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齐桓公刚上台时,只是满足于在周边诸侯中亮亮肌肉,树点威信。经过这几年的练内功,随着国力的增长,他也成熟起来了,目光放得长远了。因此,他的对外策略也按照管仲的指导,调整为“尊王攘夷”——他并没有提出这个口号,这是后人对他的策略的概括。

尊王,就是要树周天子的威权,但真正目的当然不是要让周天子重新骑到自己头上来,而是借着树周天子权威之机,大树特树自己的权威,借周天子之名压其他诸侯,使之服从自己的权威。做法跟郑庄公一样,不过,郑庄公没有安抚好周桓王,做得再好周桓王也不认账,拚命给他穿小鞋,损他,最后闹得两败俱伤。齐桓公吸取郑庄公的教训,一开始就笼络住周天子,在他当上国君的第三年,就娶了周庄王的女儿。正巧,婚礼办完没多久,宋国出事了。

宋国这次出事,因由要追溯到齐桓公上台第二年的第三次伐鲁,那次宋国是跟着齐国一起出兵的。结果宋军被战马身上蒙着老虎皮的鲁军打得大败,带兵的宋国大夫南宫长万被鲁军俘虏。事后宋国、齐国先后退兵,齐国转而专心改革练内功,也没有为被俘的南宫长万想想办法。

南宫长万被鲁国人关押了一年多,直到第二年冬天,在宋国人的请求下,才被释放回国。也许在关押期间鲁国人待他不错,他对鲁国人的印象非常好。

他回国的第二年秋天,宋闵公和他一起去蒙泽(今河南商丘北)打猎。打猎你就专心致志好好地打呀,南宫长万却心不在焉,没口子地盛赞鲁庄公,说他人才如何如何出众,人品如何如何高洁,才能如何如何卓越……听得宋闵公心里一阵阵地泛酸,忍无可忍之下,骂南宫长万为“虏”。南宫长万做过俘虏,宋闵公没有骂错他,但虏还有一层意思:奴隶、奴仆,相当于后世所谓“奴才”。

南宫长万气得不行,我为什么成为俘虏?还不是为了你和齐国人?老子为你受了那么大委屈反倒成了你的骂资!一时情绪失控,发起飚来,管你国君不国君,该出手时就出手!

南宫长万本来力气就很大,盛怒之下出手又没有轻重,一下子就把宋闵公打得死翘翘了。

杀死国君之后,怒气丝毫未消,回到国都城门那儿,碰见大夫仇牧,赤手空拳就把他打死。气还未消,在东宫的西面碰见了太宰(宋国的总理)华父督,就是杀孔父嘉夺其妻的那位,也把他干掉。这才消了气,然后立公子游为国君。

宋国顿时大乱,各位公子有的逃到亳邑,有的逃亡到宋国的附庸萧国(今安徽萧县西北)。

南宫长万的儿子南宫牛带兵包围了亳邑。萧国的国君和宋国诸位公子向曹国求助,曹国就出兵攻打南宫长万。虽然曹国只是个比郑鲁弱小的三等国家,但由于宋国人都不支持南宫长万,南宫长万顶不住,逃到了陈国,在宋国的要求下,陈国人把他杀了。

曹国人和宋国诸公子杀了公子游,立宋闵公的弟弟公子御说为君,是为宋桓公。

宋国之乱,齐桓公没有出力,因为他那时正在征伐东南诸侯。当时东南的诸侯如莱、徐夷、吴、越等,当时都是很弱小的国家,齐桓公想拿它们练练手,刚好其中颇有一些诸侯在搞淫乱,就以这个为借口打了过去,结果“一战而服三十一国”(《国语》)。

东南三十一小国被打服,宋国的乱子也平定了,齐桓公就来召集诸侯们会盟,借口是为了稳定宋国政局。

在此之前诸侯之间的盟会,都是两个或若干个诸侯国共同结盟,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主导者。这次盟会,齐桓公却当了主导者——而本来这个角色应该由周天子来担当的,以诸侯而主盟会,这是周王朝开创以来的破天荒第一次,也是齐桓公称霸的一次预演。

这次盟会只有宋、陈、蔡、邾四国应召而来,鲁国没来,鲁国的附庸遂国,因为宗主国没去参加,它也就不参加。

齐桓公觉得齐国的国力已今非昔比,是摆平鲁国的时候了,摆平了鲁国这个大国,霸业就一马平川了!因此,盟会一结束,就先拿鲁的附庸遂国开刀,齐国军队把它给灭了。

作为附庸,年年要向宗主国朝贡,宗主国发动战争时,还要派军队协同作战,要尽许多义务,而宗主国也要在附庸遇到麻烦时出手相助。但是鲁国却没敢出兵,眼睁睁看着遂国被齐国人攻占。

齐桓公的胆气更壮了,随即发兵伐鲁。眼看鲁国军队顶不住了,鲁庄公向齐桓公发出请求:把遂国献给齐国,鲁国不再谋求恢复遂国,然后跟齐国结盟和好,也就是从此服从齐国的领导。齐桓公答应了,于是,两国结盟。

鲁国刚摆平,宋国却翘了起来,宋桓公坐稳位子之后就不想接受齐国领导了,想另起炉灶,另搞一套,其实也想做老大。齐桓公马上带着陈、曹两国军队去讨伐,周天子也派大夫单伯带一支军队来凑热闹,这一来,宋国不得不屈服。

于是,第二年春天,齐桓公召集宋桓公、陈宣公、卫惠公以及去年复位的郑厉公会盟,所有与会诸侯都表示愿意接受齐国领导,齐桓公正式称霸!

所谓“霸”,就是“伯”,这两个是通假词,也就是侯伯——诸侯之长,其实是恢复了当初姜子牙的威权,但实际上比姜子牙的权威更大。因为姜子牙时期,周天子是非常强势的,现在周天子只是个摆设,要看齐桓公的脸色行事。

但是,郑厉公实际上并不真正服从齐桓公,几个月后,他就向老对手宋国发起了攻击。齐桓公马上会同宋、卫之师讨之,而南方的楚国也乘此机会借口郑厉公复位后没有及时地向他报告,发兵进攻栎邑。

郑厉公无奈之下,只能屈服于齐。不过,他也开了窍,发现尊王这篇文章值得一做,从此把精力放到尊王上来,先占据道德制高点,捞取政治资本,再另谋发展。在平定王子颓之乱中,他连连得分,大放异彩,风头直追齐桓公。可惜,老天眷顾的是齐桓公,郑厉公很快就被老天收去,把舞台完全留给了齐桓公一个人。

王子颓之乱,最先打出尊王旗号的齐桓公竟然没有任何动作,他在忙什么呢?在对付戎人。

周王朝作为华夏这个大民族的代表,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蔑视的,把北方的各少数民族统称为“狄”,南方的统称为“蛮”,东方的统称为“夷”,西方的统称为“戎”。不过,这些少数民族的部落不仅仅侵袭华夏族,他们相互之间也在侵袭,所以有的戎人部落也进入了北方,有的夷人部落进入了东南或南方。

管仲为齐桓公制定的方略,除了尊王还要攘夷,攘夷并非只是抵御打击东方的夷人,而是把戎狄蛮夷全包括在内,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都要攘,都要打击。

公元前678年,齐桓公成功地主持了齐、鲁、宋、卫、陈、郑、许、滑、滕九国的盟会,再次巩固了自己的霸主地位之后,就把注意力转到了对付戎狄上。

戎狄蛮夷始终是华夏文明的巨大危胁,周幽王末年,犬戎灭掉了西周。周平王为了躲避戎人,东迁洛邑,可是西北的一些戎、狄部落竟尾随而至,侵入了中原。周平王在洛邑安顿下来之后,派大夫辛有视察伊川,那里属于中原腹地,辛有竟然见到有人披散着头发在野外祭祀,这完全是未开化的戎狄的做法,可这里的人明明都是中原土着居民呀,可见戎狄风俗对华夏民族的侵害之严重!辛有当时就心情沉重地叹息道:“不到一百年,这里恐怕就会变成戎人居住的地方啦,这里的原住民的礼仪已先行消亡了!”

从公元前716年到公元前650年,中原的郑、齐、鲁、卫、曹、虢等诸侯国以及周天子的王畿全都受到了戎族的侵犯;而狄族内侵之势,比戎族有过之而无不及,邢、卫、齐、晋、郑、鲁,都遭受过狄人的侵害。

戎、狄的作风特别败坏,手段特别残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过之处,如同蝗虫过境,一片狼藉,破坏力巨大,已经严重危及到了华夏民族的生存。如果说齐桓公在尊王上还只是摆个姿态,并未真正尽力,在攘夷上却是尽心尽力的。所以后来孔子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也沦为戎狄了!”

齐桓公攘夷最大的功绩是对付山戎。

山戎分布在今河北境内,又称为北戎,汉时称为匈奴。他们还处于原始游牧阶段,但有些部落也从华夏族这里学到了一点农业技术,开始兼营初级的农业了。他们不断地向南侵扰,北方的燕国最为深受其害。

公元前663年,山戎又大举入侵燕国,燕国顶不住了,向齐国求救。齐桓公亲自率军救燕。齐国大军追杀山戎,一直深入到今河北昌黎一带,歼灭、重挫了多个山戎部落,给山戎以沉重的打击。

这次出征为期将近一年,“春往冬返”,备极艰辛。有一次,大军行进至伏龙山一带时,当地的山戎部落(令支国)将濡水(滦河)截断,造成伏龙山周围二十多里无水。齐桓公令军士们凿山寻找泉水,凿了许多地方都找不到水。后来他的谋臣公孙隰朋向他献计说,我听说蚂蚁喜欢在靠近水源的地方筑穴居住,不妨找有蚁穴处挖掘试试。士兵们先在伏龙山的北面山坡上找,没找到。公孙隰朋说,蚂蚁冬天一般都居住在向阳暖和的南坡,夏天才居住在阴凉背阳的北坡。于是到南坡一找,果然找到了蚁穴,并挖出了一眼泉水。齐桓公高兴地称赞隰朋:“你可以算得上圣人了!”于是那泉水便被命名为“圣泉”,据说此泉至今犹在。

由于过于深入,不熟悉道路,在攻打了最后一个山戎部落(孤竹国)之后,归途中,齐军迷路了。管仲想出一个办法,让老马走在队伍的前头,这才找到了回来的路。(成语“老马识途”)

燕庄公对齐桓公感激得没法说,齐军班师时,他热情相送,送了一程又一程,最后竟送到了齐国境内,还舍不得离别。齐桓公说:“诸侯不是送天子而是送诸侯的话,是不应该走出自己的国境的(走出国境就等于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我不可以对燕国无礼。”于是把燕庄公所到达的地方全部割给了燕国,然后,像老师对待小学生那样,教育燕庄公要好好向燕国的先祖召公学习,按时给周天子纳贡。

这事被传开后,齐桓公威望更加高涨。

救燕回来的第二年,一支原来分布于今山西长治一带的狄人部落,因为喜欢穿红色衣服,被华夏人称为“赤狄”,他们受不了晋国的连番打击,东下太行,来到今河北邢台一带。那里有一个姬姓诸侯国——邢国,是周公旦某一个儿子的封国。赤狄部落见他们小日子过得滋润,就大举侵袭。齐桓公在管仲的建议下,出兵救邢,打败了赤狄。

第二年,这支赤狄部落流蹿到卫国,又向卫国发动进攻。

此时的卫国国君是卫惠公的儿子卫懿公,这小子即位九年来,正事不干,吃喝玩乐之外,就是养鹤。国君养些宠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他出怪,竟给鹤享受高干待遇,给它们都封了官,还发俸禄,还配给专车,配的还不是一般的车,而是大夫专用的便车——轩,让它们神气活现的乘在轩车上,招摇过市。卫国的国人看了心里能没气吗,你把鹤看得比我们还重啊!

好了,现在赤狄打过来了,卫懿公急忙征召国人入伍,发给铠甲兵器,令他们保家卫国。国人都说:“我们可打不了仗,叫鹤去打吧,它们都是享受禄位的。”

卫懿公没办法,只得亲自出战。临出发时,把一块玉玦赠给大夫石祁子,又赠给大夫宁庄子一支箭,叫他俩留守,说:“你们就凭这个全权处理国事,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事就放手去办。”又赠给他夫人一件绣袍,嘱咐她:“听从他们俩的安排吧。”然后就统兵出征了。

卫懿公的军队一遭遇狄人就被打得大败,他逃走时也不知道把帅旗收起来,结果狄人叮着他的帅旗追杀上来,把卫懿公给宰了,卫国军队全军覆没。

卫国的两个史官华龙滑和礼孔也是跟卫懿公一起出战的,被狄人俘虏。史官除了记录历史,还掌管国家祭祀之事,他们对狄人说:“我俩是太史,掌管祭祀的,如果不让我们先回去祷告神灵,你们是打不下卫国的。”

狄人没文化,脑回路也没那么多弯曲,竟然就把他们放了。他们一逃回国都,就对石祁子和宁庄子说:“狄人的军力太强了,我们不能在这里坐等灭亡,赶紧撤!”

当天夜里,石宁二人就带着全城的人撤离了国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狄人占领了朝歌,又来追杀逃跑的卫人,一直追到黄河渡口,追上了,一番杀戮之后,最终只有730名男女难民乘夜渡过了黄河。幸好宋桓公已带兵在黄河对岸迎接他们了,狄人没能追过黄河来斩草除根。后来,卫国的共、滕两个地方的人也逃了出来,跟从朝歌逃出生天的700多人汇合在一起,人数达到5千人,这就是卫国残余人口的总数了。

卫国已经不存在了,靠这5千男女老少收复国土是痴人说梦,别说收复故土,万一狄人又来,他们根本不堪一击。幸而,齐桓公伸出了援手,派人把这些人安置到曹邑(今河南滑县西南),给他们搭了些草棚,让他们暂时安顿下来,同时派他儿子公子无亏率兵车300乘,甲士3千人保护这些卫国难民,又给他们立了新的国君——姬申(卫戴公)。这姬申是谁?

前面说过,当初齐襄公助卫惠公复位之后,为了加强他的势力,强迫卫惠公的同父异母哥哥公子顽娶他的后妈——卫惠公的母亲宣姜,哥哥变成了继父。这场乱伦婚姻结出的果实是三子二女,三子中,大儿子齐子早逝,二儿子就是现在当了国君的这个姬申(也可以称呼为公孙申),三儿子姬毁。这姬申身体不行,当国君没多久就死了,弟弟姬毁接替了他,就是卫文公。两个女儿则分别嫁给了宋桓公和许穆公,都是国君夫人(诸侯国的王后)。

其中的许穆夫人最不简单,当初要给她选择婆家的时候,正好许国和齐国同时向卫国求婚,她的哥哥(同时也是她的侄子——这关系乱得!)卫懿公为她选择了许国。这是国君的决定,她不能反对,但心里是很不赞成的,所以私下对保姆说:“自古诸侯之女都是当作馈赠赏玩之物,用以连结邦交,以获取大国的援助。如今舍弃近在眼前的大国(齐国),却选择偏远的小国(许国),一旦卫国遭到敌人入侵,谁能来救?”

等到狄人灭卫,她急忙请求丈夫许穆公出兵救卫。许国被郑国几乎灭掉,复活还没几年,哪有本事对抗如狼似虎的狄人?许穆公吓得不敢动。许穆夫人失望之余带着数量不多的一些侍女和奴仆毅然奔赴曹邑,一方面要参加对卫懿公的悼念,一方面看望残存的卫人,协助卫戴公安顿灾民。

不料,她刚刚到达曹邑,许国的大夫们就接踵而至,他们都是奉许穆公之命前来劝她回去的,他们向许穆夫人传达了许穆公的命令:她这么做是不合适的,有失体统,有违妇道,也不安全。

许穆夫人置之不理,她为此赋下了一首千古名诗《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

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

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

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快快奔驰,快快奔驰,归去吊唁卫侯。

驱马赶车,归途悠悠,终于来到曹邑。

许国大夫,跋涉追来,使我心里忧伤。

没人赞成我来卫,要我返回却不能!

你们所想都不好,非我思虑不深。

没人赞成我来卫,要阻止我我不听!

你们所想都不好,非我思考不慎。

登上那倾斜的高冈,采拮那解忧的贝母。

女子虽然多愁善感,心中却自有主张!

许国之人,责备于我,其实幼稚愚妄。

行进在广阔原野,麦苗青青,茂盛繁密。

欲往大国,诉我悲苦,谁是我坚强依靠?

许国大夫,诸位君子,莫要再责怪于我。

尔等思虑万千,不如我亲去一趟!]

许穆夫人是杰出的诗人,除此之外,她还创作了《竹竿》、《泉水》两首名诗,三首诗全都被收入了《诗经》!

所幸她的一番苦心没有白费,公元前658年,她的舅舅齐桓公带领一些诸侯国,共同在楚丘(今河南滑县)筑了一座新城,作为卫国的新国都,卫国正式复国。

在卫国正式复国之前,公元前659年,赤狄再次流蹿到邢国,把邢国的国都给攻占了。又是齐桓公,联合了宋、曹等国,一起把狄人打跑。

但是邢国国都已被狄人彻底毁坏,齐桓公只得把邢国国都迁到夷仪(今山东聊城西)。由于齐桓公对他们很关心,齐、宋、曹三国的军队给他们筑了新城,齐桓公还派战车一百乘,步兵一千人守护他们,所以邢人迁都时就跟回家一样高兴。(成语“邢迁如归”)

安邢复卫,齐桓公的声望再攀新高。但是齐桓公没有自满,他的目光,转向了南方。

南方蛮夷的势力,一点也不比北方的戎狄弱,事实上,犹有过之。北方的戎狄基本上都是分散的一个个部落,一盘散沙,只要中原诸侯在一位领导者的主导下团结起来,扫平他们不是太难。南方的蛮夷中,却有一个真正的大块头——楚国!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重生秦时之风云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趣味三国传奇无敌六皇子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灵剑尊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只手遮天之玩转朝堂前方高能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龙腾美洲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亡命之徒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乾憨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夺宋:水浒也称王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叫你来平定天下,你却征服全世界大唐秦公子朕真的不务正业快穿:配角掀桌子,放飞自我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红楼群芳谱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一把大狙闯大明古玉穿越公子崛起首辅家的傻儿子抗日之浩然正气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内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谍战风云录:大宋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不良锦衣织罗网觉醒恋爱系统,我发动世界大战天启朝第一搅屎棍赵匡胤重生韩信,刘邦急疯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系统: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三国:手握召唤系统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飞鹏同风起德军之重生苏联东线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短视频:跪下,不准站起来杨广假死:那朕就暴揍各路反王啦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大明:我洪武爷亲弟!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大唐:认祖归宗李渊,这娃乱认亲重生房遗爱之最强驸马说好向我复仇的女帝成了病娇?水浒:刘华强魂穿林冲诸葛亮草船借箭,我射十万火箭!天幕放映:在二战前,放二战历史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进击的大秦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烽烟谋局水浒:从霸占林娘子开始当老大这吕布,绝对有问题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大唐:开局掏出真理,李二吓懵了大明:老朱死后,我直接炮轰金陵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穿越民国纨绔少爷的温柔乡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三国:魂穿灵帝,疯狂截杀穿越者四合院老祖宗,呸,直接枪杀大秦:祖龙假驾崩,朕当真了!大明:会写出师表?那北伐你上!小和尚逃荒五次元世界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隋唐:订婚观音婢,开局大雪龙骑天幕直播,华夏兴衰看哭历朝天子观众震惊!历史写满了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