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子虚转身往丹山门外的耕心草堂走去。

石清紧跟其后。“师兄,你教我几招上清幻术!”

“你为何不跟师父学幻术!”子虚敲了一下他的脑袋。

“师父说,其他功课学不好,就不教我幻术!”石清伸手揉了揉发疼的脑门。

“师父开蒙于上清,授道于正一,得道于洞渊、净明。降妖捉鬼、召神驱邪、兴云致雨、炼度亡魂,样样出众;剑术、医术、琴术、幻术,无所不精。你不好好学习,那是你的损失!”

大唐道教有上清、正一、洞渊、灵宝、净明等派别。

其中,以上清茅山宗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出了很多知名道士,如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等等。

叶法善天师在天台追慕茅君七年,获授上清符箓、法术、手诀、阵法等真传;

在洪州,师从万振法师六年,得辟谷、导引、胎息、炼丹之诀;

西入蜀地,向青城赵元阳法师学习遁甲、步玄之术;

北上嵩山,向韦善俊法师学习八史云跷之道;

又入东蒙,访求八化玄真之术,学得藏影匿形、乘虚御空、隐输飞霄、出有入无、飞灵八方、解形遁变、回晨转玄、隐地舞天等上清幻术。

几十年苦修道术,兼取各家之长,融通百家之思,成了着名的上清茅山宗高道。

茅山符箓派,在他的推动下,声名远播。

石清讪讪道 :“哎!我天生愚钝,在师父那里拾不到一丝牙慧,说起来,真是有辱师门!”

子虚轻哼一声,道:“如果我是师父,我也不教你幻术!”

说话间,两人已走到耕心草堂前。

小小的医馆前,人头攒动、济济一堂。有患头疼脑热的,有跌打损伤的,也有呕吐呻吟,不知中了什么邪炁的。

道家历来追求修真证道,形神俱妙。

修炼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独特医术,结合《老子》和《黄帝内经》精华,内外兼修,形神兼治,形成了独创一派的道医。

许多大德高道,如葛洪、张道陵、陶弘景、张仲景,以及当今的孙思邈、韦善俊、万振法师等等,都是着名的道医。

可谓是医中有道,道中有医。

叶法善天师自幼跟随父亲修道学医,又得多位高道真传,医术远近闻名,每日来太鹤山洞天的求医者络绎不绝。

于是,他在混元峰下设立了耕心草堂,选拔观中医术最为高超的道士轮流坐诊,施惠苍生。

看到门口那么多人,石清心里有点发怵。

“师兄,我不懂医术,去了也派不上用场,不如让我回去,雕琢几个小玩物……”

子虚看看天色,大概未时刚过,门口还有那么多人,清溪观的师兄们一定忙不过来了。

“来看病的乡人还有几十号,天黑前必须要看完。我去帮师兄,你替我去混元峰后山采撷青芝,喂养小鹿吧。”

“好!那我走了!”石清满口答应,转身就走。这种不用动脑筋的活,自然是最乐意干的。

子虚数了数等候在门口的患者,转身进入耕心草堂。

翌日,混元峰上秋高气爽,一片薄云孤悬天际。

子虚一袭白衣,怀抱上古逸音,沿着混元峰小径慢慢地走上山来。清风阵阵,竹荫如盖,在小径上投下一片清凉。

放眼望去,梅林漫山遍野,翠色渐减,青黄交错其间。

行至半山腰的点易台,远远看见石清正坐在欲浮亭里,手中拿着一只刻刀,全神贯注地琢磨着一块灯光冻石。

点易台为劈山而建的平台,坦荡如砥,是清溪观弟子日常修道、习武、练琴的场所。数棵高耸入云的青松,为这里撑起了一片晴空。

走到欲浮亭前,子虚才注意到,亭前的一棵梅树已经结满了粟粒般细小的花苞。

过不了多久,它们就要开花了。

子虚在梅荫下交趺坐定,将上古逸音架在膝上,猛然一拨琴弦,一记裂帛之声,惊得石清跳将起来。

他放下刻刀,从亭子里探出头来。“师兄,你来也不打声招呼,猝不及防的一声琴响,吓了我一跳!”

子虚蹙起眉头,指呈幽禽栖木状,落在七根琴弦上,琴音戛然而止。

“石清,昨日你采了几支青芝喂养小鹿的?”

石清丝毫没有察觉到,他的声音里含着几分恼怒,咧嘴笑道:“不多,不多,大概也就三四支吧?”

子虚气得恨不得揍他一顿。

“小鹿肉身灭去,元神严重受损,需要慢养静待。你一下子喂个三四支青芝下去,无异于雪上加霜。难怪,昨日它整夜不安,一直哼哼唧唧!”

“师父的莲花天师盏为天台茅君所赐,有起死回生的神力。我们多喂一点,小鹿岂不是恢复得更快一点?”

“不死在你的手中,便是谢天谢地了!”

子虚狠狠地白他一眼,低头抚弄起琴弦来。

山幽林静,流云不动。清风入弦,一丝一忽磊磊落落,鼓荡在耳际。山涛随着琴声湱然起伏,清音在谷壑间幽然回荡。

几只仙鹤正在松树下啄饮着松露,时而亮翅起舞,时而仰天高鸣。

石清撇了撇嘴巴,缩回身子,在琴声中继续琢磨起手中的石头。

过了许久,一位道童来报,说清溪观门口有一位壮士求见。

两人收了手上的东西,急匆匆地走下山。

一位年约不惑的壮士牵着马立在清溪观门口。

他头戴软幞,身穿暗花织锦夜行服,腰束一根细窄的鞶带,挂着一块三足青鸟图案的乌金腰牌,脚蹬一双羊皮官靴。

一身皂色,干净利落,流露出习武之人特有的英武飒爽。

见到两位小道出来,壮士俯身叉手,道:“我乃长安右领军卫中郎将程务挺,奉大唐天皇之命,求见太鹤山洞天叶法善天师。”

这位壮士,就是师父所说的远客吧?

子虚急忙叉手回礼,道:“师父和我师兄云游外出,踪迹不定。请程将军先至清溪观安顿歇足,不日,就会归来。”

程务挺见子虚彬彬有礼,便随他入观,在客房歇下。

在观中住了两日。

这天午后,程务挺正与子虚闲扯一些山间事,忽见混元峰上仙雾缭绕,群鹤纷纷展开羽翅,嘹唳直上云霄。

子虚笑道:“听到鹤唳,便知道是我师父、师兄回来了!”

程务挺喜出望外,急忙出门迎接,见到叶法善天师,谦恭地行了个叉手礼,道:“右领军卫中郎将程务挺,在此久候叶天师了!”

叶法善天师低头回礼,道:“福生无量天尊!”

一行人入清溪观风吟殿坐下,道童们奉上瓜果茶点。

叶法善天师风尘仆仆,带着一丝疲惫。坐定后,不时打量着身姿矫健的程务挺。

“程将军将门虎子,勇力骁果,大有尊父之风!龙朔年间,长安到处流传着将军父子英勇杀敌的事迹,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见到你。”

程务挺是营州都督、东夷都护、东平郡公程名振之子,洺州平恩人氏。

少年时代,就跟随父亲攻打刘黑闼,征战高句丽,英名传扬天下。

那黢黑油亮的脸上浮起一抹笑意,两撇苍髯如戟,随之颤了一颤。

“家父曾与苏定方将军一起攻打高句丽,战功显赫。龙朔二年,高句丽尚未灭国,就去世了。后来,我接替了父亲的职位,继续跟随李积将军征战辽东。直到总章元年,唐军消灭了高句丽,我才得以调回京师。”

“你回到长安,贫道刚好走了。”

“是啊!我们刚好错过了!”

李治天皇曾广召天下高道聚于长安,为大唐皇室祈禳求福。叶法善天师也在其中,常驻禁中,深得恩宠。

乾封三年,他奉命修黄箓斋于天台山。

期间,与好友司马承祯同去桐柏,入灵墟、游华顶、过石桥。荫落落之长松,藉萋萋之纤草,两人临青溪万仞,立翠屏抚壁,司马负琴,真人抚剑,留下一了段佳话。

山居洗心,清泉濯足,始觉人间喧嚣。

完成使命之后,修了一份奏书寄到长安,傲然脱去冠绶,隐于山林,再也不问世事。

叶法善天师道:“贫道遁世多年,不知天下事也。陛下在宫中,龙体可安?”

程务挺失望地摇了摇头。

“您辞京还乡后,陛下早年患上的风眩症,日益严重起来。万振法师昇天前,极力提议,将您重新召回。今日,末将奉命而来,请您再次出山,前往长安,为陛下合炼金丹,以求长生。”

长安的征召来得如此之快!

叶法善天师深感意外。

万振法师是净明宗高道,曾在洪州西山游帷观中师事净明祖师胡慧超法师,修净明灵宝忠孝大法,得长生久视之道。

贞观十五年,太宗皇帝特意在嵩山敕建太乙观,迎万振法师居之。李治登基后,也常常召他问道,并以国师之礼相待。

叶法善天师曾师从万振法师六年。

师父慧眼识徒,觉得这位弟子道高德深、天赋异禀,十分钟爱,极力让李治召他回京。

“离开长安前,陛下常常让道士合炼黄白,供他服用。当时,贫道就曾上言, ‘金丹难就,徒费财物。’身患风眩重症,应该积极治疗,怎么还在服用金丹呢?”

“叶天师有所不知,陛下的风眩症发作时,头昏目眩,言语失利,严重之时,目不能视,根本无法操持繁杂的国事,只能下诏,全权委托天后协理军国政事。服用金丹,实在是出于无奈!”

叶法善天师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在他心中,李治是一位仁君,兢兢业业,创下永徽之政。天下大治,百姓安乐,大唐舆图空前广阔。

前期乾纲独断,后期服用金丹,是因为不愿意二圣同朝吧?

“陛下的病情,什么时候开始如此严重的?”

“大约上元元年,他的风眩症变得十分严重,几乎不能下榻。当年八月,皇帝尊称天皇,皇后尊称天后,二圣共同临朝议政,但多数时间,他都在后宫养病。前朝军政之事,基本都是天后在处理的。”

天后本名武照,并州文水人氏,为大唐开国功勋、荆州都督武士彟的次女。

她通晓文史,善于权谋,智略过人。太宗皇帝在世时入选宫中,受封才人。贞观二十三年,皇帝驾崩,她与所有嫔妃一起,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

李治继位后,因早先与武照暗通款曲,对她极有兴趣,经常往来于感业寺。

两年后,向天下宣告,先帝“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重新召她入宫,封为昭仪。

永徽六年,李治元妻王皇后被废。武照在中书侍郎李义府、礼部尚书许敬宗、中书舍人王德俭等人的支持之下,成为大唐继后。

不久,李治的风眩症时时发作。

武照常常协助他处理国事,开始涉足政坛。他们一起打击关陇集团,强化中央皇权,一起策划南征北战,抵御外敌。

上元之后,武照以天后之尊独立执政,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只能拱手幕后。

二十余年经文纬武,张弛有道,为她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臣子只知天后德隆望尊,几乎忘了病榻上的李治,才是大唐真正的帝王。

叶法善天师道:“贫道听说,八月长安大变,太子李贤涉嫌谋反被废。如今,谁是继任太子?”

程务挺回道:“今年八月二十三日,天皇七子英王李哲被立为大唐太子。”

“哦,原来是那位爱斗鸡的英王。”叶法善天师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失望的神色。

“您离开长安时,英王哲大概十二三岁,与当时还是沛王的哥哥贤一起斗鸡,沛王府修撰王勃为了给他们助兴,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最后坐罪免官,被逐出了长安。”

“贫道曾短暂教习过太子贤的学业。相比英王,他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是一位极富才华的皇子。”

“太子贤自小顽皮,但他才思敏捷,读书览辄不忘,太傅们经常向天皇赞扬他过目成诵,连挑剔的李积老将军也多次称赞他是夙敏才子。转眼间,就要以故太子相称了……”

叶法善天师叹道:“他的陨落,犹如天河坠落一颗最明亮的星子,真是令人心痛!”

李贤是天皇六子,天后次子,为李治继位以来的第三任太子。上元二年,故太子李弘猝死洛阳后,被册立为大唐太子。

李治三次东迁洛阳养病,都是李贤留守长安监国。

期间,他为政精明,恭俭爱民,得到了群臣的信任和拥戴。李治不吝赞誉,称他是“家国之寄,深副所怀”。

此时,武照天后正在朝中积极推行她的《建言十二事》。

主张息兵、息役,劝农桑、薄赋徭;提倡南北中尚禁浮巧、广言路、杜谗口、百官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等等。

十二条富国强民的政策,条条都关乎大唐的生存和发展。

年轻气盛的李贤,锋芒咄咄,非常不满二圣共同临朝。

他还疑心皇兄李弘之死与母亲有关。

李贤亲眼看见大哥大口大口吐血,死在他的怀里。

李治曾说,李弘是沉瘵而薨的。他并不认同父亲的说法,大哥分明是被母亲的鸩酒毒死的。那惨死的样子,永远都不会忘记。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两颗心一旦产生了裂痕,就再也弥补不了。

无论在朝堂上,还是生活中,李贤处处与母亲针锋相对,高唱反调。

太子威名日重,众星拱北。对武照来说,意味着她的皇子已经长大了,总有一天,要交出所有的权力,退居后宫,做一个母仪天下的太后。

权力就像一觚陈年甘醴,极易让人沉醉,让人欲罢不能。

武照正是政途得意之时,怎可容忍太子出类拔萃,阻挡她的政途?

母子二人因此相互猜忌,颇多嫌隙。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主宰江山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奇门宝鉴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