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行知自从搞出来四轮马车之后,就进了工部。
但他跟陆游不一样。
陆游在研究火炮的同时,他还在参与整个军器监的管理。
这不仅与他个人的意志有关,也与岳飞和赵鼎对他的培养角度不同。
在他们的计划里,陆游将来是要出将入相的。
他们可没打算,真把陆游完全当个技术官僚来用。
但沈行知不同,他对于管理之类的工作,完全没有任何的兴趣。
他的关注点,永远都在那些设备上面。
因此,他就完全成了个技术型官员。
因为有岳飞的特殊照顾,他每年都有用不完的经费,手里还有用不完的工匠。
他每天的日常,不是在想办法优化他的四轮马车,就是在搞别的东西。
以至于,他每天把自己搞的脏兮兮的。
在别人的眼里,他就是个傻子,但他自己却每天乐在其中。
因为这事儿,逼得他爹无奈之下,都开始练起了小号。.
也正是因为他每天都沉浸在这些机械之中,他在不断优化四轮马车的同时,早就已经开始琢磨着想要搞一个更快的车了。
他刚才所说的,在路上铺设轨道,让车在轨道上跑,就是其中的一个方案。
而且,也是目前他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案。
甚至,他已经小范围的作过难,确实是有效。
只不过,他一直在忙活在一个要人有人,要钱有钱的环境之中。
而且,轨道车的想法,也只是初步的难证之中。
成本?
这俩字儿到目前为止,还完全没有进到他的脑子里。
但这会儿当着众人的面儿说出来之后,他才突然意识到了这个东西。
先不说铺设铁轨需要多少钱,仅仅是每天刷在上面的油,就是个天文数字。
当然了,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是他自己意识到的。
而是因为,他看到赵鼎的脸都绿了。
看到赵鼎那一副快要吃人的表情之时,他才突然意识到。
如果真这么干的话,赵相恐怕支撑不了几天,就要破产了吧?
自己只把精力放在了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上,却没考虑到成本。
失策啊!
但是,正在他想着怎么补救这个问题之时,却听岳飞哈哈笑道:
“你这个铺设铁轨的想法,可有验证过?”
听到岳飞这么问,他便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回元帅,下官铺设了一个二里长的铁轨,简单试验过。
速度能达到四轮马车的两倍。”
一听他还真的试过,岳飞马上就是眼前一亮。
然后,他就扭头看向了刘禅。
“官家,臣建议加大实验的规模。
如果真的可行的话,可在几个重要的要塞之间,铺设铁轨,加快物资以及人员的转运速度。”
听到岳飞这么说,刘禅大手一挥。
“这事儿属于军事范畴,你自己看着办。
只要不是没钱了,不用问朕。”
刘禅这么一说,赵鼎张嘴就想说话。
但是,刘禅直接就把他给拦住了。
“赵相你打住,朕知道你还有钱,别想忽悠朕。
哼!”
刘禅说完了之后,直接把脸往一边儿一扭,不看他了。
对于自己的出师未捷身先死,赵鼎那叫一个郁闷。
官家最近不好忽悠了啊。
而岳飞看着吃瘪的赵鼎,强忍着笑意扭头看向了沈行知。
“那你回去之后,就继续验证你刚才所说的想法。
如果确实可行的话,就在京城和雄州之间修筑第一条轨道,用来加快两地之间的粮草以及人员运输。”
听到自己的想法终于有了大面积验证的机会,沈行知激动的回道:
“下官遵命!”
只是,应下来之后,他又有点儿底气不足的说道:
“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这个成本,尤其是建成之后的维护成本......毕竟想要铁轨完美运行的话,少不了往上面刷油。
这个成本恐怕.......”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直接被岳飞给打断了。
“只要轨道车的速度确实能达到四轮马车顶峰速度的两倍,哪怕成本再高,也是值得的。
毕竟,兵贵神速。
战争来临之时,哪怕多争取一天的时间,其价值都是无法衡量的。
所以,你不用考虑成本的问题。
只需要考虑怎么样安全、快速的让这个轨道车运行就好。”
岳飞说到这里,沈行知彻底放下了心。
“元帅 放心,下官绝对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他的话说完了之后,岳飞便马上问道:
“你刚才说除了在路上铺设轨道之外,还有第二个办法能让车辆运行的更快?”
“是的元帅,下官的确想到了第二个办法。”
“什么办法?”
“为车辆找到新的动力。”
“新的动力?”
“对!
咱们目前的车辆,无论是人力车,还是牛车,或者是马车,尽管速度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作为动力来源的人、牛或者马,都是需要休息需要进食的。
无论行进期间跑的有多快,一旦停了下来,速度直接归零。
目前咱们采取的应对办法,便是轮流出力来拉动车子。
但再怎么轮换,也不可能让车子无休无止的跑下去。
所以,下官便想着,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不用休息的动力来源。
哪怕他稍微跑的慢一点儿,只要能一天十二个时辰无休无止的跑,那一天下来跑的总路程,也同样不少。
甚至,还要多的多。”
沈行知的话说到这里,在场的人都是眼前一亮。
“天才,确实是个天才的想法。”
岳飞这边刚刚夸完,刘禅就赶紧问道:
“那你想到合适的动力来源了吗?”
看到刘禅激动的样子,沈行知也一下子激动了起来。
狠狠的捏了捏拳头,又深呼吸了好几次,让自己冷静下来之后,他才拱手回道:
“回官家,臣确实想到了一个。”
“哦?
是什么?
快说?”
“回官家,臣臣到的是......风箱。”
听到风箱两个字儿,在座的全是一头的雾水。
风箱他们熟的很!
这玩意儿还有个名字,叫做鼓风机。
自夏朝开始,就已经有了将鼓风机应用于冶金的记载。
到了大汉之时,便已经有了水力的鼓风机。
到了大宋,鼓风机的技术相比于前朝,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可是,这玩意儿跟车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