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从厨房端了熬好的四神汤,这是她到汴京之后,特意去药铺子问过郎中学来的。
“喝完四神汤,要吃米糕,”张氏嘱咐道,“郎中说,这样吃最好了。”
谢玉琰看着那一碗扎扎实实的汤,正想要商量张氏盛出去点。
张氏就接着道:“若是补不上来,就要用猪肚一起熬了。”
想一想又再加猪肚……还是算了,谢玉琰从张氏手中将碗接过来。
张氏则笑眯眯地盯着谢玉琰都吃光,然后递过去盘米糕。
“吃一块就行,”张氏道,“不用全都吃了。”
杨钦跟着道:“剩下的我替阿嫂吃。”
谢玉琰知晓,两个人一同配合,你说一句我说一句,无非就是哄着她将药膳吃完,谢太后从小锦衣玉食,但这样的被人关切,是重活一世才有的。
一块米糕吃完,谢玉琰看向张氏故意笑着道:“现在看看,我胖了些没有?”
看着阿琰脸上漾起的笑容,张氏也跟着抿嘴,好好打量一番:“似是好一些了,这四神汤果然有用。”
杨钦也凑过来:“让我也看一看。”
屋子里传出笑声。
张氏觉得不光是她和钦哥儿有了变化,就连阿琰也变了,变得亲和许多。要知道一开始阿琰来家中时,大多都板着脸,即便神情淡然,也让人从心底生出几分惧意。
她知晓不该怕阿琰,可就是控制不住。
现在就好了,阿琰时不时就露出笑容,眼底的那抹肃穆也淡了不少。
谢玉琰看向杨钦:“去书院之前,要将童先生教的功课都温习一遍,每日早晨起来,我都要考较。”
杨钦笑容立即僵在脸上,他是挺爱读书的,但他的读书跟阿嫂的考较不是一回事,阿嫂考的那些书上都没有,甚至童先生都没讲过,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
不过也正是因为阿嫂教的这些,那书院才肯收他。
“别看这个书院肯收你,”谢玉琰道,“若是功课不行,还会劝你回家。”
“而且,这只是给小儿启蒙的书院,真正的书院没有本事和名声很难进得去,就算认识山长也不行。到底能不能去读书,就要看你自己下多少功夫。”
杨钦躬身道:“阿嫂,我知晓了。”之前他只有闲下来才能读书,现在家中衣食不愁,全都不用他操心,他要做的就是好好读书、做功课,将来等他长大了考取功名,就能真正帮到家中。
杨钦就要下去,谢玉琰将食盒递给杨钦:“将这个带着,看书饿了就吃一些。”
杨钦又露出笑容来:“谢谢阿嫂。”
一路回到自己屋子,杨钦这才将食盒打开来看,里面有各式各样的糕点,不过……打开第二层……
杨钦眨了眨眼睛,怎么少了一半?
是阿嫂回来的路上吃了?总不能是被耗子拖走了吧?
……
接下来的日子,杨小山一切都照谢玉琰安排的行事,一边打听汴京的各种消息,一边继续雇工拉砖修葺院子。
郭雄、郭川被陷害的案子证据确凿,除了郭家兄弟还需留在大牢,等待复核案子,那些船工都被放出来。
出大牢之前,郭雄交待众人,前来投靠谢玉琰,以后他们要为谢玉琰做活儿。
开始的时候船工们还心中忐忑,他们跟随郭雄是因为郭家兄弟善待船工,现在突然就换了东家,他们也不知晓那东家到底如何。
但是他们又得罪了汴水上那四家商贾,也确实没第二条路可走。众人商议一番,只得先来寻谢玉琰看看情形。
结果……
干了一日活儿之后,就没人再想离开。
东家每日给准备一顿饭食,直到吃饱为止,工钱也是每日结算。郭雄、郭川没回来之前,每人每日一百二十文钱,等到二人出来,再重新议定工钱。
船工们以为东家只是学郭家兄弟的做法,可这一天下来,他却发现不光是他们,所有给东家做事的雇工,都是被这般对待。
不管是东家还是管事,从不随意欺压雇工。前提是每个人的活计必须做好,若是有偷懒不做事的雇工,会被立即赶走。
就这样又过了十天,郭家兄弟终于被放了出来。但因为案子还没了结,衙署要求他们不准离开汴京。
几个船工去接郭家兄弟,回家的路上,郭雄问起这些日子的情形。
船工自然都据实说了。东家能打发他们来接人,就是给他们单独见面的机会,让他们私底下将想说的都说清楚。
郭雄也很惊讶,没想到东家对待雇工与他的做法一样。
船工道:“咱们东家是从哪里来?做什么买卖的?叫什么?”
说来惭愧,郭雄对这些一无所知,不过他觉得东家隐瞒不是为了骗他们,而是对他们这些人没那么信任。
“可能很快我就会知晓了,”郭雄道,“但就算全都清楚,也不一定会立即告诉你们。”
众人沉默片刻。
郭雄神情坚决:“不过,若是有危险,我定不会让你们掺和进来。”
船工点点头:“我们自然信你,都听你的安排。”
几个人再没别的话,一路到了南城的住处,郭雄和郭川梳洗一番换了衣服,就前去拜见谢玉琰。
两兄弟出了大牢,第一件事就是感谢那位娘子的救命之恩。
郭川还想问问冯二娘到的消息。
到了那处院子,郭雄还没敲门,就瞧见了门口的汤兴和杨小山。
杨小山将二人迎进门。
郭雄、郭川身上的伤还没痊愈,脸色看起来有些难看。
杨小山道:“还要寻个好郎中,好好将养身子,莫要落下病根。”
郭雄应声:“都是些皮外伤,有个十日八日就都好了。”
一旁的郭川欲言又止,杨小山看出端倪道:“你们有什么话,只管与大娘子直言,我家大娘子不喜欢遮遮掩掩。”
郭川知晓这是在提点他,忙躬身向杨小山道谢。
二人被引进门。
就听得里面传来说话的声音:“最迟要下个月上旬完工,城内的酒楼要在中旬开张。大名府的瓷器应该运出来了,让人去迎一迎。”
听到“大名府”几个字,郭雄整个人不禁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