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六百九十五章 李恪见王平安,如耗子见猫

王平安答应一声,道:“是是,臣接着往下说……”他忽然停止,看向李恪,道:“王爷,你刚才啊地一声,怎么了?可是伤口疼痛,要不要换换药啥的?”

李恪这时心乱如麻,又气又恨,却又无可奈何,听王平安假意关心自己,他气得一摆手,喝道:“你吞吞吐吐地,可是有什么话不敢说?好,既然不敢说,那就不要说了,这就散会吧!”

李治嘿了声,道:“三哥,你怎么不识好人心啊,无病这是关心你!再说了,是不是要散会,孤还没说呢,你怎么可以擅自下命令呢!”

李恪强自压下怒火,道:“好好,那就接着开,王平安你接着往下说,本王听着呢!”

商人和官员们见太子和吴王这哥俩,当众闹别扭,都感好笑,大家早就听说这哥俩不对付,但也只是道听途说,很少有人亲眼看过,尤其是商人们,他们平常连见太子和吴王一面的机会都没有,今天却能看到他俩唱对台,都是大感兴奋,感觉能看皇室兄弟吵架,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一件事啊!

不少人甚至偷偷拿出随身带着的笔来,想往衣袖上记载,这可是可以向自家后人大吹特吹的一件事。想当年,你爷爷我可是见过太子,就是皇帝,和他哥哥当众互掐的。那是一个夏日炎炎的日子,太阳如火球一般,就在你爷爷我的头顶上……

王平安道:“好,那下官就接着往下说。王爷和下官的计划很好,足可称得上是利国利民,但是因为摊子将铺得很大,要铺到整个天下的啊,万一有了闪失,岂不是会影响到太多人的生计了么,也会影响到朝廷的收入。所以臣建议,能不能先找个试点,让试点先开展这个计划,然后再推广到全天下呢?”

李治满面笑容地,很配合王平安地,顺着王平安的话,就问道:“试点,这是什么意思?”

王平安笑道:“就象是普及大水车一样,先在庆州试行,然后再推广普及到整个大唐。我们可以先建一个庆州投资衙门,然后试行这个计划,在庆州看看反应,从中寻找纰漏,同时积累经验,如此一来,再往整个大唐推广普及,岂不是稳妥得多?”

李治笑得嘴都合不拢了,点头道:“你这是稳妥之策,很好,非常好,孤非常赞同。不过,这个试点要由谁来主持呢?”

王平安一指李恪,道:“这个计划是王爷提出来的,而且名字也是王爷取的,他占主要的功劳,而臣也跟着借光,分润了一小份。这话可不是臣胡说,是王爷刚才反复强调的,大家都听见了。如此,不如就由王爷主持吧,由臣来辅助执行,什么时候把这个试点办成功了,王爷再回长安,向皇上述职,再建起大唐投资署,向全大唐推广普及!”

李治拍手道:“很好,你的这个建议太好了,正和孤意。三哥,要不是你一再强调这功劳有无病的一份,想必过不了几天,你就要被父皇招回京了。不过这样也好,你留在庆州指导水利工程之后,接着指导……”

他话没说完,就听扑通一声大响!

李治和王平安,以及在场的所有人,一起向李恪看去!就见吴王千岁,一个后仰,从椅子上摔了下去,姿势很难看地躺到了地上!

堂里堂外,短暂地出现了一片寂静,众人鸦雀无声,都呆住了,看着摔倒在地的吴王千岁。过了片刻,这才轰地一下子,整个刺史府的前院全乱了,大家纷纷叫嚷起来,而李治和王平安则一起跑向李恪,将他扶了起来。

李治叫道:“三哥,三哥,你没事吧,你怎么突然摔倒了?”

而王平安则叫道:“让下官给王爷号脉。殿下莫急,这不是大毛病,只是痰气上涌……”他都不用号脉,只一看李恪的症状,就知他犯的是什么毛病!

商人和官员们都围了过来,看着李恪,心想:“何苦呢,何必呢,非要跟储君作对,他可是未来的皇帝,你和他作对,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王平安道:“大家散开些,不要围着,让王爷透透气!”他手按李恪的人中穴,使劲儿一掐,李恪吃痛,悠悠醒转!

李恪一醒过来,心里这个后悔劲儿就别提了!

一个人,要是上过一次当,那是没啥说的,没经验呗;可要是再上一次当,那就有些太笨了。而象李恪这样并不笨的人,却在同一个圈套上栽了两次跟头,而且时隔不久,还都是同样的人给他下的圈套,一模一样,连半点差别都没有,那他岂能不痰气上涌呢!

水车模型的那个圈套就是这样,先把功劳给他,然后让他去执行,不过那时还好,朝廷上总有马周替他说了两句好话;可现在呢,同样是把功劳给他,然后再让他去执行,再让他去指导,当真是同一个圈套设了两次,还都是在同一个地方设的,关键地都是庆州!

可是,这次谁给他说好话?

李恪心想:“普及水车,拿庆州当试点,我来指导,这水利工程,不管他们怎么拖,总有修完的时候,要不然就会误了农活,百姓会造反的,所以就算他们再让我挨个县的跑,也总有跑完的时候,我还是能回京的。

可这搞投资的事,哪儿能有个头儿啊!不说别的,就算钱都投进来了,一切都上了章程,可那些所谓的能工巧匠,要是一年半载,甚至三年五载的发明不出来东西,那我就一直等着啊?就算发明出来了新工具,可再去推广,也得一年以后才能出结果啊,好不好使还不一定,王平安让我留在庆州,为的啥呀?不就是为了拖我的后腿吗?”

这个后悔啊,后悔得李恪肠子都快青了!自己咋就这么笨呢,明知王平安一肚子坏水,自己还拼命往跟前凑合,越凑合越倒霉,连拐杖都柱上了,再这么折腾下去,自己可是要玩完啊!

李治见李恪醒过来,忙叫人送水过来,王平安则给李恪做检查。不大会儿的功夫,王平安做完检查,道:“没事,王爷只是一时激动,以至于摔倒,事情是什么也没有的,不用服药,只要平稳一下心态就行了!”

李治和王平安一起站了起来,把李恪又按回到了椅子上。

李治道:“激动?三哥你干嘛要激动?难道说你听了孤要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所以你高兴得摔倒?这是何必呢,三哥,你不用这么高兴的,兄弟我只是念及手足之情,所以才让你留名青史,为后世之人景仰,小事一桩,你不用谢孤了!”

李治别的本事没见涨,可嘴皮子上的功夫却日渐高超,说起话来顺溜得很。本来他见李恪摔倒,心里还挺同情他的,可一听说李恪啥事没有,立即就又不同情了。自己要遇到这种事情,李恪又岂能同情自己?大哥别说二哥,该怎么斗,还怎么斗吧!

李治又坐了大案之后,道:“既然三哥这么高兴,那这件事情交给三哥肯定没错,只要有热情就好,只要有热情,就能办好差事。三哥,咱们大唐以后能否增加收入,就全靠你啦!”

他提笔续写奏章,把王平安补充的话,全都写到了上面。写罢,立即盖印蜡封,叫人送去长安,坚决不给李恪反抗的机会!

李恪这会蔫儿了,坐在椅上一言不发,半个字都不说。他算是想明白了,自己斗不过李治,因为李治本身是不行的,但他有王平安,王平安是行到不能再行了,只要有王平安在,自己就别想在争储的战斗中获得胜利。

既然斗不过,那就离远点,离得远点,慢慢地发展自己的实力,好好地去寻找自己的张良,去寻找一个可以击败王平安的人,可不能象现在这样,招了一大帮没用的废物,那些幕僚实在是没用到了极点,根本就不能辅佐自己,还是赶紧找别人吧!

关于得力手下的这一点,只要想通了,那就全都通了。李恪再不说什么,也不再计较什么,干脆就逆来顺受,你们说怎么样,那就怎么样吧,我服软还不行么!

其实王平安和李治用的都是正规的手段去和李恪相斗,没什么暗杀之类的,比李恪要强得多。但这世上的事就是这样,李恪感到李治对自己太不留情面,却没有想过,他在斗李治时,也没有手下留情过,只是从没成功过罢了!

李治见李恪不说话,便看向王平安。王平安忙冲他点了点头,表示李恪的事就这样,接着讨论如何投资的事吧!

李治不再答理蔫头耷脑的李恪,和商人们谈起了如何投资,新买卖该如何开办的事宜。虽然说是李恪去指导,可李恪真能指导出啥玩意来?关键决定,不还是得李治和王平安下么!

可一旦谈起具体细节,就要涉及很多东西了,比如各人投资的比例,分红多少,还有官府和商人们的联系人,怎么招集工匠,工匠的待遇如何,该怎样运作,诸如此类的事情,多到犹如麻绳线团一样,理都理不清。

李治刚开始还有点兴趣,可只两刻钟的时间,就打起了哈欠,找了个借口,就回后宅休息去了,去找武媚娘嬉戏玩乐。

而李恪则在李治走后不久,也以需要将养箭伤为借口,离开了刺史府,干脆回了马岭县,惹不起还躲不起么,什么指导不指导的,他不跟别人扯淡,别人也少跟他扯,大家谁也不理谁,那是最好的!

就剩下了王平安,这个计划本来就是他想出来的,自然他要全权负责,叫过狄仁杰,兄弟两个一起和商人们谈事,逐条敲定各项事宜。

这么重大的事情,自然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此后,接连开了足足五天的会议,把王平安忙得差点断气,这才总算把事情处理好,理清头绪,并书写了详细的计划书,发给商人和庆州的官员们看,同时也向朝廷上报!

李治在这几天倒是悠哉游哉,每日里不是在屋子里和武媚娘,过着糟糠夫妻的生活,就是跑到工地上,接受百姓的欢呼,这趟庆州之旅,他是收获颇丰,又有政绩,又得民心,还有美人相陪。

可舒服的日子总有到头儿的一天,按着原定计划,李治在庆州的行程算是告一段落了,长安方面八百里加急,送来公文,一是同意大唐投资署的计划,可以先在庆州试行,二是催李治快些回京。

这日,李治把王平安叫到自己住的院子当中,由武媚娘陪着,和王平安说话。李治道:“无病啊,孤要回京了。按着当初舅舅给孤制定的路线,还要去其它几个州,不能再在庆州待着了!”

王平安道:“殿下尽管放心回京便是,媚娘自有臣来照顾,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的。”

武媚娘神色黯然,站起身给王平安福了福,却没有说话。

李治伸手想抱武媚娘的肩膀,又想到这是在王平安的面前,只好改成拍了拍武媚娘,以示安慰。

王平安看了武媚娘一眼,心想:“媚娘现实得很,她知道留不住李治,便不会强留,但却一定想拿孩子做风筝线,牵住李治,这话她不好意思说,那就由我来替她说吧!”

王平安道:“等到秋季,媚娘就要足月了,不知对于孩子,殿下有何打算?是送到长安,还是留在庆州,由臣代为抚养?”

李治看了眼武媚娘,武媚娘也眼巴巴地看着他。他只好道:“如果送去长安,孤没法安置这孩子,不如就留在庆州吧!”

王平安自然知道孩子不能送进京去,便道:“要不臣每逢初一十五,就给殿下写信,告诉您孩子情况,殿下最好也能及时回信,臣给孩子读信,让殿下的信伴他成长。如此一来,就算父亲不在身边,孩子也能感到父亲的温暖,日后相见,也不至于疏远了殿下!”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是为了孩子着想,并且也是为了李治着想。

李治听了,眼圈儿一下子就红了,感觉自己太对不起孩子了,也对不起武媚娘!而武媚娘听了,感触更深,忍耐不住,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她的嗓子已然大好,王平安其间给她换过药,这时不但声音不再嘶哑,更是逐日恢复往日的清亮。

武媚娘这一哭,把李治也给弄哭了,懦弱本性顷刻爆发。两个人搂在一起,抱头痛哭!

王平安一咧嘴,两个皇帝嚎啕大哭,自己这个做大臣的,要是不陪一陪,那也太不忠心了,只好举起袖子,假装擦泪,也跟着呜呜痛哭起来!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搞怪特务我在大明当暴君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三国:三分天下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降落在清初贞观清闲人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明末之大国崛起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不明不清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综武:之大秦仙朝胡扯五千年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天将任:百战英魂三国之小兵传奇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