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还来找我做什么,这样的条件,便是外面的人也一定会同意的。“杨世成脸上不由流露出一丝疑惑,他并不是一个盲目自信的人,对于那些在外面摇旗呼喊的工友,其中若问他有没有真心实意想要救他的,杨世成相信肯定有,可是所占比例,绝对不是主流,大多数人之所以会揭竿而起,最为主要的目的便是希望借助这一次事情来提供自己未来的工作待遇而已,自己在他们的心中,顶多就是一个精神偶像,犹如孙中山对于民国一般,可底下的人可并不听他的,这个大官来见自己,在杨世成看来并没有什么必要。
欧阳修见杨世成脸上颇为迷茫,不由轻笑了一声,端起自己面前的酒盏将其中的清酒一饮而尽,随后用袖子拍了拍沾在胡子上的酒水,注视着杨世成的双眼,一字一顿的说道:“我来找你,是来要你的命。“
“要我的命?”欧阳修的这句话让杨世成不由愣了愣,他说道:“我的性命不早就在你们的手中了么,只要你们真能实现你们的诺言,我认罪伏法,这条贱命,你们随意拿去就好了。”
在生死方面,杨世成倒是挺豁达的,虽然谈不上不想活了,可是杨世成心中确实有比活下去更为重要的目标,他希望自己的家人不要被拖累,他也希望活下去的工友们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果,那么他就必须死,杨世成虽然没有当过一天的官,可在政治上却颇是有那么一些见解。
只不过杨世成的那点见解还是太浅了,欧阳修要的,可不是他认罪伏法,而是他主动在牢狱之中自杀啊,之所以要如此,无非政治二字罢了,杨世成在外面那群工人心中的威望,经过欧阳修的几番交谈,得出的结果并不像杨世成自己想的那样无足轻重,反倒是十分的看重,若是朝廷要杀死杨世成,则必然会激起这些工人们的反抗,横生枝节,可朝廷又不能就这样放了杨世成,不然朝廷威严就将荡然无存,所以为了两全其美,杨世成就必须得死,且让工友们不对朝廷有任何的意见。
而这样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杨世成自杀,只要他死了,朝廷自然不用背负百万工人的怨恨,而工人们在他死了之后也就不会在释放杨世成这个问题上跟朝廷斗争,到时候只需要给杨世成立个碑,然后优待一下他的家属,就能够将工人们心中那股情绪给释放出来,这对于双方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这也是欧阳修之所以会来监狱的原因,便是因为杨世成这条命,太重要了。
听过欧阳修的这番解释,杨世成不由笑出了声,他看着欧阳修说道:“真是没想到,小人的这条命竟然那么重要,价值连城啊,好,这位大人,我会遵照您的吩咐在适合的时间离开这牢笼的,只要你答应我的那些条件会一一实现,我死而无憾。”
其实对于杨世成来说,他也知道自己现在夹在朝廷和工人之间,成为了双方无可避免又不可妥协的存在,只要他在,那么工人和朝廷之间的矛盾就不可能化解,最后必然会引变成一场大灾难,这是杨世成所不希望的,他之所以会率领工人们发动起义,为的便是给工人们一个更好的生活,并不想让他们和这个国家的其他人斗个你死我活,他也度过几年书,他也知道国事重要,所以,对于自己的死能够缓解两方之间的矛盾,杨世成在想通了这一点之后,便立刻答应了欧阳修的要求。
这倒是让欧阳修不由愣了身,眼前这个男人竟然如此轻而易举的交出了自己的生命,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甚至连一个多余的条件都没有提,在来之前,欧阳修可是都已经准备好讨价还价了,甚至杨世成若是不同意的话,欧阳修也决定使用强硬手段让他死在这儿牢笼里,可却没想到杨世成居然如此的干脆,这让他这个蜚声四海的大名士也不由得被杨世成这种视生死为等闲的气度所折服了。
“杨先生,我欧阳修答应你的事,必然办到,只要我还在中枢一天,汝之妻儿子女、父母家人必然会妥善安置,牢房之中众多壮士也会尽量轻判,这一点,我答应你。”欧阳修郑重的说道,眼前这个男人,欧阳修第一次为他即将赴死而感到可惜,为了别人付出自己的生命,古今中外能做到的有几个,而能做到的人中能像杨世成这样洒脱的又能有几个,欧阳修终究是个文人,对于这样的气节自然是十分的欣赏,若不是杨世成必死无疑,欧阳修是真想跟这个年轻人好好交流交流,做个朋友的。
“原来大人便是欧阳永叔大人啊,大人之名,小人在乡野之间时便多有耳闻,知道大人乃是天下第一等大文豪,大善人,既然是大人之诺,那在下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这牢狱之中一万七千多名兄弟,天下工人便交托给欧阳大人了。”
杨世成此时听到欧阳修的名字,立刻把头给抬了起来,这个名字对于大部分的宋人来说并不陌生,托报纸和识字率的福,基本上朝廷中枢的宰阁之臣,乡野的老百姓也基本都能知道他们的名字,而欧阳修作为当世第一大文豪,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文章,自然在乡野之间名气更胜,再加上他早年间跟随徐清不停的追缴那些地方上的贪官污吏和士绅门阀,这一举动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支持,杨世成原本也是个农民,他的父亲、祖父也都是农民,对于欧阳修的所作所为,是恨不得力生祠以作感谢的,此时见到欧阳修,自然是极为激动,同时心中最后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原本他还害怕眼前这人答应了自己的事全是假的,而现在知道眼前这人是欧阳修之后,杨世成便再也没有了这样的担心,谁都知道,欧阳修之为人以豪爽着称,便是乡村野夫,欧阳修也能跟他们很好的往来,是民间百姓最为热爱的一类官员,除此之外,欧阳修的政绩也是蜚声天下,杨世成作为一个城市中的工人,自然知道欧阳修在朝廷之中的地位,这件事既然他答应了,那么就必然能够做到,再不济也会倾力去做,能有这样级别的官员为工人说话,杨世成也就放心了。
“虚名而已,来,这壶酒可还有多,杨老弟,咱们一饮而尽如何?”欧阳修笑着说道,随后便跟杨世成一起喝起了壶里的酒,酒瓶里的酒并不多,可两个人却喝了很长的时间,犹如两个忘年交一般谈了好一会儿的话题,到最后站在外面的卫兵都不由得担心起欧阳修的安全来,欧阳修这才蹒跚着脚步走了出来,随后便离开了监狱之中,在第二天便正式开始与工人们开始进行和谈。
在这个时候,欧阳修采取了托的办法,以此来让工人们的耐心慢慢耗光,同时对于他们的苛刻要求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击,以让他们尽量降低对于工人待遇的期待,只有如此,才能在未来的谈判中占据主动,不然朝廷的那点要求若是现在拿出来,工人们是绝对不会同意的,所谓的和谈,除了要和之外,更重要的便是谈,在这一点上,欧阳修虽然同情这些工人,可在立场上,却是绝对站在朝廷这一边的,他不可能会过度偏袒这些工人们,而对于朝廷来说,保持住自己的威严和正统性便是最为重要的事情,而如何体现自己的威严和正统性,那就是不能有人一闹便答应了他们全部的要求,如此一来,朝廷法度便会荡然无存,这是欧阳修等人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必须要打击这些工人们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则开始大规模的调兵,营造出一种让工人们感觉自己被包围了的感觉,以此来让工人们觉得紧张,如此一来他们想要快点结束谈判的欲望就会开始增长,到这个时候,条件自然就会下降,当然,也有一部分激进分子在欧阳修的压力之下,会想要干脆反了算了,可是这些人只是极少数,毕竟面对军队,谁都知道自己不会有什么胜算,纵使能够给这些军队造成一定的打击,可到最后一定是他们这些人死得多,面对牺牲,人总是犹豫的,况且欧阳修并没有不给他们活路,谈判依旧在继续,同时他也在原本最苛刻的条款上增加了一些新的条款,比如说释放部分工人,然后对于那些在战斗中致伤致残的工人们提供一部分资金让他们可以恢复就业。
因为有了一个不用死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选择,所以这些工人们便也缺少了破釜沉舟的勇气,心中对于原本的标准在武力的威吓下,以及连续一个月的罢工,工资自然也是没了一个月的,这对于他们这些日子本来就过的不怎么样的人来说,没了一个月的工资,直接就会导致他们没有钱让他们的孩子去上学,从而退学,许多工人们的心里都开始焦躁起来,在这些人的影响下,谈判的进度飞快的提升,等到第二个星期的时候,谈判的所有条件都已经差不多了,唯有对于杨世成的处置上,如欧阳修所预料的那样,僵在了那里。
对于工人们来说,杨世成是他们这次行动的精神领袖,若是没有他,他们这些原本居住在各自城市的工人压根就不可能聚集在昆山跟朝廷对抗,可以说他们能够签订这样一份协议书,完全是杨世成促成的,若是让杨世成死了,那么他们是怎么也不可能接受的,而朝廷的态度则很明确,那就是其他人都可以放,甚至那个杨老三也可以放出来,可就是杨世成,他必须得死,而且必须是凌迟,关于这一点,赵昕是一步都不会让的。
事态完全在欧阳修的预料之中,到了这个时候,自然是到了杨世成的死期,这一天,欧阳修并没有去监牢之中看杨世成最后一眼,而是在自己昆山的别邸里喝了一晚上的酒,等到半夜的时候,杨世成已经死了的消息传到欧阳修的桌案上,看着上面那张白纸,那是杨世成最后写下的绝笔,全篇没有一个字伤春悲秋,全部是希望欧阳修能够实现自己的诺言,同时对于自己所犯的罪供认不讳,看着这张纸,欧阳修再也忍耐不住自己的感触,趁着酒劲,在这夜深人静的晚上放声痛哭起来。
他知道,有了这封信,朝廷一切谋害杨世成的嫌疑都将被杨世成自己带走,朝廷将继续保持一个公正严明的形象,而杨世成在历史上则会留下一个造反者畏罪自杀的形象,无疑杨世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帮了欧阳修一把,而帮了欧阳修便是帮了这成百万的工人,这样的精神,让欧阳修落泪了。
等到了第二天,杨世成的死和他的那封信便登载在了宋朝的所有大报上,同时欧阳修也在这一天的谈判桌上发表了对杨世成的祷文,并且宣布将会为他举办一场葬礼,所有工人都可以前往吊唁,面对杨世成的死,工人们自然愤慨不已,可杨世成那封亲笔书信却让他们不得不相信,杨世成的死是他自愿的,而还有一部分工人,则是对于杨世成的死着实松了一口气,只要他死了,那么朝廷和工人阶级之间最后的矛盾便也彻底消除了,他们总算可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不用再待在昆山府中心惊胆战随时担心谈判破裂,他们不得不扛着钢矛上战场,当然,这样的情绪没有人会表露出来,这这种侥幸的情绪却确实存在与工人之中。
当然更多的工人还是对于杨世成的死感到十分的惋惜,而欧阳修也顺水推舟宣布优待杨世成的家属,同时还答应以杨世成的名义在昆山府重工业区建立一个工人运动受难者园陵,以纪念在这一次工人运动中牺牲的工人和士兵,同时还把一系列补偿措施提出来,所有战争中牺牲、伤残的工人,都不以叛乱之徒的标准来看待,取消他们的造反名义,并且由朝廷出钱照顾他们的生活,在几重优惠政策之下,最终一纸协议总算在欧阳修的努力下签定完毕,流血冲突,终究被欧阳修的努力所避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