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叶法善天师道:“澄怀,你年少时,就皈依了玄门,不知不觉,已经四十多岁了。你说你不愿成家,师父也不愿勉强。成家和立业,你总要选择一个。”

澄怀信心十足地一叉手。

“师父支持我入仕,弟子必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从今以后,我身着粗布道袍,手捧玉笏,大隐于朝堂之上!”

“今后,你要专心为陛下校正书籍,从容谏诤,做一个匡弼之士!”

澄怀颔之,看见师父手中拿着一书《老子》。

“师父,治国安邦,离不开文武之道,武治是天下安宁的前提和保障,但文治才是文明治世的最高形式,正如老子所说……”

没等他说完,叶法善天师抢了话去:“正如老子所说的,清静为天下正!”

澄怀笑道: “师父深知我意!”

“世上万事万物,都是互化和对应的。清静为天下正, ‘清静’和 ‘浊动’就是对立的。譬如,我们修仙者,可以通过修炼,由浊返清,由动归静,最终修得长生久视。”

“清静守道,可修心养性,治理天下亦是如此。帝王奉顺天德,遵循大道。以武威敌,以文附众,天下便能欣欣向荣起来。”

“文治武功,相得益彰。如你所说,思想、礼教、文化的大一统,是以文治为最终目标的。天下回归清静,回归文治,才能开启万世太平!”

“这正是陛下所期盼的!”

“你知道陛下为何要设立修书院吗?”

“文明传承,全赖文献之功,史上书籍,屡聚屡散。陛下设立修书院,当然是为了集结珍贵典籍。”

“随着杜审言、崔融、李峤、赵彦昭、徐彦伯、沈佺期,员半千等人离世,越来越多的两馆学士,或因年迈或因病痛离去。陛下设立修书院,广罗天下文章之士,正是因为,大唐中兴,需要很多有才华的衣冠学士。”

澄怀点头称是。

为了真正中兴大唐,开元神武皇帝已经布下一张天罗地网。

四方边尘不惊,朝中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文化百花齐放。

不出时日,东风入律,尧风舜雨,一个致治之世就要盛大开启。

他顿了顿,轻声道:“陛下年轻有为,亲行孝悌,提倡以孝作忠、孝道治国,师父可知,他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吗?”

“师父不知。”叶法善天师摇头道。

“太子监国期间,他曾经提过一句,想要为昭成顺圣皇太后建一座道观,立其塑像,以备道俗顶礼膜拜。”

“师父记得此事。将来,昭成顺圣皇太后的神主必定要祔入李氏太庙的,何必急于再建一座道观?”

澄怀凝视着忽明忽暗、摇曳不止的烛火,深邃的眼眸里似乎有微芒在闪烁。

“昭成顺圣皇太后是陛下心头永远的痛楚。也许,多为他做点什么,他的心,就会多一些安稳!”

“现在说这些,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或许机缘造化,你能为陛下立一座道观。夜深人静了,你早点去歇息吧。”

“是!弟子先行告退,师父您也早点歇息。”

澄怀行个叉手礼,转身向外走去。

听见师父在身后说道:“十一月初,你就要入朝务公。你不必搬出景龙观,依旧可以住在这里,闲暇之余,可以与师父对饮三巡,闲话几句。”

澄怀心里漾起一阵温暖,转过身子,欢欢喜喜道:“师父,弟子也舍不得离开您!”

叶法善天师扬扬手,澄怀才慢慢退身离去。

开元二年,长安冬天来得早,刚入腊月,已经下了数场大雪。

叶法善天师和石清正在景龙观三清殿内围炉而坐。

石清手持毛笔,蘸了松烟乌墨,在符纸上熟练地画着云篆。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颇有几分大德高道的气质。

师父紧闭双目,口念清纸咒,向每张符箓注入真元之气,然后再交由石清盖上鲜红的天师宝印。

赤金色的符箓铺满了几案。

石清不时地抬头看着窗外,朦胧的纸窗外越来越明亮,几声隐约的鹤唳,落在耳边。

“师父,长安又下雪了,窗外已是白茫茫一片。乌翎最喜欢雪天,此时,它一定在景龙观上空欢快地盘桓呢!”

叶法善天师不说话,口中继续念着敕语。

一只手掀起暖帐,李隆基和高力士低头走了进来。

石清刚想起身施礼,李隆基把食指贴在嘴上,示意他不要出声。

他蹑手蹑脚地走到跟前,交跏坐到叶法善天师面前。

“雪夜天子登门,必定是为了一口沁着茶香吧?” 叶法善天师双目微睁。

李隆基清瘦英武的脸庞直贴上来,俊朗的漆眉、深邃的眼眸、挺直的鼻梁,几乎要贴到他的鼻尖了。

高力士笑道:“越国公神机妙算,陛下什么都瞒不过您啊!”

“宫中金浆玉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要说缺的,大概只有景龙观的一口卯山仙茶。茶瘾上来,纵然风雪交加、银霜满地,也是拦不住陛下的。”

李隆基笑逐颜开。

“卯山仙茶产量太少了,括州每年进贡的只有两钧,分给太上皇和后宫妃子后,剩下的还不够予一个人喝的。今年进贡的卯山仙茶,还没等到入冬就早早喝完了,只能到尊师这里讨一口热茶。”

石清笑着收了符箓,起身去取茶具,为他煎茶。

“清明、谷雨时节,江南才开始采茶。陛下这么早就茶荒了,臣让石清再送一些卯山仙茶到宫中去。太上皇自从退位后,龙体一直欠佳,屡屡生病,您多分一些给他。”

说起父亲的身体,李隆基的神情顿时凝重起来。

“太上皇早年吃了太多的人间疾苦,又过于思念两位皇太后,情深所致,难以解脱,岂是人间的汤药能治愈的?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还希望尊师多多为他祈福。”

叶法善天师颔之。

就着暖洋洋的炉火,一盏热乎乎的茶水捧在掌心,侵肌的寒意一点点散去。

李隆基轻轻吹去浮茶,浅尝一口,抬头看见叶法善天师的鬓角,不知何时添了一缕霜发。

“尊师身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名溢宇宙之中,超乎苍生之外,这缕霜发,竟然不识泰山,也来您的头上凑热闹了!”

石清为师父打了一盏热茶。

叶法善天师双手接过,两个拇指轻轻摩挲着青瓷杯盏的葵口。

“霜发随梳落,两鬓尽染白。改容不改心,瘦仙乐在怀。活到臣这样的寿数,世间恐怕没有几人,但臣还是存了一分贪心,希望自己能活到茶寿,再多陪陛下几年。”

“尊师,何为茶寿?”

叶法善天师伸出一指,蘸点茶水,在几案上写了一个“茶”字。

“茶字上面为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一百零八,谓之茶寿。您说,臣是不是太贪心了?”

李隆基细细回味着师父的话。

“壶小能容天下水,茶清不染人间尘。知足四时,无为守静,可得天地自然。尊师是神仙之躯,何愁活不到茶寿?”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活到几岁便几岁罢!”叶法善天师摆摆手,“不说这些了,陛下拜澄怀为谏议大夫,今日,他在朝堂上表现如何?”

李隆基莞尔一笑。

澄怀第一天上朝,李隆基亲自牵着他的手,缓步走入威仪的朝堂。

一身粗布道袍,在满朝紫朱锦衣堆里,显得特别扎眼。

谁也没有把这位衣着寒酸的五品谏议大夫放在眼里。

凉州刺史郭虔瓘奏道:“陛下,阿史那默啜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发动了攻打铁勒九姓和西突厥十姓的战争。十月,胡禄屋部落大酋支匐忌不愿意再向东突厥俯首称臣,到北庭都护府请降。”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嘈杂。

开元二年,大唐朝廷在西北用兵有所成就,吐蕃一战,更是扬我国威,给众臣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很多大臣以胡禄屋部落屡屡背信弃义,多次叛变大唐为由,主张不接受他们的请降。

尤其是姚崇、卢怀慎等人,纷纷进言,朝廷不能心慈手软,应发兵赶尽杀绝,严惩他们。

澄怀当庭提出了异议。

“陛下,臣听说,今年二月,突厥火拔部落颉利发石阿失毕归唐,陛下封其为燕北郡王,授左卫大将军。九月,葛逻禄部落到凉州投降大唐,您将其安置在玉门关内,划出专门的草场,归他们放牧耕种。”

“澄怀所言不假!”

“胡禄屋部落属于西突厥十姓部落,诚心归唐,愿与中原成为一家人。他们同是突厥部落,同操突厥语系,陛下不可厚此薄彼,寒了这些异族人的心!”

“陛下,老臣觉得澄黄说的对!”郭虔瓘道。

“他不叫澄黄,叫澄怀,越国公的嫡传弟子!”李隆基纠正了他的名字。

“哦,是澄怀!澄怀言之有理!归降大唐的突厥部落越来越多,说明大唐再次崛起,跻攀于富强之列,影响力日臻扩大;而阿史那默啜江河日下 ,已经难以号召他们。此时,正是我们笼络人心的大好时机!”

李隆基深以为然。

“阿史那默啜在位二十多年,发动的大规模侵略战争,少说也有二三十次,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开拓疆土一直至咸海以东,部众对他多有不满。”

澄怀道:“近年以来,阿史那默啜日渐衰老,更加昏虐暴戾,苛待部下。被其奴役的突厥诸部不堪忍受,纷纷叛离。从石阿失毕归唐开始,揭开了突厥各部大量降唐的序幕!”

“郭卿和澄怀说得没错!就算阿史那默啜与大唐王朝联姻成功,也难以改变他风光不再的事实!”

“陛下圣明!”郭虔瓘捧笏退去。

李隆基道:“诸位爱卿,正如谏议大夫澄怀所言,任何诚心归降的部落,我们都要热烈欢迎。胡禄屋部落不足一万账,拖家带口,全部来附,其诚意天地可鉴!”

姚崇、卢怀慎等人不再有异议。

李隆基命他们在黄河以南划出一片草场,供胡禄屋部落世代生息。

同时,下令北庭都护汤嘉惠、左散骑常侍解琬发兵解救,与葛逻禄、鼠尼施等各部落,以及兴昔亡可汗阿史那献等人互相应援。

澄怀一战成名,不少大臣们开始对他另眼相看。

听了李隆基的讲述,叶法善天师心中十分欣慰,但他更希望澄怀能安分守己,专心为大唐朝廷修史纂书。

澄怀顺利步入仕途之后,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只剩下石清。

叶法善天师道:“近几年,突骑施部落屡屡发生骚乱,阿史那默啜起兵搅局,现在情况如何了?”

神龙二年,金河郡王乌质勒的长子娑葛,继承突骑施汗位,袭爵为怀德金河郡王,拜左骁卫大将军兼卫尉卿。

中宗皇帝册封他为贺腊毗伽十四姓钦化可汗,赐名守忠。

同时,为了抵制突骑施对西域的侵蚀,册封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元庆之子,阿史那献为右骁骑大将军、昆陵都护,承袭兴昔亡可汗的封号,统辖五咄陆部落,镇守庭州。

李隆基低头吃了一口卯山仙茶。

“景龙三年,守忠的弟弟遮弩因为自己所分的部落少于其兄,就叛变了哥哥,投到阿史那默啜的麾下。今年十月,他们遣兵两万,攻打突骑施部落。”

“听说,遮弩担任向导,亲手把东突厥的兵马引到突骑施部落里。”

“没错!狡猾的阿史那默啜不仅杀掉了哥哥守忠,还过河拆桥,把遮弩也一起杀害了。”

“遮弩此举,无异于引狼入室!”叶法善天师怃然叹道。

“阿史那默啜撤兵后,部众离散。一个叫苏禄的大将鸠集余众,自任为可汗,继续统率突骑施三姓,有不少的西突厥部落归附到他的帐下,部众有二十多万,占领了西域大片领地。”

“听说苏禄原本是守忠的部将,很会安抚属下。”

“是!苏禄上任后,马上遣使来朝。鉴于他的威望和号召力,予册封他为突骑施都督、左羽林大将军、金方道经略大使,暂时稳定住了西域的局势。”

“崛起速度如此之快,可见苏禄是一个非同寻常的角色!”

“突骑施乱局稳定后。予决定,以陇右防御副使郭知运为陇右节度使,统领鄯、奉、河、渭、兰、临、武、洮、岷、郭、叠、宕十二州,全力防御东突厥和吐蕃的入侵。”

“臣不太懂军事,但知道陇右外连西北,内护关中,有着极为深远的战略纵深和军事意义。”

李隆基举起一只胳膊,道:“一旦北疆战起,河东是左臂,河套燕山是左手;西域是右手,而陇右,就是这只勇武有力的右臂!”

“自先秦起,中原王朝的主要外敌,皆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陇右稳定,才能确保关中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所以,予在这里布下天罗地网,这些异族想要通过西北入侵中原,北庭、安西、河西、朔方、陇右等地的军事力量,就能迅速作出反应,重拳制敌!”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主宰江山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奇门宝鉴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