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登基后的第二年,即 1403 年,一项震古烁今的文化工程恢弘开篇——编纂《永乐大典》。

由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

解缙(1369 年-1415 年),江西吉安府吉水人,祖籍山西太原府代县。他出身官宦世家,祖父解子元是元朝至正五年进士,曾任江西安福州判官、太史院校书郎等职,后被贬为广东东莞县尹;父亲解开科举选拔为二魁为监,五知贡举,元末明初时曾担任江西、广东等地乡试考官,回乡后重建鉴湖书院;母亲高妙莹则是一位“通史书、善小楷、晓音律”的才女。

解缙年少聪颖,洪武四年,父母开始教他认字,此时他已具备过目不忘、应口成诵的本领。七岁能赋诗,十岁日诵数千言且终身不忘,十三岁尽读四书诸经,并能贯穿其义理,文思溢发。洪武二十年,解缙参加江西省乡试,夺得解元,次年赴京会试,得中三甲进士,被授予中书庶吉士。他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青睐,常侍从左右。一日,朱元璋向他表示恩如父子,应知无不言,解缙即日便上书万言的《大庖西封事》,还上呈了包括参井田之法等内容的《太平十策》。

解缙素来与兵部尚书沈溍不和,曾因到兵部索要差役办事时言语轻慢,遭沈溍告状,被朱元璋改任为监察御史。之后他因深陷“李善长案”这一政治旋涡,又为好友代笔写鸣冤奏折,还草拟奏疏弹劾都御史袁泰。朱元璋借解父解开觐见之机,让其带解缙回江西,继续做学问,为期十年,同时交给他几项修书任务。

回乡后的解缙埋头修书,完成了勘误《元史》、修正《宋书》、删定《礼经》等工作。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驾崩,解缙赴京吊唁却遭弹劾,被指责违背先皇旨意及犯下人伦大罪,论罪当诛,幸得建文帝网开一面,改充军至甘肃河州卫。他给董伦写信求助,在董伦推荐下,建文元年进入翰林院担任翰林待诏。

朱棣即位后,解缙由从九品的翰林待诏升任为正六品的翰林侍读,不久与黄淮、杨士奇、胡广等七人进入文渊阁,成为内阁学士,参与朝廷重要政务,作用如同首辅。他先后受命担任重修《太祖实录》的总裁官、编撰《永乐大典》以及《古今列女传》。期间解缙晋升为翰林大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官品升为正五品,他与其他六人还获赐五品公服,他们的妻室也得到了徐皇后的接见。

姚广孝(1335 年-1418 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因永乐二年(1404 年)明成祖朱棣赐名广孝。他出身于医学世家,家族世代行医,曾立志读书考取功名,光耀门楣,若是落榜则出家从佛。至正八年(1348 年),由于家庭再难供他读书,年仅十四岁的姚广孝,至正十二年(1352 年)正式削发为僧。

姚广孝先是师从径山寺愚庵智及,进修禅学,深得佛法,后又与灵应观道士席应珍结为忘年交,在交往过程中吸收道家之长,丰富了自己的学识。他涉猎广泛,对儒、道乃至兵家之学都颇感兴趣,还与王宾、高启等诗文名家交情深厚。

洪武十五年(1382 年)八月,马皇后逝世,朱元璋亲选姚广孝住持北平庆寿寺,并令其跟从侍奉燕王朱棣。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推行逐次削藩之策,姚广孝鼓动燕王朱棣起兵夺位。朱棣依照他的谋划,暗中挑选兵将和智谋之士,姚广孝则在燕王府地下建造隔声暗室,在地上蓄养家禽以掩盖府内动静,并带领将士在燕王府后院练兵、地下暗室铸造兵器。

建文元年(1399 年)七月七日,朱棣见屋檐瓦片被吹至地上,脸色大变,姚广孝称此为吉兆,有飞龙在天之意,消除了朱棣的顾虑,使其决意发动“靖难之役”。同年十月,朱棣率兵进攻大宁,姚广孝留守北平辅佐朱棣长子朱高炽。

北平被围时,他安抚兵民,加强守御,击退朝廷进犯。建文二年,燕军东昌之战战败,姚广孝借预言稳定军心。之后因兵力有限,燕军难以长期驻守攻下的城邑,当得知“京师空虚,燕军可直捣京师”的情报后,姚广孝改变战略,请求朱棣举兵南进,朱棣接受建议并于次年六月十三日成功攻下南京,建文朝廷彻底崩溃。

朱棣登基后,姚广孝受到重用。永乐二年(1404 年)四月,他接受太子少师官职,辅导太子朱高炽、皇长孙朱瞻基。之后受命监修《明太祖实录》,又动员两千余人参与纂修《永乐大典》。

编纂《永乐大典》初设在北京的文渊阁。汇聚了当时天下最顶尖的学者和文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投身于编纂《永乐大典》,主要还是依靠人工用毛笔书写完成的,并未大规模使用印刷术。

据相关记载,朱棣决心修一部巨着彰显国威,造福万代。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

最初令解缙主持编纂(规模147人),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亲阅后甚为不满,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 ,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累计达3000多人),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定稿,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抄写完毕。

编修队伍有“正总裁3人,副总裁25人,纂修387人,催纂5人,编写332人,看样57人,誊写1381人,续送教授10人,办事官吏20人,凡2180人”,还参用了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

《永乐大典》完成后,明廷又在各地征召了大批缮书人进行描栏、清抄、绘图和圈点工作,由于人员数量过多,已经无法准确统计。

《永乐大典》全书卷(目录60卷,共计卷),册,约3.7亿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

为了确保大典内容的丰富性、权威性和全面性,编纂团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搜集工作。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的藏书楼、书院以及私人藏书家。

无论是深藏在名山古刹中的珍贵典籍,还是隐匿于民间的孤本手稿,都被他们不辞辛劳地逐一搜罗而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要应对书籍的散失、损毁、错漏等重重难题,还要对海量繁杂的资料进行精心的筛选、严谨的整理和细致的校勘。

在编纂《永乐大典》来自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汇聚一堂。医学领域的名医王履,与精通手工技艺的匠人蒯祥常常交流切磋。

讨论如何记录古代精妙的木工技艺时,蒯祥向王履讲述了木工榫卯结构的巧妙之处,而王履则从医学解剖的角度,提及人体骨骼关节的连接与榫卯结构在原理上的相似性,这一独特的见解让在场众人深受启发。

擅长诗词的才子李东阳,与熟悉贸易的行家周忱也有过精彩的交流。当编纂到有关古代商业贸易的篇章时,周忱详细地介绍了各地贸易的特色和发展历程,李东阳则从诗词作品中找寻与贸易相关的描绘,以增添篇章的文化韵味。

还有天文历法方面的专家贝琳,与研究农业的学者邝璠。贝琳在讲解天文观测的方法和历法的制定时,邝璠联想到农业生产中节气对农作物耕种的重要影响,两人的交流使得这部分内容更加丰富和准确。

各自领域出类拔萃的人物,在编纂工作中毫无保留地分享知识和经验。他们在忙碌中找到了纯粹的快乐,众多志同道合之人聚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努力,那种氛围让每个人都沉醉其中。他们忘却了疲惫,心中只有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这部伟大典籍的期待。

编纂工作要求近乎苛刻。每一个条目都必须经过反复的考证和深入的斟酌,以确保其内容的真实、可靠、权威。对于那些存在争议的观点和学说,编纂者们始终秉持着客观、公正、包容的态度,予以详尽的记录和全面的说明。

同时,为了方便后世查阅和使用,大典采用了独具匠心的编排方式。它以韵目分类为基础,依照汉字的音韵规律,将各种知识和文献有条不紊地组织在一起。这种编排方式既体现了中国古代音韵学的高深智慧,又为使用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检索途径。

编纂书案前奋笔疾书,每一个字句都倾注着他们的心血与智慧。历经数年的艰辛努力,终于在 1408 年,这部惊世巨着得以圆满完成。

《永乐大典》修成后,被放置在南京文渊阁的东阁。永乐十九年明成祖移都北京,挑选了一部分藏书带到新都。

《永乐大典》在正统年间正式被放置在文楼中。嘉靖四十一年,明世宗任命高拱、瞿景淳、张居正等人负责重录《永乐大典》的工作,吏部和礼部主持“糊名考试”,选拨出109位善书人,此外还有内府调拨的画匠、砑光匠、纸匠等,以及惜薪司、光禄寺和翰林院分别负责的木炭、酒饭和“月米”供应等人员参与其中。

《永乐大典》其内容涵盖了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各个领域,无所不包。从古老的经典哲学着作到民间的实用技艺,从神秘的天文历法到生动的戏曲故事,从深奥的医学理论到精妙的工艺技巧,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永乐大典》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但大典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后人以修书之名窃走,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仅存 8000 余册。

此后,在晚清列强的侵略和掠夺更是给《永乐大典》带来了灭顶之灾。大量的册卷被侵略者肆意抢掠,流落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中都有其珍贵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能够确认的《永乐大典》仅有 400 余册,约占原书的 4%,而我国现存的《永乐大典》仅有 224 册。

《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尽管《永乐大典》遭受了如此严重的损失,但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永远不会磨灭。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座不朽丰碑。

讲完了《永乐大典》,我们将目光转向与它密切相关的两位人物——解缙和姚广孝。他们在永乐年间的风云变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命运的起伏同样引人深思。

解缙在朝堂上的一些举措使他渐渐失去朱棣的信任。他点评大臣时毫不遮掩,在朱棣立储之事上支持立朱高炽为太子,得罪了朱高煦。

朱高煦未被封为太子,抵制就藩云南,朱棣妥协并答应其诸多逾制请求,解缙劝诫朱棣,却被朱棣认为是在离间骨肉而开始疏远他。解缙反对出兵安南,朱棣不悦,后朱高煦借机诬陷他泄露“禁中语”,朱棣更为生气,将其贬谪至广西担任布政司参议,后又遭李至刚弹劾,改为“安南督饷”。

永乐七年,交趾再次叛乱,解缙曾提出开凿赣江以缩短南北漕运距离的方案。在朱棣远征鞑靼期间,解缙向监国的朱高炽详细说明了该方案,被朱高煦诬陷无人臣之礼,朱棣于永乐九年将其下狱。永乐十三年,朱棣看到死囚名单上解缙的名字,说了一句“解缙还在世吗”,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揣测朱棣的意思,将解缙埋在雪中冻死,享年四十七岁。解缙死后,家产被登记造册,妻子、儿女及宗族被流放到辽东。朱高炽继位后,下诏遣返其家人,并赠礼部侍郎,赐谥号“文毅”。

朱元璋将全国权力和财富分给26个儿子们,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封建帝王家的特权和资源分配的不均。而解缙这样有才华且有贡献的人,最终遭遇悲惨结局,确实能让人感受到封建朝廷的冷酷和无情。

解缙在事业上志同道合的人有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等,他们一同参与了朝廷的重要事务。而他的敌人主要是朱高煦及其党羽,朱高煦因解缙在立储之事上的立场而对他怀恨在心,不断借机诬陷和攻击他。

解缙在文学和文化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他主持编纂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这部巨着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诸多领域,为后世保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编排方式独特,以韵目为纲,按韵编排,方便检索和查阅。

解缙一生,他的才华和智慧令人钦佩,但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最终遭遇不幸,令人惋惜。他的文学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永乐十六年(1418 年)三月,姚广孝病重,居于庆寿寺,明成祖朱棣前来探望。不久后,姚广孝在北平病逝,享年八十四岁。

同年六月二十二日,他被追赠为推忠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朱棣亲自为其制神道碑。洪熙元年(1425 年)三月二十七日,姚广孝被加赠为少师,配享成祖庙庭。

朱棣对姚广孝评价颇高,称他“器宇恢弘,性怀冲澹”“德全始终行通神明,功存社稷,泽被后世”。后世也对其有诸多赞誉,如李贽认为明朝二百余年的休养生息,姚广孝与成祖朱棣功不可没;张廷玉评价姚广孝虽未尝临战阵,但朱棣用兵有天下,他的功劳最多。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重生秦时之风云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趣味三国传奇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灵剑尊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前方高能龙腾美洲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亡命之徒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朕真的不务正业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谍战风云录:大宋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讨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铁十字明末钢铁大亨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从赘婿到女帝宠臣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隋唐:项羽传承天生韩信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大晋俏公子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从军赋我四叔是朱元璋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明末人民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明末之天下霸业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救驾之饼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农家那小子古典白话合集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方剂杂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沧澜琉璃录三国之冠军侯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