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东兴城—瘟疫
第21章东兴城—瘟疫
有了这株野山参,佟氏走路都觉得轻松了不少,对姜珣这个外孙更是喜欢得不行,当然外孙女她也喜欢,就是不怎么说话。
为了尽快把空间里的药田尽快种满药材,姜沫这一路上可没少看地上有没有药材,就算是一株车前草,她也没放过,为了方便放置药材,她还用藤条编了个简易的小篮子。
她很庆幸自己选择了东行,都是逃荒,别人一路上紧赶慢赶的,生怕去晚了,没了好地方可分,可她不一样,东边本就地广人稀,一路上慢慢走,哪儿好,她就在哪儿落脚了。
然而,理想是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刚出林子,他们就遇上了从东边往北边走的灾民,细问之下,才知道,一百五十里外的东兴城正闹瘟疫。
佟氏一听‘闹瘟疫’拉着一双儿女就要往林子里走回去,却被姜沫拦了下来:“娘,我想去东兴城。”
“不行,哪儿正闹瘟疫,一不小心就会死人的,咱们一路逃荒过来是为了过安稳日子,可不是让你去送死的。”
“娘,哥,东兴城我是一定要去的,你们带着孩子留在外边等我出来就行。”不去,她怎么完成那一千人次的行医记录?不完成又怎么升级田园系统,没有田园系统,没田没地还没钱的他们怎么在东边生存?
佟氏:“你真要去?”
姜沫:“必须去。”
佟氏:“好,孩子,我跟你哥在外边给你看着,半个月时间,半个月你要是没出来,我们就往回走!”
“谢谢娘,放心,我不会放自己有事儿的,阿珣跟宁儿没了爹,不能没了娘!”
“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得到了家人的同意,接下来就是解决住的问题,“娘,外边灾民多,你跟哥哥带着孩子势单力薄,万一有人想抢孩子你们也打不过,所以,我去东兴城这段时间,你们还是住在林子里方便。”
“娘,我们可以找大猫玩儿么?”能住在林子里,大猫也在林子里,那他们可以一起玩儿了。
“大猫?什么大猫?住林子里不安全,我们去前边村子找个没人的屋子住应该没问题吧?”
“哥,住林子里是最安全的,阿珣懂兽语,住林子里阿珣还能让那些猛兽保护你们,我也能放心的去东兴城!”
“兽语?”姜璟看了看怀里的小外甥,自认聪明的他突然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了,兽语啊,这个他在话本上看过的故事,原来是真的存在的。
“对,我们也是刚发现阿珣有这方面的能力。”
姜璟看了看妹妹,又看了看老子娘,后者微微点头,“阿珣确实能跟动物沟通,至于能沟通多少,我们也不知道,反正老虎在他面前,就跟大猫一样。”
“那就是大猫。”姜珣反驳。
“是,是是,是大猫,那阿珣愿意帮娘照顾妹妹外婆和舅舅么?”
“阿珣愿意,但是娘你要安全的回来,回来后阿珣还有东西送给你。”
姜沫眨了眨眼睛,“不能现在送么?”
姜珣摇头:“不能,这东西等娘出来的时候才能见到,所以现在送不了。”
“好吧,那你要帮着舅舅照顾好外婆和妹妹,等着娘回来。”
四人目送着姜沫往东兴城走去,直到背影变成了小黑点,才收回目光。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元臻,伤口刚愈合,还未来得及休息,就连接了三道皇上口谕,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往东兴城,查探瘟疫情况。
“将军,姜夫人去了东边,东兴城是进入东北方向的第一座城池,若是咱们现在赶过去,能不能遇上姜夫人?”
程颢都想好了,要是能遇上姜沫,凭她的医术,先不说能不能治好瘟疫,最起码能把疫情封在东兴城不外溢。
“蓝奕,本王的伤口,是否能疾行?”
“能是能,但不宜操劳过度。”
“能疾行就行,程颢,你去准备一些干粮水囊,准备好后即刻出发赶往东兴城。”
“是,属下这就去准备。”
程颢一走,元臻把视线打在蓝奕身上:“我们手里能动用的药材还有多少?”
“附近州府内能调用的药材一共五十六车,多了,也拿不出来了,这次灵川桥溃堤,郡王您已经捐过一批药材了,剩下这批本是要维持各大药房的药材供应的,如今东兴城瘟疫一出,您又要自掏腰包捐药材,医馆都快没药材卖了。”
“天灾人祸,谁也没想到水患还未解决,东边就出现了瘟疫,若是可以,我还宁愿死在了救灾的路上了。”
这两年因为心症他从战场上退下来后,皇上就让他借着寻医的名头,边治病边替他视察民情,实际上,不过是让他把大周的国土走一边,从新绘制舆图。
元臻的话,蓝奕不敢苟同:“郡王是想开了,可有想过跟着您出生入死的兄弟们?”
“本王自然想过。”就是因为想过,所以才会同意姜沫替自己诊治,不然…他现在可能是一具开始腐烂的尸体了。
“哈嚏··”姜沫揉了揉鼻子,走了五天,终于走到了东兴城,看着只进不出的城门口,姜沫深吸一口气,戴着从空间里拿出来的无菌口罩大步往城门口走去。
刚到城门口,姜沫就被守城军给拦了下来:“站住,姑娘可知城内正在闹瘟疫?现在的东兴城,只进不出,姑娘可要想清楚了再决定,进不进城。”
“这位军爷,民妇就是奔着瘟疫来的,自然清楚后果,还请军爷放民妇进城。”不进城,她怎么行医问诊?不行医问诊哪儿来的积分兑换东西?
守城军看傻子一样看着姜沫,不死心的追问:“你真的确定要进去?”
“确定而且,很肯定,非进不可!”
守城军暗骂了一句傻子后挥手让人打开城门,当然,只是开了一道口子足够姜沫走进去,人一进去,城门立马又被关上,那速度快的,姜沫都给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城外是一片萧条的景象,城内,随处可见瘫软在地的老百姓,越往里走,聚集的百姓越多,被关在城内的官兵从一开始的镇压到最后的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