数个问题,御书房里众人都陷入沉思。
尤其是离月借道,他们着实有些想不明白,离月国力不比北离,二者之间打了这么多年,想必国力消耗已经到了极限。
这个时候要是没了二十万人,那绝对是要伤筋动骨!
李业听闻,凝重地点了点头,道:“顾家小子之言倒是颇有道理,两国即便联盟,却也不得不防着对方,借道之举凶险万分,倒是让人看不透啊!”
周权想了想,说道:“老师,还有诸位将军,这北离和离月为何如此,咱们且先不去想,如今就按照老师所言,他们三方联手,纵使百万大军,我大夏也不是抵挡不住。”
“所以,他们出兵的目的在哪里?”
战争是用暴力的方式,胁迫地方服从自己的政治目的的手段,这一点,顾景之曾在朝堂上明确地表示过,也得到满朝文武大臣认可。
如今。
如果从这句话的角度出发,那么三方的目的在哪?
就眼下局面,就算他们联手,最多也就是在大夏境内丢下无数的尸体,这对他们来说,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