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后,学了三个月木匠,后来就到花州打了一年工,今年注册了家建筑公司,目前接了几个小项目在做,我那家公司的账目就是小燕代理的。”
一个男士问道:“你应该认识姜国伟吧?
“认识,姜总是我很好的朋友,目前我在做的项目中,有他分包的两个。”叶开心想,看来姜国伟在汉江市的建筑圈子里名气很响。
那人又说:“汉江市的建筑圈子不好做呀!不仅竞争激烈,还存在暴力垄断。”
叶开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反而问道:“叔叔,你也是在建筑部门工作吧,对汉江市的建筑圈子很了解。”
那人点点头,“我在县建设局工作,所以了解一点。”
陈仲礼接着问道:“听说龙山水库那个项目是你在做,对那个项目你怎么看的。”
叶开深深地吸了口气,“龙山水库大坝存在严重的渗流现象,建好了二十多年,不敢按设计要求蓄水,对于龙山县政府的库区的农民来说,是很大的损失。刚好花州大学有个科研课题,就是水库大堤渗流的研究,我认识主导的教授,他经过勘探论证后认为,坝体非常符合他的科研要求,学院给出了项目研究经费,后来又争取成为花州大学的扶贫项目。所以这个项目做下来,龙山县没花多少钱,施工由保家地产的专家负责,我们公司主要是做劳务。”
陈仲礼吸了口烟,又接着问:“你没有考虑到其中的风险么?”
“我们请专家做过权威评估,最坏的情况是水库蓄水保持原样,不会有大坝决堤的事情发生。”
一个男士问道:“你怎么想到搞建筑公司,而不是想做点别的呢?”
叶开笑了笑,“我在花州打工时,结识了一些建筑方面的老板,自己也扎扎实实地跑过一个项目,总体感觉这是个机会,把握好将来会有好的结果,在花州和海南,建筑行业已发展得很好了,而在我们内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想在这个行业里做些事情。”
叶开的回答诚实不夸大,让该男子很满意,接着又有几个男士问了几个问题。叶开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书房的十一个人不停地点头。陈仲礼笑着问:“小叶,你怎么不在东江县找项目做?”
叶开毫不避讳地说:“我也想在东江县找项目做,但不知道该找谁?”
一个男士说:“傻小子,找你岳父就可以了。”
把陈仲礼说得脸一红,指着说话的男士说:“这个是建筑局的彭叔叔,想要项目找他就可以了。”
彭叔叔哈哈地笑了,算是同意了。接着陈仲礼把书房里其它九个人做了介绍,有一个土地局的刘陈叔叔,有一个粮食局的陈伯伯,有两个公安局赵叔叔和彭叔叔,有一农业银行的李叔叔,有一个税务局的刘伯伯,有一个民政局的刘伯伯,有一个县委办的王叔叔,有一个工商局的陈叔叔。
九个人都表态,有什么困难过去找他,只要能做得到的,会尽力帮忙,叶开不停地表示感谢,不停地说好话。
陈仲礼能拿出这么多资源与叶开共享,那就是从心底里认了叶开这个女婿,把他当自己人了。有了这一堆人脉资源,还愁接不到东江县的项目!但要是最后没有与陈小燕走到一起,这些关系也可以直接把叶开干趴下。
接下来谈得比较轻松,谈了些家常琐事,叶开没有插嘴份,就主动帮大家倒茶。
陈小燕一直站在门口偷听,也没听清楚里面说的啥,楼下传来母亲喊吃饭的声音,总算是找了个理由,推开书房的门,又是一阵烟味袭来,陈小燕赶紧捂住了鼻子。
“吃饭了!吃饭了!”陈小燕一手捂住鼻子,一手拉起叶开的胳膊,往一楼就走,书房的人脸上都露出了微笑。
一楼的大厅里摆了五桌,中间是个稍大一点的圆桌,能坐十二个人,其它四桌是两张八仙桌,两张小方桌,应该是把家里的装备全用上了。
在东江县吃年饭有些规矩,比如说坐位、敬酒、递烟、倒酒。叶开虽然懂一点,但也不全面。叶开是新来的女婿,被推上了中间的那一大桌首席,陪酒的是在书房的那些叔叔伯伯,其它四桌是女人、年轻人、小孩子,非常热闹。
大桌上倒酒的应该是年龄最小的叔叔,看样子只有三十多岁,直接开了三瓶,给每人倒了一大杯,刚好把三瓶酒倒完。叶开看了一下杯子,应该是二两五的,很扎实。陈小燕碰了碰叶开,对着耳朵说:“叶哥,少喝点,礼节到位就行了!”叶开点点头,算是知道了,但又心想,能少喝么,面对可是十一个人。最后,叶开还是喝了三大杯。
下午三点多,叶开向陈小燕的父母辞行,陈小燕全家人把叶开送出家门,陈小燕的母亲还提了几提营养品,放到叶开的摩托车了,让叶开带回去给父母,叶开感觉到陈小燕家,得到了最高礼遇,心里暖洋洋的。
下午五点多,叶开和家人一起贴好了春联,骑上摩托车,到清风山灵光寺受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