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自成犯的第六个大错是设立两都,分兵过多。在入京之前,李自成已经在西安建国,并仿大夏朝,开内阁设六部。

入京之后,李自成不但没有取消西安的国都作用,反而将掠来的大量金银,一箱箱运往西安。

西安此时只是大顺帝国的后勤保障中心。你反将大量财富向后勤中心转移?北京城才是急需用钱之地啊。果然,闯王没有君临天下的信心,只想偏安一隅。

同时,李自成虽然拥兵百万,但是驻守在各地的兵力太多,分兵过散。这为后来的失败留下伏笔。

李自成犯的第七个大错是没有妥善安抚吴三桂。

入京后,李自成开始派人招降吴三桂、唐通、高第等人。第一个接受招降的是居庸关的唐通。而且唐通很积极,向李自成表示,愿意亲自前去劝降吴三桂和高第。李自成答应了。

果然,一番劝说后,吴三桂和高第先后同意归降。但接下来,李自成在关外的军事部署就让人摸不清头脑。

李自成先是让唐通领本部人马接管山海关。然后让吴三桂率宁远守军入京,朝见自己,让高第领本部人马辅佐唐通,继续驻守山海关。

三月二十四日,吴三桂领命,出了山海关。

二十六日,走到玉田县,吴三桂的大军停了下来。

在一条官道上,吴三桂骑在战马上,向南望着北京城,面色忽明忽暗。一个老仆人,紧紧抓住他的战马缰绳,痛哭流涕,断断续续地向他述说家中遭遇的事情。

这个老者正是吴三桂在京城家中的老仆。他拦住了吴三桂。他到底和吴三桂说了些什么,并无明确记载,但大致意思无差。

一种说法是刘宗敏垂涎于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强行到吴府,将陈圆圆掳走,占为己有。这就是很有名的典故,冲冠一怒为红颜。

另一种说法是刘宗敏在拷打北京各官时,认为吴家捐饷太少,逮捕了他父亲吴襄,并以此继续向吴家索饷二十万两白银。

到底是掳走陈圆圆,还是逮捕了吴襄,或者两者皆有,说不清楚。

但可以肯定的是,刘宗敏的确去打劫吴家了,并动了吴三桂的亲人。

听完老仆的哭诉,吴三桂心里阴沉下来。他在琢磨一件事。

李自成在京城大肆拷打前朝官员,他招降我,是真心实意的吗?如果是真心的,他为何又动我的家人?

瞬间,吴三桂又想起李自成这次的军事部署。

为何只调我入京,不调高第?又为何换唐通来守山海关,难道是要堵住我的归路吗?

脑海中,吴三桂想起多年前,崇祯以议饷之名,骗袁崇焕入京的那一幕。

朝廷猜忌辽东军阀已久!他李自成也是一个吊样!瞬间,吴三桂对李自成陷入深深的怀疑。

纠结了一会后,吴三桂调转马头,一挥手,高喊道:“兄弟们,杀回山海关!”

出关仅一天后,吴三桂调转马头,杀回山海关,击败了唐通,占据了山海关。而驻军在山海关外的高第和吴三桂一拍即合,也反了李自成。

被击溃的唐通率着残部,逃出山海关,急忙向京城里的李自成求救。得到消息后,李自成逼迫吴襄,让他给儿子吴三桂写一封亲笔信。

在信中,李自成向吴三桂解释,动他家人不是他的本意,是下面人的过错,他已经严词指责了刘宗敏,保证不会再有类似情况发生。

在此同时,李自成又犯了一个大错。派去第二次招降吴三桂的使者前脚刚走。

李自成和刘宗敏一商量,马上集合大军,向山海关开拔。李自成的行动,的确是令人怀疑。

李自成内心深处到底是怎么想的,他是真心想安抚吴三桂吗?还是行疑兵之计,名为招降,实为剿之。

在崇祯时期,大清帝国在关外先后发动了大凌河、松锦、宁远等系列战争,并五次从蓟镇大举入侵。

这些事,李自成不可能不知道。吴三桂是前朝末期最重要的一支守边力量。

李自成在成功招降吴三桂之后,为什么不向宁远调兵、派饷、派粮,去支援吴三桂;反而让吴三桂领军入京朝见。

是李自成不知道多尔衮的野心,还是觉得辽东重镇不重要,没必要守?

从种种行动来看,确实很难看懂李自成的意图,也难怪吴三桂心生猜忌。让吴三桂领宁远守军入京来朝见他,这道命令本身就违背常理。

说吴三桂一怒为红颜,那是文人墨客的笔法。陈圆圆仅仅是田弘遇送给吴三桂的一歌姬而已。

吴三桂长年累月和将士们在边疆守关,几年来也没和陈圆圆啪啪上几回,那来那么深的爱。

像吴三桂这种枭雄,为一个女人和李自成翻脸,可能性很小。

站在吴三桂的视角,如果有得选,他一定不会反了李自成。

首先,吴三桂和他的部下与清兵厮杀多年,有解不开的血仇。

“以清兵仇杀多次,不欲返颜,乃修表谋归李贼。”

这句史料说清楚了吴三桂投降李自成的原因。

而吴三桂这支守边部队与李自成大军没交过手,素无瓜葛,仇恨值几乎为零。

其次,吴三桂全家老小全在京城之中,反了李自成,相当于宣判了全家大小的死刑。后来,李自成果真杀了吴三桂在京的家人三十多口,这是后话。

李自成、刘宗敏的大军从京城一开拔,吴三桂就接到了探马的急报。

吴三桂知道,凭他和高第的力量是无法和李自成抗衡的,关键是没有京城的支持,光是粮草也撑不了多久。

于是,吴三桂一方面急忙派出使者,向多尔衮借兵借粮,承诺“裂地以酬”;同时又派使者向李自成求情,说仍然愿意投降,反过来行缓兵之计。

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请求后,大喜过望,立刻动员一切可动员的力量,大清部队陆续从盛京急赴山海关。

“急聚兵马而行,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成败之判,在此一举。”

大清帝国集团核心早就预料朱由检即将灭亡,已将李自成视为劲敌,暗中备战,正如范文程和多尔衮所说的,“正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虽与夏争天下,实与流寇角也”。

所以,多尔衮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机会,现在机会终于来了。马上,大清帝国发出全国总动员,组成蒙、满、汉联军,以最快速度回应吴三桂的请求。

而李自成这边,明显缺乏警惕性。就在这个关键时候,李自成又犯下一个大错。

他中了吴三桂的缓兵之计,大军缓缓而行,派前朝的密云巡抚王则尧第三次去劝降吴三桂。

其实,要真想劝降吴三桂,就不用率大军前去,一封书信即可;既然大军已经向山海关出发,就不要相信吴三桂的鬼话。

李自成战略上的自相矛盾,足足浪费了三天多时间,为多尔衮大军的及时赶到,争取了宝贵时间。

经过一路急行军,多尔衮大军的主力于四月二十日,抵达山海关外十里处,几乎与关内的李自成同时到达。

由于人马十分疲劳,多尔衮并没有继续前进,而是扎营休息。同时,多尔衮派使者向吴三桂送信,劝他即刻归降大清。

“伯虽向守辽东,与我为敌,今亦勿因前故,尚复怀疑。今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

之前,吴三桂是以前朝孤臣身份向多尔衮请兵剿匪,并没有明确说投降大清,只是承诺“裂地以酬”。

多尔衮怎么可能为吴三桂打工呢。他要求吴三桂必须做出明确选择,归降大清帝国,不得模棱两可。

此时,山海关外关内,李自成和多尔衮的兵力相差不多,均超过十万,都是两个帝国最精锐的部队。

而关中的吴三桂,手握四万人马,成了天平上最重要的筹码。他倒向哪边,胜利就向哪边倾斜。

四月二十一日上午,李自成见吴三桂迟迟得不回复,下令大军全面进攻吴三桂。

李自成、吴三桂两部在关内激战了一整天,而关外的多尔衮并不参战,悠哉地在欢喜岭上观战。

多尔衮不着急,他要逼吴三桂彻底向他臣服。但有人急了。

四月二十二日上午,吴三桂出山海关,急驰欢喜岭,面见多尔衮,请求速速出兵。

多尔衮避而言他,只是请赐坐、请赐茶,大赞吴三桂守关门,立了大功,不谈何时出兵。

吴三桂见状无奈,只好跪下称臣,并当场剃发,正式降清。多尔衮要的正是这个效果。

当即,多尔衮领清军入了山海关,并让吴三桂部把白布系在肩上,以免混战时误伤了吴三桂部。

当天中午,清军和吴三桂部相继出了山海关,在城外列阵。吴三桂部为先锋部队,多尔衮大军在后。

当时正值大风扬尘,可见度低,李自成此时还不知道清军已来援,见吴三桂居然敢出城,令大军再次进攻吴三桂部。

战场上,大顺部队与吴三桂部在前面酣战。

多尔衮在后面观战,并对身边众将说道:“诸位,一会务必全力以赴,成财在此一举。我们几次入关都不能取京城,而李自成一战则拿下。此人非同小可,须谨慎!”

虽然李自成对大清方面有轻敌的思想,但是多尔衮这边早就视李自成为争天下的劲敌,准备已久。

当然,多尔衮并不知道,北京城相当于不战而降。

若是人心背向,城再高、墙再厚、炮再多又有何用?

看到吴三桂部已逐渐不支,多尔衮下令,养精蓄锐的大清军加入战场。其中,阿济格、多铎各率两万精骑,反复直冲大顺军。

经过半天厮杀,李自成大军大败,伤亡惨重,有15名将领当天阵亡。

“步卒且尽,伤骑兵半,所选骁锋战将莫不尽伤。”

对于李自成、多尔衮大军的参战人数和阵亡人数,并无明确记录,但可以肯定的是,双方都投入了最精锐的部队,且都伤亡都很惨重。

大败后,李自成火速退回京城。而多尔衮也没有乘胜追击,只是让受伤的士兵就地休养。

山海关之战,对于大清帝国来说意味着,辽军守护26年的边关正式纳入大清版图,多年苦攻不下的宁远,如今不费一兵一卒便已拿下。

对于大顺政权来说,守护国门的藩篱已不复存在,阶级矛盾得到缓和后,民族矛盾已上升至第一位。

虽然大顺帝国最精锐的部队已被歼灭,但李自成大军的数量依然是十分惊人,形势并没有坏。

只要李自成能够反思失误,不再继续打击前朝官员和地主阶级,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卷土重来,收复山海关,未尝不可。

然而,李自成逃回北京后,只在城里呆了三天。在匆匆忙忙举行简单的正式登基称帝典礼后,李自成率军撤出了京城,向西安逃去。

临走时,李自成还在京城放了一把大火,紫禁城内外不少建筑和大量文献毁于一旦,宫中仅存武英一殿保存完整。

而这把大火也把很多人对李自成的寄望,彻底烧掉了。

李自成入京后,连着下了很多臭棋,撤出京城无疑是最臭的一步。

当时,绝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多尔衮已入关。只要李自成急令各路兵马勤王,拉拢前朝势力和地主豪强,高举民族大旗,天下英雄,谁能不为他所用?

何况,山海关大战之后,并没有迹象表明,多尔衮有大举进攻京城的意图。他也需要休养生息。

几百年来,北京城已成为天下的政治中心,亦是人心所向和精袖寄托之地,乃国之正统。

弃之,犹如亲手将手中鹿,放生野外。

消息传来,多尔衮狂喜,立即和吴三桂率轻骑,急驶京城,只留下伤员在山海关为后援。

在李自成离京三天后,多尔衮入主北京。

令人讽刺的是,多尔衮打出了“吊民伐罪”的旗号,对外宣传入京是为了给崇祯皇帝朱由检报仇,讨伐弑君的李自成。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搞怪特务我在大明当暴君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三国:三分天下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不明不清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天将任:百战英魂三国之小兵传奇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龙吟壮歌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俏女警穿越卷入皇位争夺战:刁蛮王妃(全本)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日月悬空江山百美图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三国大军湿家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