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长青只觉得姜玲玲大义勇敢又聪明,衬得自己好像诸多不足,这兴安县既然媳妇都知道了,即便暴风骤雨也是应当面对的。
可是他的媳妇没有,事情已定是基础,要谈什么千不该万不该也得追述到前面去送八皇子的差事,但是不去送,姜玲玲也不知道苏长青愿意全力护着自己,所以世事无常。
兴安县又不是龙潭虎穴,她是一个正待发展的地方,有一批值得善待的人儿,要是去个坏官,那真是好人没好报了。
于自家的商业和官途都是有前景的去处,这点姜玲玲觉得没选错,这起步低,功绩就会更高,横台县更能做出成绩还是兴安县呢,从前也许是横台县更好,因为兴安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可不一定。
但是姜玲玲只说了烈士遗属等需要一个一心为百姓着想的县令,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苏长青不知道,他的媳妇居然认可自己的选择,那天一晚自己其实踟蹰最多的也是家人,他只知道自己俸禄肯定会比之前多,必不会让家人太辛苦,这才敢‘吃亏’的。
见姜玲玲问自己今后如何做的时候,苏长青想到什么,半晌这才把情况告知。
他原以为朝廷的救济粮应该挺多的,毕竟里面还有不少小将的家属,算上安置银都够她们过几年了,可是州府克扣,要不是他们态度强硬,这过冬的粮食还不够呢!
至于姜玲玲打听的库银和库粮自然更是没有的,他也听说今年秋天,州府的稻子都没收成,那么兴安县治下的百姓该怎么度过这个冬天?兴安县县令身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甚至姜玲玲问的师爷、三班衙役等等,苏长青不打算要那么多的,这需要县衙库银发俸禄,就先把九品的位置补齐,这些有品级的都是州府发俸银的……
兴安县城小,五个从八品官和十个九品小官辛苦些,应该也能慢慢变好。
姜玲玲心想着十五个人怕是也有些定数了,听着苏长青说着已经定下的姜大超、李才生、田正夏、苏建礼、蓝歇、万腾、苏建牛、苏建田、郑大桥。
郑大桥是兴安县本地人,说是山背村的,愿意回家乡,这个人也是确定的。
姜玲玲对他的儿子郑英杰倒是知晓一些,还打算招入麾下,做苏建果一样的去开发市场,不知道愿不愿意。
别的是自己家人商量的事情,可有些诧异这苏建礼也愿意跟着?
按照姜玲玲对苏长柏的认识,应该会找点关系,把儿子放本县的。不用姜玲玲说,上次苏长青回来,长子苏建高他们已经告诉他了,离族、脱亲等等事情,大哥二哥让他痛心疾首,可苏建礼这小子还是不同的,在军营那会跟建成不一样,如果这孩子愿意去兴安县,他应该会接的。
就如同李和一样,那些坏事都做了的人,如今也改邪归正,这次就是李和在路上碰上告知的,不然姜玲玲她们有危险。
姜玲玲还是对李和心有疑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果真的有问题,为什么李和那么巧碰上苏长青回去路上告知,按照苏长青的秉性,既然傍晚选择出来了,必然半夜也会回家,那些人既然选择在镇上住一晚,到苏家也第二天了,不过没有准备,她和孩子对有功夫的肯定也多半会受伤……
那么李和怎么会提前知道别人的计划的?又为什么私自一个人跑来救,傻子都知道,既然就在铁台县听说的,应该找苏长青他们一起来才对。
后面这点姜玲玲倒是错怪李和了,他虽然独自跟着坏人过来了,也同时让人去兴安县给苏长青带口信了。
而老牛爹到兴安县的时候,苏长青已经出发了,万腾得知情况,骑马拼命追赶,跑到青田镇的时候已经是大半夜了,天色已经黑漆漆的,而且还是骑马赶路,他记得苏家村离镇子已经不远了。
姜玲玲这边还在商量人员,除了刚刚有点顾虑的人,但是其他人,尤其是决策不定的人,应该争取一下。
苏建宏、苏建树 、苏建冠他们都是不错的,但是需要家人同意,这刚好都是五族老一支的,看来得去五族老那走走,还有姜玲玲得知钱佑景回来后,秀才功名保住了,可公职却没了,这是个有学问的,要是可以,县衙不能缺这样的人。
两个人说的很晚,越聊还越兴奋,姜玲玲从来不知道苏长青其实有自己的想法,也有断力,两个人就像共事很久的同事一般……
还是姜玲玲提出早点休息,第二天去拜访一下,这两个人忽然才尴尬起来,有了星儿的呢喃,对呀,有孩子在呢,苏长青应该不会那么猴急吧。
姜玲玲刚闭上眼睛,一只手抚上来,抱着自己的腰,搂的有些紧,身子立刻就绷住了,好在苏长青没什么动作,不一会就呼吸均匀了,姜玲玲眼皮也困的很,睡着了,烛光还有尾部一丁点,摇曳的照在姜玲玲的侧颜上,不久后烛光跳动一下,也熄灭了。
——苏家村外——
万腾此时正在大道直奔,脚程很快,秋季的雨夜没有一颗星星,村子里人也歇的早,整个村庄都是黑漆漆,万腾这个二愣子不熟悉地形,一溜烟快马绝驰跑过了头,在快到李家村的村子前头的大路上,也不知道是不是前些时候战役的竹子没收好,马蹄被拦着,摔下了马!
“姐?”村头的一户人家打开门,三妞探出身子,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莫不是大姐、二姐一早回来了?
“吁……”马叫声传来。
三妞看着爹也走出来,如今爹从军归来了,家里还敢来偷儿吗?现在这光景,估计眼馋她们家天天有银子收菜呢!
“别怕,不是野猪,是马叫,我出去看看。”大妞爹安抚着吓坏了的大妞娘,拿着烛台就出门,没注意跟在自己后面的三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