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 年),努尔哈赤毒疽发作而死,皇太极继承汗位,这一过程较为复杂,存在多种说法。

朝鲜的《鲁庵文集》里记载,老汗努尔哈赤临死的时候说:皇太极能实现我的志向。然后就去世了,也没留下其他明确的遗名。所以皇太极得到汗位,是符合努尔哈赤临终所说的话的。

长期以来,一些研究明清历史的专家觉得,皇太极的汗位是从他的小弟弟多尔衮那里篡夺来的。但是这种说法遭到一些人的怀疑。

因为努尔哈赤很痛恨多尔衮的生母不忠,在去世前特意命令她殉葬。那个时候多尔衮才十五岁,既没有什么功业,也没有威望,所以不可能立多尔衮为继承人。而且皇太极即位后,对多尔衮特别关爱和重视,多尔衮也尽心尽力地辅佐皇太极。

爱新觉罗·皇太极出生于1592年。1626年,34岁的皇太极继承汗位。彼时的他已步入中年,在这个重要的人生节点,皇太极肩负起领导后金的重任。

此后的十年,即1626年至1636年为天聪年间。在这段时间里,皇太极积极推行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贝勒势力,使后金政权逐步走向稳定和强大。同时,他在军事上也不断开拓进取,多次对明朝发动进攻,扩大了后金的疆域。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天坛祭天,正式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这一重大举措标志着后金政权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皇太极共育有十一个儿子和十四个女儿。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皇太极年12岁时就跟随父兄作战,参与了诸多战役,逐渐积攒人脉。

万历四十年(1612年)参与歼灭乌喇部。在努尔哈赤宣布与明朝作战后,皇太极主张先攻取抚顺,并命人扮作马商进入抚顺城,里应外合成功攻下抚顺,后又随父亲先后攻取开原、铁岭,攻灭叶赫部,驰援科尔沁使得察哈尔蒙古首领林丹汗远遁。

努尔哈赤为汗前期,有意培养长子褚英为继位人,但褚英心胸狭窄,拥权自重,对兄弟和群臣百般欺凌,后被努尔哈赤监禁并处死。

1616 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称汗,年号天命,并封皇太极为和硕贝勒,称四贝勒,命他佐理国家政务,处理朝中机要事务。此时皇太极 24 岁。

皇太极以其聪明才智和卓越的领导能力,被委以重任。在这个阶段,皇太极开始接触政务和军事谋划决策,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和军事经验。他积极参与国家治理,为后金的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他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树立起自己的威望,为日后继承汗位奠定了基础。

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初,战争繁多,内外冲突严重,中央权力分散。皇太极采取各个击破的手段,打击、削弱各方势力。

阿敏是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之子,为镶蓝旗旗主,是一位重要的军事将领。当时阿敏负责驻守永平府(今河北省卢龙县)、滦州(今河北省滦州市)、迁安(今河北省迁安市)等地。

明朝大将孙承宗督兵二十万进行反攻,阿敏面对明军的强大攻势,觉得后金军难以支撑,又担心自己陷入绝境,加上可能对局势判断失误等原因,便下令尽杀明朝降将,然后弃城撤兵。

皇太极抓住这个机会,以阿敏弃守四城的罪名,下令诸贝勒共议其罪。仅三天,诸臣便按皇太极的意思定了阿敏 16 条罪行,将其从摄政贝勒降为庶人再到奴隶,并终身幽禁。这一举措削弱了镶蓝旗的势力,让皇太极的汗位更加稳固,朝着加强中央集权迈出重要一步。

后金天聪五年(1631 年),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第五子,正蓝旗旗主。在攻打大凌河城时,莽古尔泰因攻城策略与皇太极发生口角,甚至拔刀相向。皇太极便以“御前露刃”之罪,革去莽古尔泰大贝勒衔,降为多罗贝勒。进一步削弱了三大贝勒的势力,使皇太极在集中权力的道路上又进了一步,为他日后独掌大权奠定基础。

阿敏和莽古尔泰在当时后金政权中地位重要,他们手握重权,对皇太极的统治构成挑战。皇太极极大地削弱了其他贝勒的势力,加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推动了后金政权向封建化和中央集权发展。

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政务的旧制,取得汗的独尊地位。

同时,皇太极效仿明制,建立国家机构取代八旗制度,逐渐将治理国家的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

自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起,建立由满汉文人组成的“文馆”,职掌“翻译汉字书籍”“记注本朝政事”。

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国家行政事务;后金天聪十年(1636年),将“文馆”扩充为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统称“内三院”,随后建立都察院,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重用汉臣。

努尔哈赤为政时期,多以残暴手段向辽沈地区推进,实行奴隶制政策,大肆屠杀和奴役汉族百姓,导致汉人暴动,后金社会动荡。

皇太极执政伊始,便强调“满汉人民,均属一体”,着手解决民族矛盾。他一即位就安抚民众,改女真族为满洲族,颁布法令宣布对满人、汉人一律公平对待,将努尔哈赤推行的“汉人每十三壮丁编为一庄,按满官品级分给为奴”政策改为“每备御止给壮丁八人、牛二头、以备使令,其余汉人分屯别居”,使大量汉族奴隶取得“民户”地位。

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颁布《离主条例》,规定贵族的奴婢可通过告发主人罪行获得自由,还放宽了逃人法,允许汉人逃走,即使抓住也不治罪,这一条例限制了满洲贵族的某些特权,有利于汉人争取改变身份和地位。

皇太极将发展农业放在恢复经济的首位,针对满族贵族轻视务农的做法,多次训诫他们改变观念,认清耕织生产的重要性,强调出兵征伐的目的在于掌握土地、人口,以作为立国根本,并非只为贪图财利,并下令安排农作物种植要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以保证收获。

他还注意体恤民力,保证农民有足够生产时间,下令但凡有妨碍农务的工程,一律不复兴筑。此外,皇太极还采取措施发展手工业、冶炼业,大力提倡种植棉花、推广纺纱织布,奖赏技艺出众的纺织工匠。

从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开始,后金已能成批生产红衣大炮;随着农业、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后金商业贸易也出现较兴旺局面,在对外贸易方面,后金用地方特产同多方通商,换取生活用品,在内贸方面,皇太极鼓励各族商人设店售货,同时整顿商业税收,严禁官员收贿漏税。

实行科举考试是皇太极选拔人才的重要措施。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他首次考试儒生,执政期间多次举行考试,从满、汉、蒙等各族生员中拔取优秀人才,有时还单独对汉族生员进行考核,对汉族生员中原来沦为奴仆的,都将他们从奴籍中拔出。通过科举考试,一大批汉族知识分子被网罗到各级行政机构中,维护着后金的统治秩序。

皇太极统一漠南蒙古各部的征抚工作。一方面屡派使者,招诱巴林等部归附;另一方面,集中兵力对付察哈尔部林丹汗。

后金天聪六年(1632 年),皇太极率军西征林丹汗。他先召集各贝勒激励鞭策,表明此次出征的重要性和决心。随后下令八旗军直取林丹汗住地,大军过兴安岭进攻察哈尔。

林丹汗听闻后金大军来袭,选择放弃领土逃到归化城。皇太极得知后,带领诸贝勒大臣分兵两翼前进。在这次行动中,清军行动迅速,很快到达归化城南及明国边境。对于当地逃匿的居民,清军将其俘虏,而对于归附的人,则编为户口进行管理。

皇太极是将归附的人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划分,登记他们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家庭情况等,然后将他们分配到不同的旗属或者部落组织中,明确他们的身份和归属,以便进行管理和统治。

后金天聪九年(1635 年)九月,皇太极在出征察哈尔的途中意外获得了元朝的传国玉玺。这一重大发现让诸贝勒大臣们兴奋不已,他们认为这是“天命”归金的象征。于是,纷纷上表,恭请皇太极“顺天应人,即皇帝宝座”“拥汗称帝,一生竭力”。皇太极见时机成熟,便以“顺天应人”为由,开始筹备登基称帝事宜。

后金天聪十年(1636 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同时将族名女真改为满洲。

次日,皇太极率领百官来到太庙,追尊祖先,表达对先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皇太极大封臣属,根据众人的功劳进行封赏。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此时他已崭露头角。天聪二年(1628 年),17 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察哈尔蒙古多罗特部,因战功被皇太极赐予“墨尔根岱青”称号。此后,在多次征战中,多尔衮屡立战功。

随着皇太极称帝和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行,多尔衮的地位日益重要。他被封为和硕睿亲王,手握正白旗,成为后金政权中的重要人物。多尔衮不仅在军事上为后金的扩张立下赫赫战功,在政治上也展现出卓越的才能。他积极参与皇太极的各项决策,为后金的稳定和发展出谋划策。

皇太极彻底击败林丹汗后,开始处理朝鲜问题,要求朝鲜像当年对元朝一样对清朝称臣纳贡,朝鲜国王李倧拒绝,皇太极大怒,决定亲征朝鲜。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调集满洲、蒙古各部兵马汇集沈阳,次日大军正式出发。他让多尔衮、豪格各带兵从宽甸进攻朝鲜,派遣户部承政马福塔、前锋大臣苏萨等进入汉城为内应,自己带领主力部队从正面进攻。大军出发后势如破竹,连续攻陷义州、郭山、平壤,国王李倧试图带领嫔妃和大臣逃亡江华岛,未成功。十二月末,清军直达南汉山城,朝鲜国王李倧被迫投降,朝鲜成为清朝的藩属国。

在征服朝鲜之后,皇太极的目光转向了明朝。宁远之战后,袁崇焕着力构筑关宁锦防线,给后金的进攻带来极大阻碍。

明崇祯四年,袁崇焕手下的得力战将祖大寿参与构筑关宁锦防线,执行袁崇焕的军事部署。袁崇焕对祖大寿十分信任和倚重,祖大寿也对袁崇焕忠心耿耿。

在袁崇焕被崇祯皇帝治罪后,祖大寿一度感到恐慌并率部哗变,但后来又重新为明朝效力,继续镇守锦州等地。

祖大寿奉命在大凌河筑城保卫锦州。城墙还没修完,皇太极大军就兵临城下。祖大寿仓促应战,可城中粮草不足,几次突围都被金兵杀回,无奈只能困守城中。

皇太极围困大凌河城十天后,开始劝降祖大寿。祖大寿要求皇太极对天宣誓不杀将吏兵民,随后开城投降。但祖大寿后来又找机会逃回锦州,继续死守。祖大寿的诈降让皇太极震怒,皇太极便想趁机包围锦州,打通关宁锦防线,为清军入关扫清障碍。

明崇祯十三年,皇太极命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贝勒多铎等人领兵修筑义州城,制定长围久困、迫其出降的作战计划。

次年,皇太极在锦州城外筑起营垒,深挖壕沟,树起栅木,将锦州围得密不透风。

明崇祯十四年,锦州东关守将吴巴什降清,清军攻占锦州外城,彻底完成对锦州城的包围。锦州守将祖大寿向明朝廷报告说“锦城米仅供月余,而豆则未及一月,倘若金兵再来进攻,宁锦气脉中断,那么松、杏、锦三城形势就非常危急,朝不保夕了”。

崇祯帝命洪承畴领八总兵,步骑十三万,去解锦州之围。皇太极见形势危急,不顾鼻子出血,经过六天急行军赶到松山部署清军。二月十八日清军攻入松山,生擒洪承畴,祖大寿也因孤立无援被围一年后投降。此战清军占领了除宁远外的明朝关外全部城镇,为清军入关彻底扫清了障碍。

皇太极在成功突破关宁锦防线后,继续领导后金(清)开疆拓土、巩固政权。这场关键战役发生在明崇祯十四年(清崇德六年,1641 年),

在这两年间,皇太极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一方面致力于稳定新占领的地区,加强对明朝关外城镇的治理;另一方面,积极谋划未来的战略布局,为清军入关做着充分的准备。两年后,也就是 1643 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结束了他 17 年的统治生涯,享年 51 岁。

庙号太宗,葬沈阳昭陵。皇太极在位期间,开科取士,统一漠南,展现出他的雄才大略和卓越领导,为清朝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这个开局有点惨啊!三国之截胡赢天下重生大宋:白面包青天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历史追光者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龙腾美洲重生秦时之风云传奇大汉兵王鹰酱独立,我在北美重建大明!明末之大国崛起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古代旱灾:官府献祭美女,我全收飘飞的残叶极品大地主前世今生未了情李钊的古代生活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崇祯末年带妹征伐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降落在清初我奸臣造反,被女帝这样翻盘?治国平天下从软饭开始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三国之再兴汉室三国:开局先取西川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靖难再现,这次我是朱允熥三国:开局投董卓完成先帝遗愿大秦:开局一千白马义从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正德风华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魂穿古代,特种兵太子逆袭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红楼生存录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反派女配要洗白穿越重生从藩王开始争霸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大宋网红苏眉山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秦末之霸王再世回到古代过日子唐刀陌刀草原铁骑,生化大军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