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老者的话音刚落,朱瀚与朱标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望向窗外那座云雾缭绕的山峰,心中充满了对古老传说的好奇。

“哦?那古庙里供奉的神灵,真的如此灵验吗?”朱瀚饶有兴趣地问道,他的声音温和而充满探究意味。

老者微微一笑,眼神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那可不是吹嘘的,老朽自幼便生活在此,亲眼见过多次,每当镇上遭遇干旱或是虫害,只要村民们诚心祈求,不久之后,天公便会作美,风调雨顺。因此,那座古庙在我们心中,可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

朱标闻言,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听您这么一说,我倒真想亲眼去看看那座古庙,感受一下那份神圣与庄严。”

老者见状,连忙站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太子殿下、瀚亲王若是有意,老朽愿为二位带路。只是山路崎岖,二位需小心行走。”

朱瀚与朱标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期待与兴奋。朱瀚轻轻点头,对老者说道:“那就有劳老先生了,我们稍作准备,便随您一同上山。”

不久后,一行人便踏上了前往古庙的山路。山路蜿蜒曲折,两旁古木参天,鸟语花香,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树叶的清新气息。

“老先生,这山上的古庙,除了祈求风调雨顺之外,可还有其他特别之处?”朱瀚边走边问,他对这座古庙充满了好奇。

老者微微一笑,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哦,那可多了去了。古庙之中,有一尊由整块巨石雕刻而成的神像,据说那是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宝物,能够镇妖辟邪,保佑一方平安。而且,庙内还藏有一本古籍,记载着许多古老的咒语与仪式,据说能够解人危难,驱邪避害。”

朱瀚与朱标闻言,皆是精神一振,对那座古庙的期待更甚。他们加快了脚步,沿着山路继续前行。

终于,在经过一番艰难的攀登之后,一行人来到了山顶的古庙前。古庙虽历经沧桑,却依然巍峨壮观,红墙绿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透着一股庄严与神秘的气息。

朱瀚与朱标轻轻踏入古庙的门槛,脚步不由自主地放慢了,仿佛连周围的空气都因这份古老与神圣而变得凝重起来。

“这古庙,真是别有一番风味。”朱瀚轻声感叹,目光扫过缭绕的香烟,与晨光交织成一幅宁静的画面。

他们缓缓走向庙宇中央,那尊巨大的神像映入眼帘,令人不由自主地生出敬畏之心。

“这神像,真是气势非凡。”朱瀚停下脚步,细细打量,“历经风雨,依旧威严如初。”

“是啊,皇叔。它的面容如此慈祥,仿佛能看透人心。”朱标轻声说道,也合十双手,对着神像深深鞠躬。

完成仪式后,朱瀚转过身,目光在庙宇内搜寻,“那位老者提到的古籍,不知会藏在何处?”

朱标闻言,目光扫过四周,最终落在角落里的古朴书架上,“或许,答案就在那里。”

两人并肩走向书架,指尖轻轻滑过一本本泛黄的经卷与古籍,仿佛在与历史对话。

“这些书籍,每一本都承载着先人的智慧。”朱瀚轻叹,突然,他的手指停在了一本封面略显陈旧的书籍上。

“看,这本封面上的金线绣字,虽已模糊,但似乎与老者描述的相符。”他兴奋地拿起书籍,递给朱标。

朱标接过,小心翼翼地翻开几页,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皇叔,这确实是关于古老咒语与仪式的记载!我们找到了!”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对接下来探索的期待。

“看来,这座古庙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神秘。”朱瀚感慨道。

“是啊,皇叔。这次探访,真是不虚此行。”朱标回应着,两人继续沉浸在古籍的世界中,试图揭开更多关于这座古庙的秘密。

此时,庙宇外的老者静静地守候,他的眼神中满是虔诚与期待。偶尔抬头望向庙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探索的热情与喜悦。

随着日光的西斜,古庙内的光线渐渐柔和,朱瀚与朱标也结束了探索。

他们带着古籍,满心欢喜地准备离开。随着夕阳的余晖渐渐消散,朱瀚与朱标带着那本珍贵的古籍,缓缓走出古庙。老者依旧守候在门外,脸上洋溢着满足与欣慰的笑容。

“二位殿下,此行可有收获?”老者恭敬地问道,眼中闪烁着期待。

朱瀚微微一笑,轻轻拍了拍手中的古籍,“收获颇丰,多亏了老先生的指引。”

朱标也点头表示赞同,“这古籍中记载了许多古老的咒语与仪式,对我们了解历史与文化大有裨益。”

老者闻言,脸上露出更加灿烂的笑容,“能为二位殿下效劳,是老朽的荣幸。”

告别了老者,朱瀚与朱标踏上了返回小镇的路途。

“皇叔,这古籍中的内容如此珍贵,我们该如何将其妥善保管并进一步研究呢?”朱标边走边问,目光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朱瀚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标儿,我看我们可以先将古籍带回京城,交由翰林院的学者们进行整理与翻译。他们学识渊博,定能从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朱标点头表示赞同,“皇叔所言极是,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古籍的内容,还能将其中的智慧传承下去。”

回到客栈后,朱瀚立即修书一封,详细说明了古籍的发现与重要性,并命人快马加鞭送回京城。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耀在小镇上时,朱瀚与朱标已经整装待发。他们继续踏上了前往蜀地的旅程。

朱瀚突然说道:“标儿,我还有一个想法。我们是否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收集各地的民情民意,定期向朝廷汇报?这样,朝廷的决策就能更加贴近实际,避免闭门造车。”

朱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皇叔此计甚妙!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建议。我们可以向父皇提议,设立一个‘民情司’,专门负责此事。相信父皇也会赞同这样的举措。”

随着朱瀚与朱标的讨论,关于设立“民情司”的想法逐渐在他们的脑海中成形。

朱瀚与朱标商议后,决定即刻将设立“民情司”的想法上书给朱元璋,以求得皇上的支持与批准。

两人回到客栈,朱瀚铺开宣纸,提笔欲书,而朱标则在一旁研磨,两人神情专注。

“标儿,你觉得这封奏疏该如何措辞,方能打动你父皇?”朱瀚一边思考,一边询问朱标的意见。

朱标沉思片刻,缓缓说道:“皇叔,我以为,我们应在奏疏中详细阐述设立‘民情司’的必要性与益处,比如它能如何帮助朝廷更直接地了解民间疾苦,如何促进政策的科学制定与执行等。同时,我们也要强调,此举并非权宜之计,而是关乎大明长治久安的长远规划。”

朱瀚点头赞同,随即提笔疾书,将两人的想法融入字里行间。奏疏完成后,朱瀚又细细审阅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命人快马加鞭送回京师。

数日后,京师皇宫内,朱元璋坐在御书房中,手中正翻阅着朱瀚与朱标的奏疏。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这设立‘民情司’的想法,倒也不失为一个良策。”朱元璋喃喃自语,随即召来贴身太监,吩咐道,“速传李善长、刘伯温等重臣入宫,朕有要事相商。”

不久,李善长、刘伯温等重臣便匆匆赶来,依次行礼后,静待朱元璋的旨意。

“诸位爱卿,瀚弟与标儿上书,建议设立一个‘民情司’,专门负责收集各地的民情民意,定期向朝廷汇报。朕以为,此举颇有意义,不知诸位爱卿有何看法?”朱元璋的声音沉稳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善长闻言,微微欠身,恭敬地回答道:“陛下,瀚王爷与太子殿下此议,实乃高瞻远瞩。设立‘民情司’,确能使我朝更加贴近民意,促进政策的科学与民主。臣以为,此举值得一试。”

刘伯温也点头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民情乃国家之根本,了解民情,方能制定出真正符合百姓利益的政策。臣亦支持设立‘民情司’。”

朱元璋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下旨:“既如此,朕便准奏。即日起,设立‘民情司’,由户部牵头,联合礼部、刑部等部门,共同负责此事。瀚弟与标儿既提出此议,便由他们二人监督指导,确保‘民情司’顺利运作。”

众臣闻言,纷纷领旨谢恩,心中对朱瀚与朱标的远见卓识充满了敬佩。

消息很快传回了蜀地,朱瀚与朱标得知后,心中满是欣慰与激动。

随着设立“民情司”的旨意下达,大明朝内上下一片忙碌,各部门紧锣密鼓地投入到筹备工作中。朱瀚与朱标作为此事的倡议者,也立刻回到京都,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一日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朱瀚与朱标身着朝服,并肩步入御书房,准备向朱元璋详细汇报“民情司”的筹备进展。

御书房内,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威严而深邃,审视着手中的奏章。见朱瀚与朱标步入,他轻轻放下奏章,示意二人上前。

“瀚弟,标儿,你二人来得正好,朕正欲询问‘民情司’的筹备情况。”朱元璋的声音沉稳有力,透露出对此事的高度重视。

朱瀚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后,详细汇报了筹备工作的进展:“皇兄,自陛下恩准设立‘民情司’以来,户部已联合礼部、刑部等部门,共同制定了详细的筹备方案。目前,我们已选定了办公地点,并着手招募人员,预计月内即可正式运作。”

朱标紧接着补充道:“父皇,儿臣以为,‘民情司’的运作不仅需有完善的组织架构,更需有明确的职责与任务。儿臣建议,可设立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政策建议等若干小组,确保民情民意能够迅速、准确地传达至朝廷。”

朱元璋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标儿所言极是。‘民情司’的设立,旨在搭建起朝廷与百姓之间的桥梁,确保政策制定更加贴近民意。你二人需继续用心筹划,务必使其发挥实效。”

朱瀚与朱标领命,心中更加坚定了做好这项工作的决心。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章,目光温和地看向朱瀚与朱标:“瀚弟,标儿,既然筹备工作已初具规模,那么接下来便是选址与搭建的具体事宜了。你们有何打算?”

朱瀚微微欠身,回答道:“皇兄,关于选址,臣弟以为,‘民情司’应设于京城繁华之地,既便于百姓前来反映情况,也利于我们及时收集信息。臣弟初步考虑了几处地点,需进一步勘察后再做决定。”

朱标接过话茬,补充道:“父皇,儿臣认为,除了繁华地段,我们还需考虑办公环境的安静与私密性,以确保‘民情司’能高效、公正地处理民情民意。”

朱元璋点头表示赞同:“你二人考虑周全,甚好。那么,就依你二人所言,先去实地勘察,选出最合适的地点。”

几日后,朱瀚与朱标带着几名随从,开始了选址的实地勘察。

第一站,他们来到了京城东市的一处空置府邸。这里交通便利,四周商贾云集,人声鼎沸。

“此处繁华,人流量大,确实便于百姓前来。”朱瀚环顾四周,满意地点了点头。

朱标则仔细查看了府邸的内部结构:“环境虽好,但府邸内部格局略显杂乱,需要重新规划整理,恐耗时较长。”

一行人随即前往下一处候选地点——位于城南的一处幽静庭院。这里远离喧嚣,环境清幽,适合办公。

“此处环境幽静,利于思考,但位置相对偏僻,百姓前来可能不便。”朱瀚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天将任:百战英魂三国之小兵传奇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