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姐妹都在镇上,周抚儿夺家产也是周媚儿拉着上了苏长柏这个姑父家帮忙,为了家里的生计,鼓动周抚儿把田婆子的馄饨方子卖了,过日子……
周媚儿作为中间人,也是赚了好处费的!
买方子的不是别人,而是新来青田镇上开粮食铺子的,就在姜玲玲家仁善食堂的对门昌盛粮食铺子的马掌柜。
马掌柜对外也没有说自己是买断奴契的下人,原本看着苏家小娘子周媚儿好看,可惜人家成婚了,这姐姐也是有些风韵,年纪轻轻就当了寡妇,家里房子铺子都是她的,这让马掌柜起了心思。
马掌柜的一肚子坏水不止这点,在青田镇的郊外出现大桩案件,州府张家的良种被打劫了,张贴公告,请知情人到衙门告诉信息。
马掌柜知道姜玲玲数日不在铺子里,听说也没有在村里,捏造了是跟姜玲玲有关,反正张家前不久不就跟这家打了官司嘛,姜玲玲恶意报复也说不定,反正衙门结案也是草草了事的。
姜玲玲案发时还在州府,即便回来了,也是循例问了情况,除了路上有个仁善食堂的水牌,没有任何证据跟姜玲玲有关系,但是能佐证姜玲玲无关的人众多,甚者州府通判府,就是来办案的县尉李大人也不敢拿人……
那个水牌实际是姜玲玲姐姐姜青青掉的。
其实姜青青目击了良种被抢,慌慌张张的跑了,她根本不敢去镇上报官,两个原因,一来她要是自己说出现在现场,那么一定会被这些庸官抓起来,姜玲玲这样的妇人都能被说打劫了一个车队,姜青青凭什么自证清白她办不到,有人抵罪才是王道。
二来那些人是城边府外的外邦人,姜青青早就在田家开铺子,遇到的人很多,从前两国不打战,放开贸易的时候,见过且听过外邦的话的,虽然听不懂。
作为一个百姓而言,不祸及自身比真相更重要。
姜玲玲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主角光环在,在其位的人不谋其政,反而雪崩的时候来怪自己这片小雪花?
当然,那些伸张正义,用生命扞卫的人很伟大,她很敬佩,但她只不过是个小人物,过好自己生活的小人物。
就好像晁县令这样的好官也被责令,当州府的官想挑下面官员的错处还是好找的,当然姜玲玲那次告状只不过也是一片小雪花。
更多的是县衙的烂账,关于姜家村的烂账!
姜家村作为横台县的周边村,一直向上面报告的是更大的数额的土地,跟别的村子一样,耕地面积年年增长,欣欣向荣,但是秋收的租子怎么交呢?
谎报灾情!
——青田镇苏家村——
苏家家族也开始背地重新选族长,族长大儿子苏长连,三族老以及苏长柏的呼声都很高……
听说最后苏长柏以一户之差输给了三族老,从此,苏家家族的族长便是三族老了!
苏长连傻了眼这他家日后怎么过日子,族里没人买他家的账了,二弟战死了,留下孤儿寡母,三弟连个音讯都没有,还有个瘫痪的爹……
族长家的没落从不是族长家开始的,老族长就是害怕这一天的到来,他也是三个儿子,看来他三个儿子没有前族长的三个儿子有出息,哪怕能跟苏长松一样,过日子也是好的。
可是二儿媳妇成天哭哭啼啼带着孩子住在家里,苏长连是抚恤银也要,人也不想管,怎么可能有这种好事,现在没有族里人帮忙,谁没眼力见,滩浑水管别人家的闲事,有也是既然银子收了自然要管妻儿了的公道话了……
苏长柏是遗憾的,他想的是姜玲玲一户离族了,要不然也许苏长柏还不可能输呢,但是他目前重心肯定还是在铺子里,而且等三族老老了也没几年了,下一次离他做族长还远吗?
姜玲玲无关,她根本不关心,即便她是她一个都不选!其实适合做族长的应该是五族老,可惜,他年纪太大了……
苏家村终于迎来了大喜事,今年的稻种免费发,苏家家族作为苏家村的大多数人家,新族长新官上任三把火,好似带着希望和辉煌……
但是稻种有限,新族长先顾着自己三族一支,不对,是支持他成为族长的那些人!
没支持他的三族人,比如大陈氏跟他对着干过,自然有惩罚的!
还有的多的,看他心情,谁巴结的好,谁就拿…族长的威严不就来了嘛!
当然对苏长柏等他也不敢明摆着对着干,毕竟还是族老嘛,还是有的分的。
而村里其他姓氏需要自己去里正府讨要,送上门的也有,比如钱佑景家,而作为‘官户’姜玲玲家意外没有的。
因为稻种的发放赞助商不同意——张家!
这大好事,张家肯定不能便宜苏家,讲明跟苏建高没有关系了。
还盯着这事呢,姜玲玲无语,她家去年自己留了稻种。
听说这次稻种品质很大,颗粒大,要是好年景,那肯定能收更多。
但是五族老(三族老做族长了,原本族老要称呼往前数四族老了,但是怕写文忘了,还是原本称呼吧!)不这么想,他特意问了苏建高,有一年苏长青好像就是买的这种稻种,结果颗粒无收。
苏长青是个爱伺弄田地的,红薯一开始也是他种起来的,棉花去年丰收,也不少村里人眼馋。
他稀罕这田地里的玩意儿,有一年就淘弄了颗粒大的稻种,结果高价买了还受骗了,只是长的像而已,那一年种下之前,杜氏第三胎也已经怀上……
难产和颗粒无收,大家根本没有质疑稻种,想的都是神鬼之说。
姜玲玲对于那种稻种自然是不知情的,苏建高是在种田的,苏建高记忆深刻,自家还渴望收获很多粮食呢,结果……
但是苏建高的言论谁听啊,他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