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以假乱真
惠妃看着萧云珂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虽然这个萧云珂不是她的亲生女儿,可好歹也是养育了多年。
“云珂,你是北冀的公主,没人敢对你怎样。”惠妃没有回答萧云珂的话,而是语重心长道。
“母妃会一直陪着云珂吗?”萧云珂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问道。
惠妃一愣,她感觉萧云珂似乎知道她要去做什么似的,一时沉默无言。她不知道要怎么回答她。
“母妃~”萧云珂突然抱住惠妃的腰身,甜美的声音中满是依赖,不似平日那般嚣张跋扈。
“云珂,你要跟着母妃,还是留在宫里?”惠妃闭着眼深吸了一口气,随即缓缓睁开眼,轻声问道。
萧云珂若是愿意跟她走,那么她不介意带她一起。如果她不愿意,那便作罢。
“母妃难道要离宫?”萧云珂猛地抬眼望向惠妃。
其实这些日子以来,她早已察觉到惠妃有些许异常。她曾无意间听到惠妃和宫人的窃窃私语,说什么准备要离开北冀王宫,而她们的计划似乎就在今日。
然而,当时她并未向惠妃询问,而是佯装不知。
因为她心里很清楚,她并不是惠妃的亲生女儿。这在她七岁时,她便知道了。
那是一次她与惠妃同榻而眠,她听到了惠妃的梦话。这才惊觉,原来惠妃竟将她与自己的亲生女儿掉包了!
惠妃将那个亲生女儿一直藏匿在宫外,十年间,才出去见了寥寥数次。这都是她暗中留意到的。
她想不通惠妃为何要这么做?她不敢轻易去问。
因为她知道,若是问了,惠妃肯定会对她发怒,甚至可能会在私下杀死她。
她可是亲眼目睹过惠妃如何残忍地弄死那些宫人,那简直是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
自从知道此事后,她便明白了,惠妃为何有时对自己宠爱有加,有时却又用那鄙夷的眼神看着自己。
原来,她并非惠妃的亲生骨肉。
若想在宫中活得久,那便是装傻充愣。萧云珂明白这个道理。
她平日里看似嚣张跋扈,其实多半都是故意装出来给别人看的,尤其是在惠妃面前。
“嗯,母妃要离开。”惠妃冷漠道。
“母妃,无论您去哪儿,女儿也要跟着您。”萧云珂坚定道。
如今她父王不在了,惠妃又要离开,她在宫里的日子只怕会很艰难,必定遭人欺负。
虽然她也挺舍不得北冀公主这个身份,可她知道惠妃定然不简单,跟着她起码吃穿不愁。
“好,赶快收拾东西,半个时辰后,出发!”
“是,女儿知道了。”萧云珂露出一抹微笑,随即领着宫女回到自己卧房收拾东西了……
——
宣明殿的广场前,杀戮还在继续着。
萧淮尽管早有防备,然而此刻敌强我弱,局势明显对他不利。
他凝视着敌方那些侍卫,面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这些侍卫如此英勇善战,绝不是普通的侍卫,那绝对是从军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他瞬间恍然大悟,这背后的始作俑者是谁。是卢后!
前些时日,他曾派人追查卢后私自调兵之事,如今看来,她这是要孤注一掷、拼死一搏啊!
“陛下,如今情况对咱们不利,您先撤退!”葛天眼见情况危急,着急道。
“对啊,陛下,您还是先撤退吧……”黄石也怯怯地劝着。他可不想陪着萧淮死。
“一群逆贼!给孤杀!”萧淮红着眼怒吼。
卢后实在可恶!
敢在他的登基大典造反!
他若是撤退了,以后还有啥威严可谈?!
而且他也不认为,那些侍卫能杀得了他。
“诺,微臣遵命!”几个武将不敢违抗命令,带着一行侍卫冲上前去。
葛天深知萧淮的性子,这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他是不会甘心的。可是,再这么杀下去,他们的人都快没了。
一只老虎称什么大王。
没过一会儿,四周围上来一群弓弩手,他们将弓拉满,蓄势待发。
“萧淮,你已是瓮中之鳖,还不快快束手就擒!”一声讥笑传来,令人毛骨悚然。
紧接着,便见卢后在一群侍卫的拥簇下,趾高气扬地走来。那模样,仿佛胜券在握,天下尽在掌握之中。
卢后的身后,紧跟着萧演和卢尚书,如哼哈二将,亦步亦趋。
“孤的母后,您终于舍得出来了?!”萧淮嘴角泛起一抹冷笑。
双方的侍卫见状,赶忙停下并退开一段距离,然而他们的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隼般紧紧盯着对方,严阵以待。
那些大臣见到卢后到来,心中犹如掀起了惊涛骇浪,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原来发动宫变造反的人竟然是卢后!
他们北冀的王后!
也不知道等待着他们的将会是什么下场?心中暗暗祈福着自己一定要平安。
“就凭你也配自称‘孤’?仪式都没有成吧?!”卢后发出一阵刺耳的讽刺大笑。
“仪式这等外在之物,犹如过眼云烟,不足为道。
孤是承先王的诏书继的位,诏书已然颁下,孤自然是咱北冀当之无愧的新王!”萧淮目光凌厉,声音洪亮,俨然已经有几分君主的威严模样。
“新王?!本宫只要一日是北冀的王后,你便得尊称本宫一声母后!
本宫不认你这个新王,你便是大逆不道的忤逆之徒,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
“您认不认都无关紧要,孤都是咱北冀的新王,继位诏书这是不争的事实。”萧淮蔑视一笑。
“诏书?这恐怕是假的吧?!”
闻言,萧淮心头一紧,惶恐不安。
他怕卢后知道了什么内情,亦或她手中掌握了什么关键证据。
但他立刻又恢复了平静,卢后若是知道那诏书有问题,根本不会发动宫变,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
如此,萧淮便可断定,卢后只是怀疑他在诏书动了手脚,并没有证据。
于是他淡定道:
“母后,这继位诏书,当时可是有众多大臣细细查验过的。
您若说它是假的,岂不是伤了那些大臣们的心?
他们百年之后,又该如何面对父王的在天之灵?!”
“以假乱真,终会败露!”
篡改诏书,这并非天方夜谭,只需找人模仿字迹便可。她不就是找人模仿了萧渝的笔迹,从而诬陷他谋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