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燕国的会议继续进行。

谋士严庄起身道:“皇上,根据丞相所言,李瑛破了洛阳之后,手里能够调动的兵马在二十五万左右。

仆固怀恩仅统帅了十万兵马,定然还有其他侧翼分头进军。

臣以为,我军的主力目前都在江南,简直是牛鼎烹鸡,明珠弹雀,不如火速抽调两支兵马返回江北,仅留太子一支军队就足以横扫江南。”

“万万不可!”

李林甫闻言起身,反对严庄的提议。

“唐军刚刚收复洛阳,势头正盛,我军纵然精锐,也急难胜之,双方集结大军鏖战,必然旷日持久。

若如此,两国之间拼的就是后勤供应,拼的就是粮草辎重。

李瑛手里掌握着关中、陇右、朔方、河东、山南、荆州、洛阳、蒙古、北庭等广袤的区域,人口与面积远超我军。

若是两军拼消耗,我军怕是难以占到上风。

正因为江南空虚,我军才应该速战速决,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攻占江南各州县,甚至把触角伸进岭南道。

这样一来,我军就有了巨大的战略空间,就算守不住河北与山东,我军还有一条退路。

若是集结大军与唐军正面决战,而我军又不能迅速平定江南,正面打赢了还好,一旦输了,我军就算退到南京,也会腹背受敌,遭到南方各州县的从背后夹攻。”

安禄山捻着胡须思忖了片刻,深以为然:“丞相所言极是,正面我们要打,江南也要抢。

传朕圣谕,命安守忠率所部人马返回徐州待命,由太子与崔乾佑继续分兵攻略江南各州县,务必于夏季之前给朕扫平江南东道,彻底摒除后顾之忧!”

安庆绪起身领命:“儿臣领命!”

庆功宴结束之后,史思明带着谋士孙孝哲返回庐州调兵遣将,准备北上宋州迎战仆固怀恩。

而安庆绪则带着谋主高尚赶往苏州,在建设南京,征集船只的同时,与崔乾佑协同作战,攻打江南道治下的明州、台州、婺州、括州、福州、宣州、饶州等地,争取尽快平定江南东道治下各州县。

随后的几天,又有斥候从各地返回徐州向安禄山禀报各地的军情。

“启奏皇上,唐将杜希望率五万人马攻占了滑州,目前正在朝濮州进军。”

“启奏皇上,濮州刺史司马玮不战而降,杜希望拿下了濮州治所鄄城,目前正朝郓州进军。”

安禄山望着地图恍然顿悟,拍着大腿道:“唐军这是打算控制黄河沿岸,切断我军与河北的联系,诸位爱卿有何妙计?”

张通儒建议道:“看起来唐军已经向我军发起了全面进攻,我军当转攻为守了。

王忠嗣乃是天下名将,其手中有六万兵马,在防御态势下,李归仁怕是没有获胜的希望。

请陛下即刻降旨,命李归仁放弃进攻幽州,退守德州平原,并派遣一支劲旅渡过黄河,前往历城据守,阻挡杜希望,以免被他将我军切割于两岸。”

李林甫道:“李归仁的十万大军目前正在雍奴与王忠嗣作战,距离齐州尚有七百里路程,而杜希望拿下濮阳之后,距离齐州只剩下三四百里。

皇上应该先从徐州派遣一支兵马,迅速赶往齐州驻防,协助齐州刺史抵御杜希望的进攻,等待李归仁回兵救援。”

徐州城内原先只有五万守军,这段时间又强征了五千人,也不过才五万五。

因为宋州告急,田乾真率领了一万五千精兵已经于前天出征,也就是说徐州城内只剩下了四万人马,这还包括五千新兵在内。

但齐州城内只有三千守军,如果不出兵救援,很可能被杜希望迅速击破,安禄山不得出兵救援。

“承庆,救援齐州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拨给你一万兵马可好?”

安禄山从面前的签筒里摸出一支令箭,召唤部将阿史那承庆出列。

“末将遵命!”

阿史那承庆并没有抱怨兵力太少,欣然接受了命令,“只要李归仁的援兵半月能够赶到,末将保证齐州稳如泰山!”

随后,安禄山又给各郡太守下令,命各地加大征兵力度,把新兵源源不断的给自己送到徐州。

“传谕各州刺史:凡征兵令到家,‘从者为兵卒,不从者为田料’,两月之内,各州务必给朕征兵一万,要把新兵的总数量募集到二十万。”

安禄山双手撑着桌案,凶狠的下达口谕。

李林甫又提出建议:“皇上可派遣使者赶往渤海国,与渤海国王大武艺结盟,怂恿他从背后进攻幽州,以牵制王忠嗣的兵力。”

安禄山深以为然,立刻派遣使者赶往海州(连云港),乘坐船只前往辽东,送上重金结交渤海国王大武艺,劝他从背后出兵夹攻幽州,让王忠嗣首尾难顾。

李林甫又向安禄山提出建议,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现在手里有五六万兵马,族人四五十万,还有许多精良的马匹,可以派人前往笼络。

“右相所言极是,既然李瑛、武灵筠都能把大唐的公主许配给骨力裴罗,朕也能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虽然骨力裴罗年纪和自己相当,但安禄山并不介意把自己的年方十七岁的次女安庆秀许配给骨力裴罗。

“皇上圣明!”

李林甫对安禄山的魄力欣赏不已,建议派遣张春喜代表大燕朝廷前往草原寻找回纥部落,与骨力裴罗联姻。

安禄山欣然从之,准备了一些厚礼,派遣张春喜择道前往蒙古,与回纥人达成联盟。

长安。

新年过后,转眼过去了七八天,天气逐渐回暖。

有斥候快马加鞭进入长安城,径直来到皇城向兵部尚书李泌禀报了安禄山在徐州登基称帝的消息。

李泌立即赶往大明宫,在含象殿向李瑛做了汇报。

“启奏陛下,臣刚刚收到斥候从东方传来的情报,安禄山于数日前在徐州僭越称帝,定国号为燕,以徐州为都城。”

哦……历史还是发展到这一步了吗?

李瑛闻言放下了手中的奏折,蹙眉道:“这个叛贼彻底不装了吗?这是不再扮演大唐的忠臣了,这样也好,倒是能够让将士们厮杀的时候不用再有所顾忌!”

离开洛阳之前,李瑛已经做出了进攻部署,目前也只能一边征兵,一边等待各条战线传来的消息。

“等着吧,看看哪一路人马率先建功?”

就在这时候,前往渤海国与南诏国出使的使者陆续返回,带来了一喜一忧的结果。

渤海国王大武艺对待使者十分傲慢,丝毫没有藩属国的样子,对于出兵进攻安禄山丝毫没有兴趣。

由此可以推断,大武艺这是在等待趁火打劫的机会,只要被他抓到机会,他就会出兵偷袭幽州。

“给王忠嗣修书,谨防渤海国偷袭!”

李瑛吩咐兵部给王忠嗣下一封八百里加急。

而南诏国国王皮逻阁则对使者表现的毕恭毕敬,表示支持李瑛是大唐正统皇帝,如有必要,愿意出兵帮助大唐平叛。

为了表达自己的忠心,皮逻阁还献上了价值连城的玉石、黄金,答谢大唐皇帝册封自己为云南王。

“操他娘的,真是不容易啊,总算拉拢到盟友了!”

李瑛决定投桃报李,派人给皮逻阁送一些优质的铠甲以及草原上的马匹,加深双方的盟友关系。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无敌六皇子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讨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铁十字明末钢铁大亨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