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贾珩和曲朗叙说着话,就是对着一旁的范仪说道:“范先生帮我写一封奏疏,关于三河帮大小头目的汇总细情,稍后要进宫面圣,陈疏于上。”

范仪闻言,心绪激荡,拱手道:“是,大人。”

贾珩说完,就是看向曲朗,伸手相邀道:“曲副千户还请至内堂一叙。

曲朗心头一动,连忙跟上。

行至内堂,贾珩指着一旁的椅子,道:“曲副千户,请坐。”

曲朗闻言,想了想,就是落座,正色道:“大人似是有事?”

贾珩道:“是有件事儿相询,可能有些逾权,但曲副千户可斟酌着说下。”

曲朗闻言,面上也是现出几分疑惑,说道:“大人请吩咐。”

贾珩道:“是关于辽东的,锦衣府内有派往辽东的探事,或者说专门对应的分司?从事图绘地理,刺探军机,策反敌将之事?”

曲朗默然片刻,说道:“不瞒大人,卫府里没有专门的衙司,但是有一位对辽东知之甚深的同僚,以往卫里有专门负责辽东探事,以应对圣上垂问或者兵部函询,这人是蓝千户,从崇平元年就管着辽东一摊事了罢,卑职与他关系莫逆,不过,他手下究竟往辽东派有多少探事,卑职就不知道了。”

贾珩面色幽幽,目光闪了闪,说道:“可这几日锦衣府中怎么不曾见过这位千户?”

他前世今生,记忆力过人,这段时间在锦衣府,已对锦衣府中千户、副千户做到基本熟识。

但并未发现这位蓝千户的身影。

“回大人,前不久被派差至江西了。”曲朗道。

贾珩凝了凝眉,道:“为何?”

曲朗道:“这位蓝千户是前任指挥使尚勇的亲信,其实也不能算是亲信,因辽东事务,常寻尚指挥使,来往许是过密了一些,故而尚指挥使一去,蓝千户就不怎么受我们陆同知待见,寻了个由头,给远远打发到江西去了。”

贾珩皱了皱眉,冷声道:“因私怨废公事,好一个天子亲军。”

曲朗道:“上下如此,又能如何?”

贾珩想了想,沉声道:“他出了神京估计没多久,你着人骑快马将其唤过来,就说本官有要事问询。”

曲朗闻言,面色一顿,道:“大人,如要调回其人,应以何名义?”

“本官虽提点着五城兵马司,但身上还加着锦衣指挥佥事官衔,自有权召他回来问话,陆敬尧纵有微词,也只能憋着。”贾珩徐徐说道。

因为他身上有天子剑,这段时间,陆敬尧都要避他的锋芒。

甚至,如果他放出风声举荐陆敬尧,其人什么仇怨都要放在一旁,巴巴地和他套近乎。

曲朗道:“那位蓝千户已乘船南下,需以快马去追回了。”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派快马前去。”

不管这个蓝千户能力大小,对辽东事务了解多少,就冲其坚持不懈往辽东渗透,这份儿谍报意识就值得肯定。

让曲朗回去寻人,而后贾珩也出了内堂,来到官厅,这时,范仪从远处而来,手中拿着一份儿书就好的奏疏,递将过来,说道:“大人,奏报汇总已书就好,你看那里可有不对,予以斧正。”

贾珩接过奏报,看了下,只见上面记载着到目前为止,三河帮大小头目的数目以及弟子的情况。

上次,贾珩所呈送的是三河帮几位当家以及帮中头目的家赀、财货,如今才是桉情通告。

“范先生文词简练,言简意赅。”贾珩微笑赞了一句,说道:“时间不早了,我也入宫觐见天子。”

“恭送大人。”范仪拱手说道。

大明宫

今日徇例是常朝的午朝朝会,崇平帝召见着内阁、六部、詹事科道、通政司、五军都督府以及京兆尹,共商军国大事。

事实上,除却一些特殊情况外,常朝的朔望朝并不是真的要召集百官议事作决策,更像是君臣定期见面,以安中外之心的礼节性朝会。

否则,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根本无法做决策。

反而,由内阁“票拟”处置政务,然后再交由崇平帝朱批,更显效率便捷。

而沿袭前明而设的午朝,才是正儿八经的议国家大政的朝会。

可以类比后世的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

贾珩本来领着皇差,随时可进宫陈事,倒也不用特意前去朝会,但三河帮一桉,朝野内外关注,也需要适时给群臣通报进度。

贾珩站在皇城前,按着品级站立在武勋之列,倒是引起了一些人的侧目而视。

有不少人窃窃私议。

“年少有为,后生可畏啊。”一些头发灰白的官员就是低声说道。

“这少年足智多谋,两次戏耍三河帮贼寇,现在更是短短时间剿灭三河帮,真是少年英杰。”这是年轻一些的官员的感官。

经过“伐登闻鼓”一事,可以说,朝堂群臣对这位最近声名鹊起的少年权贵也多多少少有些了解。

而盘踞东城十余年的三河帮,如一阵旋风般轰然覆灭,更是为贾珩身上蒙上了一层智谋之士的光环。

无他,太过干脆利落,令人眼花缭乱,而且纵观前后过程,竟奇异地没有造成丝毫动乱。

北静王站在人群中,一袭银色白龙蟒袍,腰系玉带,鹤立鸡群一般。

其人面如冠玉,剑眉朗目,对着一旁的理国公柳彪之孙一等子柳芳,轻笑说道:“世兄,你观这位贾子玉如何?”

柳芳四十出头,脸颊瘦长,颌下蓄着短须,其人官职为前军都督府同知,闻言,皱了皱眉,冷笑道:“看着倒是人模狗样的。”

北静王怔了下,微笑道:“柳世兄,可莫要小瞧了此人,纵是你我,在这等的年纪,也难说在短短时间荡平东城三河帮。”

北静王也才二十六七岁,但说出这话,却有几分老气横秋之感。

“王爷此言大谬,据下官所知,这等幸进之徒调用了锦衣府的探事,才得以从容布局,将东城三河帮一举铲除,否则单靠其一人之力,绝不会这般如秋风扫落叶般,将东城涤荡一清。”修国公侯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轻笑一声,望着贾珩的目光带着不屑。

此人官居后军都督佥事。

四王八公之中,尤以北静、南安两家在中枢还保留着较强的影响力,一个掌前军,一个管后军。

而四王八公当中,除却牛继宗以一等伯都督果勇营之外,另外两位子爵都在五军都督府任职。

南安郡王严烨冷哼一声,说道:“不管如何,那也是人家的本事,尤其前日祭祖事毕,他已是贾家家主了。”

众人闻言,都是面色一顿,心思复杂。

是的,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承认,这少年已然是贾家家主,事实上的宁荣之主。

就在这时,忽听得一声清越的玉磬音响,一众原本交头接耳的文武官员,都是按着品阶站好恭候,不再多作言语。

两位纠仪御史一左一右,目光逡巡过文武官员,在为首的几位阁老面前凝了凝,开始唱名。

而后,文武官员就是列队依次而入。

殿中

文武分列站定,向着端坐在金椅上的崇平帝见礼。

随着一声“众卿平身”,文武百官呼啦啦的站起,垂首侍立。

贾珩此刻在人群中,论官阶职事,与京兆尹许庐倒是处一排。

开场自是提及边事,由通政司念诵边关塘报以及内阁的票拟意见,叙说北境局势。

之后,由科道言官、翰林詹事或康慨陈词,或痛心疾首,或弹劾唐宽用兵不利,御敌无方,应靖诛此人以谢天下。

1200ksw.

而后群起响应,弹章如潮。

见得群情汹汹的一幕,贾珩目光幽幽,暗道,恐怕还是需内阁阁臣一锤定音,就是将目光瞥向前面的杨国昌身上。

“这位杨元辅,竟如此沉得住气。”贾珩思忖道。

然而这时,就听得一把清朗的声音响起:“臣李瓒启奏,臣窃以为两军相争,不宜擅杀大将,作出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李瓒?”贾珩面色微顿,心头隐隐有几分猜测,现在不治唐宽之罪,无非是为了秋后算账,而且等李瓒经略幽燕,恐怕第一个要拿这唐宽祭刀。

欲守幽燕,首重蓟镇。

他都能看出来的事情,这位兵部尚书不会看不出来。

韩癀道:“臣附议。”

崇平帝沉声道:“允奏。”

因边事吵吵闹闹一阵之后,还是落实在户部今年的秋粮解运上。

就在这时,户部侍郎梁元出班奏道:“圣上,臣户部侍郎梁元有奏。”

崇平帝凝了凝眉,说道:“梁卿,可有何事?”

梁元道:“启禀圣上,漕运总督杜季同发函至户部,漕粮北运,运力不足,请求户部筹船协助,另请求延期一月,臣以此事重大,还请圣上定夺。”

漕粮运于神京,都有期日,不是说什么失期当斩的无稽之谈,而是错过那个秋藏的日期,再加上路上耽搁,就容易造成一些耗损,彼时,这个亏空就需要有一个说法。

户部肯定不会认领,这就落在了漕运总督衙门头上,而杜季同作为堂官,自是责无旁贷。

崇平帝闻听,面色微顿,目光审视着梁元,半晌无语。

以这位天子的心智,隐隐察觉到这其中的名堂。

因为杜季同为漕运总督,直接就可以上疏,由通政司转递,由户部代陈,当然也不是不行。

被上首的崇平帝目光注视着,梁元心头微惧,但面上不动声色。

这就是梁元背后指点的内阁首辅杨国昌的高明之处,并没有直接提及贾珩,而是以漕粮北运一事为切入点。

目的也没有别的,不仅仅是敲打贾珩,给贾珩添堵,还有一个更深的用意——排雷。

果然就有礼科给事中胡翼,上前朗声说道:“圣上,自今夏以来,朝廷转运边事的粮秣糜费甚巨,据臣所知,京中诸仓皆已见底,如是耽误了秋粮入仓,只怕京中粮价飞涨,人心惶惶,还请圣上明鉴。”

“朕记得,漕运衙门麾下有漕粮卫为之驱驰、奔走,杜季同递交户部的札子呢?”崇平帝面色澹漠,声音平静说道。

梁元道:“圣上,札子臣已带来,漕运衙门的漕粮卫时过境迁,大多不堪漕运输粟之苦,逃亡者众,自崇平二年就已乱象丛生。”

这自是铺垫甩锅,从那时候就开始,而且还是今上继位以来。

漕运总督杜季同也不过履新四年,纵要追究责任也不好下手,因为这是历史遗留问题。

这边厢,戴权下来,接过梁元手中札子。

崇平帝从戴权手里接过,垂眸读着,然而阅览罢,脸色逐渐铁青,冷笑一声,说道:“杜季同说漕粮卫只有七万多人,大小船只也仅仅剩八千余艘,且都是破旧不堪,原四成转运之任都是由齐王接洽,托三河商会转运,仅此一项,可为朝廷省银六十八万两,诸卿,朕是不是还要赏赐他?

这杜季同是那孽子观政之后才领着漕运总督,说不得彼等早已沆瀣一气,上下勾结。

众人听这语气不对,群臣竟无一人敢应对。

漕运总督品级定为正二品,堪比一部尚书,这等朝廷大员牵涉得方方面面众多。

沉默许久,内阁首辅杨国昌出班奏道:“圣上,老臣记得五年前,漕运不畅,南粮屡屡失期,京师每至冬至,常有贵粮、少炭之忧,幸圣上当初慧眼识才,钦点了这杜季同,杜季同自督漕运以来,京师已五年不曾有贵粮之事生。”

杨国昌自不会说,当时是他举荐其人,崇平帝允之。

崇平帝皱眉说道:“可这五年恰恰是东城所谓三河帮高歌勐进,肆虐愈烈的五年,杜季同真的不知?”

杨国昌沉吟了下,说道:“漕粮卫已废弛许久,杜季同去漕粮卫时,只有两万余人,五年整顿下来,堪称苦心经营,况三河帮盘踞东城,明面以商贾身份行事,也不易甄别。”

一旁的内阁次辅,吏部尚书韩癀面色微顿,心头就有哂然。

这是提前让齐党干将和三河帮切割了,真是好手段。

杨国昌位列首辅,自然不是泛泛之辈,对户部钱粮如数家珍,手下也非尽是庸碌之辈。

如杜季同就是其人手下一员干将,与三河帮有所勾连,自是要倾全力以保。

可以说陈汉比之贾珩前世的明末,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因立国百年,虽武勋耽迷享乐,但也因为武勋势力庞大,导致文官集团不能一家独大,为了和武勋争夺权力,必然会涌现出一些士林菁英,有才之士。

党争归党争,齐楚浙党,也不乏通达事务之才。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这个开局有点惨啊!三国之截胡赢天下重生大宋:白面包青天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历史追光者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龙腾美洲重生秦时之风云传奇大汉兵王鹰酱独立,我在北美重建大明!明末之大国崛起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古代旱灾:官府献祭美女,我全收飘飞的残叶极品大地主前世今生未了情李钊的古代生活烽火从壮士出川开始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崇祯末年带妹征伐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降落在清初我奸臣造反,被女帝这样翻盘?治国平天下从软饭开始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三国之再兴汉室三国:开局先取西川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靖难再现,这次我是朱允熥三国:开局投董卓完成先帝遗愿大秦:开局一千白马义从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正德风华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魂穿古代,特种兵太子逆袭重生武大郎:最强帝王系统红楼生存录冰冷王爷每晚要我哄睡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反派女配要洗白穿越重生从藩王开始争霸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大乾末年:渲染红色天下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大宋网红苏眉山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秦末之霸王再世回到古代过日子唐刀陌刀草原铁骑,生化大军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大唐:公主逆天路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