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这次是带太子曾子灿来的,因他没有男丁接位,所以选中了曾子灿为太子。曾子灿是他弟弟的儿子,既然自己再生不出儿子就要弟弟的儿子将来接位好了。
待叔奇书说完,曾侯接话道:“昌意是黄帝和嫘祖的儿子,颛顼的父亲。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嫘祖所生二子,长子为玄嚣,次子昌意。看来黄帝后妃不少,仅有二十五个儿子。看来曾姓来源于黄帝的嫡子昌意,是正统的黄帝嫡亲。那昌意因才能低下,不足以继承帝位,被黄帝降职到若水做诸侯。昌意被封到若水后,娶当地土着蜀山氏酋长之女昌仆为妻,在若水之野生下了颛顼。颛顼后为帝王,颛顼生鲧,鲧生禹。大禹姒姓,建夏朝,建都于阳城。夏朝历经五代至少康,少康了当皇帝后就封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裕州建立鄫国,裕州也叫鄫地。大禹死后儿子启继位,后传太康、仲康、相到少康,这已经是第五代皇帝了。夏为姒姓。因此曾姓与姒姓,同祖宗昌意无疑。曲烈为曾姓祖先,曾姓自此从他发源;他是少康之后。夏朝经过少康的高祖父禹,曾祖父启,祖父仲康,父亲相而到少康,他是第五代皇帝。后来夏朝经过第六代予帝、第七代槐帝、第八代芒帝、第九代泄帝、第十代不降帝、第十一代扃帝、第十二代胤甲帝、第十三代孔甲帝、十四代皋第帝、第十五代发帝、第十六代桀帝后才被异姓子姓商朝取代。姒姓后分出夏侯、夏、侯、窦、鲍、包、曾、费、越、欧阳、欧、区、戈、相、党、巢、扈、谭、司空、娄、楼等好多姓氏已遍及九州。至此,华夏也由此而来。”
伯文道:“曾国与鄫国应该是一脉所继吧。我知鄫国从建至灭,曾多次迁国。鄫国是历经夏、商、周,直到春秋被鲁国吞并,因莒国对鲁国吞并鄫国愤然反对。在鲁襄公六年,作为莒国女婿的鄫国国王照例向莒国送彩礼时,早有预谋的莒国军队进入鄫国。鄫国疏于防备,莒国军队占领鄫国城,秘密杀死鄫国国王后,逼迫该继位的太子巫跑到鲁国,随及莒国扶持在本国的鄫子外孙为继位国君,狭天子以令百官。莒国这种行为是不合乎礼仪与王法,各国不予承认,继而鄫国被灭后莒国遭到晋、鲁等诸侯大国的强烈反对,也引起周围的小国的恐惧。那年鄫国被莒国所灭,太子巫出奔鲁国南武城定居,他的后代用“鄫“除去邑旁耳部为姓,表示虽离开故城,可不忘先祖,曾与鄫谐音,也有鄫国的鄫为甑为缯之说。曾子是巫的玄孙,他哪知如今的隋国君曾侯是自己的后代啊,要是知道他有何感想啊。”
这时项羽出奇的联想,他想,当年若是自己与曾、刘是一家人那该怎么办?后一想,就是一家亲,那也有争执,老大无能也得让位啊。于是,他想到了华夏姓氏史。
项羽想到自己项家,项姓祖先季毂成王以叔父,武王时的虎贲中郎,武王伐纣有功。武王死后,成王分封叔父河南项城,以姬姓得封于项国,子孙因项人故以国为姓而为项姓。看来项家祖先,季毂为武王姬发之弟了。姬姓源于为黄帝之姓,是周朝的国姓,也是吴国、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等诸侯国国君的姓。姬姓的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项羽记得自己的叔父一家被刘邦赐给刘姓刘姓,这是对项家的侮辱。他知道,刘姓起源于祁姓与姬姓。祁姓刘累是帝尧的后裔。
祁姓刘累生于夏朝后期,曾经跟着精通养龙技术的豢龙氏学过驯化龙的本领,为夏朝第十三帝孔甲驯养4条龙,因而被孔甲赐姓为御龙氏??。刘累在为孔甲养龙时住在今河南偃师县南?。后来,由于饲养不善,死了一条雌龙,刘累怕孔甲治罪,就偷偷地带着家眷南逃到鲁县躲了起来。刘累的子孙以刘累的名字为姓氏,就是中国最早的刘姓。
也有一支来源于姬姓,系以邑为氏,出自今豫偃师。
这样看来华夏之人真是一家人,所以华夏各民族本是一家人没错。
项羽也觉得好笑,从黄帝到如今都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识自家人,都是窝里反。最早是黄帝与炎帝两兄弟大动干戈,如今是刘项大动干戈,也是兄弟相残。
伯文看过曾国国微就道:“这微也可以这样解释,整图寓意为,天上飞龙护大地,铸鼎人间主沉浮;鼎面为,日出东方一点红,田中有米衣食足。”
?曾侯笑道:“年青才子,此一解释更是贴近家微的微意了,可惜后代无纯。不过铸有编钟,可以流传后世了。这也是一个安慰!
项羽问伯文:“你所说是很出奇,何以见得?
”
伯文又道:“鼎在舜帝与夏王时就有了,大禹按舜帝帝位后铸九鼎而分九州。我神州于东方,这不是说缯国如日出东方吗!”?
英布笑道:“鲁缯与随鄫国距一百年之久,也没有史书供参考是一脉相承。”
?伯文笑道:“楚郢城不也是移都多地,不都叫郢城吗!”?
项羽道:“天下曾姓本是一家,鄫国与楚相似,记得缯国天后其后代在鲁为官,说不定有一支人是千里迢迢返回发源地也有之。今曾侯带鄫国加入楚,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曾候笑道:“我们同做楚人,共创大业。让大楚发扬光大一统华夏,创我华夏盛世。”随即对下人道:“抬来编钟,让大王兴赏。”
曾侯手下几十人抬来了一套缯国得编钟,项羽一看好家伙,好大一堆破铜烂铁,只是不好所而已,就道:“真辛苦你了,这远的路带这些铜铁实属不易;你们这也是,肯带出你们的铜铁器皿,这是对我们的真心。我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