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银楼,几人朝成衣铺走去。
白氏已经将镯子收了起来,打算等明日再戴。
江锦瑜却已经兴致勃勃地戴在了手上,行走之间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引得她不时低头去瞧自己的手腕。
恰在这时,有一书生样打扮的年轻男子与她擦肩而过,从鼻子里发出一声轻哼,不屑道:“庸俗至极!”
江锦瑜一脸疑惑地回头,只看到一个衣裳已经洗得发白,脊背却挺得笔直的背影。
人已经走远,江锦瑜耸耸肩,喜滋滋摇了摇手腕,如果穿金戴银就是庸俗,那她真诚地“诅咒”自己早日变得俗不可耐!
成衣铺子里自是没什么好说的,时间紧迫,眼下也来不及挑选布料再另做一身衣裳,只紧着铺子里最新款式的买上几套便是。
置办好明日要穿戴的衣裳鞋帽后,几人赶在未时初便出了城门。
虽则明日才是正礼,可他们一家却是亲近的娘家人,自然不能等到大礼当天才去。
江明顺赶着骡车进了黄田村,也不回家,直接去了江家老宅。
不大的院子里此时已是热闹极了,江锦荷三姐妹、刘氏娘家人乃至杨氏娘家,挤挤挨挨活站或坐地在堂屋里说笑。
按照广信县的习俗,姑娘的娘家人须得在婚礼前一天过来添妆,女方家还要提前办上一场酒来招待添妆的亲朋好友。
今日的江家便是这么个情况。
白氏见到这场景不由瑟缩一下,她是没有娘家的,每每碰到这种情况总是有些艳羡别的媳妇有娘家人做脸撑腰。
江锦瑜跟在江明顺身后,乐呵呵地同满屋子的人打招呼。
待一圈转完后,她自觉去了江锦桃的屋子。
许是因着将要出嫁的缘故,江锦桃的屋子一瞧便是好好收拾过的,比江锦瑜上次过来时瞧这要亮堂许多。
“大姐姐,”江锦瑜掀帘而入,不动声色打量一番,赞叹道:“果真喜庆极了!”
江锦桃眼睛一亮,拉着江锦瑜到炕上坐下,欣喜道:“鱼娘,你可算是来了!”
江锦瑜左右挪了挪,坐稳身子后才笑眯眯地打趣道:“姐姐这儿有这么多姐妹哩,哪里还盼着我来了?”
“谁还能不记得你?”江锦桃嗔了她一眼,指着旁边几个少女道:“这几位是我舅舅家的表姐妹、那两位是舅姥爷家的表姐妹。”
介绍完后又拍了拍江锦瑜,朝那几名少女道:“这是我大伯家的表妹。”
江锦瑜笑着同她们点头:“我们见过的。”
她们确实是见过的,刘氏的娘家人都是村子里,哪怕平时不大来往,江锦瑜同这些年纪相仿的姑娘们也都是一起摘过野菜的。
倒是杨氏娘家的几个女孩儿,江锦瑜一面同江锦桃说笑,一面不时朝人群里瞟一眼,以往从没见过,这回倒是头一次见着。
到底是同龄小姑娘,不管早先认识不认识,没过多久便嘻嘻哈哈地闹在了一处。
江锦瑜想着江锦桃即将要嫁的是城里人,便挑拣着把自己这些日子在城里生活的经验大致说了说。
一屋子女孩儿里,最大的也不过十二、三岁,正是对外面的世界好奇的时候。
可村里女娃娃不受重视,别说是去县城了,连其他村也没大去过,现听人说起城里的事,各个都听得聚精会神,眼中露出向往之意。
杨氏娘家大侄孙女,名叫杨苗的,今年已有十二岁了,她早两年便已定了亲,定的是她舅舅家的表哥,就在旁边村子。
对于这门亲事,杨苗素来是自豪的,舅舅家日子过得不错,舅舅舅母和表哥待她也极好,村里有与她同龄姑娘的人家常夸她有福气。
可如今,她出神地看着眼前两个比她还小上几岁却已经或是将要住到城里的表妹,头一次对自己的亲事生出了些不满。
若是不这么急着定亲就好了,杨苗又想到前段时间村里那些人说的,若是不定亲,说不得她也有那个福气呢?
江锦桃是待嫁的姑娘,按照黄田村的习俗,她从今天开始便不能再出门了,连晚饭也是刘氏给端进来的。
几个姑娘在屋里陪着江锦桃,自也是在屋里吃的晚饭。
酉时末,江锦瑜搀着喝得东倒西歪的江明顺往外走:“爹,咱家骡车咋办。”
江明顺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倒下,大着舌头道:“先、先放在你大爷爷家,明天、明天再赶回去。”
“放、放着吧,”江明辉比江明顺也好不了多少,正扒着门框再门口送客:“我、我来照顾。”
“好吧,”江锦瑜怕他摔了,连忙叮嘱道:“二叔,你快回去歇着吧。”
江永生也喝醉了,眼下正在屋里躺着呢,杨氏和刘氏出去送自己娘家人了,她二叔若是摔了,连个扶的人都没有。
“不、不妨事,”江明辉松开一只手朝他们挥了挥:“你们、先、先走,我看着你、你们。”
江锦瑜看得胆战心惊,连忙加快脚步:“成,那我们走了,二叔你好生休息。”
夜间的山村小路不好走,江锦瑜扶着她爹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白氏怀里抱着孩子,手臂上还挎着个包袱,里头是这两天要换洗的衣裳。
“鱼娘,”白氏拿了块棉布擦拭炕上的灰尘:“咱们只住这一、两夜,便都睡你这屋子吧。”
江锦瑜自得一笑,搬家时她就想到了,特意没把床垫也带走,如今不是有用处了?
送走了客人,江家老宅里又重新归于宁静。
江永生和江明辉两人早已喝得大醉,只有杨氏和刘氏两人将堂屋打扫干净。
“老二媳妇,”杨氏揉了揉额头,她今儿也喝了两杯酒,眼下倒是有些乏了:“你今儿便同锦桃丫头一起睡,给她讲讲这嫁人的规矩。”
“万不能嫁过去后丢了江家的脸。”
“还有,”杨氏指着放在堂屋柜子上的一堆东西:“把这些添妆都收到锦桃屋里去,明日给她当作嫁妆一并带走。”
杨氏难得地对她闺女大方一次,刘氏便也投桃报李,低眉顺眼地应承了婆婆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