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名着世界22
其实,第一个食客在听到一碗馄饨竟然要五十文钱的时候,心里也有些后悔。
他是长安街头布行的伙计,又是家中独子,虽然日子过的比一般人宽裕些,五十文一碗的馄饨说不上吃不起,但也称得上奢侈了,但点都点了,他不好意思退掉。
希望这家店里的馄饨好吃吧,要是不好吃,他就吃慢一些,在店里多呆一会儿,就当是花钱取暖了,毕竟全长安找不到一处和这里一样暖和舒服的地方。
馄饨上来后,他低头往瓷碗里瞧,馄饨像一群白白胖胖的娃娃,葱花嫩绿,点缀其中,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食客迫不及待地舀起一个馄饨,放入口中,轻轻一咬,鲜嫩多汁的肉馅在舌尖瞬间爆开,鲜美的滋味从口腔一路蔓延至全身,冻僵的身子也被这股暖意彻底激活。
太好吃了!
这也太好吃了!
这五十文绝对花的值!
食客一开始还矜持,后面直接狼吞虎咽起来。
旁边后来的几位看他吃的香甜,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其中一人试探的问:“要不就在这吃吧,咱们可以两人一碗分食尝尝,我们要是吃不饱,可以出去再买些胡饼就着吃。”
另一个同伴吸了吸鼻子,“我觉得行,看那个人吃馄饨的样子,我感觉这店里的馄饨应该不错,而且,这屋里那么暖和,去别家店铺可没这么暖和……”
他们一行六人,都同意在这里吃,两个人分食一碗,有一个人出去买来了胡饼。
姜霜把他们的馄饨端上来,还贴心的拿了三个空碗过来,方便他们分食。
等到第一口下肚,这群人彻底被馄饨给征服了。
“这也太好吃了。”有个人吃的眼角含泪,“我长这么大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馄饨。”
其他人理都不理他,埋头苦吃,根本停不下来。
第一位食客的一碗馄饨很快见底,他本想慢慢吃,没想到这么快就吃完了,连汤水都不剩一滴。
他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没吃够啊。
还想再来一碗,可这五十文一碗的价格……
对了,过两天是不是就要发月钱了,自己平时上工这么辛苦,犒劳犒劳自己怎么了。
再说又不是天天吃馄饨,这次先吃个够。
他稍作犹豫,于是大声喊道:“老板,再来一碗!”
旁边分食的六人有些羡慕的看了他一眼,这哥们真有钱,竟然一口气吃两碗馄饨。
他们要好好挣钱,到时候也来店里吃两碗馄饨。
渐渐地,店里来的客人越来越多,都是被鸡汤的香味吸引过来的。
同样先是大呼小叫,震惊一番店里的温暖,然后一听馄饨的价格,就有些劝退了。
餐馆所在的坊市,普通人居多,谁家钱多烧的,来吃一碗天价馄饨?
不过也有和前头那六位食客一样,买上一碗分食着吃的,就当尝个味儿,谁让这家店的鸡汤这么香呢。
也有人试探的问,这鸡汤能不能单卖,要是行的话,他们尝尝鸡汤的味儿也行。
但林小钱是照着分量熬出的鸡汤,不可能单卖,他们只能遗憾离开。
结果一走出餐馆,外边的冷风就争先恐后的往身上钻,在屋里捂得那些暖意全被冷风给刮跑了。
咬咬牙,转身回到餐馆,要了一碗馄饨坐下了。
这餐馆里的人一多,上菜就需要时间,闲着的人们就开始聊起了天,无外乎就是谈论这家餐馆。
“哎,你们说,这屋里这么暖和,是咋回事呢?”
“可不,连个炭盆都看不见,你们有闻到烟味没?我是没闻到。”
“我只闻到了鸡汤味,馋死我了。”
“嗨,那是因为地下盘了地龙啊。”一个看上去穿着比旁人富贵一些的中年男人有些得意的道,“我曾去过官家老爷的府邸,你们当这富贵人家是怎么过冬的?和你们一样烧柴取暖?那不可能!他们是在房屋地面下砌好烟道,一端连接炉灶,另一端通向室外。炉灶生火后,室内暖如春日。啧啧。”
“还是富贵人家会享受。”
“咱们现在不也正享受着。”
“哈哈,这话说的是极是极!”
“乖乖,这家餐馆这么大的房子还这么暖和,这得烧多少柴火啊。”
“可不咋地,怪不得一碗馄饨就要五十文呢,这样烧钱的铺子,要是我,不卖贵点儿早晚都得破产关门。”
“哈哈哈哈。”
“这屋里也亮堂,怕不是镶了夜明珠吧。”
“得了吧,你当夜明珠是你家地头的萝卜啊,到处都是。”
在这群人之中,有一个面皮白净,五官精致的小郎君,坐在角落里听得津津有味。
身边的随从面上有些着急,低声劝道:“小郎君,咱们还是赶紧家去吧,不然……夫人怕是要着急了。”
小郎君摆了摆手,亮晶晶的眼睛仍盯着高谈阔论的食客们,轻声道:“莫急,我在此处听得有趣。天儿还早呢,不着急回去。”
随从无奈,也只能在一旁候着。
很快,姜霜将她的那碗馄饨端上来,“您的鸡汤馄饨好了,小心烫。”
姜霜上完菜转身要走,却被小郎君拦下。
“这位姐姐请留步。”
姜霜扭头看她,“这位小……小郎君有什么事?”她一眼就看出眼前的是个看十岁左右的小姑娘,斟酌了下还是叫了声小郎君。
唐朝民风开放,女子扮作男子出门闲逛很是常见。
小姑娘眼睛锃亮,问道:“我就是想问姐姐,你这店里那么暖和,是烧了地龙吗?这屋里那么亮堂可是用了夜明珠?”
她坐在角落,声音也不大,没有人注意到这边,也没有听到她说的话。
姜霜不想骗一个未成年的小姑娘,摇了摇头,“不是。”
但怎么和小姑娘解释呢,屋里亮堂是因为有电灯,这在千年后很常见。室内温暖是因为系统调控的,不过千年后也有空调暖气制暖。
好在小姑娘并没有刨根问底,只是笑眯眯的道:“我就知道。”然后就低头乖乖的吃馄饨了。
小姑娘家里就有地龙,冬日烧起来是很暖和,但人被烘烤的口干舌燥,根本不像这里温暖又舒服。
还有夜明珠,它发出的光根本不能和这家店铺里得光亮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