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四百八十章:吴伯宗、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边朱棡宴请蓝玉,另一边赵庸也是计上心头。

勋贵这边生意迟迟没有进展,大家都不愿意先出钱修停车场或者仓库,这可不是小数目,万一赔了怎么办?

而且各家的态度都是:我出钱可以,别家也得出。

赵庸从中协调,结果一场股东会开的是面红耳赤,恶语相向。

无奈之下,赵庸只能拿出一个办法:“那就拖,拖住兴国商会,用纸钞换银子。只要把他们的现钱给换完,他们就没有现钱拿来周转了。”

现如今纸钞的信用很低,百姓们还都不是打心眼里认可。

要不是朝廷强制性的承认纸钞的可信性,商户们都不会承认这纸钞的购买力。

赵庸的打算就是把纸钞全部换给兴国商会,只要没有银子,兴国商会手里的就都是纸钞,到时候明里暗里添油加醋,这纸钞说不定就这么作废了。

其余几个勋贵一想,这主意不错。

也就纷纷答应了下来,当晚就把纸钞送到了赵庸府上。

而各家纸钞的数量也不在少数,朝廷回收了纸钞之后并没有废除纸钞项目,而是继续通过官员俸禄、物资采购等方面将纸钞流通出去。

这对他们来说那是巴不得啊。

对于这些勋贵们来说,钱还得是真金白银实在,放在自家库房里,那是一辈子也不怕贬值。

各家的纸钞随便聚一聚,就有七万多贯。

而赵庸更是无耻,居然还大张旗鼓的让人拿着纸钞去兑换。

有了朱元璋那一日在银商行的授意,赵庸的这种行为倒是显得合情合理起来。

……

“这样换下去,一百多万两很快就换完了。”

城楼上,朱元璋负手望着银商行那络绎不绝人来人往的场景,心里不由得有些心痛。

朱标暗自笑了笑。

“父皇这是……心疼了?”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有些没好气的道:“老四的事咱还没怪你呢,老三说什么你都答应,跟高丽以朝贡来通商这事这么大,你居然就给许出去了,你啊,对你这俩弟弟太溺爱了。”

朱标微微一笑。

抱着双手迎合着朱元璋的话点了点头。

“是,儿臣知罪。”

朱元璋看了朱标一眼,负手道:“文官那边,没找你说说情?”

朱标沉吟了一下,面色已经给了朱元璋答案。没说情是不可能的,孔希言这件事可不是小事,事关孔圣人之后,文官那边早就是急的团团转了。

“若是真的查办,孔家可没什么好下场。”朱元璋道。

只是,朱元璋话到一半,又觉得气不过,有些森然的冷声道:“但咱给过他们机会了,是他们自己不识好歹!怪不得咱!”

“仗着自己家里的权势就为非作歹,咱大明还是给老百姓说话的大明吗?要是不处置,跟当年元朝的那些不拿汉人当人看的贵族有什么区别?”

“咱朱重八不想到头来,被老百姓说咱是跟那些人是一头的,合起伙来欺负老百姓。”

“百姓们苦,每天辛辛苦苦的干活,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不能让他们寒了心,把咱大明,咱朱家给看扁了。”

朱元璋深呼吸一口气:“咱跟你说这些,也没说要把孔家就给绝了。”

想到这,老朱的眼神一下子有些怅然起来。

“天下都以孔圣人的学问为正统,可到头来,反倒是孔圣人自己的后人没有学个好。这读书人们都觉得圣人说的就是对的,他们信得……到底是圣人,还是咱呢?”

这是朱元璋的灵魂拷问。

也是询问朱标。

到底是圣人说的对,还是他朱元璋说得对。

“咱……,想起了一个人。”朱元璋沉声道:“此人名为吴伯宗!”

朱标抬头,有些惊讶道:“父皇也知道吴伯宗?”

“哼哼,去大同的时候,这个吴伯宗可是给咱留下了好一个印象。标儿也知道此人?”

朱标点头:“是,此人学问做的不错,当初父皇下旨作废成绩的时候,儿臣觉得可惜,故此将此人交给了老三。”

朱元璋叉腰,有些感叹道:“此人学问确实不错,虽离经叛道,将李敏给气的不轻,却也是条条有理。”

……

这边正说着吴伯宗,那边的吴伯宗正好就经历了一场大事。

大同府,自吴伯宗成为漠南总教谕,主管漠南文教之事之后,便一直是处于一个受人唾骂的状态,因为吴伯宗所建立的‘新学’经由那些教师的传播,成了一门可曾之为邪门的学问。

吴伯宗的教育观点和那些原先保定来的夫子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

并且,吴伯宗还公开批判了后世大儒对圣人学问理解的过错,将原本儒家的‘以诠释孔孟之道’的理解改成了‘孔孟之道在于简,敏于行’。

这一下子,抨击吴伯宗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先是那些夫子秀才,毕竟他们是读圣人学问养活自己的,不管是做学问还是教人学问,那都是靠着自己对圣人学问的理解做到的。

可吴伯宗居然说他们做错了。

这让他们如何能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聊?

这些个夫子秀才将事情一传播,很快就传到了孔家的耳朵里。

孔家也当即表态。

“你就是一派胡言。”

随后,好些个大儒更是不远千里的北上大同,怒气冲冲的要给吴伯宗这个小辈点颜色看看。山东号称孔孟之乡,大儒学士数不胜数,一些书院的山长,都纷纷出山,前来给他们的学问正统讨个公道。

除了大儒学士,还有民间清流,更有学子门生。

只能说,孔孟之道在天下的传播之广泛,可以说是天下第一大派。

是一个人都能看得出,吴伯宗这一次可以说是踢到铁板了!

“哼,无知小儿,公然抨击圣人学问,不过是跳梁小丑!”

“这一次,听说连吴伯宗老家抚州的清流都来了,这是清理门户来了。”

“大家都约好三日后登山门,这下子吴伯宗的新学可算是臭名昭着了。”

“好好地漠南总教谕不踏踏实实的干,非得显得他激灵去搞什么新学,这回怕是连老祖宗都认不出了。”

大同城中的人们议论纷纷,他们大多数都是来看戏的学子门生,而更多的则是来找寻机会的。这一次如此多的大儒齐聚大同,只要能够得到某个名师的举荐,说不定就能入朝为官。

这就是学子。

一边嘴里看不起吴伯宗的一飞冲天。

一边又酸的连醋味都散发了出来。

“你可得撑住啊。”

吴伯宗的小院子里,郭翀端着酒杯,神色微微担忧的道。

两人也是好久未曾聚拢,吴伯宗早已是好几杯酒水下肚,神态怡然的坐在凳子上微微一笑,青年稚嫩的脸色笑起来,竟有几分狂傲和不掬。

“子翔多虑了。”

吴伯宗的脸上,挂上了不屑和狂傲。

“王爷授业,若连这样的事情吴某都难当大任,吴某还是趁早绝了这门学问的心思。”吴伯宗低头,端着酒杯,看着酒杯里那清亮的酒水,语气高亢且慷慨起来。

“有的人读了几十年的书,可到底读明白了什么?”

“子翔,你看看这一次来的那些儒生清流,哪一个像是王爷那般的人物?”

“人读书,便是学理。理,为道理,而非朱程理学。是为致知,是为良知,正是因为有了良知,才会去遵循良知而行事,如此简单的道理,难道他们不明白?他们说着天下大同,却又将圣学捧的高尚,一口一个愚民,难道天下百姓真的这么需要圣学来教化?”

吴伯宗的声音越发的悠长。

“唯有……王爷!”

“唯有他!”

“只有他,心向黎民,面向百姓!”

吴伯宗说着说着,眼眶陡然红润了起来。

他丢掉手里的酒杯,起身摇摇晃晃的走出了院子,顺手从墙角将锄头扛在肩头,随后头也不回的走出了院子。

……

所谓拜山门,便是学问之间的讨论,论学便要有论点,而这一次清流名士们前来拜山门,首当其冲的便是要与吴伯宗论‘劝农诗’无用这个观点。

这个世道,读书人不少,因为就连元末战乱的时候,读书人都能有一个不错的栖身之地。

这一次来到大同的读书人属实是不少。

他们来到大同,原本还私底下埋怨这大同乃是苦寒之地,结果到了这里才发现,说是塞外江南也不为过!

雄伟的城墙,拥挤的人口,热闹的街景,以及秩序齐全的市场,到了大同,才发现原来塞外的城池也可以如此的繁华,如此的雄伟。

打脸来得太快,原本还打算以文教为切入点,暗讽大同的不开化和落后,结果到了才发现脸上如此的生疼。

于是,这些读书人转头就开始攻击大同的环境充满铜臭。

对此大同的百姓们表示根本没人搭理这些人。

“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官府下场以道路关卡进行收费,简直是荒唐!道路自古有之,从未听说过居然还要收费的。”

“晋王这简直是乱来!此举绝非兴化之道!”

“我中原王朝兴衰几千年,从未有过如此骇人听闻之事发生!圣人崇礼,人与禽兽之分亦是在此,如此重视钱帛,倒是失了礼数!”

这样的话,才大同每个地方都有出现。

清流们可以说是畅所欲言,这是他们的权利,更是他们赖以为生的手段。

并且他们的话,还有专门的人整理成册,上交到中书省去,说不定还能被朝中的大儒呈交给陛下。

而对于这些话,商人心里虽气愤,却也不敢反驳。

虽然这些钱都是他们交的,但这些钱却又不是朝廷无故征收的。

这些费用,包含了道路维护、仓库管理、道路整洁、治安维护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费用,他们行商才能如此方便省心。

这些钱他们交的放心,交的踏实。

不交这笔钱,难道还指望朝廷下政策来征收?

当初皇帝就因为一个沈万三,差点把天下的商人和富人都抓去了京师。朝廷出手,那就是往死里整!比起这个,他们巴不得晋王殿下多收点路费,安心!

而清流们在大肆嘲讽的时候,也终于有人正式对吴伯宗发出了论学的邀请。

并且这些人一上来,就将吴伯宗的学问直接跟社稷安危给划上了等号。

这是清流名士们的惯用套路。

不管什么情况,先上纲上线的和江山社稷扯上关系,这样后面说什么都是错的。

“吴先生也曾是圣人门生,既然为圣人门生,为何又要诋毁自己的授业恩师?此为,不忠!不管吴先生的学问如何深如瀚海,但德行不全,难以为师。”

找事的人每天都有,这一次更是直接追到了吴伯宗的门口。

吴伯宗站在门口屋檐下,门外,是密密麻麻堵着的好几十号人。

吴伯宗凝眉,有些不解的道:“孔圣授我于学,确实不假,可我何时诋毁过孔圣?”

“我只是说了,世人理解错了圣人的意思!一部论语,足够将圣人的学问理解完全,不需要再去作经写注的刨根问底。书本就是书本,文字也只是文字!便是看破了天,它也就只是书本。”

“道理,存于人心!与其去将原本就写明道理的文字读上千百遍,不如按照上面所说的去做一遍!”

清流冷哼一声,继续朝着吴伯宗发难。

而吴伯宗的反击也越发的流畅起来。

“难道吴先生认为天下的学子都错了?如今的大治之世,难道就是假象?”

吴伯宗声音清冷:“若你这样认为,也没错!天下的学子既然都讲究尊师重道,尊崇圣人,那岂不是说,一辈子的学问都无法超越先贤?”

“既然如此,那这数十代人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到底是为了什么?”

“错了,就是错了!若仅仅只是因为所谓的道理,那先贤不明白的事情,是不是后人也不能弄明白?先贤难道就没有不知道的事情?”

“为何天在上,地在下?为何任何东西没了依托会掉地上?为何太阳东边起西边落?为何捏住鼻子会窒息?”

吴伯宗的战斗力已经开始展露出来。

这是作为一个天文学家的威力。

此后的辩论,吴伯宗可以说是一骑绝尘!面对挑衅者的刁难,他总是能够轻易的反击,并且给对方沉重的一击!一句句精彩的辩词,一句句锋芒毕露的观点可谓是层出不穷。

这些,都是他自己悟的。

并且最让人佩服的事,吴伯宗全程没有过多的情绪波动,只有面色的冰冷和观点的坚定!

若是朱棡看到吴伯宗那千夫所指的辩论场面,也会感叹。

他当初所说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真的做到了。

他是个真正的,士!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无敌六皇子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抗日之浩然正气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异界帝国:小王崛起大唐小相公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讨逆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铁十字明末钢铁大亨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从赘婿到女帝宠臣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