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之后,十月的第一天,财政司的拨款上,赫然写着给各大私立院校的三百万贯,这一拨款,准确无疑的表明了徐清的态度,一时之间,不少人开始抨击徐清是佞臣,是弄臣,随便太子当政,罔顾朝政,徐清这一派的人自然也不是吃素的,为政十载,徐清的门生故吏自然也遍布朝堂之上,随着保守派的笔杆子对准徐清,徐清的党派自然也开始对保守派发动了笔战。
而笔战终究只是笔战而已,命令已经向天下发布而去,再怎么吵也没有任何的用处,毕竟徐清在民间的地位已然是如同诸葛亮一般,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诋毁的了得,除非有确切证据可以证明他犯下了滔天大罪,不然即便是皇帝,也不可能轻易处置的了徐清,这便是他的威望,也正是因为如此,赵昕才会把这个锅甩到徐清的头上来,因为只有他,才能受得了这个锅。
保守派对此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依靠笔战是不可能让徐清回心转意的,这是一个徐清思考了良久之后得到的答案,既然如此,那么便不可能回转,现在剩下的,便是要发动群众来让朝廷知道保守派的力量,以此才能让政令被收回去。
至于他们的具体做法也很简单,那就是立刻在汴京城中纠集所有的儒家学子到皇城门前情愿,要皇帝赵祯下诏书,废止向私立大学拨款,另外一边则是立刻联系遍布全国的书院,让他们离开书院到各大城市中去游行,演讲,让百姓们知道这样做的恶果,尽可能将这次行动抹黑成是废除儒家的前兆,以此来扰乱地方上的人心,以达到威胁中央的目的。
这种做法显然是十分让徐清被动的,毕竟先出招的赵昕,而现在保守派的应对则是天衣无缝的,相比起大学中的学子来说,儒家的门徒显然与世俗联系的更为紧密,身为官员,也更加容易让百姓们相信他们讲的话,而绝大多数百姓都是相信权威的,儒家的权威在这个世界上已然有千年之久,这样的威望是新学所不能企及的,一时之间,整个朝野地方都乱成了一锅粥,各地的请愿信如同雪片一般飞扑而来,淹没了赵昕的案头。
对于这样的情况,徐清自然也准备了一些措施去防备,比如说让各大革新派掌握的报纸不停的写关于这件事情的原委,希望通过纸媒来让百姓们知道,这次行动并不是为了取缔儒家,而只是为了给大学拨款而已,是为了促进科学,增加百姓们的生活水平而已,保守派们,是在夸大其词而已。
另一边则是联络各地的富商,这些人几乎每一个都是私立大学的捐助者,可以说他们是天然站在儒家的对立面的,同时他们也跟那些大学生们一样,渴望获得一部分的政治权利,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有财富和名声,却没有与之对应的社会地位,他们需要这些东西,而革新派便能给他们,所以得到徐清的命令之后,纷纷开始执行起来,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出钱捐款给各地的书院。
之所以会那么做,是因为徐清早已经了解到,这些书院之中,尽管有一些确实是为了保护儒家而在不停的奔走呼号,可其中还有一大部分,对于儒家并没有那么坚定,之所以会站出来,只是因为当地的那些土豪乡绅们愿意给他们一部分教学经费而已,要知道大城市中的书院自然不差,可是有些乡野之地的书院条件自然就差得多了,朝廷也没有那么多的补助,当地的学生也根本交不起学费,而在那些地方,也不会有什么大商人出现,不像那些大城市之中,商人云集,想要给大学捐钱的人那也是数不胜数,所以大部分的书院都是依靠当地乡绅们的捐款才得以维持住的。
而乡绅这个群体,几乎百分之一百都是保守派,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土地是一切生产的根源,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他们来说不但没有任何的好处,甚至还让他们的收益日益减少,这也是为什么保守派势力强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在汇聚了人口百分之七十的广大农村之中,近乎三分之二的人是全部接收保守派资助的,而各大初高中,则一般设立在城市之中,乡村地区是非常非常少的,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些地方就形成了保守派的强大力量,他们支持着学院的运转,学院也更加变得保守。
而现在,徐清让这些大商人,大资本家们给这些书院们捐款,其数额相比起当地乡绅来,要高出两倍以上,毕竟要比钱多的话,即便是大土豪也是不可能跟这些商人们比的,曾经现代有一个人做过一个统计,十九世纪末的时候,一个工人的生产能力相当于六个农民的生产能力,然后越往后,一个工人的生产价值就会越来越大,所以农民是不可能跟真正的商人们比钱多的,毕竟这些人拥有的土地,是城市里的商业土地,而这些乡绅们所拥有的土地,只不过是农村里的耕种土地而已,就像纽约市区的土地和美国中部州的土地哪个值钱,显然是个明白人就能知道的了。
通过这样大规模的撒钱,效果自然也是相当明显的,那就是当地书院们的闹场子开始从实质性的闹场子变成了敷衍的政治活动,尽管乡绅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并且督促这些学生们继续去闹场子,可是在巨额教育款项的捐助面前,他们又能怎么办呢?只能回家摇头叹气,大骂资本主义腐败之类的话来出出气了。
不过这也让全国的商人们损失了将近一千万贯左右的财富,这可比赵昕捐助给私人大学的钱要多得多了,可以说到现在为止,即便是徐清,也不可能再讲出这件事情只是一件捐款的事情而已,并不牵扯政治了,不然如果不牵扯政治,那么商人们完全可以把这笔钱直接捐给私立大学,这可比朝廷能够捐的钱多得多了。
在这一点上,徐清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尤其是这件事情很快就被各大保守派的报纸们登载在了头版头条上,一时间对于徐清的谩骂就是一刻也不曾停歇了,对此,徐清只能是忍下所有的责骂,继续一条路走到黑了,在安抚下地方乡村上的书院之后,徐清需要着手解决的就是地方城市中的抗议了。
相比起乡村中来说,这些人显然就要好对付的多了,毕竟城市之中,一直以来便是革新派的主场,其中大学生的数量也远远的高于保守派的人数,尽管相比起乡村来说人数要多了很多,可在比例上却是十分的不占优势,徐清只需要发动当地的大学生们便可以将这些人的声浪给压住,只不过徐清并不想采取那么暴力的措施,现在的保守派们气势正处在一个极盛向衰退的过程中,这个时候若是发生了流血事件,无疑是给他们大肆炒作的机会,徐清是断然不会去这么做的。
所以他只能另想办法,而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转移话题,这是现代政治中惯用的手段,徐清在电视上也已然领教过无数次了,自然知道这招到底有多么的好用,只要把全国百姓的注意力集中到另外一件事情上面,那么这件事情立刻会失去现有的关注度,等到另外一件事情的时间持续长达一个月之后,人们自然而然就会忘记到上一件事情是什么,至于记得的那一些,只会是少数而已,徐清又何必在意呢。
想到了这个办法,徐清便立刻在无数公文中开始找起了可以吸引全国民众注意力的事情,要想吸引全国的百姓,那么就势必要让全国百姓有切肤之痛,或者是感同身受之喜,这样的事情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着实是少有。
徐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外部侵略,这也是最好的转移矛盾的办法,历史上这样的手段简直是屡见不鲜,可是看着眼前的军情战报,辽金两国这两个狐狸精,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竟然在宋国朝野混乱的时间内没有派出远超卫戍的部队到宋朝边境来,这样一来徐清自然不能拉这两国当靶子来转移国人的注意力了,至于其他的殖民地,能够威胁宋朝的力量着实是很少,整体处于十分平稳的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想要通过他们转移矛盾,显然是不可能的。
通过外部侵略来转移矛盾的办法行不通,徐清便把主意打到了国内其他问题上来,而能够引起全国共鸣的问题,则非常的有限,而且一个操作不好,十分有可能死的就是自己,比如说环境问题,现如今确实是全民关心的问题,若是拿它来炒作,必然能够吸引全民的目光,可是危险却非常的大,保守派完全可以借着环境问题来倒打一耙,说都是革新派的发明创造,才让现在的环境变得那么恶劣,这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完全成立的,所以徐清断然不能用这个办法。
第二便是全国性的减税,这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人们对于捐款事件的争议,可是持续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人民大概高兴个三四天的时间,转眼便会重新将视线放在这件事情上,所以这种发钱式的解决办法,徐清也是不能参考的,除此之外教育问题、法律问题、铁路问题、平权问题尽管都可以引起全民的讨论,可都各自有各自的坏处,并且可操控性实在是太小了,任何一个意外都十分容易让徐清陷入到被动之中,所以徐清都一一否决了,不过还好天无绝人之路,在众多办法之中,终究还是让徐清找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皇室婚姻。
“什么,老师,你让我现在就成亲,这也未免太仓促了一些吧。”赵昕看着眼前的徐清,眼神之中充满了错愕和尴尬,还有那么一丝害羞,虽然他并不是一个什么都没做过的男孩子,可是与一个女人正式成亲这样的事情,对于一个十九岁的人来说,着实有些太过突然了一些。
“殿下,如今唯有以皇室婚姻之法,吸引全国民众之注意,才能将保守派之浪潮压低到最小,若不如此,则必然会让保守派抓住把柄将我等所编织的理由逐个击破,到那时,我等皆有可能远离朝堂,老臣已然老朽,并无所畏惧,可殿下尚是年轻之时,若是此时便赋闲在家,可甘心否?”徐清苦口婆心的说道,逼婚这种事情他也不想做,可是没办法,现如今唯有赶紧解决眼前的麻烦,才能让保守派无话可说,毕竟保守派势力就算再大,也不可能敢在皇室结婚期间大骂赵昕的举动,他们可是最为尊崇皇室的人,若是在这个时期造反,不就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么?
徐清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打算如此做的,可赵昕尽管能理解,但是真让他去结婚来平息这件事情的时候,赵昕还真是有些不情愿,毕竟他接受的思想就是新思想,其中自然也有对于爱情的思想,他想要的,是一个真正爱自己,也是自己爱的太子妃,而不是媒妁之言,连面都没见过的太子妃,可是赵昕也知道,这时的自己,已然是再也不能任性了,这时的他,终究还是对自己的鲁莽举动开始后悔了,若是自己当初不那么做,怎么今日会需要违背自己的想法,去跟一个陌生女子结婚呢?
“少傅,大婚人选,可有敲定?”赵昕尽管知道这婚是非结不可了,可终究还是有些不甘心,只不过徐清来找他,自然是早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一听到赵昕发问,立刻说道:“臣已从京城个名门闺秀之中挑选出了十数位美人,还请殿下挑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