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有人抢孩子1
第101章:有人抢孩子1
“老夫人,您怎么过来了,夫人在房间休息,容奴婢进去回禀一声?”
佟氏脚步一顿··“等等,别打扰她,我就是过来看看,既然她休息就算了,最近有些变天了,你们伺候夫人的时候都注意添减衣物,别冻着了!”
立春:“是,老夫人,奴婢一定会注意的。”
屋内动情的两人听到外边的对话声,大气都不敢喘一声,直到佟氏的脚步渐远后,姜沫才从元臻的手上挣脱出来,稍微打理了下自己的衣着后开始赶人,“元郡王,男女授受不亲,你这样于礼不合,还是赶紧离开吧!”
元臻努嘴:“过河拆桥?方才若不是你激我,我又怎会逾矩?”
姜沫震惊了,这狗男人倒打一耙的本事不小嘛,“那你现在是自己走,还是我喊人来把你带走?”
元臻轻笑:“不妨一试!”
姜沫:“算了,我大人有大量,不跟你计较,还有就是…回京路上注意安全。”
元臻:“这么担心我,不如跟我一起回京?”
姜沫:“我这无名无分的跟着你回去,算什么?要想让我点头,那就看你的诚意。”说完不在理会他。
元臻无奈的叹了一声,他就知道,今天又是无果的一天,不过好在也不算无功而返,至少,她还给自己机会,“等我回来,我会让你看到,感受到我对你的诚意。另外,为了你们母子三的安全,我让程颢准备了几个暗卫暗中保护你们,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们会出现,没有危险时他们隐在暗处,不会打扰到你们的正常生活。”
姜沫:“你随意,只要不影响家里人就行,有几个人,我好跟涂大哥他们说一声,免得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元臻:“你身边留两个,孩子们在书院,我也给留了两个,我这次回京待的时间会比较久些,你若有事儿直接去找张将军,他都解决不了的,等本王回来亲自给你解决。”
不等姜沫出声,元臻附身在她的额头上印下一吻便离开了。
姜沫抬手抚上那被吻的地方,还残留着他来过的气息。
元臻刚走没多久,姜沫就感觉到自己院子周围有了陌生人的气息,她知道,那是他调来的暗卫,默默的叹了口气:“抛开其他不说,他其实是个不错的丈夫人选,可惜啊,他的身份,自己又如何高攀得起?”
放下心中的悸动,姜沫安心的研究着该如何在这个朝代开创自己的商业体系,医馆或者药铺是必须要开的,然后饮食这方面,她还在想是做成吃喝玩乐一条龙的餐饮体系,还是只做高端的商业体系。
其实相对于自己动脑,姜沫更想做的是直接照搬现代化的商业模式,只可惜,现在自己的资源有限,想要做的话,难度还是很大的。
姜沫这边忙着规划未来的蓝图,陇山书院却被俩孩子给闹翻了,得到消息的姜沫第一时间带着凃刚快马赶去书院,一到门口,就看见自己的一双儿女紧紧的抱着张老,而他们的对面站着一个身着华服面色有些扭曲的妇人。
姜沫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张老身边一手一个抱着两个孩子安抚:“别怕,娘来了,告诉娘,有没有受伤?”
兄妹俩摇头:“娘,我和妹妹没事儿,有事儿的是她,嗯,正确的说应该是她的孩子,娘,我和妹妹在听夫子授课,可是她的孩子突然进来要把妹妹拉走,还说,还说要把妹妹带回他家给他当媳妇儿。”
姜沫愣了下,然后朝对面的妇人看去,后者察觉到她的目光,双手叉腰,胸\/口挺了挺,生怕别人不知道她的第二特征突出一样。
姜沫:“这位夫人…”
华服妇人:“你就是那丫头的娘?”姜沫点头,妇人又道:“我儿子看上你你家丫头了,识相点,你自己把孩子送到严府去,不然,我们自己动手,场面可就不好看了!”
姜沫:“严府?那个严府?嘉兴城的严府,拢共就这么一家,难道,你是知府夫人的娘家嫂子?”
妇人闻言,又自信的扬起下巴:“算你识相,既然知道我们严府背后靠的是谁,该怎么做,你懂的?”
姜沫摇头:“还请这位夫人示下,我该懂什么?你儿子一上来就要把我女儿带走,光天化日之下没有询问过我孩子同不同意就要强行把人带走,这是强抢民女,我可以告官抓你儿子的。”
妇人:“你告啊,你看他们敢不敢抓我!”
见过耍横的,没见过靠着别人耍横的,难道严家人还不知道严氏已经被彭明软禁的事情?看这样子,应该是不知道,不然,严氏都被软禁了,严家不夹着尾巴做人,又怎会这般高调的出来抢人?
姜沫:“敢不敢,这你说了不算,得彭大人说了算,如果彭大人真的因为犯事的是他岳家嫂子就徇私枉法,他这官也就当到头了。”
妇人轻嗤一声:“你当你是谁呢,这嘉兴城,谁人不知道彭大人对我们严家那是言听计从的?你想告,尽管告就是了,我看他彭明敢不敢把他大舅哥的小儿子给抓起来。”
姜沫嘴角微微上扬,对着身后的凃刚点点头,后者立即飞身上马当着众人的面离开了陇山书院。
妇人见状也只是嗤笑一声,双眼还是直勾勾的盯着姜沫手里的小女娃儿,长得唇红齿白的,小模样又漂亮,难怪自己的小儿子一见到就想拉回家。
妇人那打量货物一样的眼神儿让姜沫很不满,但是为了以理服人,她选择忍下,“张老,麻烦您先把俩个孩子带回清晖院,这边的事儿我自己来解决,您放心,绝对不会影响陇山书院的名声的。”
虽然接触不多,但是张仁显还是愿意相信姜沫,这姑娘身上有让人信服的力量,“好,老夫先带孩子回去,姜夫人,得饶人处且饶人,有些事情,不必做的太过,就当给自己和孩子们积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