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华英雄带着人去吃大餐了,朱元璋却在大本堂为儿子们的事情头疼。

本来儿子们就藩之后的很多行径,就令朱元璋颇为不悦。看过后世的史书之后,朱元璋更是感到深深的无力。

以朱元璋“尊王攘夷”的设想,要分封自己的儿子,由藩王出镇北方,形成长城一线,以及秦岭——淮河一线的多重防御措施,在防备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的同时,也能缓慢向北推进,逐步设立卫所,蚕食北方的土地。因此,儿子们的武功就成为朱元璋最为看重的方面,文治虽然没有那么重视,不过也要求所有皇子就藩之前,必须在大本堂进行文化课的学习。

第二子亲王朱樉(shǎng),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人武德充沛,死之前两个月还在甘肃征讨叛乱的番邦,然后就被三名老妇下毒毒死。虽然被毒死这件事还没发生,但是以他大兴土木、滥用私刑的一贯作风,这个结果绝对很有可信度。想到这里,朱元璋扶着额头一阵头大。

第三子朱棡(gāng),更是朱元璋当时最为倚重的藩王,战功甚至能压过朱棣一头,而且还长得帅。不过他完全继承了朱元璋残暴的一面,酷爱各种残忍刑罚,虽然不是被下人毒死,不过还是死于突发疾病。这种结局,如果不是父子关系,朱元璋也会觉得是“天道好轮回”。想到这里,朱元璋又是一阵摇头。

老四老五倒还算正常人,虽然各自都不时有些小心思,不过也是人之常情,算不得过分。从结果上来说,这两位也算活得久,算是没遭报应?

其他儿子,都不是嫡子,朱元璋就没那么在乎,不过这种免费打工人,朱元璋还是要使唤的。当然,这些儿子也是良莠不齐。

像是有“蜀秀才”之称的老十一朱椿,和诗词书画样样精通的文士老十二湘王朱柏,这种文化人,朱元璋就没有分封到边塞之地,而是在内地选择封地,也算是人尽其用。就这样,朱柏还落得个自焚而亡。

当然,表现不好的才是多数。什么因为惧怕惩罚而自焚的老八朱梓,残害幼童沉迷炼丹把自己吃药吃死的老十朱檀,这些都已经是根据朱元璋亲身经历,验证过史书真实性的案例。

剩下的那些,大多都是幼时就纨绔,看史书记载,长大之后都是些残暴荒淫之辈。现在这些人,就都聚集在大本堂读书。。。

这些儿子,光是想想,朱元璋就感到一阵恶寒。关键是,这些都是亲骨肉,以朱元璋的性格和儿时的经历,对于亲情可以说是最为看重,因此不管儿子养成什么样了,朱元璋都不忍心下死手去惩罚。这些儿子们,也因此更加有恃无恐。

这段时间,朱元璋住在宫外,根本就没去管他们,估计这些小崽子怕是要翻天了。

朱元璋知道,平时这些小崽子们在自己面前都是唯唯诺诺,自己不在的时候就重拳出击。因此,今天朱元璋故意屏退左右,自己蹑手蹑脚地走到大本堂外面偷看。

不出所料,朱元璋乍一看,就发现朱桂、朱橞(hui)、朱楩(pián)等几个素来顽劣不听话的,躲在后面交头接耳。

台上正在讲课的刘三吾,见到此状也是颇为不满。

“朱桂,你来说说这段是什么意思!”刚刚刘三吾讲的是《论语》,并非是多么艰深的文章,朱桂比朱雄英还大上几个月,正常来说,解释一下这段的意思,肯定不在话下。刘三吾也是试图通过此举,来提醒一下后面那几个人,注意一下课堂上的纪律。

“啊?这。。。”朱桂刚才根本没在听讲,当然是一问三不知。

刘三吾感觉气血上涌,手拿戒尺指着他们几个吼道:“你们三个出去罚站!”

虽然不情愿,但是迫于戒尺的威慑,朱桂、朱橞和朱楩只能乖乖就范。三人一到外面,就看到朱元璋怒气冲冲的样子,正欲服软行礼,朱元璋比划出了噤声的手势,他们三个才知道朱元璋是要继续暗中观察,于是只好闭嘴,自己站到一边。

“朱允炆,你来解答一下吧!”朱允炆一向是模范学生,刘三吾决定让他出面,跟这三个纨绔子弟形成对比,也好挽回一点课堂的氛围。

殊不知,朱允炆这些天一直在纠结朱雄英的回归,以及自己处处受制的现状,课堂上根本无心听讲:“啊,刘先生刚才在讲什么?”

“你。。。”刘三吾一激动,走上前去,就要用戒尺打朱允炆。

但是最终,扬起的手臂还是没有落下。若是以往,朱允炆背负皇长孙的身份,如此不思进取,刘三吾肯定会立刻惩戒,以为敦促。不过想到宫外的那位现在才是正主,或许也不必再对朱允炆有这么高的要求。况且,国子监中推广的新学说,刘三吾也颇为认同,这些四书五经的东西,相比起来,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唉,你就站着听课吧。。。”刘三吾最终还是妥协了。

但是内心已经被黑暗力量侵蚀而不自知的朱允炆,此时却认为自己当众出丑,更加觉得愤恨。

“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不就是出去罚站吗?来就来!”一向表现良好的朱允炆,第一次去外面罚站,竟然是自己主动的!

朱允炆来到外面,也看到了朱元璋。不过此时,朱元璋已经是恨铁不成钢的失望神情,只是示意朱允炆不要出声,也便由着他去了。

“朱栴(zhān),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吧。”朱允炆也自甘堕落,刘三吾只能叫出十四岁的朱栴。朱栴跟朱允熥同岁,算是目前这个大本堂里,少有的文人雅士了。

“是!”朱栴起身,先向刘三吾拱手,之后缓缓作答:“方才刘先生讲的,是《论语·为政篇》中的‘君子不器’。这句话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为政者,需要通晓世间万法,方可通观全局,有的放矢。”

“嗯,回答的很好,坐下吧!”刘三吾满意地点点头。他今日之所以讲这一段,也是最近从皇长孙那里接触到太多新事物,有感而发。

“唉,还是老十六靠谱一点。”朱元璋感叹道。通晓世间万法。。。这说的不就是大孙吗?这世间还有谁比他懂得更多?或许,让大孙来对付这些不成器的小叔,会有奇效?

想到这些,朱元璋板起脸,闯进了教室。

刘三吾和皇子皇孙们见到朱元璋忽然闯入,先是一阵惊愕,然后马上见礼。

朱元璋心急火燎,当然没心情纠结这些,只是吼道:“你们这些小兔崽子,朕几天不来,要反了天了?”

儿孙们此时自然是连头都不敢抬起来。刘三吾不能管教这些人,也自知理亏,站在一边不敢说话。

“你们几个也滚进来!”朱元璋又朝外面吼道。外面的四个人本来以为逃过一劫,结果还是被抓了进来。

人到齐了,朱元璋开始了训斥:“当年朕家里穷,饭都吃不上,每当看到地主家的孩子能有先生教授,是何等的羡慕?你们倒好,朕给你们这么好的条件,请了刘先生这么好的老师,结果你们一个两个都不用心学!”

这些话都是老生常谈,在座各位都听过多次,产生了抗体,已经能做到左耳进右耳出。

见说教没什么效果,朱元璋也不气恼:“算了,朕怎么苦口婆心,你们也听不进去。今日除了栴儿之外,其余人等的午饭就免了!”

不给吃饭,最多来一顿“竹笋炒肉”,这些也是见得多了,心里毫无波动。

这些死脸皮的东西,当着自己一套,背着自己一套,朱元璋也很无奈:“朕年纪也大了,打你们也打不动了。不过,明日朕会派一个能打得动你们的人过来,替朕管教你们!”

“陛下万万不可啊!”刘三吾被这话惊到了:“殿下们学业怠惰,都是臣等教授无方,还请陛下治臣等失职之罪。对于殿下他们,小惩即可,若是让那些武人来拷打,老臣怕殿下们难以承受啊!”

“刘爱卿所言有理。”朱元璋说道:“不过,朕派雄英来管教这些弟弟和小叔们,又有何不妥?”

“陛下的意思是。。。”刘三吾眼中一亮,陛下是要直接把虞王殿下推上前台了?

台下的那些也是满脸疑惑,年纪小的,根本就不知道朱雄英这个人。而年纪大的,都知道朱雄英十年前已经病故,为何现在又会出现了?

“十年前,朕的嫡长孙雄英,身染痘症,不幸病故,这些是你们知道的说法。”朱元璋说道:“但是,当时雄英其实并没有死,而是被一位高人带走进行救治,侥幸保住性命。未免老天爷再将他收走,朕决定隐瞒此事,对外宣称雄英病逝,暗中继续将他抚养在民间。现在太子早薨,储君之位空悬,是时候让他回归,以正其位!”

台下一片哗然。

朱元璋对这种反应感到很满意:“多的朕也不交待了,你们等着明天被收拾吧!”

装完这一波,朱元璋对朱栴招了招手:“栴儿,来,父皇带你去吃好吃的!”

朱元璋带着朱栴回了中华楼,又叫上朱允熥一起吃午饭。朱栴以前最多就是过年过节的家宴之上,能有幸跟父皇一起吃饭,还是座位离得很远,各吃各的分餐制。现在这样席间一直笑呵呵的父皇,朱栴此前从未见过,他感觉父皇跟以前不一样了。当然,这个便宜坊的外卖确实比尚膳监做的吃食好吃多了,尤其是这个开心乐园餐,他这种小孩根本无法拒绝。

三人吃饱喝足,恰好华英雄也回来了。

“爷爷,这位是?”进来之后,华英雄发现屋内有个不认识的人。

“这是你十六叔。”朱元璋笑着介绍道。

“十六叔。。。是庆王殿下!”华英雄回忆了一下相关资料,立即见礼:“侄儿见过十六叔!”

朱栴作为初代庆王,也是大明北面的九大塞王之一,如此看来,肯定算是允文允武,性格也很正常,这在朱元璋的儿子里面可不多见。

“大侄子不必多礼!”朱栴说道:“其实我年纪跟允熥一样,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一起玩的时候,我们都是叫你英哥。”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根据朱雄英的记忆,小时候确实是孩子王。不过老朱还在这儿呢,这么叫是不是不太好。。。

“没关系,你们各论各的。”朱元璋似乎看出了大孙的心思:“你叫他们叔叔,他们叫你大哥!”

“。。。”华英雄,朱允熥和朱栴三人表情诡异,气氛颇为尴尬。

好在华英雄反应快,立刻转移了话题:“我记得十六叔从小就敏而好学,三岁就能背诵千字文。”

“英哥过奖了,不过是点小聪明而已。”朱栴自谦道。

“栴儿何必自谦?今日你在课堂上回答得不是也很好吗?”朱元璋说道:“俺们朱家就是缺读书人,为父很看好你哦!”

“谢父皇夸奖!”朱元璋从来不轻易夸人,今天又是吃饭又是谈心,朱栴受宠若惊。

“可能你有所不知,你大侄子也是文武双全。”朱元璋说道:“大孙,不如即兴赋诗一首,让俺们开开眼界?”

“啊?”华英雄不记得什么时候说过自己会作诗啊?不过老朱这不停的使眼色,意思是。。。鼓励自己当“文抄公”?好吧,就当是老朱为了推销自己作出的努力吧。

“好吧。。。”华英雄闭上眼睛思索一番,选定了抄袭的对象。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唐寅《临终诗》)”

唐伯虎临终时的感慨,一般来说,自然是不适合华英雄这种不到二十岁的少年拿来使用的。不过,由于朱雄英独特的经历,借用这首诗,反而达到了一种很奇妙的效果。

“大哥,你真的会写诗啊?怎么之前没听你说过?”朱允熥功课太差,难以判断诗文好坏,愣头愣脑地打断了其他人的品味过程。

“咳咳,区区一首诗而已,为兄还不会放在心上。”华英雄故作高深地说道。

“英哥好诗啊!”朱栴品味一番,作出了这个评价。在朱栴看来,华英雄以自身经历入诗,情真意切,又流露出看淡生死的洒脱,绝对是诗中佳品。

老朱更加了解华英雄的经历,深知这首诗跟大孙心境之贴切。若非华英雄平时从来不翻看四书五经这些,老朱都要以为这首就是他自己写的了。

老朱此刻内心五味杂陈,眼眶都有些湿润了:“好!好!好!看似朴素的话语,却是感人至深。真希望俺那些不成器的儿子们,都能以你为榜样。大孙,明日你就去大本堂,不是去上学,而是去帮爷爷管教管教你那些调皮捣蛋的叔叔们!”

“呃,孙儿尽力而为吧!”都是些历史上的坑爹货色,华英雄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对付得了。无论如何,还是得提前做一些准备的。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三国:三分天下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天将任:百战英魂三国之小兵传奇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