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哲复位以后,有意重拾唐初尊老崇道的风气,下令恢复老子太上玄元皇帝的尊号,举人停习《臣轨》,依旧例学习《老子》。

道教重新取得了三教之首的地位。

但他并不排斥佛教。

据说,李哲出生时,神光满宫,自庭烛天。

着名的玄奘法师与高宗天皇大帝的私谊很厚,请求皇帝让李哲皈依三宝,寄名出家,号曰佛光王。

或许是内心憎恨母亲借助佛教势力,篡夺大唐江山。

他登基后,屡次提高道教地位,重用道教人士,暗中打压大周时期如火如荼的佛教气焰。

神龙二年二月,叶静能法师被封为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一跃成为大唐道教的领军人物。这在历朝历代,被授予官职的道士中,是绝无仅有的。

当初,预言高祖皇帝为真龙潜世,佐唐有功的道士王远知、潘师正等人,得到的也只是一个“太中大夫”的从四品小官。

高宗天皇大帝在世的时候,叶静能法师的金丹服饵养生术,根本得不到重视。

叶法善天师向来反对他研练金丹,一句“金丹多为有毒之物,不可强身壮体”,就抢走了他所有的风头。

则天大圣皇后以佛教为国教,道教地位在此时跌到了谷底。他在玄元庙里偏安一隅,尚能保得七尺之躯,已是万幸。

熬过漫漫长夜,终见黎明曙光。叶静能法师金鼎可期,羽衣而立,甚是春风得意。

不管哪位大臣上表弹劾他“不修正中以事君,妄引鬼神而惑主”,李哲都会坚定地站在他那一边。

倒是叶法善天师,苦守紫泽观,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与弟子凄惨度日。

神龙二年十月,因皇后本家在长安杜陵,不喜欢洛阳。李哲决定,将都城迁回长安。

遣散三千多名年老的宫人,剩余年轻力壮的寺人、婢女、宫匠,和文武百官一起,随他一同迁回长安。

左散骑常侍李怀远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充任东都留守。

帝驾过了崎岖的崤函古道,走了数天,终于行至灞河、浐河之间的霸陵原,李哲下令原地休憩。

叶静能法师下了马车,知厚和无虞紧跟其后。

“你们不要跟过来,师父想独自待一会儿。”叶静能法师道。

知厚和无虞听了,叉手离开了。

叶静能法师须发皆白,身穿云水色道袍,手持马尾拂尘,飘然走在霸陵原上,远远望去,好像哪位神仙下凡,降临在此处。

举目远眺,晴空万里,不挂一丝云彩。

脚下的霸陵原地势雄伟,蜿蜒起伏,风积黄土,一片苍凉。据说,天气晴好时,站在这里,可以鸟瞰长安城。

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

“师叔,关中大地,地貌雄奇,和江南婉约的青山绿水相比,真是迥然不同啊!”

回头一看,原来是侄儿叶法善天师。

“关中,也有山水之胜,多在在终南山下。那里气象清绝,风光无限,和江南山水一样荡漾多趣。”

“师叔见多识广,侄儿在长安和洛阳,极少出来游山玩水,使得眼界浅薄了!”叶法善天师走到近前,叉手施礼,“回到长安,您依旧入驻玄都观吗?”

“陛下允诺,为玄都观加盖数座大殿,扩充三百名道士,这里很快就会成为长安最庞大最壮观的道观。侄儿你呢?回到长安后,打算在哪座破观立身?”

叶法善天师垂着脑袋,语气平和,道:“无论有多破,侄儿只求一檐可避雨,一枝可栖身,便心满意足了!”

“师叔没什么见识,但在识人方面,还是强于侄儿的!”叶静能法师轻蔑地睨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森冷的笑意,“你忠心追随的相王,成了冷灶旁支的亲王,今后,还愿意继续追随他吗?”

“师叔年过期颐,依然不坠青云之志,掌监学之政,领玄门之业,侄儿为您感到骄傲和自豪!”

闲聊了几句,叶法善天师深深感觉到,自己与师叔已经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信念上格格不入,精神上形同陌路,说再多的话,也不会找到彼此的共同话语。

人各有志,何求同归!寻个借口,讪然离去了。

德静郡王武三思走了过来。

那幽深的狭眸,紧紧追随着叶法善天师的背影,冷冷道:“听说,叶天师是你的血亲侄儿?”

“他的确是贫道的侄儿。”叶静能法师似笑非笑,“修道多年,他融摄天下各门各派,法术颇深,尤其擅长符箓。”

“在洛阳那么多年,不见你们有多少你来我往。他与相王,倒是河同水密,情同师徒!”

“也许忌讳与我并驱争先,所以,有意疏远吧。”

“白鹤乘空何处飞,青田紫盖本相依。本王向来喜爱这些鹤鸣九皋之士,可惜,他投身敌人营帐,不为我所用,这样的人,是留不得的!”

武三思的话,像一记洪亮的鸣钟,敲醒了叶静能法师。

他从来没有对侄儿动过杀心。

但这么多年,侄儿与自己离心离德,有时候还让他进退触篱,的确成了他前进的障碍。

叶静能法师的嘴角微抿了一下。“那要看他是否有弃暗投明之心了!”

站在霸陵原上,天地一览无余。

想起那场神龙之变,武三思的心中不由自主地燃起一把怒火。

他咬牙道:“一场变革,彻底改变了朝中政局!这些乱臣贼子,为了复辟大唐,设计扳倒了则天大圣皇后,致使我们武氏子弟落到了仰人鼻息的地步,本王一定不会放过他们的!”

叶静能法师道:“五王的确该死!神龙之仇,殿下必定要报!”

他是在神龙之后得到重用的,可以说,是神龙之变的受益者之一。

但崔玄暐和桓彦范等人,多次弹劾他“挟小道以登朱紫,因浅术以取银黄”,不能胜任国子监祭酒之位,让他感到极度不满。

“驸马王同皎怙恶不改,想刺杀本王,事泄后被斩。我趁机告发五王与他同谋作乱,他们再次被贬。可恨的是,五王在朝中威望太高,本王没有合适的借口,一举除掉他们!”

王同皎是个慷慨之士,不满神龙成果被韦武一党窃取。

他与王琚、张仲之、祖延庆、周憬、李悛等人谋划,趁为则天大圣皇后送葬时,埋伏弓箭手射杀武三思,结果被宋之问兄弟告发了。

“五王一心想要清除武氏子弟,只是碍于陛下庇护你们,没有动手罢了。这帮恶人,如果不及早除掉他们,将来再次崛起时,一定不会放过您的!”

“本王不知,世间何谓善人,何谓恶人。于我善者就是善人,于我恶者就是恶人!”

武三思恶狠狠地说着,幽冷的黑眸紧紧盯着天边的几只飞鸟。

则天大圣皇后生前精心策划,让武氏家族和李氏家族联姻化仇,自己去帝号称后,与高宗天皇大帝合葬乾陵,这一切,都是为了保全庞大的武氏一族。

当然,也有上官婉儿从中斡旋的功劳。

所以,武氏家族依旧得以续存,没有像汉朝的吕后家族一样被清洗,也没有像当年的长孙皇后家族一样被清算。

叶静能法师闷笑一声,道:“贫道斗胆,敢问殿下,大唐天下,谁的地位最为尊贵?”

武三思道:“毋庸置疑,当然是陛下和皇后了!”

“大敌当前,必须抵背扼喉,塞其归路!要是想方设法,给五王按上一个对陛下和皇后大不敬的罪名,就可以一举除掉他们了!”

武三思如醍醐灌顶。“叶法师足智多谋,难怪陛下如此重任你!”

“殿下,趁着陛下对您毫无贰心,及早除去五王,报神龙之仇,以免将来夜长梦多!”

“那当然!”武三思嘴角一歪,露出一个自信满满的笑容。

叶静能法师放低了声音。

“五王和相王关系密切,袁恕己本是相王府司马,而张柬之,是相王府旧属姚崇推荐为相的。殿下行事,一定要避开他,免得节外生枝。”

“相王也是神龙之变的主谋之一,本王绝对不会放过他的!”武三思冷哼道。

一位寺人过来禀报,说帝驾就要起步了。

武三思奋袂攘襟,哼着小曲,欢欢喜喜地离去了。

回到长安,他立刻遣府上门客撰写檄文,以五王的口吻,列出皇后韦晚香的数条肮赃行为,并请求皇帝下诏废后。

檄文如哀梨并剪,字字毒辣,直戳心尖。

武三思暗中派人,将檄文张贴在洛阳紫微城外的天津桥上。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事很快就被上报到长安大明宫中。

李哲勃然大怒,下令御史大夫李承嘉彻查此事。

李承嘉与兵部尚书宗楚客、将作大匠宗晋卿、太府卿纪处讷、鸿胪卿甘元柬、御史中丞周利用、侍御史冉祖雍、太仆丞李俊、光禄丞宋之逊、监察御史姚绍之等人,都是武三思的党羽与耳目。

他假模假样地调查了一番,然后上了一奏。

“陛下,这些文字是五王派人张贴的。虽然所写的只是请求废后,实为谋逆,请陛下早日将这五人伏法!”

五王向来反对皇后干政,李哲坚信,此事,一定是他们所为。

侍御史郑愔、大理丞裴谈奏道:“对张柬之、崔玄暐等人,应当立即按照大唐律法处以斩刑,籍没家产,不需要经过大理寺的审讯!”

大理丞李朝隐为人清正,对五王心存敬佩,立刻驳奏道:“张柬之、崔玄暐、敬晖等人所犯之罪,尚存疑惑,不经大理寺审查推穷,不可即正刑名,将他们处死!”

韦晚香坐在帷幔之后,面含愠色,一言不发,颇有当年女皇的威仪。

新任的中书令李峤,一言不发。

朝堂上好像下了一场弥天大雪,众臣心里忐忑不安,气氛十分紧张。

众所周知,李哲对韦晚香百依百顺、又爱又怕,心甘情愿让她凌驾于皇帝之上。

那些正直的大臣都不相信李承嘉的话。行事向来光明磊落的五王,怎会用如此下流的手段,讨伐大唐皇后?

他们悄悄地扭头看着左仆射魏元忠,期盼他站出来,为五王说几句公道话。

魏元忠手持象牙笏,缄口不言,神色坦然地站在朝堂上,仿佛是佛光寺里的一尊立佛。

李哲复位后,专程派人到端州将恩师魏元忠召回,任为兵部尚书,不久,改任为中书令,加授光禄大夫,爵封齐国公。

后来,考虑到恩师已经年迈,为了减轻他的工作量,让他卸任中书令,立为左仆射,其他职务如故。

回朝之后,魏元忠就像变了个人似的,遇事不再直言进谏,随波逐流,朝野上下对其十分失望。

早年的他勇于直谏,那是因为高宗天皇大帝和则天大圣皇后,还算是一个有道之君,能够听从大臣们的意见。

他的前半生,两次被诬陷,差点成为刀下之鬼,三次因为直谏,被流放远地,差点客死他乡。

面对功臣落魄、小人当道,已到古稀之年的他,只想安稳度日,不想再惹祸上身。

李哲偷偷地转过头去,看了一眼韦晚香。

不耐烦地挥挥手,道:“罢了,五王是复唐功臣,杀了他们,会寒了天下万民的心。况且,朕曾经赐给他们金书铁券,许诺过不对他们用死刑,就将他们处以流刑吧!”

于是,五王被削去封爵,发配远地。

张柬之流放到泷州,崔玄暐流放到古州,敬晖流放到琼州,桓彦范流放到瀼州,袁恕己流放到环州。

族中子弟,凡年龄在十六岁以上的,都被流放到岭外。

武三思仍不罢休,唆使太子李重俊上表,请求将张柬之、崔玄暐、敬晖等人夷灭三族。

李哲念及他们的功劳,没有同意。

中书舍人崔湜私下找到武三思,献上了一计:“桓彦范、敬晖等人,日后回来必成祸患,殿下不如矫诏,让他们死在途中。”

他对着自己的脖子,狠狠地做了个砍头的动作。

武三思沉吟道:“矫诏不难,难的是没有可靠的人去执行!”

崔湜原本是桓彦范的人。

被授侍中后,桓彦范害怕武三思向皇帝进谗言,对自己不利,便将他派到武三思身边,暗中探听消息。

狡猾的崔湜见李哲猜忌功臣,而武三思日渐受宠,便出卖桓彦范,依附了武三思,升任中书舍人。

“殿下放心,湜向您推荐一个可靠之人。”

“此人是谁?”

“我表兄周利贞,他在朝中任侍御史多年,苦于晋升无门。请殿下给个机会,让他来办这趟差事。将来,您再给他指一条登高之路,彼此各取所需!”

“不错!本王听闻,周利贞向来心狠手辣,逼供手段不亚于周兴,来俊臣之辈,相信他一定能办好此事的!”

两人相视,会心而笑。

武三思与韦晚香经过商议,决定命周利贞以代理右台御史的身份,带着上官婉儿发出的假敕旨前往南方。

他在途中追上了桓彦范。

周利贞将他绑缚起来,挂在竹槎后面拖行。桓彦范身上的皮肉尽被刮掉,浑身血流如注,然后将他乱棍打死。

在黔州附近拦截到了袁恕己,被他强灌野葛藤汁,腹内疼痛难忍,倒在地上,以手抓土,指甲磨尽,鲜血淋漓,仍不能死,最后用竹板打死。

随后,在环州追上敬晖,将其刀剔而死。

崔玄暐还未到达古州,在流放途中染病而卒。

张柬之到达泷州后,听说昔日同僚惨死,不久就愤懑逝世了。

周利贞因残杀有功,回到长安后,升为御史中丞。

可怜的李哲根本没有意识到,武三思屠灭五王后,与韦晚香密切配合,完全掌控了他和朝廷,众臣皆以他们马首是瞻。

不知不觉,这个名正言顺的大唐帝王,再一次成了龙榻上的摆设。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主宰江山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奇门宝鉴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