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都有护卫室,唯有中间,朱标休息乘车的地方,走上了这铺着软软的地毯,四壁也都用奢华的厚实织物包裹起来,车厢里边似乎没有一个过于突出的棱角的车厢中。
而他们在进入这里的时候,居然还有地方可以换鞋,换上了那种柔软的拖鞋之后,踩在了那软软的地毯上,打量着那悬挂在车窗中间位置的字画。
一张半月型的大长沙发上,足可以坐上五六个人不嫌拥挤。
甚至还有几张软绵绵的躺椅摆在那里,还可以转动方向。
而再向前走上一走,打开一扇门之后,在那过道一边,还有两间带着卫生间的房间,里边都有着柔软的大床,供人休息。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一个半圆型的柜台,两名很水灵的服务员,柜台上还摆着各种美酒。
有来自于贵州和四川的美酒,自然也有来自于江南的黄酒,以及那湖南湖北一带喜欢的米酒。
以及花生瓜子等许许多多的小吃与果脯。
甚至还有扑克牌,跳棋,围棋、麻将牌等许多的休闲娱乐工具。
看得那朱标与朱棣二人也是有点眼花缭乱,啧啧称奇地打量着里边的一切。
朱标既觉得开心,又觉得有些心疼地朝着常二郎道。
“我说贤弟,你这也太破费了吧?这怕是费了不少的钱和心思吧?”
常二郎直接就呵呵了,手指头在这短绒的沙发背上拍了拍,得意地显摆道。
“这怎么能叫破费,这可是小弟我设计出来的商务座,从这里到青山大港,至少一两银子一位,若是日后全线通车,想要坐这里,没个十两银子根本就进不来。”
一句话直接就把朱氏兄弟给干无语了,除了翘大拇指对常二郎表示佩服之外,实在无语。
很快,眉清目秀的服务员就凑上前来战战兢兢地端来了各种果盘干果,然后询问需要什么样的酒,还是饮料,又或者是罐头美食。
朱棣这货毫不犹豫地点了白酒,朱标则只是要了黄酒,常二郎则是点了米酒作为饮料。
毕竟这一次属于是让大家感受,自然是什么都要享受享受。
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声响彻天地,那火车头又开始冒出了滚滚的烟气,几乎将整个车头都笼罩。
那些粗壮的钢铁长臂,缓缓地带动着那些钢铁之轮,慢慢地在那铁轨之上动弹起来。
那些已然坐进了车中的观礼之人,都纷纷大呼小叫不已,透着那双层玻璃的车窗,朝着外面望去,就看到了外面的建筑,渐渐地被甩到了后方。
很快,伴着那轰隆隆的声响,火车驶离了站台,然后一路向东行驶,很快,就驶上了那铁路桥上。
观礼的乘客无不挤到了车窗边,看着那条宽阔的黄浦江,还有那不远处的一号大桥,同样也看到了一号大桥上往来的行人车马,正朝着这边指指点点不已。
很快,火车就通过了这座大桥,继续飞驰向那远在一百六十里开外的青山大港。
朱标与朱棣,一开始还兴致勃勃地欣赏着车窗外的景致,看着那飞快朝后遁去的田地,还有一旁的水泥官道上的车马行人,啧啧称奇不已。
有了官道的对比,就越发地觉得这火车的速度的确是快得惊人。
很快,看风景看得无聊之后,三人围在了一起,开始打起了扑克牌。
正打得津津有味的当口,突然就听到了那汽笛嘹亮的长鸣之声,再一次响了起来。
“这是要到站了。”常二郎很不满意地将自己手中的烂牌给拍在了牌堆里边飞快起身。
常二郎这句提醒,让朱家兄弟也是赶紧起身,凑到了车窗前朝着远处张望。
这个时候,透过那铁路旁的树木,已能够看到了远处那辽阔的海面,还有那往来于这一带海面上的船只。
此刻,站在车窗前的朱标,忍不住摇头叹息道。
“不到两个时辰,就已经到了……这要是过去,怎么也得两天才能够到。”
“看来,这铁路,当真是要比那水泥官道果然更加的便捷。”
“若是以这样的速度,一日之内,便可从这里往返京师,实在是便利得紧。”
“一日千里,于我大明不再是梦。”朱标愣愣地看着窗外的海岸线。
虽然自己也多次的来到了这里,远眺那汪洋大海。
此刻既然是身在这列车之中,可为何朱标觉得,这海岸线是那样的明晰而又陌生。
一想到数载之前,自己看到了这辽阔的海岸线之时,还心想着,不知何时方才得闲,再来此一观。
而今这火车只需要不到两个时辰,就可抵这远在一百六十多里之外的青山大港。
当年的自己从京师前上海之时,足足行了七八天的功夫,身心疲惫。
之后的官道,往来已然便利了不少,却还是要把大量的时间耗在旅途。
现如今的火车,让朱标明白了一个道理。
常二郎经常挂在嘴边的理工科,当真是在人力穷尽之后,仍旧能够百尺竿头,再进百步,千步,甚至是万步。
。。。
“升弟,你说,要不要在我大明国子监中,也设一技术学院?”
朱标转过了头来,看向了身边的常二郎。
“虽然你一直没有提过这个建议,可是愚兄却知道,你对于这技术学院之看重。”
常二郎听到了这话,沉默了许久之后,缓缓了点了点头道。
“姐夫,若是国子监,设立了这技术学院,那么这些能够为国家研发出利国利民的良械的这些技术人员,不知未来朝廷能够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待遇?”
“愚兄又怎么知道。”朱标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然后又笑着伸手揽住了常二郎的肩膀,用力地摇了摇说道。
“虽然愚兄不知该当如何去做,可是我相信,你有办法,能够找到一个适合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看到常二郎投来的目光,朱标嘿嘿一乐。
“怎么,难道你觉得我说错了,还是说你做不到?”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既然太子殿下觉得我朝当立诸多工学以馈万民,那么臣定殚精竭力,不负殿下之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