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明宣宗朱瞻基,于公元 1425 年即位,公元 1435 年去世,在位 11 年。

公元 1426 年,朱瞻基下令对全国官员进行大规模的清查。在这次清查中,发现了许多隐藏在暗处的贪污案件。

其中,刘观之子刘辐仗着父亲刘观的权势,在地方任职期间利用职权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朱瞻基得知后,怒不可遏,不仅将刘辐革职查办,还下令抄没其全部家产,用于救济当地的贫困百姓。这一举措让百姓拍手称快,也使得官场风气有了明显的好转。

刘观案成为了明朝贪腐官员的典型案例,朝廷上下为之震动,官员们无不心生敬畏。

刘观一生经历了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这四位皇帝。

洪武十八年(1385 年),刘观考中进士,初任太谷县丞,因治理出色获举荐为监察御史,开启晋升之路。

洪武末年,刘观入狱后获释,任嘉兴知府时开始受贿。

永乐元年(1403 年),刘观被重新启用,历任多职,官运亨通。永乐六年升任礼部尚书,后与刑部尚书吕震换职。

朱高炽即位后,刘观兼任太子宾客,又加太子少保,能领两份俸禄。然而,权力和财富的增加让他的贪欲愈发膨胀。

在一次地方官员的考核晋升中,有两位能力相当的官员竞争同一个重要职位。其中一位官员按照正常程序提交政绩和施政方案,而另一位官员则暗中给刘观送去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刘观收受了贿赂后,全然不顾公正原则,将职位给了行贿的官员。

朝廷修建某项水利工程时,刘观虚报工程所需的材料和人工费用。原本只需十万两银子的工程,他上报了二十万两,从中克扣了十万两据为己有。导致工程质量不佳,竣工不久就出现了问题,影响了周边百姓的农田灌溉。

刘观纵容自己的亲属在当地垄断某项重要商品的贸易,打压其他商人,强迫百姓只能从他们那里高价购买,从中获取巨额利润。

虽被朱高炽谴责但未影响仕途,还参与过北巡和征讨羌族,回师后被贬为刑部吏员。永乐十三年官复原职,晋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宣德三年(1428 年)六月,朱瞻基向大臣询问贪腐缘由,杨荣指出刘观是罪魁祸首。

朱瞻基先派刘观巡视河道,任命顾佐为右都御史。随后御史纷纷弹劾刘观父子贪赃枉法,朱瞻基大怒,逮捕他们。刘观起初辩解,朱瞻基出示证据后他认罪。

最终,在杨士奇、杨荣求情下,朱瞻基饶刘观不死,将其子刘辐贬戍辽东,刘观随之前往,最终客死辽东。

宣德元年(1426 年),汉王朱高煦在乐安(今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谋反叛乱。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一直对未能继承皇位心怀不满。此次叛乱,他纠集党羽,企图夺取侄子朱瞻基的皇位。

朱瞻基在得知朱高煦叛乱后,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果断的决策能力,他迅速集结军队,率领大军奔赴乐安亲征平叛。

朱高煦企图以乐安城坚固的城防抵御朝廷大军,然而,面对朱瞻基率领的精锐之师,他的抵抗显得无力。

最终,朱高煦见大势已去,被迫出城投降。朱瞻基将朱高煦及其同党押解回京,朱高煦被废为庶人,囚禁在西安门内。至此,叛乱得以迅速平定。

至此加强皇权,强化了御史的监察职能,使监察工作能渗透到各个领域,淘汰了大批不称职的官员,还正式将“巡抚”职务制度化,解决了地方平级部门之间互不协调的问题。

公元 1427 年,朱瞻基下旨召回驻扎在安南(今越南)的明军,结束了明朝对安南的长期统治。在此之前,明朝在安南的统治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为明朝的一个沉重负担。朱瞻基的这一决策,使明朝得以从这一困境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处理国内事务。

公元 1428 年左右,朱瞻基通过重建兵员花名册等措施来整顿军事。严厉打击了军队中吃空饷以及军官侵吞士兵口粮等腐败现象。当朱瞻基左右大力整顿军事之时,张辅这位杰出的将领,早已在沙场征战多年,为明朝的稳定立下赫赫战功。

张辅,(1375 年—1449 年),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乃河间王张玉之长子。

张辅早年便随父投身于靖难之役。公元 1399 年,燕王朱棣起兵,张辅父子跟随朱棣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在这场关乎皇位归属的战争中,张辅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军事才能。

朱棣登上帝位后,张辅因功被封为新城侯。

永乐四年(公元 1406 年),张辅以右副将军之职随成国公朱能征讨安南。在战争进程中,朱能不幸病逝,张辅毅然接任主帅。他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率领大军接连攻克多邦城、东都、西都等重要城池。其战术运用精妙,军队纪律严明,令敌军闻风丧胆,叛军纷纷归顺。

次年,即公元 1407 年,张辅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高超的战略智慧,成功擒获安南叛乱者黎季牦父子,一举将安南城池全部收归朝廷。此次胜利意义重大,不仅稳定了明朝在该地区的统治,还彰显了明朝的国威。张辅因这一赫赫战功被封为英国公,并被赐予世袭诰券,这是对他功绩的高度认可和荣耀褒奖。

永乐七年(公元 1409 年)至永乐十三年(公元 1415 年)期间,交趾地区叛乱频发。张辅三次临危受命,平定交趾叛乱。他深入了解当地地形和敌军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战略。明朝军队一次次击败叛军,巩固了明朝在交趾地区的统治。

张辅还注重巩固边防,增设卫所,留兵驻守。他精心部署防御工事,合理安排兵力,使得交趾地区的防御体系更加完善。这些卫所不仅有效地抵御了外部的侵扰,还为当地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张辅多次跟随明成祖朱棣亲征漠北。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出色的军事智慧,为明军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他准确判断敌军动向,灵活调整战术,与其他将领密切配合,一次次击退蒙古军队的进攻。

仁宗继位后,张辅的地位依然举足轻重。他改掌中军都督府事务,被封为太师。不久后,张辅掌管经筵事务,监修实录,展现出他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才能,在文化和历史方面也有着深厚的造诣。

宣德元年(公元 1426 年),汉王朱高煦谋反。张辅毫不犹豫地随明宣宗出征,为平定叛乱发挥了关键作用。

宣德四年(公元 1429 年),张辅被解除兵权。明宣宗朱瞻基出于对中央集权和朝廷内部权力架构调整的需要,对一些手握重权的将领进行权力的重新分配。

虽然张辅被解除了兵权,但朝廷为表尊重,加授他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等荣誉职位。

正统十四年(公元 1449 年),张辅随英宗亲征瓦剌叛乱。此次出征遭遇了土木堡之变,明军遭受重创,张辅也在这场战役中英勇阵亡,享年七十五岁。

次年,即公元 1450 年,张辅被追封为定兴王,谥号忠烈。这一荣誉充分肯定了他一生的功绩和忠诚。

《明史》对张辅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张辅性情刚毅有胆识,治军严谨,军令之严明仿佛山岳,三次平定安南,威名远扬。历任四朝为官,与帝室联姻,行事小心谨慎,辅佐政务。着有《张辅集》,今已亡佚。《皇明经世文编》辑有《定兴忠烈王集》。二十余年中,海内外局势稳定,张辅是重要的功臣。”

张辅的一生,是充满荣耀与忠诚的一生。他在战争中所展现出的卓越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使他成为明朝历史上的杰出将领。他的每一次征战,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为了百姓的安宁和幸福。

朱瞻基时期的海外贸易规模和频率大幅减少,明朝逐渐走向了自我封闭。朱瞻基叫停航海的主要原因是其耗费巨大,给明朝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朱棣连年征战,国库已经空虚,甚至出现了农民起义的现象。而郑和下西洋七次,主要是政治和外交活动,并非以海外贸易为主,虽然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友好关系,但并没有给明朝带来大量的实际财富。

在朱瞻基在位时,明朝还是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航海。1433 年 6 月 29 日,62 岁的郑和病逝于印度古里。

郑和去世,朱瞻基曾悲痛万分,亲令礼部侍郎南下应天,迎接郑和灵柩,并将他归葬牛首山。

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仅加强了中国与海外各国的交流和联系,也展示了明朝在航海领域的强大实力和技术水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此后明朝放弃了海外,在海外贸易方面实施了战略收缩。 没有强烈的海权意识,也不以殖民掠夺为目的,其推崇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海外贸易难以持续大规模地发展。

朱瞻基重新组织财政,推行一系列的减税和救济政策。

公元 1426 年,朱瞻基颁布“垦荒免税令”,据《明史》记载,仅在这一政策推行后的两年内,全国新增垦田面积就达到了数百万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大量荒地得以开垦为农田。规定新开垦的土地免税三年,

下达“水利建设令”,加大对水利设施修缮和新建的投入,在江南地区,疏通了多条淤塞的河道,使得灌溉面积增加了数十万亩。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治理河道,兴修水利工程,保障了农田的灌溉,大幅增加了可耕种土地的面积。

据历史记载,在朱瞻基统治时期,全国范围内开垦的荒地数量大幅增加,粮食总产量显着提高。多地粮仓充盈,尤其是在传统的农业产区,丰收之年粮食储备丰富。

市场上粮食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北方的直隶地区,粮仓充盈,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社会稳定繁荣,为明朝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令清查全国的屯田情况。将被侵占的屯田归还军队。加强了对军屯的管理,为国家的军事后勤提供了有力支持。

江南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水灾,洪水淹没了大片农田和村庄。朱瞻基迅速派遣官员携带大量的救济粮款赶赴灾区,下令兴修水利,以防灾患再次发生。

公元 1433 年,北方边境局势紧张,蒙古部落时有骚扰。他专款修缮了长城的部分地段,增强了防御工事。保卫了边境的安宁。

朱瞻基在位期间重视文化事业,组织倡导编纂古籍,参与《明宣宗实录》的编纂工作外,他还制《猗兰操》赐给廷臣,谕以荐贤为国之道。

公元 1435 年,朱瞻基因病去世。享年38岁。在这 11 年里,朱瞻基与内阁“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密切合作。

杨士奇为他出谋划策,处理政务;杨荣在军事决策上提供支持;杨溥则协助管理内政。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仁宣之治”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家出现的盛世局面。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重生大宋:白面包青天这个开局有点惨啊!三国之截胡赢天下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历史追光者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重生秦时之风云传奇大汉兵王鹰酱独立,我在北美重建大明!明末之大国崛起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古代旱灾:官府献祭美女,我全收飘飞的残叶极品大地主前世今生未了情李钊的古代生活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崇祯末年带妹征伐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降落在清初我奸臣造反,被女帝这样翻盘?治国平天下从软饭开始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三国之再兴汉室龙腾美洲三国:开局先取西川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靖难再现,这次我是朱允熥三国:开局投董卓完成先帝遗愿大秦:开局一千白马义从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正德风华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魂穿古代,特种兵太子逆袭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红楼生存录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反派女配要洗白穿越重生从藩王开始争霸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大宋网红苏眉山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秦末之霸王再世回到古代过日子唐刀陌刀草原铁骑,生化大军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