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茵美滋滋的吃了顿饱饭,还不忘学同桌饭友,打包一份回去给赵青茹吃。
没想到,这热闹来的这么快。
两家挨得近,乔茵楼上木板不隔音,大半夜听到隔壁传来几声女人的尖叫声。
隐约还有吵闹声音。
还以为是做梦。
直到第二天见到眼圈发黑的姚丁香。
乔茵惊奇。
“你小叔子回部队啦。”
这才新婚第一天,再赶也得有个两三天的婚假吧。
“可不是,昨晚闹了一夜。”
姚丁香左右张望确定没人后,跟做贼似的趴到乔茵耳边。
“她嫌弃我小叔子太大,听说把他那里都掐青了。”
新娘哭闹着不肯上床,新郎大半夜的找被子打地铺。
这种事别说岭峰村,就是整个清源县都是头一次见。
不是吧,白天两人看着还挺柔情蜜意的呀。
乔茵目瞪口呆,按道理她应该脸红。
奈何脸皮实在过厚,最后憋了憋,只能瞪大眼睛。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姚丁香指指自己眼睛,“你以为我为什么没睡好。”
两人闹的动静太大,赵家几房屋连着屋。
一开始只以为是夫妻情趣。
新婚燕尔的是吧。
也理解。
后来听着夸张,又被赵驰翻东西的声音吵醒。
赵老太太带头进去新房,何芝芝哭哭啼啼的告状。
“呜呜呜,太疼了,我喊了那么多声他都不肯停……”
赵家几个人听着都尴尬,特别是赵老太太,那脸色青了又红,五颜六色的,最后定格在黑上。
“你给我闭嘴。”
这种事大庭广众的,她也说的出口。
自己光听着都受不了,何况她儿子这个当事人。
赵驰蹲在房间角落,衣服凌乱抱着头一动不动。
看着都替他委屈。
赵老太太有些后悔。
赵驰在部队其实已经相看了个姑娘,对方是他领导介绍的。
是领导家的一个亲戚,家里条件不差,还是独生女。
唯一要求就是未来女婿同意半上门,就是以后不管男女,二胎随女方姓。
领导想着赵驰家里兄弟多,应该不在意这点。
哪曾想赵老太太激烈反对。
她就这个儿子有出息,还指望他以后光宗耀祖带她享福,怎么能给人当上门女婿。
就是一半,她也不同意。
怕夜长梦多,这才急匆匆的直接帮他定下何芝芝。
赵驰本是不愿意的,奈何亲娘太能折腾。
要不答应,她能找上部队,跟自己领导开撕。
他今天见到何芝芝后,见她长相甜美性格娇俏,心里这才舒服了些。
没想到一夜过去,媳妇娇俏变娇气。
还是非同一般的娇气。
赵驰现在下面还隐隐作痛,这次新婚夜给他留下的阴影不小。
他现在别说跟她同房,简直见到就忍不住头皮发麻。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任凭亲妈如何呼唤,赵驰头也不回的说走就走。
眼不见为净。
“还是年轻呐。”
姚丁香感叹。
何芝芝刚结婚不懂,以后指不定怎么后悔呢。
“说得对。”乔茵摸着下巴点头,深表赞同。
她就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前世虎狼之词看的可不少。
说起来乔茵也算新妇,姚丁香狐疑看她。
她用手肘捅捅乔茵,“你家那位怎么样。”
这种事,听听别人八卦还行,轮到自己身上,乔茵还没锻炼到这个境界。
她做无辜脸,假装听不懂。
“什么怎么样。”
乔茵一点也不担心男主,纵观历史,还没哪本书里的男主是不行的,一溜篇过去,都是女主一大早扶着腰骂骂咧咧。
相信赵淮樵应该也不例外……的吧。
姚丁香一脸她在装的神情。
乔茵移开话题。
“那新娘子呢。”按理应该也跑了吧。
姚丁香摇头。
“还在屋里哭呢。”
她跑什么,人已经嫁过来,房也入了。
出门就变二婚,除非何家不想她以后好过。
何况部队材料都递上去了。
“早上饭还是我给她端进去的呢。”
姚丁香翻白眼。
大家都分家了,凭啥还指定要她端饭进去。
婆婆说的好听,说什么她口才好,让好好教新嫁娘,如何做好一个好媳妇。
特别是身上留那么多钱没用,年轻人容易大手大脚花掉,最好是交出来让老人保管。
姚丁香冷哼。
在赵老太太那,需要自己出人出东西的时候,她就是好媳妇,不需要就是恶妇。
以她婆婆的性子,能忍着那何芝芝,还不是图她的八百块。
现在钱还没到手,自然不想赔了夫人又折兵。
乔茵没在打听。
托何芝芝的福,她已经从村里绯闻女主变成边缘人物。
目送风风火火的姚丁香离开,乔茵起身伸了下懒腰,总算可以过段安生日子。
说起赵淮樵……
乔茵有些日子没想起他。
话说,他应该早就收到那封回信了吧。
省城,郊区
赵城还不知道自己小弟刚娶了老婆,他拿到媳妇回信的时候,手里还另外多了一封信。
最近又搬地方,投递员几经周折才送到这来。
吴夏明和冯浩经过,见他拿着信脸色古怪,不免打趣,“第一次接到家里来信啊,有什么好稀奇的。”
赵城扬了扬手里的信,“这可不是我的信,这是咱赵哥的信。”
赵淮樵性格稳,大家不管年龄大小,都习惯喊他赵哥。
他抬手掩嘴低声接着道,“是他媳妇寄过来的。”
赵城知道赵淮樵娶的老婆是读过高中的,不像自己媳妇不认识字,写个信还要儿子帮忙。
信封上的地址那栏,字体飘逸娟秀,一看就是有文化功底的人写的。
吴夏明和冯浩面面相觑,有些担忧,“不会又是来要钱的吧。”
赵城刚到这边没多久,不像他们两个一开始就跟着赵淮樵混,有些事情不是很了解。
见他们面色难看,不由疑惑,“怎么了?”
“你刚来不知道也正常。”吴夏明和冯浩听他好奇,便说起原因。
他们是从老家机械厂跟过来的,在赵淮樵身边时间最久,他家里那些事,多少也知道点。
赵淮樵那时在机械厂上班,曾经收过一封家书。
也是那封信,让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信封上面写了个乔姓。
赵哥那段时间经常住在厂里,大家都以为是他媳妇写信催他回家。
那时周正那小子还起哄,抢着看人家媳妇来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