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转冷,在一场大雨之后,之前的燥热消失了。
那个被征服的无名部落,彻底融入了陈天的部落,如今部落中将近一百人,都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住在外面棚子里的男子,有时候也会进山洞。
山洞里的人有时候也会出来。
陈天并未阻止这一切,只要两个部落能融合在一起,繁衍是他们应有的权利。
随着秋日的临近,根似乎变得焦躁不安起来。
有几个年纪大的原始人,也都显露出了同样的神情。
他们每天都在高处张望,看向河流的下游。
陈天依稀记得,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部落的一些人总要出去一趟,正是去河流的下游。
离开后,在冬天来临前这些人就会回来。
有时候有的人再也不会出现,有时候又会带回来一些新的人加入部落。
之前陈天并未想起这些,现在想起来,应该是部落之间的交流。
将成年的男性和女性带出去。
大部分的男性会进入其他部落完成婚配。
也会带回来一些新的男性,作为部落外来血缘的补充。
亦或者在部落聚集的时候,男女在外直接野嗨,和不同族群的人进行深入交流,最大可能地保证不在本族群内繁衍。
说不定回来的时候,就会怀上孩子。
既然本部落有很多走婚的男子,那么周围肯定有提供不同血缘的部落存在,这一点陈天早就已经知道了。
这是一个接触其他部落的好机会。
呜呜——
根每日都会看着河流下游,到了这个时候,那些强大的部落会派来类似使者的信使。
这些人会带着附近的部落,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进行交流。
除了交流生孩子的事情,自然还有一些物资、经验技术都会在这里交流。
不过从根部落的发展情况来看,周围这几个部落的文明程度也不是很高。
都处在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期,能不能制造火焰都是两说。
就是不知道,这些部落的人数如何。
一般来说,旧石器时代的部落人数,不会过于夸张。
一百多人,最多两百人已经是极限了。
再多的话,一来会难以控制,二来食物就会严重不足。
人类活动的范围是有限的,采集的食物也是有限的。
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范围有限,能够采集的食物也是有限的。
人数太多的话,固定范围内的食物将无法负担这么多的人口。
部落中就会分化出一部分人,进行迁徙。
根的部落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主部落的人口太多,根只能带着自己的子女离开原来的地方,建立自己的部落。
如果这里的部落都是在自然的情况下发展,陈天猜测下游食物丰富的地方,应该有一个比较大的部落。
以这个部落为中心,分散有很多小部落。
这些部落其实都是远亲。
而且这些部落的人口,也不会多到离谱。
除非他们发明出了陶器,可以冶炼金属。
这样就可以带着水走更远的路,也可以捕猎更多的食物。
或者学会了畜牧和种植,丰富了食物的来源。
从目前的情况分析,这些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对于部落之间的接触,陈天并不排斥,也不是很担忧有人数过于庞大的部落前来侵犯。
相反这是一个进行宣传自己部落的好机会。
……
其他部落的“使者”还没有来,部落里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一窝兔子又生了!
兔窝里面,挤满了白白胖胖的小兔子。
最里面可以看到一些还没长毛,浑身泛红的小家伙。
自然是刚出生的小兔子。
兔子在兔窝的里面,又挖出了一些空间,里面倒不是非常拥挤。
但是等兔子再多,这群家伙会一直在里面打洞,这肯定不行。
而且现在这些兔子胆子也大了,经常在院子里乱跑,前几天还跑出去了一只,至今下落不明。
园子里的母鸡,也顺利的孵出了几只小野鸡。
这群野鸡依旧是野性不改,见人就琢,这群小野鸡也是有样学样,甚至还跑去琢那些刚刚走出洞穴的小兔子。
“这些野鸡,比人还难驯化。”陈天吐槽。
不过这样下去可不行。
有必要扩大一下养殖厂了。
正好部落的二台,也就是石墙和土墙的中间,有一片还算宽阔的平地。
在那里用板筑夯土,给兔子打了一排兔窝。
窝顶是用树枝和干草铺盖而成的,防雨又防雪。
窝内宽敞干燥,适宜居住。
每一个窝的前面,都有一片小空地,用篱笆围了起来。
这样兔子一天可以活动,但是也不会跑丢了。
至于它们爱打洞,就让它们打吧!反正只要不把山打穿,是打不出去的。
兔子安顿好之后,阿菜又把那只小鹿拉了下来,栓到了兔子窝边。
这样一来,山洞外面的养殖区里,全部都是那群野鸡了。
这些鸡整天又唱又跳,十分烦人。
陈天都有一种宰了它们炖汤吃的冲动。
但是为了部落的未来,他还是忍住了。
鸡不可失。
因为鸡生蛋、蛋生鸡。
部落或许不缺少几只野鸡,但是部落缺少大量的鸡蛋。
未来部落会经历寒冬,而且还有很多小宝宝出生,鸡蛋是最有营养的东西。
如果以后部落的孩子们每天都能吃上鸡蛋,喝上牛奶,那么部落下一代的体质将会有突飞猛进的增长。
所以养鸡这件事,依旧是部落的基本策略,不能擅自改动。
不过等到院子里的小鸡多了,倒是可以把几只老野鸡给宰掉,这样一代代驯养,或许几代之后就能有所转变。
鸡蛋暂时不取了,要不然阿菜又会被啄哭。
……
圭表被搬到了棚子外,上面每天都会划上一道小杠,陈天注意到圭表上的刻度越来越靠北,这说明马上就要深秋了。
这几天他除了在圭表上记录,每天都会注意观察日晷。
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日晷的指针都会投下第一缕的影子。
起初,这影子都是在西南方位。
因为这时候太阳在东北升起。
而后,这一缕影子越来越向西。
这说明太阳升起的位置,从东北渐渐到了正东。
直到有一天,这缕影子到了正西的方向。
也就是说,秋分这一天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