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也没有旁的认识的做房屋买卖的中人,买房子的事不比其他,可不敢随便找个不认识的人,便也只能过来试试了。
郑中人突然被人拉住,正要发火,便瞧见是个熟人,脸上表情立刻又怒转为笑:“原是江兄弟啊,我可听人说你如今发大财了。”
江明顺也哈哈笑两声,嘴里一边说着“没有、没有”,一边拉着郑中人去安静的地方。
进了条小巷子,外头人总算是少了些。
“郑兄弟,我这回找你可是有正事,”江明顺敛了敛神色,朝郑中人道:“你可知道这码头附近有铺子卖吗?”
郑中人一愣,心里想着他这江兄弟果真是发财了,口中下意识地回他:“你要什么样的铺子?位置、大小、装饰,价位方面有什么要求?”
“呃。”江明顺被问得卡了壳,要问他买田地的事,他倒是能说个七七八八,铺子这方面他实在是一窍不通。
郑中人也反应过来,他笑了笑,继续道:“这样,你只说你是打算用来做什么,准备了多少钱,我再来给你找地方。”
“也不是想拿来做什么,就是想买个铺子,能租出去换点钱就行。”江明顺连忙回答,又补充道:“我也不懂城里铺子的价格,这还要郑兄弟帮忙看着了。”
郑中人拍拍江明顺的肩:“你放心,我这就去给你寻摸,若是我找不到,便托相识的其他中人找,必定帮你找个好的。”
最后一件事办完,村里的船也已经等在码头了,两人便直接上了船回家去。
“娘,我们回来了。”江锦瑜似往常一样,推开门便朝屋里喊。
可今天白氏却不像以前一样,听了声音就出来迎他们。倒是屋子里一直有女人说话的声音传出来。
江锦瑜在还进屋就听出了声音的主人,她心里暗道一声:不好,找事的来了。
她推门进了堂屋,果然见到里面坐着个四十来岁的女人。
“大姑。”江锦瑜走到白氏旁边,而后同那女人打了声招呼。
正是江永生和杨氏的长女江云荷。
江云荷作为江家第一个孩子,自然是极为受宠的。
哪怕江永生和白氏两人再想要儿子,也没亏了江云荷。
这也养成了她强势又骄傲的性子。
当然,如果她只是性格强势,江锦瑜也不会就这么把她当成个麻烦事。毕竟在这个时候养出一个强势的女人还是很不容易的。
江锦瑜烦她大姑的主要原因是她这大姑实在太爱管别人的闲事了。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想法,江云荷坚定的认为她对爹娘、对弟弟妹妹们、对弟弟妹妹的孩子们都有管教的责任。
她不许江家人闹矛盾,常常把诸如“家和万事兴”、“牙齿也有咬到舌头的时候”这样的话挂在嘴边。
简直就是和稀泥的一把好手。
若是只有这些,江锦瑜也没那么大意见,毕竟是出嫁女,一年也来不了几趟,就算想活稀泥也找不到什么机会。
可惜,自打三年前,江云荷的大闺女,一个原本嫁到附近村里的姑娘,突然跟着做货郎的丈夫到县城里租个铺子做起了卖杂货的生意,一举成了半个城里人。
不知江云荷怎么给自己洗脑的,从那以后每回到江家来都要夸耀自己多会教孩子。
她不仅自夸,还要拉踩周围人,白氏妯娌三个谁都没逃过。
果然,江锦瑜刚叫完人,江云荷立刻便皱起眉头,训斥道:“你又跟你爹出去了?有没有个姑娘家的样子?回头让人说你是个野丫头,你怎么嫁人?”
江锦瑜“……”
她实在想不通,真的会有人觉得一个五岁的小丫头能听懂嫁人的事吗?
不管是她原来那个世界的古代,还是眼下这世,她都还没有到讲究男女七岁不同席的时候吧?
还没等江锦瑜开口,江云荷的炮火又转向了慢几步进来的江明顺身上:“还有你,你是江家长子,不说担起责任,就这样抛下了爹娘和弟弟?”
进门就被劈头盖脸一通骂的江明顺:“……难不成还是我自己主动说要过继的?”
“爹年龄大了,你说不劝着点,竟也跟着瞎胡闹……”江云荷一听江明顺还敢反驳,更是生气了。
“大姐,你这次来是有什么事?”江明顺不想再跟这脑子不清醒、听不懂人话的人讲道理,直接打断她。
“……”江云荷一噎,这才想起来她过来是有事的。
她站起来:“你不知道三弟在闹分家?你跟我过去劝劝。”
江明顺也想起来昨晚他大伯说的今天找族长分家的事儿。
虽不想跟他大姐去劝,但是他也想看看现在那边分得怎么样了。
江锦瑜一溜烟儿地跟在她爹身后,昨晚没吃上的瓜今天一定要亲口吃回来!
几人赶到时,江家老宅气氛倒是还算不错。
江明耀一心想着进城,对村里的田地、山头都没什么想法,只盼着能快点分完好回镇上去。
三房不争,得了便宜的二房更是不会再闹了。
因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分家虽闹得惊天动地,结束的却颇为宁静。
江永生和江明耀各自收起刚刚拟好的分家文书,只等着明日去了县衙过了明路就行。
“爹……”江云荷一见就急了。
“闭嘴,云荷,管好你们李家的事就行了。”江永生也知道自己这个大闺女是个什么德行。
今天这事儿本就不太好看,再由她一闹,更是要把他的脸丢完了。
江云荷虽不服气,觉得自己虽嫁到了李家,但也是姓江的。
虽是这么想,却也不敢再生事,只打算找机会去找她娘说说,再让她娘去劝她爹。
眼见已经没事了,江明顺趁机把江云荷丢在老宅,自己赶紧带了江锦瑜回家去。
江锦瑜跟着一路小跑,心想,虽说没吃到瓜,但是能把麻烦精大姑撇开也是好的。
到家时,白氏已经做好了晚饭。
他们家一向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
白氏在饭桌上便说起了江云荷:“大姐说,她闺女玉芬准备把孩子送到先生那里去读书了。”
江明顺挑眉:“玉芬家小子不是才两岁?”
白氏给江锦瑜夹了一筷子肉,这才道:“哪儿啊!是她家大丫头,跟鱼娘一年生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