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现在大旱,且大旱范围持续扩大,且大旱严重程度继续增加着,别说还给皇家银行银子了,连赋税都得免了。
所以在大旱过去之后的三年内是不要想着这笔银子了.
大灾什么时间过去?不好说,少则三五年,多则八九年都是可能的。”
王八蛋……
这是所有百姓心中所想的一句话。
若是眼神能杀人,李秀才已经被百姓们的眼神给万箭穿心了。
实在是他妈的太欠揍了。
“朝廷短时间内收不上来这笔银子,但不代表朝廷没办法筹集到银子,诸位知道从哪里来的吗?”
面对李秀才的问题,所有人都差点要暴走了.
这不是问的废话吗?他们若是知道从哪里来还会站在这里?唯有另一侧的刘老三低着头无声的笑着。
“这话是不是有毛病?什么叫没有银子不代表筹集不到银子,筹集到的不依旧是朝廷的银子吗?”
“这就跟商人对客人说:建议你买,但不建议你用,这不是的妥妥的欠揍。”
“还地于民、赋税、开矿、保护费、国库……等等都已经排除了,还有哪里能搞到银子?”
“搞到银子不难,有手就行,但难得是如何不被商人汇聚起来。”
“搞银子还不难?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这是几亿两,不是他妈的祭祖烧的纸钱,从哪里来的?”
“笨,大明汇票呀,那玩意不是想印多少都行吗?反正发行的都是朝廷的人,谁知道具体的。”
“滚蛋,这特么的跟挖矿有啥区别?你要说内帑没银子了,印个几百上千万两,相对于庞大的体量来说影响也不大,可这是三五亿两,大明宝钞的教训还没有吸取够吗?
朝廷好不容易建立的信誉就这么破了是不是傻?还怎么推动商业,推动不了商业我们还在这里讨论个啥?”
“咦……也是,难道从商人那里募捐?”
“你可拉倒吧,这是三五亿两白银,不是三五万两,假设一个商人身价百万两白银,那么就需要三五万名商人,大明多少商人不清楚,但三五万还是轻轻松松的。
可这些人都有百万两吗?有百万两白银会捐给朝廷吗?这跟抢劫有什么区别?朝廷敢这么干,那问题可就大了。”
“李秀才,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一会儿都中午了。”
“是呀,大家伙儿都在等着,你这么慢悠悠的以后我们就不去茶楼给你捧场了。”
“哈哈,这么算我们也算是你的衣食父母了,你可得小心伺候着,赶紧的!”
……
“得勒!”
李秀才没好气的瞪了出声调侃他的几名百姓一眼,慢悠悠道:“你们刚才不是都猜到吗?”
一句话再次将百姓们都给干懵了。
猜到了?猜到什么了?
大明汇票?这不可能,李秀才刚刚已经排除了。
那么只剩下向商人募捐了。
“你是说向商人募捐?可这、这……怎么可能,商人们怎么可能答应?那可是几十上百万两白银,不是几千两,商人们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
“为什么不可能?”
李秀才摇了摇头:“若是朝廷给出了他们无法拒绝的条件呢?”
“无法拒绝的条件?”
刘老三低声重复了一句,然后突然高声道:“你的意思是官道让富商来修?”
“行吧,我收回我之前的话!”
“滚!”
“呵呵……”
“难道那个小道消息是真的?人才呀,到底是谁想出来的这个主意的,若是真能实施……嗯,不对,是一定会成功的。”
两人之间的对话让所有百姓们都懵了,眼中疑惑满满。
好像听见了什么,但又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儿。
一名百姓忍不住大声喊道:“刘老三,你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让富商修路和朝廷从富商那里募捐修路有什么区别?不都是富商出银子吗?”
“呵呵……所以说你们只能赚你们认知内的银子吧!”
“你、你……”
“你什么你?还想不想听了?”
刘老三不屑的怼了一句,然后看向李秀才:“你说还是我说。”
“给你个显摆的机会!”
“哼!”
刘老三冷哼了一声,也不再计较,转头看向众人:“诸位知道从杭州城到北京走运河是怎么走的吗?”
不待众人回应,刘老三继续道:“货船从杭州的北新关起航,商船要征收船料(按船只尺寸收费)和货税(按货物价值征收),
然后经过苏州的浒墅关,对货物征收价值的五十抽一的商税,然后经过扬州关和淮安榷关。
然后就到了山东境内的临清关,在这个关口依旧要缴纳船钞和货税,大概在三十抽一到十抽一之间,具体的看货物类别,
下一关恰就是济宁关,然后就进入了北直隶的范围的天津关,这一关依旧要交税,大致和前面一样,
下一关就是通州关,主要核对货物与税单是否相符,检查无误后货船在这里转陆运进京,从崇文门进北京城,关税大概在一成。
总的算下来税率达到了一成半到三成左右。”
这些东西对运河上的商人来说都是门情,可对于北京城和没有走过运河的百姓来说就有些诧异了。
他们是没有想到竟然会经过这么多关卡,缴纳这么多次的商税。
但他们还是不知道了刘老三为什么要给他们讲这个事儿。
“知道为什么运河两侧的城池会如此的繁华了吗?因为南来北往的商队都在各个码头汇聚,客商们的吃喝拉撒等等都需要在城内解决,这就造就了造就了它们的繁华。”
“如果说朝廷将各个州府之间的官道承包给商人,商人修建之后朝廷会给予他们钞关的权利,
同时官道中间设立类似驿站一样供来往客商住宿吃饭的侯馆,周边农户可以将自家的手工山货等放在侯馆售卖,但要交给侯馆一定的摊位费,百姓们愿不愿意?
当然了,无论是钞关还是侯馆摊位费都由朝廷来规定,时限嘛从十年到三五十年不等,诸位觉得商人们愿不愿意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