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人和人终归不同。

朱由检,并非一个没有容臣之度的君王,事实上,任何刚愎自用的君王,到最后的下场,都是众叛亲离。

他还只是猜忌了一下耿如杞,但是并没有在任何的时候,表现出对耿如杞的不满,也未曾对耿如杞的行动,做出任何的干涉,并且在大明和朱家,朱由检的选择也是大明,而不是他们老朱家。

那两个他见都没见过的晋王和代王,朱由检跟他们的确不熟。

他只是内心有一些对耿如杞不理解和必要的提防罢了。

若是人比人,那就真的是气死人了。

朱由检只是个人性质的防备,甚至于被防备的对象耿如杞,还在漫天的风雪中,带着不到百骑的锦衣卫,向着归化城而去,压根就不知道大明皇帝其实心里有疑虑。

对面建奴主的黄台吉,那已经不是防备那么简单了。

建奴的兄弟阋墙的大戏,正在一步步的走向不可回头的局面,范文程如丧考妣,因为主要责任都要归结于黄台吉,代善只是在自保而已。

但是权斗,哪里来的对错?只有立场,范文程也只能寻找法子,来解决掉两个人的隔阂,否则真的闹起来,最后肯定是覆水难收,进一步削弱后金汗国的力量。

相比较大明的战争潜力,建奴这方面欠缺太多了。

朱由检用力的坐直了身子,对于耿如杞之事不再谈起,他对耿如杞只有一个立场,那就是只要是对大明好,他爱做啥做啥,肉烂在锅里,比便宜了外人强。

哪怕哪天耿如杞高举清君侧的大旗,来到京师,朱由检也认了。

“议和之事,推进缓慢,不过最近来了些好消息。”朱由检小声的将黄立极的挑拨离间的计划,前后说了一遍。

袁可立和孙承宗面面相觑,黄立极焉儿坏,这个,他们俩和黄立极共事了很久,自然再清楚不过了。

黄立极是一个完全没有下限之人,但是今天这出在建奴挑拨离间的大戏,实在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袁可立有些犹豫的问道:“那范文程没想过贿赂黄立极吗?”

朱由检点了点头,据他所知,黄立极算是贪官污吏中,那种属于主动贪墨的人,而非同流合污被迫贪墨,这一点上,黄立极爱财,京师连稚童都是知晓的。

还有人将黄立极比作是宋朝的蔡京,为了敛财无所不用其极。

“这件事奇怪就奇怪在这里,范文程的确是想贿赂黄立极,让黄老仙收了神通,但是黄立极把吴孟明留在身边,不给范文程接近的机会,这行贿一直就没成,也不知道黄立极是想坐地起价,要的更高一些,还是要做甚。”朱由检奇怪的说道。

黄立极是贪恋权力、喜欢荣华富贵之人,朱由检当然以为黄立极在坐地起价,逼迫范文程出更高的价格。

可是黄立极连牌都不看,怎么知道范文程出的价格不够高呢?

“万岁爷,臣倒是觉得,黄师父,平日里是贪财了些,但是在大是大非上,还是拎得清楚,这事,咱们再看看?”王承恩又为黄立极说了句好话。

袁可立才讶异的看了一眼王承恩。

大明的权力分为三大块,集中在大明皇帝、文渊阁、司礼监的手中。

而文渊阁的首辅已经换成了徐光启,但是万岁也以徐老师父年岁已高,万事黄立极多担待,算是定了黄立极次辅之位。

王承恩是司礼监的大太监,自古宦官和文臣那就不对付,稍有机会,就是互相攻讦。王承恩为黄立极说话,是袁可立万万没想到的。

不过袁可立的目光里,满是担心,他担心王承恩此番举动,意在收拢人心,学那魏珰一般。

幸好现在的大明皇帝十分勤勉,即使王珰做了魏珰,也做不长久。

这才让袁可立稍稍安心。

“也是,那就再看看。”朱由检点了点头,满脸笑容的说道:“近来大明朝可是忠臣贤良辈出。”

一时间有点不习惯的朱由检才猛然发现,自己身边聚集了一大群人,袁可立、毕自严、徐光启、孙承宗、孙传庭、卢象升这些本来就彪炳史册的人物不说,最近来黄立极和耿如杞也越来越有能臣之相。

这些个臣子们,忠心多少犹未可知,但是都是在竭力尽能的为大明做事。

“明君出则良臣显,自古如此,万岁。”孙承宗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说道。

这马屁拍的,朱由检一时间有些不适应,而王承恩皱着眉头看着孙承宗,这谗言都让孙承宗说了,他说什么?

他这个宦官,失职了。

北方的太阳病恹恹的没什么力气,但是南方此时可大不相同,此时的川中已经有了几分热意,各种山花烂漫,一片生机昂扬蓬勃而发之意。

大明唯一的女官,秦良玉,看着京中来信,面色十分凝重。

“拱明,你带七千狼骑驰援京师,皇上组建班直军,结果遇到了征兵难事,朝中决议由山外九州军卒为主。但是翼明分析,山外九州之民远远不够,所以你带川骑前往勤王。”秦良玉放下了书信,对秦拱明说道。

秦拱明是战死塞外的秦邦屏的次子,而起长子秦翼明驻扎京师未归,这封书信就是秦翼明由京中来信。

秦翼明在书信中提到,不仅仅是万岁组建新军要人,蓟门火炮局同样要人,京营二十六卫清冗也要人,而锦衣卫更是缺了三万余丁,这么多的缺额,仅仅靠山外九州组军,怕是万万不够。

七千川骑,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但是这是此时秦良玉唯一能够拿出的军队了。

川中并不平静,连年大旱,早已是饿殍遍地,离京千里的川中,如同一个随时可能点燃的火药库一样,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哄的一声,彻底炸裂开来。

而且刚刚结束的武夷夷乱也让狼骑疲惫不堪。

秦良玉领大明皇帝谕旨,安川之职在身,这七千川骑,已经是最后的家底了。

“可是姑母,川中……”秦拱明虽然年纪尚幼,但是却不是什么都不懂,川中的形势,他自然是知晓几分。

“我知道,必要的时候,我会前往柳营找黔国公帮忙,你不要担心。”秦良玉示意秦拱明莫要担心这个事,川中还有可以借力之地,那就是大理。

大理的黔国公手中,可是有效仿汉时周亚夫细柳营建的柳营军,虽说不到两万,但也都是能战之军,若是川中有变,可从柳营请援。

黔国公是封号,而川中和大理,都称其为沐王府。

秦拱明一听姑母说到了沐王府,脸色急切的说道:“沐启元他轻狂不法,纵容家奴掳掠百姓,大理巡抚余瑊,按律要逮捕犯法家奴,沐启元直接调动了柳营军,架起了火炮,炮轰巡抚,这等人,姑母万万不要信他半句才是。”

“我与沐启元母亲宋音素素来交好,不是信儿,而是信其母亲,你安心了吧?”秦良玉笑着说道。

沐王府的十世孙的沐启元的确不是很靠谱,这在川中和大理,都是广有耳闻,但是沐启元的母亲可不是糊涂人,要是有必要的时候,宋音素也是能够代镇大理。

“原来如此,那孩儿就放心多了。”秦拱明听到了宋音素的名字,却是不再担心。

宋音素是沐启元的母亲,为人极其可靠,老国公走的时候,也将一应事物,交给了宋音素打理。

“那就快去收拾吧。”秦良玉笑着支开了秦拱明,面色变的十分的凝重。

川中形势,远比她表现的更加严峻,而沐王府更是自顾不暇,宋音素和沐启元不和之事,已经弄的几近人尽皆知,但凡是消息灵通一些的,都知道了这件事。

秦良玉呆呆的看着天空,良久才叹息的说道:“希望来年真的可以风调雨顺。”

救川的只有天象,没有其余之物,只有风调雨顺,川中才会安稳,但是往年的大旱连连,今年倒是接连下了几场春雨,让秦良玉心中的大石头落下了几分。

沐王府内。

宋音素看着手中的一块金牌,这是【黔宁王遗记】,巴掌大,金灿灿煞是好看,上有两片蕉叶,顶部有一圆形穿孔以便系绳。

金牌正面居中刻“黔宁王遗记”五个空心大字,右侧刻“此牌须用“四字,左侧刻“印绶带之”四字。

背面刻有【凡我子孙,务要忠心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谕,慎之,诫之。】

乃是初代黔宁王,朱元璋的义子,沐英传下的信物。

这代表了宋音素已经在考虑沐王府的嗣位大事。

现在的沐启元若只是有些枉法,宋音素还不会请出这等信物,实在是沐启元做的太过分了。

沐启元最近在招兵买马,联袂各种商贾,屯集兵甲之物。

沐王府有镇守昆明,安定大理云南之职在身,屯集兵甲之物,本是应该,但是怀就坏在,沐启元四处招摇说必杀巡抚余瑊!

上次兵围巡抚衙门,用火炮对准巡按公署,就已经引得朝堂大为不满,不是天启皇帝大渐,皇权更替诸事太多,沐启元仅仅这一件事,就足以连累整个黔国公府上下不宁。

“吾家累世忠贞,原无失德,岂因此子败祖宗臣节乎?”宋音素叹气的收起了金牌,拿出了一瓶毒药,那是她儿子,她下不去手,可是不下手,长此往下去,不仅仅是沐启元本人,整个沐王府,还有西宁侯宋氏也要受到牵连。

沐启元和地方巡按的不合,由来已久。

事实上,在上一代黔国公的时候,这种冲突就已经十分明显了。

天启三年,贵州、四川境内土司安邦彦、奢崇明发动叛乱,越闹越大,而川军主力,却在山海关外作战,正在归来途中,安邦彦、奢崇明越闹越大,地方巡按无法安定地方,浙江御史傅宗龙上书,请已经乞病的黔国公沐昌祚代镇贵州四川。

而那时跟随父亲沐昌祚老迈,而秦良玉一家和川军狼骑都在塞外,不得已,沐昌祚出山代镇。

而自此,矛盾就已经愈演愈烈。

沐启元生性悍悖无忌而暴横,连沐昌祚都压不住沐启元的性子。

天启三年六月,沐昌祚亲笔手书,请求天启皇帝撤销沐启元的援黔副总兵之职,在奏疏中,沐昌祚也是直言,沐启元性习乖傲,任用匪人,难堪军旅重任。

天启皇帝最终还是褫夺了沐启元的援黔副总兵的职务,而是一切由沐昌祚全权料理。

沐昌祚并没有辜负天启皇帝的信任,在秦良玉等川军主力回川之后,配合上细柳军,奢崇明的叛乱很快就被平定。

但是在平定之后,沐昌祚本就老迈之躯,终于不堪军务之疲惫,大渐,撒手人寰。

而沐王府嗣位上,依旧是沐启元。

沐启元顺理成章的接手了黔国公的世袭之后,变本加厉的将当初平定奢崇明之乱中受得气还了回来。

围困巡按衙门之事,并非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

若是沐启元是盛怒之下,临时怒急攻心,宋音素还能劝一劝,但是沐启元的行动很明显是早有筹谋,这让宋音素更加忧心忡忡。

“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宋音素将手中的药瓶递给了仆从说道:“晚饭的时候,放到酒中,让世子喝下。”

世子,沐昌祚并非上书请旨恩袭沐启元,沐启元本身德不配位,沈昌祚有意废嗣,可是还未做完就走了。

正是这没做完之事,才让母子,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此时的宋音素看着渐行渐远的仆从,已经泪流满面,那是她的亲儿子,小时候,也是阿母阿母,我要找阿母,叫了她三十年母亲的儿子,虎毒尚不食子,况人乎?

但是此时已经由不得宋音素犹豫了,去岁,也就是天启七年三月初,云南武夷夷乱刚平,这次武夷夷乱,打了足足三年之久!

大小战一百三十三次,共计三百余土司夷酋跟随作乱被斩首,约四千余夷人被诛,其余充军派矿不下十万之数,刚刚伤筋动骨的滇南,又有了夷乱的传闻。

而之前为依仗的秦良玉的川狼骑,有七千余前往京师,这才让宋音素下定了决心。

大理、云南不能乱了,若是沐启元一意孤行,和地方巡按打起来,那大理和云南就会乱成一锅粥,再掀兵祸,刚刚压下的土司叛乱,又将起复,皆是生灵涂炭。

“沐家!满门忠贞!”宋音素握紧了手中的金牌,用力的说道

沐启元要杀巡按造反,宋音素也留不得他了,若是沐昌祚能够活的更久一些,把废嗣之事做完,她们母子也不用走到今天这一步了。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开着外挂闯三国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李二,我真不是你三弟!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首辅家的傻儿子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大明:超神永乐时代铁十字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明贼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大魏第一武卒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唐末从军行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王直历史请就位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