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佛堂内的沉默,没有持续太久,就被太皇太后主动打破了。

“官家……老身老了……”她悠悠说道:“往后,这听政的事情,还是让太后去做主吧!”

“老身就在这庆寿宫中,吃斋念佛,给英祖与先帝祈福罢……”

赵煦听着,脑海中浮现起上上辈子,这位太皇太后病重时的情景。

彼时,庆寿宫内的太皇太后,明明都已经卧床不起,连说话都有些困难了。

但是……

她依然死死的握着权力。

甚至不肯让赵煦看宰执的劄子!

乃至于,让陈衍把持了御药院和皇城司。

却殊不知,其贪恋权柄的行为,吓坏了整个朝野。

时任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甚至跑去找新党的李清臣、邓润甫商议,这事情该怎么办?

便是大内的那些内臣、女官们也开始用脚投票。

梁从政直接跳反,粱惟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漠视着赵煦慢慢的在刘惟简等人的辅佐下控制皇城司,召见三衙大将。

这才有了,庆寿宫晏驾之日,刘惟简与宋用臣,奉旨意领着皇城司的亲事官,清洗皇城的事情。

陈衍被杖毙,其他跟着陈衍的内臣、女官全部下狱拷打讯问。

那几天,皇城的诏狱中,惨嚎不断,数不清血肉模糊的尸体,被人抬出去,送到汴京新城外的乱葬岗。

而在整个过程中,太皇太后亲手扶持起来的那些大臣,那些旧党的宰执们,无动于衷,纯当没看到。

回忆着上上辈子的这些事情,赵煦就轻笑着:“太母说笑了……”

“孙臣来时,母后还嘱托过孙臣,要好好劝劝太母,使太母放宽心,早日御正殿听政呢!”

“是吗?”太皇太后心底闪过一丝惊喜。

“孙臣怎会欺瞒太母?”赵煦道。

“官家确实是孝子!”太皇太后悠悠的道:“可太母却不是个好太母……”

“没有管好公主与驸马……”

这是庆寿宫的心病的根源,因为张敦礼一案的影响,朝臣也好,宗室也好,都对她失去了许多信任。

在目下这个特殊的政治格局下,她面临着极大的不利情况。

首先,本身垂帘听政的权力来源,并非先帝遗命,而是当初宰执们奏请了还是皇子的官家后,以先帝名义写在立储诏书中的。

其次,垂帘的并非一人,而是两人。

权力是分散的。

正是因此,她还从未真的拜授过任何一位宰执!

都是和向太后商量着来,甚至是通过廷推的方式产生的。

如此,朝中无人。

宰执也好,三衙将帅也罢,都没有人肯向她靠拢。

到得现在,更是干脆在大事上,直奏御前,请旨于福宁殿。

她也好,向太后也罢,只能处理日常庶政。

决策权和拍板权,已经回到了孙子手中。

在这种情况下,张敦礼爆发后,朝野上下,连一个给她说话的人都没有。

所有人都在忙着表忠心!

甚至没有人来关心一下庆寿宫的太皇太后的想法!

这对于权力欲极大的太皇太后来说,实在有些难以接受。

这也就成了她的心病。

对太皇太后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大抵就是孙子,还是如同往常一般与她亲近。

并未因为张敦礼的事情,与她有所生分。

依然和往常一般,早晚请安。

甚至都没有怪罪她女儿寿康公主,依旧命公主居住于公主邸,甚至前些时日还下旨,将公主之子张秉渊从宗正寺里送回了公主邸。

只是需要每逢单日,至驸马都尉王师约家中听教。

然后每个月到宗正寺中,听大宗正训导。

仅此而已!

历朝历代,都未有如此宽仁的天子!

在太皇太后的理解中,这自然是因为她的缘故。

不然呢?

所以,她握着赵煦的手,道:“太母老了,以后只能依靠官家了!”

赵煦低下头去。

上上辈子的记忆在他脑海中回闪着。

他自然知道,太皇太后这是在与他打感情牌。

这让他有些作呕。

但,当他抬起头时,脸上却是一副无比真诚的神色。

“太母怎么会老呢?”

“孙臣还想着,长大后,多生些皇子,请太母帮孙臣教导……”

“就像当初太母教导朕一样……”

太皇太后想起了先帝驾崩前后,这个孩子在她面前悉心听教的美好时光,眼眶也还是微微一红,动容道:“好!”

“太母答应官家,就等着官家长大后,给太母生许多曾孙、曾孙女……”

说着,她就掉下眼泪来。

赵煦赶紧从身上取出一块随身携带的锦帕,替她擦了擦眼泪。

太皇太后见到这个情况,终于笑了:“太母让官家见笑了……”

赵煦摇头。

“官家为何此刻来见老身?”她终于想起来了这个异常,问道。

赵煦于是便简单的将今日召见了蒲宗孟、钱勰的事情,与她说了一下。

太皇太后听完,沉吟片刻后,道:“钱勰这个翰林学士,官家选的极好!”

“如今国家就当用钱勰这样的大臣!”

赵煦点头:“太母夸赞了……”

“至于蒲学士……”太皇太后想起了曾布,有些犹豫。

“学士怎么了?”赵煦问道。

“老身听说他的官声不大好啊!”太皇太后想了一下,随口找了个理由。

“据说,蒲学士当年在京,每夜要点蜡烛三百余根,每日府中要宰杀猪羊十几只……”

赵煦道:“这些事情孙臣也听说过……”

“那……”

赵煦将自己对向太后的说辞,在太皇太后面前复述了一遍。

中心思想就是——现在朝政君子太多,当用些有能力有争议的大臣,来中和一下,免得他们联起手来,架空皇权,动摇社稷。

这个理由在大宋是最政治正确的理由。

几乎没有人可以非议它!

太皇太后听完,也是沉默了。

她虽然很想召回曾布,并拜其为相。

这样,她就在朝中多少有人可用了。

可是……

一则曾布的资序确实不够!

二则,她担心,就算曾布回朝为相,也未必会听她的。

毕竟,曾肇在年前已经给她上了一课了。

三则……

看着面前的孙子,她也不好拒绝。

于是,良久之后,她道:“既然官家已经有主意了,那就依官家的意思办吧!”

赵煦顿时欢喜起来:“那孙臣去将范学士传召入宫,今日便草制拜相制词,明日一早宣麻拜相!”

太皇太后惊了:“这么急吗?”

赵煦叹道:“吕相公,已经独相数月了。”

“都堂上的执政们,这几个月也都很辛苦……”

太皇太后点头:“也是!”

自韩绛致仕,朝中就是吕公着独相,吕公着本来年纪就大,现在又是独相,又是被赵煦塞了一堆任务在身上。

每天都是忙到气喘吁吁,连最爱的参禅打坐的活动都没有时间参加了。

此外,安焘和张璪先后被罢,但他们的位置,却没有被填上。

特别是李清臣的枢密院,现在几乎所有任务都压在他一个人肩膀上。

于是,这几个月来他连休沐日都很少休息,哪怕下了值,也依然在家中处理公文。

几个月下来,头发都白了好多。

“官家,两府执政的阙额,还是打算用廷推?”太皇太后忽然问道。

赵煦答道:“孙臣打算这次便不用廷推了!”

“直接从各地待制重臣中除授……”

“太母可有人选?”赵煦故意问道。

太皇太后顿时来了精神,对赵煦道:“官家可还记得,当初的翰林曾学士?”

赵煦点头,道:“孙臣当然记得!”

“去年,学士还从扬州送来了许多贡物呢!”

扬州送来的菘菜,如今正在福宁殿花园中茁壮生长。

“那官家觉得,曾学士是否可堪执政?”太皇太后问道。

赵煦点头:“孙臣以为,曾学士进两府,必能称职!”

是的,称职的背锅侠。

“正好,张相公(张璪)辞任后,东府的执政中阙了一员,可先进曾学士为资政殿学士,然后召回京城,再予以拜授!”

“好!好!好!”

虽然曾布不能拜相,但能进两府,让太皇太后非常开心。

赵煦就更开心了。

因为,有些事情,赵煦本来还没找好背锅的人。

曾布一回来,这不就是现成的嘛?

此外,还可以借这个机会,在曾布脑门上贴个后党的标签。

将来收拾他也有理由。

“那西府的阙,官家打算用谁?”太皇太后问道。

“孙臣打算,等环庆路的章学士回京,拜学士为同知枢密院事,以便学士主持沿边各路的武臣叙功……”

太皇太后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赵煦说的是章楶。

“会不会提拔的太快了?”她忍不住质疑起来。

章楶在元丰八年的时候,还只是成都府路的转运副使,和吕大防搭班子。

本官也只是从六品的朝奉大夫,与现在在登州的苏轼相当,贴职甚至还矮苏轼一头,只是直集贤院。

然而短短两年,就以火箭般的速度,被飞速提拔。

先是,元丰八年,特旨除授权秦凤路经略使,本官从朝奉大夫迁朝散大夫,贴职升直龙图阁。

隔年,其自秦凤路,特旨拜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知庆州。

直接将之扶正了!

不仅仅去掉了权字,还从第二线的经略使变成了第一线,更是将经略使与安抚使集于一身,成为真正的帅司。

其刚刚上任不过数月,宋夏战争就爆发了。

这个在战前无人看好的老文臣,在战争的表现,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他不仅仅临危不乱,部署指挥得力。

更是发明出了新的战法,并将之用在战争中,于是西贼在环庆路损兵折将,丢盔弃甲。

以文臣统一路兵马,并战而胜之。

这完美的符合了无数大宋士大夫们的幻想。

章楶章质夫的名字,由之轰传天下,传说就连辽国、大理、交趾等国都有他的传说。

于是,战后,章楶论功行赏,自朝请大夫(从六品)越升为朝议大夫(正六品),跳了三级。

直接拜为龙图阁学士,从小龙变成了大龙!

勋转上护军,跳了N级。

爵位从名誉性质的开国县男,变成了有食实封的巨鹿郡开国候,加食邑六百户,食实封两百户。

对一个文臣来说,这都已经不是坐火箭了。

这是闪电式提拔!

但,章楶有军功!

不要看大宋朝天天嚷嚷着‘崇文抑武’。

可是,军功依然高于一切的飞升凭证。

再没有什么东西,能超过军功的含金量。

士大夫们,更是天天在家里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统兵伐国,执其君长献俘于太庙的美好时刻。

所以,章楶的升迁,没有任何非议,朝堂上甚至连质疑的声音都没有。

士林舆论甚至还觉得赏的有些轻了。

应该一步到位,将章楶提拔到中散大夫以上(正五品),至少授端明殿学士,封一个开国郡公。

没办法,章楶的成功,让这些人爽到了。

他们当然要给章楶造势!

更何况,还有吕惠卿在!

那些讨厌和仇视吕惠卿的人,为了贬低吕惠卿,就疯狂吹捧章楶。

只是……

哪怕是这样,一个两年前,还只是从六品的转运副使的文臣,两年多就飞升进两府,拿到那把清凉伞。

依然太过惊世骇俗了。

在论资排辈现象严重的大宋,这不啻是熙宁变法后的又一个大冲击。

一旦拜授,肯定会有很多人说闲话,质疑并攻击章楶是【幸进少年】。

这都很正常!

然而,面对太皇太后的质疑,赵煦却只用了一句话就杀死了比赛。

“太母,章学士今年已经满六十了!”

太皇太后楞了:“章学士竟已满六十了吗?”

赵煦点头:“是啊,学士是天圣五年生人,今年已是六十花甲!”

六十岁的文臣,完全够得上老臣的标准。

而拜一位有军功的老臣进入两府,其他人是很难攻击的。

难不成,天子崇贤使能,尔等也要质疑?

“这样啊……”太皇太后道:“那便听官家的吧!”

赵煦颔首:“多谢太母!”

赵煦在心底轻声道:“章相公……上上辈子,朕欠相公的,这一世定会酬谢!”

在他上上辈子,章楶因为需要在前线主持军务,赵煦到死都没有拜其为执政。

而,这对章楶不公平!

以他的战功,别说执政了,宰相也绰绰有余!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搞怪特务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三国:三分天下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一品萌宝痞妃娘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不明不清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