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元佑二年五月乙卯(初四)。

蒲宗孟伏跪于自己在汴京的家中前院,面朝着皇城方向,听着前来宣读旨意的内臣,抑扬顿挫的念诵声,心情无比激动。

“门下……”

“王者以得人辅政为功,宰相以代天理物为任!故三阶色齐,则风雨莫不次序!百姓内附,则阴阳以之协和!朕难其才,久虚右揆,登进贤辅,孚告外廷:

资政殿学士、御赐金鱼袋臣蒲宗孟……”

“受材清明,涉道醇粹!智足以经天下之务,学足以究先王之言!勤劳百为,忠心国家,被遇先帝,遍仪台阁之华……”

“于戏!朕稽前载之迹,考名臣之心……房杜以能断善谋,治效几乎三代,姚宋以应变守正,功业盛于一时!勉舒尔猷,允蹈前美,可特授太中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进封巴郡开国公,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它如故!”

这篇钱勰写的制词,确实很好,对蒲宗孟的描述甚至有些过于赞美。

以至于蒲宗孟,听着都有些害臊了。

他微微吁出一口气,再拜而起,接过旨意,然后面朝皇城方向,开始表决心:“臣被遇先帝,受恩于天子,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陛下与先帝恩典!”

他自然知道,自己上台是做什么的?

他也很清楚,他的角色定位。

像他这样的人,自入仕途以来,一直就很好的充当了他将要做的角色——一个搅局者,一个冲锋陷阵的马前卒。

不同的是,这一次,他这个昔日的小卒子,上桌吃饭了!

他成为了执棋者!

所以……

他必须拿出比过去,更大的勇气与决心,来践行来自宫中的意志。

简而意之——天子喜欢的政策、法令,他要坚决推行!

同时,天子不喜欢的政策、法令,他要想方设法的废黜!

至少,也要将之冻结,使之变成一个虽然存在,但无人关心的事物!

只是,他还不能立刻上任。

因为,明天就是端午节了。

而端午节,官府依故事是要放衙(休假)一日的(北宋官员法定假期全年113天,几乎所有能放假的节庆,都会放假)。

不过,蒲宗孟知道,他休息不得。

恰恰相反,从此刻开始,他就得进入工作状态。

首先,他得组织一个可靠的辅政班子,并将之带去都堂。

而这是一个艰巨的工作。

毕竟,他不像韩绛、吕公着这样的父祖皆曾为宰执的人。

这些人回朝拜相后,随随便便就能在汴京城里,找到合用、可靠的、符合自己执政理念的人才。

他就不一样了。

他父亲蒲师道,虽然在仁庙时代也曾在朝为官。

但最高也就做到了太常寺丞而已,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能用的人脉。

他能依靠的,只有他自己上次在朝时积累的那些人脉。

可是,他上次在朝,还是在元丰五年,距今已有好几年。

许多当年在朝认识的、交好的,都已经调离了京城。

譬如,吕嘉问去了交州,谢景温在潭州,熊本去了京东路,苏辙去年回朝,结果今年又出知了陈州……

倒是政敌都在朝堂上盘踞着。

吕公着、李常、王存、韩忠彦……

放眼望去,满朝都是他的敌人。

便是和他同属新党的李清臣、邓润甫两人,也未必靠得住。

甚至,还得提防他们背刺自己。

毕竟……

有时候,异端比敌人更可怕。

而恰好,这两人都是新党内的温和派,与他这个激进派,不说团结友爱吧,至少也是相看两厌。

“或许,陆师农(陆佃)能帮吾推荐一些堪用之人……”

陆佃从元丰开始,一直在朝。

如今,虽看似是被边缘化了——从给事中、侍讲的位子上,被人赶进了太学。

但,他在太学,只是蛰伏而已。

而且,天子曾亲临太学,临视诸生,对其治学大加赞赏。

这就是在明摆着撑腰了。

所以,陆佃在退居太学后非但没有沉寂,反而越发的活跃起来。

蒲宗孟在亳州的时候,就经常在《汴京义报》上看到陆佃的文章——虽然,陆佃披了个【陶山居士】的马甲。

但,文字风格这种东西,不是披个马甲就能藏得住的。

所以《汴京义报》上写文章的那些人,在熟悉他们的人眼里,完完全全就是在裸奔。

陆佃在太学中,也没有忘记针砭时政。

在蒲宗孟来看,他肯定是对未来有所准备的。

而且,陆佃还得到过天子撑腰。

想来,也应该属于是帝党的一员。

所以,或许能靠他,联络一些有才干的,但如今地位还不高的官员。

决心既下,当天晚上,蒲宗孟就派了自己的儿子蒲汝森到了陆佃家中拜谒,并邀请陆佃在端午节到蒲宗孟家中相会。

陆佃自是欣然应允,旋即在第二天,到了蒲宗孟在汴京新城的家中拜访,两人密谈了整整一天,陆佃直到晚上才拜辞回家。

……

端午节后,汴京城连续下了好几天的雨。

延绵的阴雨天气,让赵煦有些慌。

他是真的担心,延绵的阴雨天气,让福宁殿的宫墙受潮,然后太阳出来,水分一蒸发,墙体内那些有毒的铅啊、朱砂啊一类的东西进入空气,再被他吸入脏腑,导致慢性中毒。

所以,他飞快的做出了一个决定——响应朝臣们的呼吁,搬到保慈宫东合居住。

当赵煦宣布了这个决定后,朝臣顿时纷纷心满意足的高呼【陛下圣明】。

再没有人在这个问题上叽叽喳喳,纠缠着非要赵煦和仁庙一般,把床搬到向太后寝宫里。

毕竟,他们的诉求,其实也是很简单——主上日长,当以龙体为重。

嗯……

就是怕这宫中的年轻女官们,偷偷的背着其他人,趁着赵煦进入青春期后的冲动,趁虚而入。

而少年慕艾,一旦过早接触了女色,并沉迷其中。

十之八九,都不得长寿!

这可都是在历史上有教训的。

许多少帝早夭,都与此有关。

汉代的帝王,特别是东汉中后期那些短寿的皇帝,都是这么搞死自己的。

所以,自汉以后就形成了共识。

青少年君主,不可以过早的接触女色。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他就曾被宰执大臣们严格约束。

在大婚之前,他身边的别说年轻漂亮的女官了。

便是三十岁以下的宫女都不曾出现过。

彼时他的身边,都是那种五大三粗,面容丑陋,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甚至四十岁、五十岁的老女官、老宫女。

如今,宰执大臣们当然不敢做这种事情。

但,赵煦又一天天长大,所以,大臣们只能是未雨绸缪。

让赵煦搬进保慈宫,由向太后监督那些女官、宫女。

其实,这种事情,大臣们不说,赵煦也不会沾的。

他可是有着一颗,要在寿元上超越完颜构的心。

所以,在没有成年前,他根本不会碰任何女色。

向太后对赵煦要搬到保慈宫来和她一起住,非常开心。

当即就开始,带着人,在保慈宫东合开始了布置。

因为知道赵煦,每天晚上,都要看一看汴京物价,所以,她在保慈宫东合的内寝南墙上,也命人制作了一副和福宁殿一模一样的汴京地图。

并在地图上标识出每一个厢坊的位置。

以便赵煦搬过来后,可以让人随时更新,地图上的汴京物价。

于是,这个事情就再也瞒不住人了。

很快,整个汴京城都知道了,天子每天晚上,都会看一看汴京各厢坊的物价。

整个汴京的市井,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闲汉们,议论纷纷。

便是最穷苦的汴京人,在这个时候,每每只要想起福宁殿中的小官家,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关心一下自己的生活,都会骄傲的挺起胸膛,对自己能生活在这般圣主治下而感恩。

赵煦的搬家,进行的很快,不过两三日,他在福宁殿的书册、文牍还有衣物,就都搬到了保慈宫。

等赵煦正式搬入保慈宫,已是元佑二年的五月辛酉(初十)。

当然,在这段时间,赵煦并没有放松对朝政的关注。

不过,他只是默默的看着朝臣们的表演。

就在他搬入保慈宫的第二天,五月壬戌(十一)。

赵煦得到了来自通见司上禀的劄子。

上劄者是蒲宗孟。

此时的蒲宗孟,已经走完了拜相三辞三让的流程,正式成为了大宋自元丰新制以来的第四任右相。

而依过去的故事,右相在左相去位后,都会递补为左相(其实,也就是元佑以来才形成的,因为在元丰新制实施后,朝堂上的左相、右相就再也没有变动过)。

而蒲宗孟上的这个人事劄子,同样是赵煦登基后,开始在宰执们中间出现的制度——赵煦允许,每一位新拜任的宰执,在正式上任前,向他呈递一份人事任免劄子。

在过去两年中,赵煦还从未否决、驳回过任何一位宰执上任前的人事请求。

这很好理解。

拜任宰执,是为了让宰执去做事。

要做事就要用人!

所以,得要让这些人,有一个自己的基本班底,以便他们更好的为赵煦的岁月静好,负重前行。

像韩绛拜相,其令厅之中,就充斥了大量韩家旧人以及他从河南带过来的幕僚。

吕公着继任,用的就是都是其父兄以及他当初在京时得力的下属。

不过,韩、吕两人,都是世代簪缨之家。

所以,随便挥挥手,就能找到一大群志同道合,愿意听他们安排,甘愿为之奋斗的人。

像蒲宗孟这样祖祖辈辈,还是第一次拜相的大臣,在这个事情上,就多少有些困难了。

这也算是他拜相后的第一重门槛吧!

若选人用人不当,被人抓住了鸡脚,他的政敌绝对会拿着大做文章,以此影响其威信,甚至可能迫使其辞相!

赵煦拿起蒲宗孟的劄子,看了一下,就眯起了眼睛。

因为,蒲宗孟上报的这些人,赵煦都有些印象。

全部是在过去两年的元佑新政中靠边站的官员。

很多都有市易务、堤岸司任职的履历。

这很正常。

蒲宗孟能选择的,也就是元丰六年他被罢出知前熟悉的官署里的人。

而这些人中,与他立场相近,同时也能听他指挥,跟着他走的,也就是市易务、堤岸司里的官员。

但,蒲宗孟很小心,给这些人安排都是些位卑、职低,但能在一些关键环节发挥作用的职位。

而那些职阶比较高的清贵要职,他却请求任命了一些有着太学背景的人。

比如说,尚书省中,素来被视为宰相秘书、大总管的尚书省右司郎中一职,他就请求任命太学博士何执中。

另外比较有意思的是,蒲宗孟还请求,从太学中选拔‘数位德行皆备,才识有为之士,充尚书省习学公事’。

这样做的理由是‘夫太学者,为国储才之地,太学生在校,学圣人之经义,贯通五经,而往往缺其材干……孔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臣万死进言,乞用太学生入尚书省观政,以通政务!’。

赵煦看完,就笑了起来。

“看来,蒲相公与陆先生,已经勾连在一起了!”

蒲宗孟与陆佃在端午节,密谈了整整一天的事情,赵煦当然早就通过石得一知悉了。

正好,赵煦也想放一批太学生,进入都堂以及六部实习。

当然,制度建设是必须做好的。

不然的话,以大宋朝的情况,这个制度迟早沦为衙内们镀金的专属途径。

同时,也不能设计的太过死板。

不然,进来的全部是书呆子。

想了想,赵煦就在劄子上批示:可,请蒲相公设立条贯,制定成法,朕将亲览之!

然后,就将这劄子递给了旁边的冯景,然后与冯景嘱咐道:“冯景啊,汝去都堂,知会蒲相公!”

“所选太学生,宜当通算术,知刑律,明地理……”

“请蒲相公据此设计条贯、成法,然后报与朕知!”

“诺!”冯景恭身领命。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搞怪特务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三国:三分天下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一品萌宝痞妃娘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不明不清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