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师,您刚才说的什么陷阱来着?价值陷阱?这是什么意思啊?”
苏世杰都已经把三个条件说完了,男子却还仍然停留在第一个条件。
“看来你并不清楚所谓的价值陷阱是什么。”
“是,我不清楚。”男子摇头道,“我甚至都没有听到过这种说法。价值投资就是价值投资嘛,怎么还多出了一个价值陷阱?”
“因为不是所有的价投都是真价投,有些股票只是看上去有价值,而实质却是深不见底的陷阱。”苏世杰说道,“我接下来就说说这几个陷阱吧!要想做好价投,理解这些陷阱很重要。因为只有避开价值陷阱,我们才能真正选到有价值的公司。”
“苏老师,你讲!”男子又有些急促了。
“首先说说价值误判产生的陷阱,我们做价投的,就是会坚守心中的价值。我们认为这家公司该值什么价,于是便等着它出现价值回归。当股价终于匹配它的价值时,也就是我们盈利的时候。
这看上去都很美好,但怕就怕我们认定的价值是假的,我们看到的价值没有价值。
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我们坚守着一只不该坚守的股票,它不仅浪费了我们的时间,而且也会让我们的本金遭受损失。这实实在在是对投资人的双杀!”
“那价值陷阱到底怎么分辨呢?”男子问道。
“你别急,听我慢慢讲。”苏世杰笑了笑,接着说道,“我举几个例子你就清楚了。首先最常见的一类是由于科技进步产生的价值陷阱。
我们知道,科技的发展会改变人们的生活,但同时,它也会改变公司的命运。
当一家科技公司处在估值很低,看上去足够便宜的时候,请先不要想着捡便宜。它是真的便宜吗?它现有的产业在未来有前景吗?随着科技的发展,它现在拥有的科学专利会被淘汰吗?
如果在未来它已有的科学技术会被淘汰,那它估值低又有什么用呢?它最终会从估值低,变得估值归零。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买入股票,那他可能就会承受本金永久性亏损的风险。
想想原来的胶卷相机,想想科达的股票。想想原来的功能机老大诺基亚,再看看如今高高在上的苹果。
如果你判断不了未来科技的变化,你就很可能踏入科技发展带来的价值陷阱。
这是一个很可怕的陷阱。因为你用现在的认知看现在的科技,永远会觉得它没问题。但未来到底怎么样?谁知道呢?
你让当时用科达相机的人想象现在用手机就能拍照,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这就是价值陷阱的一个典型,看似低估的公司,其实存在着被科技发展淘汰的危险。”
“是啊,我小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现在的生活会是这样。大家出门都不带钱包了,用手机就能直接支付。这变化真的太大了。”男子点头感叹道。
“时代在进步,科技也在发展,投资不能投资会被淘汰的科技型企业。那些企业估值再低,那也是雷,要远离。”苏世杰说道,“除了被技术淘汰的这类公司外,我通常也不会选择一个行业里的小公司。”
“为啥啊?”男子不太理解道,“小公司不才有发展的空间吗?”
“如果整个行业还在大步发展,那小公司是会有些机会,但机会也很小。”苏世杰解释道,“目前的大多数行业其实都存在小鱼吃虾米,大鱼吃小鱼的现象。
也就是说,当一个行业变得成熟以后,大吃小是一种常态。具有规模优势、市场优势、品牌优势、供应链优势、客户优势、成本优势的公司会越来越强。它们的市占率会越来越高,这自然会压缩小公司的生存空间。
所以,现在看上去一些估值很便宜的小公司,它们真的便宜吗?有一天,它们可能会被大公司打败,而且这是大概率事件。
在股票投资里,选择强者才是硬道理。虽然股民常常会用强者恒强来鼓励自己追强势股,但价值投资也存在强者恒强的说法。我们选择公司,一定要选择一个很强的公司。那些很弱的公司,选来干嘛呢?”
“也就是说要选择一个行业的龙头,对吧?”男子说道。
“当一个行业还没有出现一个垄断性公司的时候,就去选择那些看上去最有可能成为垄断型公司的公司。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避开小公司的陷阱。”
“了解,了解。”男子连连点头。
“还有一类价值陷阱是投资夕阳产业的公司。整个产业都已经过了黄金发展期,你还去投资它干嘛呢?”苏世杰说道,“股民常说的顺势而为用在价投上也是对的,整个行业都不行了,那里面的公司能有多好?
特别是一些具备重资产特性的夕阳产业,它们是进退两难啊!有那么多重资产却没有生产需求了,那重资产其实就是废铜烂铁,毫无价值啊?
以前在行业热闹时的大手笔投资,现在都可能成为这些企业要命的杀手。看上去只有几倍市盈率的重资产公司,其实它可能根本就没有投资价值。
低估吗?不!估值为零都有可能发生。
有些价投会打着买资产的口号去投资这些企业,但如果它们的资产是死娃娃资产,那资产又有什么价值?不是所有的资产都值钱,有些资产是一分钱不值!
特别是在这个供过于求的时代,这样的无用资产会越来越多。
我们做价投,要规避的就是这样一些无用资产。把钱投在真正能产生价值的资产上,这才可以让我们跟随资产升值。否则,买了死娃娃资产,怎么亏死的都不知道。”
“那我怎么知道哪些资产是不行的呢?哪些资产又是行的呢?”男子问道。
“这就要考验一个人的判断力了,以及他的观察能力。”苏世杰回应道,“其实什么资产可以,什么资产不行,大多数人都能看到。
但很多人在看到的同时往往又会选择忽视常识,明明好的东西他们偏不买,而那些看上去就没前途的东西,他们却对它乐此不疲。
只因为那些没前途的东西,现在看上去还值几个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