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大将军府。
“根据前线的回报,潼关那里,郭淮只是进攻了一次后便停下了。”郭攸之拿起了一份插着鸡毛的急信,打开后说道。
作为雍凉行省尚书令的郭攸之,由于战事紧急,现在也被高凡调到了大将军府中,作为参谋,帮助自己处理一些文书上的事务。
“看来雍州方向,魏军这次主要力量会放在蒲坂,魏将军那里压力不小。”郭攸之说道。
“演长,宛城那边有消息吗?”
“还没有,现在最新的消息还是前天王平预测说魏军可能在宛城方向集结。”郭攸之这几日已经熟悉了各个方向的军报文书,回答也是丝毫不拖泥带水。
“宛城急信。”一个军官快步的拿着文书走进了府中。高凡这次没让郭攸之接,而是直接自己亲手接过来了文书。
其实,高凡心中对于河套,雍州的战事并不担心,这两个方向毕竟是由姜维和魏延负责着,而且这些军队也是汉军中最为精锐的部分。
而荆北,真正拿下也不过一年多,不光如此,荆北方向汉军可战之兵许多也是新征召,不论是将领配置,兵力配置上都不如雍州。
而且根据王平之前的消息,他判断可能魏国淮南的军队也会加入对荆北的进攻,这与高凡的判断也是一致的。
高凡迅速的拆开了王平的文书,看了一遍后,只是放下文书,思考了起来。
郭攸之则是拿了起来,看了一遍后,惊讶的说道:“他王子均(王平字子均)胆子也太大了,直接打算和魏军碰一下,然后放弃宛城,弃坚城而不守,这不是”
郭攸之还说着,高凡则是回了下手示意他停下来,说了一句:“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他很有想法。
宛城经过上次战事后,城防不比以前,能消耗下魏军就撤退,是个好选择,往汉水方向退,能得到我军水军的接应,是个好选择。”
高凡则明白,王平作为一个老将,对于战场形势的判断,还是有一套的,而且,王平亲自给军队断后,也着实体现出了大将风范。
“给王平将军传令,一定要保重,他作为一方大将,不能有任何闪失,形势紧急时,可以适当后退,额,再加上一句,存人失地,人地皆存。”高凡迅速的安顿了下去。
“夜深了,你睡会儿。”高凡揉了揉眼睛,对郭攸之说道。
“你大将军都不睡,我怎么敢睡的,凉州那边,马岱将军新招募的一部分新训骑兵还在向长安进发,我还得安排他们的事。”郭攸之则是开了个玩笑。
“哈哈哈,那就一同案牍劳神吧,现在,河套,长安,荆北到处在作战,我们这根弦儿,怕是松不下了。”高凡笑了笑,回道。
与此同时,蒲坂津渡口。
“将军,现在天黑了,架设浮桥渡河是不是太危险。”这次出击蒲坂的魏军,则是由曹爽亲自带领,孙礼作为副手进行协助。
曹爽带着骑兵到达黄河岸边时,已经是深夜,曹爽打算,直接趁着夜色架设浮桥,等到白天就能渡过黄河。
“兵贵神速,现在荆北,河套那里都动起来了,我们不能拖大局的时间。”曹爽则是表事了拒绝。
孙礼还想劝,曹爽则是直接下了命令。
“魏军胆子是真大,夜这么深,连夜架浮桥打算进攻我们。”石苞看着河上慢慢出现的火光,对主将魏延说道。
“看来魏国人很急啊,传令下去,调集所有的精射手,朝着火光的地方,把箭全部射出去,我们是骑兵,能骑射的士卒不多(这个时代马镫马鞍没有普及,骑射手并没有普及),要那么多弓箭干什么。”魏延说道。
于是,将近百号膀大腰圆的士兵被调了过来,最好的弓弩都被集中了起来,这些士兵也不管准头,直接看到那儿有魏军的火光,就朝着哪个方向直接一轮箭雨覆盖过去。
魏军搭浮桥的进度,也因此慢了许多。
“蜀军是怎么赶到我们前面的,郭淮不是说潼关那边汉军防守严密吗!”曹爽骂了出来,他认为郭淮进攻潼关失利,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在于汉军主力在潼关。
“调集重甲士兵搭浮桥,已经如此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曹爽下了令。
“把铁甲调拨给搭浮桥的士兵,让他们多抗会儿。”孙礼补充了一句,曹爽满意的点了点头。
于是,魏军冒着汉军的弓箭,继续搭了起来,当然,随着浮桥离岸边越来越近,汉军的弓箭手准头也越来越高。
“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啊,魏军天亮之前估计就全部过河了。”石苞有些担忧的对魏延说。
“要的就是他们过河,现在让军中所有的步兵就地掘壕,列阵,设拒马,石苞,你亲自坐镇。”魏延给石苞下了令。
“得嘞。”石苞和魏延相处久了,也渐渐明白了魏延的脾气和战法,魏延的战法,倒是很对他的脾气。
魏延的目的,是将骑兵分散到两侧,让魏军骑兵与汉军的步兵缠斗起来,然后自己后发制人。
这么危险的活,魏延能够交给石苞干,也可见他对石苞是多么信任。
于是趁着夜色,汉军的骑兵迅速的向两侧散开,步兵则是进入了阵地,打算和魏军骑兵缠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