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张楚自是很能理解。
这么大年岁了,突然又来了个孩子,不论是谁都会把她当成是老天爷送下来的至宝。
更别说,新春佳节下,各种祭祀天神,各种朝拜先祖,这个时候怀上了孩子,更是觉得是命中注定。
正如房玄龄说的这般,怕是就算房夫人自己去死,也会拼了命的把孩子留下来。
刚刚之所以有些惶恐,也不过只是主要是惊慌失措的骇然罢了。
等稳一稳了心神,房夫人整个人的精力,怕是都要放在如何养育这个孩子身上了。
张楚点点头:“是啊。”
“晚辈,便祝房公新的一年,能够喜得大胖小子!”
房玄龄一张老脸也荡漾起了笑意,止不住的笑意。
他何尝怎能也不是打心底的欢欣呐?
“希望是个姑娘。”房玄龄补充了一句。
张楚愣了下,而后便笑着连连颔首:“希望房公,万事如意。”
从房府出来后,张楚心里也着实是感慨万千。
这事,虽说有些突然,但整体而言,绝对是一个大好事。
其后,张楚便又去了各家。
每一家都没有多待, 可即便如此,等张楚最后从皇宫出来的时候,也都已是夕阳快要落下的时候了。
大年初一,就这么过去了。
张楚伸了个懒腰,跳到马车上,施施然的回了秦川府。
今日,长安百姓都如同张楚这般,相互在拜年。
不过,也有两条消息,从皇城中流了出来,为大年初一这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增添了些许的波澜。
李泰,自越王,改封为魏王!
毫无疑问,谁都知道,这是恩宠增加的征兆。
自古以来,封王之爵名,差不多都是按照春秋战国时,各国的强盛,繁荣为基而罗列。
所以说,秦王,晋王,魏王,赵王,楚王等等······
这些爵位之名,比其他爵名虽说品级一般,可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却大有不同。
毫无疑问,魏王之荣,远胜越王之名!
另一个消息,便就是城阳公主,在昨日的宫廷夜宴上,以一首难忘今宵,横压了宫廷所有皇子公主,而当到了黄昏时分,整个长安城,几乎都有传唱。
平康坊更是自明月几时有后,送别后,又迎来了一首风靡之曲,一时间,大街小巷,皆有传声。
-----------
东宫。
太子李承乾的脸色很难看。
自木炭之事后,这段时间,他听从舅舅长孙无忌的建言,可以说是夹着尾巴,缩着脑袋,整日大门不迈,二门不出,一直呆在了东宫之中。
刚开始,还有些提心吊胆。
他害怕父皇从杜荷这条线上,继续往下彻查,不过,终究是虚惊一场。
这一场闹剧,最终以杜荷被贬斥于兄长杜钩慈州处,接受教诲,削爵夺位和长安大族全部血亏一大波而结束。
虽说,一想起来这件事,李承乾整个人还都是控制不住的打哆嗦。
这到就不是因为木炭没有赚钱,而是因为北山这块地,太过于赚钱。
可,如此宝地,竟已是和自己完全没有了任何的关系!!!
每每一想起来这件事,李承乾心中就有一股怎么熄也熄不灭的怒火。
也幸亏,这个时候有春生在身边,可以抚慰他的心灵,让他得以畅快释放体内热血。
春生没有让他失望。
这段时间,他虽一直呆在东宫,但,过的却也不算寂寞。
因为春生给他想出来了一个好点子,那就是在东宫扮演大型真人秀,让太监和宫女扮演汉民,而自己,则如突厥可汗那般,带着兵马,对他们杀烧抢掠,奸淫打杀,好不畅快!!!
李承乾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并且心中也越发对突厥生出好感,他觉得这般行径,才是自己该享受的。
太监宫女本就是东宫奴隶,可即便如此,望着他们假装出来的恐惧害怕之色,就已是心神畅快无比,若是自己真的带着大军,攻破了长安,攻破了晋阳,攻破了洛州········
如此,那些百姓脸上的表情肯定是好看极了,也好玩极了。
不过,这些李承乾只能在心里想想,他知道,便是东宫太傅,也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内心的想法。
在外人面前,自己仍旧要假装的仁孝周全。
原本想着,自己趁这一次宫廷夜宴,重新回归于大家的目光视野之中,所以自己极为认真的准备了节目。
可最后,他竟然一句都没有夸赞自己,反倒是给笨拙的李泰,封赏了爵名王号!
魏王!!!
魏王!!!
魏王!!!
毫无疑问,这个封号,在他们这些皇子之中,已是仅次于自己这个太子之尊了。
秦王,乃是父皇之前的封号,自不会再封,而像是齐王,楚王这些尊贵封号,都已被祖父李渊使用。
还未启用者,当属魏王为尊。
从中,李承乾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自回到东宫后,仍旧心神不宁的厉害。
难道,父皇想要改太子?
当这个念头一出来,便有些压抑不住了,疯狂的从心中生长,最后吞噬了他整个人。
李承乾双眸血红的抽出了马鞭,愤怒的直接朝着后殿冲去。
这一次,自己当为突厥王!
这些该死的唐人,都当要匍匐在自己的脚下,呻吟,哀嚎!!!
-----------
美好而又欢快的日子过的总是很快。
大年初二,这在民间乃是女婿拜访丈人的好日子。
不过,和张楚他们这些小孩子,终归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李泰,秦怀道,尉迟宝林,房遗爱他们,和张楚一同奔向了神仙里。
醉生梦死。
不想长安。
初三的时候,没想到裴行俭便是已匆匆赶了回来。
没办法,他担任主教练的足球队,已杀入了四强。
过了初四,最后关头的征程就要重新燃起战火,他渴望冠军。
而也就在这一天的傍晚,张楚收到了从冀州长乐郡,寄来的信笺。
是长乐的亲笔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