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才出了正月,就在二月初一中和节这日,楚帝下旨派尚书令林靖澄起草了婚书,令孙莲英、礼部尚书俞正昂、民部尚书杨桐亲自操办,准备纳征所用之礼送至林府,太史监选定吉日···

这一番下来,林尽染几乎是不用做什么准备。

当日,太史曹亲至大将军府,递呈吉日,李代远便替二人选定了三月十六,六合之日成婚。虽说还有一月有余,但婚期也还算是紧张。林尽染便定了二月初二迁入新宅。

还未在新宅中享几天清闲日子,刘管家便进书房通传,“公子,鸿胪寺卿庞大人来访。”

“快,请进正厅。”

林尽染听闻是鸿胪寺卿来访,便放下了笔,赶忙去了前院。

林尽染这几日正鼓捣着练字,被这么多人说过字丑,自觉面子上过不去,临别前便从李时安处讨了一幅字帖。

“公子莫急,老奴已安排妥当。”

这林尽染毕竟还是年轻人,走的也快,为难刘管家一把年纪了还跟着林尽染一路追。

林尽染修正衣冠,匀了气息,这才大步走进正厅,笑言道,“庞大人,怎么光临寒舍不提前知会一声染之呢。这不是怠慢了大人嘛!”

庞懿德一看林尽染进来,这头上还微微带了点汗,应是小跑过来的,心中不免多了些好感,客套道,“林公子这是说的哪里话。庞某也是才坐下。林公子入了新宅,庞某也没备些个贺礼,回头定要补上。”

“庞大人请坐。庞大人,可是为了突厥使团之事而来?”

庞懿德微微颔首,“这接待突厥使团的一应事宜都已准备妥当。”

遂又拿出一册奏本,询问道,“这是礼部与鸿胪寺的接待行程,突厥使团暂且安排在鸿胪寺的四方馆,待陛下派使告知会见日子和时辰,再安排觐见。一应细节皆在奏本之中,林公子看看可还有补充?”

虽说楚帝安排的是林尽染协助鸿胪寺接待使团,可庞懿德心如明镜,这不过是给这林公子挂个名。此事若办的妥当,便是要给他安排官职的,此时并没有必要去给林尽染使绊子,不提他未来岳丈是上柱国,接待突厥使团若出了岔子,倒霉的还得是自己,至于殿上该如何谈判,便是他自己的事了。

林尽染双手接过奏本后,只粗略看上一眼,便笑言道:“庞大人在鸿胪寺办事多年,自是妥当的。染之全凭庞大人的安排。”

“突厥毕竟并非西番和纳西两国,既非是我楚国的属国,亦非邦交,且行事做派又与我楚国大相径庭,林公子与之接触时定要多加注意。”庞懿德善意的提醒。

端起茶呷了一口,抿了抿嘴,笑道,“嗯?好茶!驿馆传信来报,突厥使团应当后日便抵长安,那日林公子便不用去迎了,此事交予庞某,定不会有什么差池,林公子安心准备婚事即可。待陛下告知何日要接见突厥使臣时,庞某再遣人来告知公子。”

“如此,可就太麻烦庞大人了!”林尽染有些讪讪道。又倏然朝厅外喊道,“刘管家,将李叔给我的茶取来。”

庞懿德站起身来赶忙拦着林尽染,一脸惶恐,“哎哟,林公子,庞某人可没有此意。”

刘管家此时正拿了一包茶进来,林尽染将其奉上,“庞大人为染之这般着想,这都是应该的。这些是李叔在染之迁入新宅前送予我,算是报答庞大人多日来为染之分担的辛劳。”

庞懿德连忙摇头,将林尽染捧在手中的茶稍稍撇到一旁,慌张的说道,“这本就是分内之事。且今日到公子新宅,庞某都未曾带些贺礼,已然不妥,如何还有从公子府中拿走东西的道理?”

庞懿德自然是知道林尽染口中李叔的分量,上柱国送给他女婿的茶,庞懿德即便是想要也不敢呐。

林尽染心一想,定是‘李叔’这名头给他吓着了,便调笑道,“听庞大人说是好茶时,便知大人平常品的茶应也不少。染之不懂茶,喝茶有如黄牛饮水,一囫囵便喝下去了,也没尝出个什么滋味儿,甚是可惜。况且,这茶还有的是,庞大人便带回去喝罢,也不算辱没了它。”

林尽染这会儿又将那包茶递到庞懿德前。

庞懿德犹豫了片刻,便收下了,连声道谢,“既收了林公子的茶,且是要让公子宽心才说的过去。如此,庞某便不多叨扰了。”

“染之送送庞大人。”

已是七日过去了,楚帝依旧未安排何日接见突厥使团,也并未安排突厥王子与突厥使团相见,皆是由鸿胪寺安排使团在长安城中游玩,鸿胪寺的庞懿德也并未去请林尽染协助接待。林尽染用一包茶偷得了几日清闲。

次日,庞懿德便遣人送信来:酉时,陛下在麟德殿设宴接见突厥使团。

之前便进过一次麟德殿,林尽染已然有些经验了,随众臣进入麟德殿后,便依着李代远的意思,依旧是坐于他身旁,只是对面的多了一张陌生的年轻面孔,经李代远引荐才知是楚国的太子,林尽染才连忙行了礼。

“宣,突厥使臣,哥舒思力,呼鲁努尔入殿觐见。”孙公公高声喊道。

只见三个胡服穿着的男子进殿,朝楚帝行了鞠躬礼,未等楚帝开口便直直的站在那儿。左边那人是呼鲁努尔,林尽染倒是记得,不过脸上倒是多了条疤痕,应是当初用复合弓伤到的,那右边络腮胡的便应该就是哥舒思力了,后面跟着那位便应是译语人。

只见那哥舒思力倒是先发制人,叽里咕噜的说了一堆,但在场的人也没有听明白,正等着译语人翻译,只听得那译语人官话也说得并不标准,有些磕巴地说道,“听闻楚国是礼仪之邦,但是我们来长安这么久,楚国皇帝居然今天才见我们。真的是无礼!”

那译语人才刚说完此话,一旁的臣子便已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只见楚帝笑道,“朕忙于国事,便让鸿胪寺带着诸位领略一下长安城的风土人情。今日设宴便是为诸位接风洗尘。莲英,给几位赐座。”

还未等孙莲英要喊着赐座,哥舒思力便已经在开口说了。

“不用了!楚国皇帝。”译语人在一旁边听边说道,“你应该知道我们来楚国的目的,我们只想带走王子殿下,可我们到现在都还没有见过他。”

楚帝朝孙莲英使了个颜色,又朝突厥人说道,“突厥王子远来是客,朕又怎能怠慢他呢?”

只见没一会儿,那突厥王子阿史那步利设便出现在了麟德殿门口,想要进殿却被侍卫给拦下了,便着急地在门口又叽里咕噜说了一段话。

哥舒思力和呼鲁努尔也想上前去与他交谈,却也被侍卫拦了下来,只见哥舒思力面色通红,朝楚帝大吼。

译语人有些迟疑,却又说道,“楚国皇帝,你这是什么意思。你便是这么对待客人的吗?”

想必应该是把难听的话给转换了一下,不然真按照那哥舒思力吼的翻译,他们应该走不出麟德殿。

“今日设宴,朕只请了突厥使团,可没有请突厥王子。”

楚帝眼神飘过一丝狠意,却又很快的掩盖下去,朝殿外摆了摆手,侍卫便得令将突厥王子给带了下去,又缓缓再问了一遍,“两位使臣远道而来,可有何事?”

那译语人连忙翻译说道,“我们当然是要接我们的王子殿下回去。”

楚帝瞟了一眼李代远,只见李老将军端正坐着,挺着身子,闭着双眼,也不只是闭目养神还是真睡着了,于是便说道,“那二位使臣可要找对人才行!突厥殿下是染之请来长安城游玩的贵客,二位身份不明,朕也不能做主将染之请来的贵客交予二人。若你二人真要将人带走,这还得要染之同意才行。”

林尽染一头雾水,心中暗自腹诽,这口锅便是生生的让我背上了?楚帝,这可是有点耍无赖了吧?人家都说了是突厥使臣,你硬要来句他们身份不明;突厥王子也是给你掳来了,结果又要硬扯是我请来长安城玩的贵客。那今日设宴是干啥呀?你不放就不放呗,扯上我干啥?

林尽染听到楚帝提到自己,还是赶忙站了出来,拱手一拜,一脸真诚地请求,“草民当时请王子殿下时,可是一路北行,可未曾往西北而去。却不知这二位使臣是都毕可汗派来的,还是沙雅可汗派来的。草民因此也万万不能将王子如此草率地交出去啊,陛下!”

李代远虽闭着双目,但也一直听着动静呢,见楚帝和林尽染唱着双簧,也是不着痕迹的一笑。

这个时候,突厥倒是有两个派系,一支东突厥,便是都毕可汗统治下的,另一支便是在沙雅可汗统治下的西突厥。

楚国先皇还在位时,原本的突厥王庭便因内斗一分为二,分庭抗礼。只是相对而言,西突厥因地理位置问题相对于东突厥来说,威胁要小的多。

楚帝假意思索了片刻,然后心中却是乐开了花,顺着林尽染话为难的说道,“染之说的有理!若是将突厥王子错交了出去,那楚国与都毕可汗的矛盾不是更深了嘛!此事确实要从长计议。”

只见那脸上有道疤的突厥人站了出来,声音语气上倒是缓和不少,又指了指脸上的这道疤,译语人翻译说道,“楚国皇帝,这位叫染之的兄弟,曾在草原上用箭射伤过呼鲁努尔。这道脸上的疤便是凭证。”

“陛下,草民确实伤过追兵不假。但这并不能证明什么!”

“染之此言有理。”楚帝点了点头,认同地附和道。

“难道楚国皇帝就是这么对待客人的吗?那以后哪个国家敢与你们交流。”也难为那位译语人了,还能将呼鲁努尔的话表达出来。

林尽染轻轻一笑,便转过身走下殿,对着呼鲁努尔说道,“我等并非怀疑你们是不是突厥使臣,而是哪家的使臣。毕竟你们说的话全部是突厥语,而我等并不懂。”

只见呼鲁努尔放声大笑,又是叽里咕噜的说了一堆,看着有些挑衅的样子,译语人倒是很快便翻译出来了,“这位染之的兄弟,如此我们便以草原的规矩一决胜负,若是我们赢了,我们就可以将突厥王子带走。对你的箭术,我很佩服,但是我还是不能服你,你得用拳头来打倒我。”

此言一出,林尽染更是轻蔑的一笑,挑了挑眉说道,“你恐怕刚到中原,有些水土不服。即使今日比斗,你胜过了我又如何,你们带着突厥王子怕也是走不出这长安城!”

林尽染的气势很足,连高坐在龙椅上的楚帝都忍不住点头赞许。

只见那译语人愣住了,半天没翻译,林尽染和那两个突厥使臣也是看着译语人,眨巴着眼睛,似是在问他,干嘛呢?还不翻译?我们听得懂对方说什么还用得着你吗?

译语人看着有些委屈,有些为难的问到林尽染,“染之兄弟?这水土不服是饮食或者气候不能适应的意思吗?我们来到长安之后吃的挺好的,没有什么不适应的。这句话跟后面的话有什么关系?”

此言一出,麟德殿里所有人都“噗嗤”一下,差点笑出了声,毕竟还是要体谅外邦人并不能完全理解话中的意思。

林尽染也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解释道,“意思就是你们可能不理解楚国的规矩,你们要拿出你们的诚意,你们的筹码来跟我们做交换。这样说,你可明白了?”

译语人点了点头,朝呼鲁努尔和哥舒思力说明了一下楚国这方的说法。

“染之兄弟,我们可以用百匹战马与楚国交换。”译语人便简单传达了一下哥舒思力的意思。

看样子哥舒思力可能是这次谈判的主导人,林尽染如是想到,此刻却是笑着接上了话,“使臣应是误会我说的,你们所提的根本不算是诚意。我回长安时,陛下至今日已经赏赐了我两座宅子,还有一些田地庄子,给我赐婚后还赏了我不少的金银珠宝以做聘礼。阁下认为能用百匹战马便换来如此多的东西吗?”

哥舒思力和呼鲁努尔闻言皆皱起了眉头,对视了一眼,沉默不语。

李代远此时睁开了双眼,正了正衣冠,站了起来,朝着楚帝拱手一拜,恭声说道,“陛下,染之的僭越之罪,老臣替他道个不是。”意思就是楚国和突厥之间如果讨论用多少东西换回突厥王子,跟你林尽染可没有关系,那是陛下该考虑的事,你做好本分的就行了。

楚帝哈哈一笑,用手摆了摆,示意李代远可以坐下了,紧接着说道,“朕先前便已说了,突厥王子是染之请来的朋友,将王子交予谁,怎么交,那便是由染之决定,算不得僭越。”

李代远顺着话继续说道,“谢陛下宽宥,不过染之说的也有道理。倘若是陛下想要那百匹战马,老臣也并非不能取来!”

“哗!”殿中一片哗声,就连林尽染和楚帝也同时不由吃惊的看着李代远,殿中之人更是议论纷纷,这句话的分量可知有多重?李老将军可是当着两个突厥使臣的面,当场说出,‘你要用百匹战马换回你们的王子就根本不用想了。若是陛下真想要那百匹战马,我就亲自去把突厥给揍了,抢来那百匹战马。’这已经算是当庭羞辱的程度了。

狂,很狂,但是确实提气!

哥舒思力和呼鲁努尔闻言更是怒火中烧,便让译语人说道,“阁下的意思是想要挑起战争吗?”

只见李代远缓缓转过身来,目光如炬,一身杀气,整个麟德殿都似乎成了个冰窖,老将军不徐不疾地沉声说道,“老夫虽已年迈,但还是能骑得了白蹄乌,拿得起横刀。可莫要忘了,五年前老夫既然能砍得下三万贼子的头颅,如今便还能再砍三万颗!尔等可要再掂量掂量?”

呼鲁努尔刚将目光都集中在林尽染身上,却未曾将目光看向这位老将军。此时浑身都有些止不住的发抖。这是谁?五年前李代远的长子李荣元战死沙场时,便是这个老头领兵冲杀,屠了三万突厥军。以至于边境是真的安安稳稳的度过了五年,只是偶尔有些游牧散兵为了过冬才会去守卫空虚的村庄劫掠粮食、棉被等物,边境现在其实连小规模的战争都没有爆发过。

还未等突厥使臣再开口,李代远便已经重新坐回位置,端正了姿势,继续闭上了眼睛,好似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楚帝适时开口说道,“今日乃是设宴为使臣接风洗尘。两位使臣也莫要把李老将军说的话当真,战火重起只会生灵涂炭。李老将军刚刚也不过是护犊心切,怕朕责怪染之罢了。”

楚帝这是给了突厥使臣台阶下,也是暗自敲打,透露出的意思便是,你们刚刚说的诚意都不算什么。李老将军就能再揍你们一次,轻取那百匹战马。莫要觉得楚国人好打发,你们还是再好好商量商量,起码今晚上是不用谈了。

今日的席面散的早了些,还未到戌时便已经结束,群臣散去,楚帝遣了孙莲英单单将林尽染留住,叫去文英殿,李代远见状也只是拍了拍林尽染的臂膀,轻轻一笑,未曾多言,给了一个‘你且宽心,放心去’的眼神便离去了。

林尽染踏进文英殿,便见着楚帝闭着眼靠在凭几上,也不知是闭着眼沉思还是小憩片刻。

“陛下?”林尽染拱手作揖,轻轻喊道,见这一声后楚帝没反应,便又轻轻喊了一声陛下。

楚帝这才睁开双眼,抬了抬下巴,示意林尽染坐到对面,“坐吧!”

“草民不敢!”林尽染拱手拜得更深了。

楚帝冷哼一笑,说着便用手指头朝着林尽染点了点,“不敢?你有何不敢,你岳丈都说你僭越了,你还有什么不敢的。”顿了顿,又缓和些语气,不容置否的说道,“坐下吧,朕让你坐的。”

林尽染趁此偷摸抬了一下头,看了眼楚帝,正值楚帝便一直盯着林尽染呢,眼神相撞,林尽染立刻便低下头,紧跟着说道,“草民万万不敢。”

“朕下旨让你坐的!”只见楚帝怒极反笑,“快点儿,朕仰着脖子跟你说话累。”说着便扭了扭脖子。

林尽染只能小心翼翼地端坐到楚帝对面,未敢动分毫。

楚帝手指轻轻点着凭几,便问道,“你岳丈,就比你聪明。他虽是武将,你向他要学的可还有不少。”

“这个是自然。”林尽染此时也不知这个楚帝究竟要说些什么,心中都忍不住要颤几下。

“你可知你岳丈为何要说你僭越的事?”楚帝依旧是轻轻点着凭几,恰似无意的说道。

林尽染转成跪姿,拱手拜道,“因为草民确实逾矩了。与突厥人谈条件,应由陛下来提。”

楚帝右手摆了摆,示意他坐好就行,“坐坐坐。今日只当是闲聊,不用拘束。”又轻咳了两声,继续说道,“朕在殿中与你岳丈说的可没有客套,朕确实授权你与突厥人谈条件,一来毕竟突厥王子是你抓来的,二来朕也说过要给你个机会,看看你应对这使团的能力。你岳丈聪明就聪明在,他知道什么时候该站出来给你撑腰,又该用什么方式把谈判的主动权给你要过来,朕最后还要得跟你说朕的条件。如此一来便让你两边都有了主动的话语权。这样说,你可是明白了你岳丈大人的良苦用心?”

林尽染听完立刻从座位上起身,走到楚帝面前俯身拜倒,高声喊道,“草民有罪!也望陛下勿要怪罪岳丈大人。”

楚帝有些生气,便是一脚就踹到林尽染身上,林尽染一不留神便摔倒在地,只听楚帝怒骂道,“朕与你说了,只是闲聊,还与朕讲这些礼!朕若真要怪罪,跪在这里的便是你翁婿二人,而不是你一个人了!”

都说帝王心思最难揣测,这冷不丁的就是一脚过来,林尽染又重新跪着,这次却是直起身,拱手说道,“陛下,草民惶恐。”

“你若喜欢跪着,朕倒是可以让你在文英殿外跪足一晚上!”

“草民还是喜欢坐着。”说着林尽染便立马跪坐到楚帝对面,弄得楚帝也是苦笑不得。

“你岳丈便如朕皇叔一般,这种小事,朕不会放在心上。”说着楚帝便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也不知在想些什么,顿了一会儿才又说道,“今夜过后,突厥使臣定会重新商议谈判的筹码,而朕的要求只有一个,突厥王子可以回,但却不是现在,你可明白?”

“草民记下了!”林尽染赶紧应承下来。

楚帝轻轻点了点头,于是又闭上眼睛,恰似说着梦话一样,说道,“北境军中已有荣基了。时安嫁与你,她也算是个外人,你入仕,也算不得违背李家的祖训。若是忠心于朕,长安城中就算只有一个林府也未尝不可。”

说完还未等林尽染思考,便摆摆手说道,“退下吧,这下朕可没说笑。”

林尽染身子顿了顿,便立刻起身拜别,“草民告退。”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重生秦时之风云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趣味三国传奇无敌六皇子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灵剑尊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为国付出十八载,回来废长立幼?三国:最强谋士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前方高能龙腾美洲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亡命之徒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谍战风云录:大宋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军工科技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讨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铁十字明末钢铁大亨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