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边军一共才有多少人?同时他们还要守卫漫长的边墙,那他们还能拿出多少力量来镇压国内的叛乱?想想都知道,肯定是个不大的数字!如果再鼓动一下蒙古人在边疆外面制造点儿混乱的话,说不定连这点儿人都派不出去了!
这时周不凡扭回头来,笑眯眯的对刘昊嘉说道:“王爷,现在您的办法不仅要说了,而且还得马上要做了!要知道让部队停止在东南亚的扩张,稳住那些土着,集结训练部队,准备粮草物资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刚好可以把王爷的办法用在大明国内!”
刘昊嘉此时也从震怒中恢复过来,他用很郑重的语气说道:“本王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银行!联盛银行现在已经密布大明,和大明的经济捆在了一起。只要想办法把银行中的银子全抽走,再多发出一些不能兑现的长期汇票,不出三个月大明就能乱起来!”
周不和其他两个人惊讶的对视一眼后,不太信任的说道:“就这么简单?”
刘昊嘉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一点儿也不相信自己说的话!这说明一个问题,他们对于经济了解的并不深刻。尤其对银行的作用更不了解!所以他用手指关节敲敲桌面,斩钉截铁的说道:“就是这么简单!”
然后他在三个人疑惑的目光当中起身走到自己的桌子旁,在一个专门装机密文件的小箱子里翻了半天,才从最底部拿出一份用蜡封好的文书。在确定蜡封没有未开启之后将文书交给周步凡,然后说道:“这份文书只能你们三个传阅并使用,不能告诉第四个人!”
于是周不凡他们三个人立刻头挨着头的开始阅读起这份文书来。他们压根儿就不相信一个银行就能把整个大明搞乱!但是看着看着,他们三个人的脸色就越来越凝重!因为上面描绘的东西,和他们认知的经济情况是完全吻合的!
整个文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很短,但是内容很是让人触目惊心!上半部分是具体的操作方法,而且他们通过文书知道,现在留在银行里面的账房和大伙计全都是刘昊嘉培养多年的探子,是有着绝对忠诚保证的!可见他为了这步棋准备了有多久!要知道,从联盛银行的第一家店面出现在到现在,已经快接近三十年了!
至于文书里面提供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积极“鼓励”新任的户部官员们挪用并盗取仓库中的资金,争取在短时间内将银行的银库掏空!
吃其中列举了很多办法,比如说介绍一些从事高利贷的士绅,将银子给他们放贷;伪造文书挪用公款;鼓动地方建设各种无用的工程等等等等。
当然这些并不足以让他们胆战心惊,真正让他们害怕的是最后一个办法,那就是虚开远程汇票!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可是没有电脑联网的,更没有电话电报。所以两个银行网点之间想要对账的话,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
比如说杭州的联盛银行收到银子,并开出一张1万两银子的远程银票。而银子要在辽东辽阳的银行提现。那么杭州银行就要将存根及其他账目汇总到南京去。等辽阳的银行付出银子后,要将全套手续送到京师去,由京师和南京对账,确认这笔银子是由南京存入,在辽阳提走的。然后消掉所有的手续,这才算完成了一个账目周期。而整个周期算下来最快也要有将近四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如果有些店面虚开大额的远程银票,如果提现的人动作快的话,银行最快也要在三个月以后才能被发现这是一笔假账!如果像刘昊嘉安排的那样,各个店面彼此之间同时虚开这种远程银票,或者干脆辽阳自己开了一张杭州的远程银票,并直接提走银子,也不发送存根。那么想要查出这笔账至少也是半年以后的事情了。
而周不凡三个人肯定刘昊嘉一定会采用后一种办法,就是虚开远程银票,然后自提银子。这能达到最大的隐蔽性。同时他们三个还可以肯定,早就印刷好的银票就在各个银行的某个人的手中藏着,只差填上数字了。
同时他们还能肯定一件事,那就是在提走银子之后,他们还会开很多虚假空头的远程银票搅乱市场!到时候市面上会凭空多出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两银子且无法兑现的银票,整个粮食银行瞬间就会被挤兑破产!而等这些银票出现在市面上的时候,全部会沦为废纸。接盘的人基本上就可以宣布破产了!
文书的下半部分就描绘了这种情况。首先是银行在挤兑中被破产关门,应该在国库里面的银子也消失不见!因为现在大明各地衙门向朝廷交税,走的全是联盛银行的通道。因为联盛银行几十年如一日的信用让他们极大的放松了警惕!
然后市面上的各种物资都会价格飞涨,受了损失的官府和士绅将会加倍的压榨百姓,好尽快弥补自己的损失。他们是绝对不会让亏损留在自己手中的。
随后就是市面萧条,货物流通不畅,工坊纷纷破产歇业。车马队,马帮和镖行也会无货可运,货物滞销,物流不通。老百姓没有了收入的同时需要承担高昂的粮价。大明差不多就要回到原始社会了!这种情况不用多,只要持续两三个月,最多半年时间,大明就等着各地盗贼蜂起吧!
此时周不凡脑子里已经想象出来大明商贾破产,流民遍地的景象!更可怕的是,他还能想象得出那些商人以及官员会怎样疯狂的压榨百姓,好挽回损失!结果就是他们会制造出更多的流民!然后这些流民中有野心的人或是活不下去的人就会跳出来振臂一呼,于是大明遍地盗贼,烽烟四起,跟随着的就是大规模的战争!大明朝廷将会面对内部的平叛和外敌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