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七百六十三章 老友相见

“有人在南京说,受了皇族密诏,要起兵勤王,共襄义举。”徐梁说道:“这不是孙可望自己瞎搞,是有人唆使。”

“是何人?”程贤和李邦华满脸震惊,前方大战将起,后方不稳可是大忌。

“都是些对朕登基称帝不满的人物罢了,朕终究是太仁慈了些。”徐梁的话落地有声。

在场的众人都是久经朝局斗争的人物,如果说孙可望瞎折腾,伸手按死他便是了,可现在送来密报,说有人鼓动,想要酿成大案。

而听陛下这一丝,干这事儿竟然多半有皇族参与。

而仅仅是有这些肯定是不够的,还缺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道义。

眼下大明越来越强,只能内部攻破。

如此想来,这道义的由来,就很明显了。

按照徐梁的本意,之前大明困顿,自己身为皇帝陛下,大多数战事都要在最前线指挥,虽然未必需要跟兵书写的那般与军事同吃同睡,但是起码要让将士时刻看见自己。

看到他们的皇帝陛下在与他们并肩作战,而不是躲在后面坐享其成。

这便造就了徐梁无与伦比的在军中的影响力。

天津卫大战将启,大明迎战,徐梁承认自己有赌博的成分。

按照赌博的逻辑来说,这一次自己付出的赌本不低,如果打赢了,满清会加速退出京师,若是败了,明军势必会退缩,甚至很多光复区都要重新沦陷。

对大明好不容易鼓舞起来的士气也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就在这个时候,南边儿竟然出事了。

这时机把握的很不错。

徐梁不能排除自己人干的可能性,但更有可能有人与满清暗通曲款。

为了打天津卫这一仗,山东布政使司民兵三抽一,河南布政使司民兵六抽一,组成了两万人的卫戍师,负责保护天津卫的粮道安全。

除了这支部队之外,各地新军营以最快的速度集结,组成预备役部队,总数接近五万人开赴前线,作为第一师和第二师之间的策应。

而之前与蒙古人的交锋,导致蒙古人重新低头。无数的战马通过山西和山西运送到了大明,徐梁大手一挥,全都给了冯先奇,让他组建骑兵部队。

当然,大多数马匹不适合骑兵使用,最终的结果是冯先奇挑选之后,更多的马匹成为运输部队的驮马,以弥补精锐部队物资运输机动性问题。

“给了咱们这多马,就是为了加快咱们的速度。从今天开始,所有人都双马,老子从未打过这种富裕仗,所有人不必爱惜马力,给我往天津卫冲。”冯先奇发了狠心。

冯先奇和徐敬业本身都是精锐的骑士出身,要教会手下骑马并不是难事。

徐梁越发的坚信,人民的汪洋大海是不可战胜的。他命地方基层官员,一定要下乡镇,下村镇,组织当地的百姓捐献爱心。

临沂最为让徐梁震惊,两个军属女子,动员乡亲,两日便做了让徐梁回味不已的六千斤的杂粮煎饼。

“在这段时间内,表现突出的百姓家庭,要赐拥军之家的牌匾。”

“还有民兵队不能闲着,让大家操练起来,发起消灭匪患活动,当地一切马匪、土匪、山大王,愿意投降的给一条活路,不投降的允许各地的民兵队伍,在当地官府的组织下,联合剿灭。”

“表现优良的民兵队伍,提供转正为现役军队的名额。”

一切的一切都在掌控之中,除了南方。

正是孙可望的忽然动作,让徐梁本来准备好去天津卫亲自指挥的计划戛然而止。

更大的麻烦是,徐梁手中的精锐本意是对抗多尔衮的,现在不得不抽调部队,剿灭孙可望。

徐梁现在最恨的便是那些说自己篡位的话。

老子东征西讨,拯救汉人江山,而且是明朝宗室先动的手,老子纯属是自卫反击。

实在不行就用李化鲸吧。

“李化鲸的山地部队本来就是为了攻略川蜀的,可命其阻断孙可望前进的道路,防止其东进。”徐梁对李化鲸的战斗力还是颇为信任的。

李岩等人也举得李化鲸可行,虽然李化鲸的兵马总数不如孙可望,但是既然是防守,就可以靠城池和人数弥补。

徐梁真正担忧的是,孙可望跟张献忠一样,东征西讨把腹地整的一团糟。

一旦腹心乱了,那么前线的战争能力会下降许多。

只需要一个半月,只要能够限制住孙可望的破坏力,大明的主力就可以南下消灭他们。

“陛下,要不要臣南下吧。”李岩说道。

李岩在中枢呆的太久了,一直想要下去打打仗,感觉再在参谋部呆下去,世人都要忘记他的威名了。

甚至秦良玉都有些蠢蠢欲动。

徐梁瞪了这两人一眼,“按照朕的意思准备军令吧。跟后辈们抢什么?”

现在大明分两种军队,一种是听从徐梁和参谋部的调令,还有一种听从兵部的调令。前者自然是徐梁的直属部队,比如新军各师。而后者则是大明改制后的部队,大多数都是些之前的杂鱼。

“传令之后,总参谋部准备开拔,命沧州做好准备,建立沧州府行辕,”徐梁有些恼火道:“你们先行一步,我等后方有些眉目再做行动。”

李岩和秦良玉领了命令离开。

朱慈烺听闻后方不稳,孙可望联合地方方队实力,要在南方搞事情,气的直接昏过去。

他对于南方的担心甚至超过北方,自古南北出现划江而治的事情太容易了,万一前方打的火热,江南划江而治了,岂不是之前的一切努力都成了白费?

虽然朱慈烺将皇位让给徐梁多少有些委屈,但若是让那些乱臣贼子,打着明皇室的旗子,再乱搞一次,自己还有活着的皇族,岂不是成了历史的罪人?

“陛下,外面有自称李定国的使者,请求进谏。”

“传。”

徐梁见到了李定国的使者,谁知道见到的却是个穿着靑袍的道人,“陛下,我们又见面了。”

“你快别做道士了,朕赐你一官半职。”

“不,陛下,道士下山,那是拯救黎明百姓,我们跟那些秃驴不一样,我回头还是要回山上侍奉老君的。”道爷很严肃认真的说道。

“哎,国事不安,打扰道长清修了。”徐梁忍不住长叹了一声。

“陛下,何出此言,在青山里是修行,在这红尘滚滚之中也是修行啊。”说着道长转入正谈中道:“陛下,李定国将军的意思是朝廷正是用兵之时,莫要浪费军力。”

道士开门见山,直接说明来意。

徐梁接过书信,李定国在里面保证说道:“他不相信孙可望会这个时候会祸乱时局,所以他准备亲入大营,劝住孙可望。”

“李定国将军这番话,让人难以认同,此时朕不仅仅不能信孙可望,便是他李定国将军,朕都不敢信,朕是皇帝,不能拿江山赌博。”

“陛下。”道长不急不躁道:“孙可望此人,小道也曾见过。此人能在张献忠之后,控制昔日伪西兵马,肯定是有些本事。”

“有本事的人谋反才恐怖。”

“陛下所言甚是。”道长又道:“有本事的人,大西又都是能征善战的兵马,若是真有反意,如何早一日不出兵,晚一日不出兵,非要在大明如此关键的时局出征呢?要知道谁都看得出来,李化鲸将军的精锐,目的就是攻略川蜀。他们莫非要等着陛下训练好队伍去打吗?”

“因为他要等一个时机,眼下天津卫大战在即,他们的时机到了。”

道长面带疑惑,这让徐梁怀疑,眼前这位昔日旧友,根本不知道天津卫战事。

虽然天津卫的战事并未保密,但是南边儿来的人不知道也是无可厚非的。

“陛下,即便是北方战事急切,也不是孙可望谋反的大好时机。”

“何出此言?”

“孙可望将军虽然为大西诸军之首,但是诸军纤细横生,他根本整合不出足够的力量。”

徐梁沉吟道:“现在川蜀的的情况如何?”

“早就乱成了一团乱麻。”道长说道。

如果真的如同道长所说,那么孙可望自己的基本盘都不稳,他作乱的可能性并不大。

“那是不是他想转移内部矛盾,借机掌控全局呢?”徐梁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

“所以朝廷更不必着急用兵。”道长胸有成竹道:“孙可望根本带不出川蜀多少部队。他一个人孤掌难鸣。”

“李定国将军之类,真的如此忠义吗?”徐梁问道。

“不谈其他人,李定国将军为人忠义,即便是老夫也是钦佩的。当年作乱,只是没有活路,如今陛下贤明,李定国将军定然不会作乱。”道长道。

徐梁迟疑道:“即便是如此,也难以肯定吧,毕竟李定国将军的声望比不过孙可望。”

“陛下对于大西旧部怕是不够了解,李定国将军的威望甚于孙可望甚矣。”道长言之凿凿。

“军国之事绝不可这般妄断。”徐梁并不喜欢这些智谋之士给的答案,因为他不控,而且风险太高。

“李定国将军掌控着全军粮秣。”道长又道。

“哦。”徐梁这下明白了,命根子在李定国手里攥着呢。

“孙可望这事儿吧,最麻烦的不是怎么消灭他。”徐梁亲自给道长斟了一杯茶,又自顾喝了一口说道:“后续太麻烦了,他让川蜀的事情提前引发了,朕对此事甚是不悦。”

这种流寇,太过于危险,一旦处理不好,这些人撤回川蜀,会成为一个个小的李自成,一个个小的张献忠,解决起来更加麻烦。

“所以陛下更需谨慎用兵,若是将其打散,这些人如同麻雀一般,散落各处,将是大明天大的麻烦。”

“我倒是觉得,如果不打他们,他们遍地开花,反而更麻烦,如今张献忠没有了,这群人面和心不和,一旦出川,肯定不会抱团。”徐梁毫不掩饰的说道:“可惜我现在兵力不够。”

道长不得不佩服这位从民间走出来的君主,虽说他的名声在旧观念里,差到了极点,但是真的见过他的人,却不得不佩服这位陛下的诚挚、温和。

“陛下担心确实有道理。”道长继续说道:“但是此刻李定国将军已经亲赴孙可望军中,若是朝廷兴兵,怕事逼着李定国将军跟他绑在一起。”

李定国这个人徐梁知道,抗清英雄,出于个人感情也该保全他的性命,不能逼着他跟着孙可望反。

而且可以看出,李定国应该是真心实意为国事担忧,去说服孙可望了。

“军队还是要动的,不然以后谁还将朕放在眼里。”徐梁起身说道:“而且这些人动了朕的底线,他们这是给满清创造机会。不过出兵也未必就狠打,我可以传令李化鲸,以防守为主。”

“那陛下要如何平息此事呢?”

“孙可望敢此时行事,无非就是江南有内应罢了,只要拔出内应,他就必须老实。”徐梁将目光锁定金陵等地,只要江南稳住,他孙可望未必敢动。

“原来陛下早就有计较了。”道长由衷的赞叹道。

“我愿意是让李化鲸挡一挡孙可望即可,”徐梁叹了一口气道:“而且我不想这么快对江南继续动刀子,刀子用的太快,会留下后遗症。”

“这是为何?”这位自诩聪慧的道长也陷于他的眼睛,感觉到困惑。

江南虽然是腹地,但是徐梁在江南的时间较短,其实对江南的改变和控制都不彻底,尤其是现在徐梁准备市舶司的事情,正是该稳住江南的时候。

这些大商人,大地主都很谨慎。

若是自己的拳头打的太重了,可能吓坏他们,若是下手轻了,他们不以为然。

这个力道,可是个十足的技术活。

这也是为什么前人总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了。

现在不懂不行了,形势推着你往前走。

徐梁让道长先行南下,同时派人命令地方报刊,集中宣讲江南有人散播谣言,诋毁君主。

“罪魁祸首,一个不留。”徐梁已经定下基调,甚至连怎么杀他们都想好了。

“参与此事的皇族,一个不留。”

“参与此事的文官,必须连根拔起。”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无敌六皇子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异界帝国:小王崛起大唐小相公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讨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铁十字明末钢铁大亨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