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不多时,枢密使方逢时就领着钟长东、张国忠、马世龙与胡怀德、李觉先、陈义江六人到了行宫感恩殿外。

而这六人一被领进来,在场公卿与昌平州文武官吏和学生们,就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这六人身上。

朱翊钧也朝这六人看了过来。

只见这六人倒也形貌各异,说不上丰神俊朗,甚至也不能全说是虎背熊腰,且所着甲衣头盔也不同,但都看上去目光炯炯有神。

“见礼!”

这时,在方逢时的命令下,这六人就推金山、倒玉柱地跪在了殿外台阶下,对朱翊钧进行大礼参拜。

坐在殿门高台上的朱翊钧先受了这些人的礼后,才宣告平身。

“谢陛下!”

而这六人也谢了恩。

接着,方逢时才开始向朱翊钧奏请进行授章之典。

朱翊钧点首:“准奏!”

冬!

冬!

于是,鼓声开始出现。

整个场面一下子就让朱翊钧自己也觉得有些心潮澎湃起来。

殿外站立如林的随扈军将,与远处依山势而建的边墙上守卫的蓟州军将兵丁,皆看了过来。

鸿胪寺正卿此时也出列,且开始展开名册唱名。

“攻打平壤先登城者,徐长东,辽东都司铁岭卫人,军籍!”

鸿胪寺唱名后,徐长东就按照预先在枢密院被教过的流程,走到了朱翊钧面前,昂首挺胸,紧抿双唇,脸红颈涨。

在朱翊钧起身从高台丹墀走下来时,徐长东更是开始额头见汗。

而在朱翊钧从方逢时手里接过一块蟒玉时,徐长东甚至都因此忘了跪下,而还怔在原地,直到他见皇帝一直看着他未动时,才慌忙跪了下来,一时汗如雨下地叩首在地:

“谢陛下!”

然后,徐长东才从朱翊钧手里接过蟒玉。

因授军功章者,皆以士待之,故徐长东也就改称朱翊钧为陛下。

而一接过蟒玉,徐长东就突然泪水夺眶而出,而在原地呜咽起来,且还不停地对朱翊钧磕着头,像拜菩萨一样。

朱翊钧知道,这徐长东应是因为突然被天子授章,而又想到之前都还是连大户人家的狗都不如的破落军户,也就一时情绪失控,毕竟这种在人格尊严上造成的前后巨大落差,的确不是谁都能稳得住情绪的。

这种情况,朱翊钧已经见过不只一次,所以没有多诧异,也就只让大汉将军将徐长东搀扶了下去。

接着就是跟着徐长东要起一起攻城的直属上司张忠国、马世龙也被授了蟒玉。

两人也是饱含热泪,一脸亢奋。

接着,就到了南兵。

最先攻进风月楼而生擒平壤守臣郑澈的胡怀德,瘪嘴走到了朱翊钧面前来,然后也在被朱翊钧授了蟒玉后,瘪嘴而去。

跟着其一起冲入风月楼的胡怀德直属上司李觉先、陈义江两人倒是镇定一些,只是在归位后才揉了揉眼睛。

军功章不轻易授人。

虽然此次问罪朝鲜大军有两万多人,但朱翊钧只授予了六人。

只是名与器不可假于人,所以被授予者哪怕再少,朱翊钧也得亲自授予。

但即便只授予六人,还是让看过来的亲军与边军官将兵卒们目光灼灼起来。

在授予军功章后,朱翊钧才又向蓟辽总督周泳问了些当地边情民情,而在当晚,还特别宣见了戚继光、李成梁、郭琥、马芳、麻锦五名带兵大将到随行的政事堂觐见。

在这五名大将到时,朱翊钧御前已有张居正、方逢时等侍御司大臣或侍坐或侍立于一旁。

朱翊钧在这五大将朝自己行完礼后,也对这五大将赐了坐,且道:“让诸卿来巩华城行宫见朕,不为别的事,只因接下来营兵扩编的事,要问问诸卿,诸卿皆是带兵的人,当更清楚各要紧处要置多少兵。”

朱翊钧说着就又道:“眼下,清丈田亩已经结束,增加税赋不少,而因此,先生已向朕奏请,还要取消优免,行官绅一体纳粮当差之事,故为强大武备,完全可以再加些兵额,而彻底解决枢密使之前所提出的各类隐患。所以,诸卿尽可根据自己用兵实际需要,报上自己需要增加的兵额数字,而不必担心,朝廷能不能给予足饷。”

朱翊钧明面上是以通知的方式告知于戚继光、李成梁等人,朝廷要取消优免,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当差。

实际就是在征询这些大将的意见。

戚继光、李成梁等人也明白皇帝的言外之意。

只是他们不确定的是,这是皇帝真正源于内心的意思,还是张居正的意思且只是引导皇帝将此意思说了出来。

但不管是张居正的意思,还是皇帝的意思,对于戚继光、李成梁等人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现在是否支持朝廷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新政。

“启禀陛下,蓟州边军,自奉旨增编两万兵额并整训多年后,已皆熟悉车战,而可守可攻,倒也不需再增兵额。”

“而协守南兵余下来完全可以作为攻倭之兵力,也不必再增;”

“若要接下来还要增兵额,臣只请完成谭公未完成之夙愿,即整顿京营和亲军各卫,增加兵额于亲军,并调南兵于亲军各卫协守整训新兵。”

“至于新增多少亲军卫兵额,臣认为当让枢密院核算出可留多少南兵于京师协守整训后,才能定。”

戚继光则因此先站起身来,且直接拱手建议让他的戚家军充实皇帝亲军,并整训皇帝的亲军,还希望借此扩充皇帝的亲军。

朱翊钧听后点首,他知道戚继光这是在表达他支持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意思,不然也不会主张加强自己这个皇帝的兵权,甚至主动要求把自己的兵给皇帝,而希望皇帝信任他的兵,如信他会支持朝廷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决定一样。

只是戚继光在这么说后,除张居正外,在场的文武大员皆一脸惊骇地朝戚继光看了过来,然后又都看向了张居正。

但张居正什么都没说,似乎没听见戚继光的话一样。

李成梁这时也是半张着嘴,半晌都没有说话。

朱翊钧因而不得不主动问李成梁:“李卿家,你呢?你辽东难道不缺兵,如果不缺兵,怎么虏贼王杲余孽现在都还未剿灭干净?!”

李成梁听后忙匍匐在地:“陛下圣明,的确是缺兵所致!”

李成梁必须承认朱翊钧圣明。

因为他可不敢承认他是在故意养寇。

“既然是缺兵,那就要说嘛!”

“你不说,谁知道?何况,朕又非不明之君,你有什么不敢说的。”

朱翊钧这时说了起来,且也让李成梁平了身。

李成梁谢恩后,就解释道:“臣初次面圣,颇惧帝威,也就一时失态,还请陛下恕罪!”

“至于所缺兵之事,臣也曾在辽东同抚院提过,若真要彻底辽地无患,当需增加兵额两万!也练步兵,而能重甲攻寨,毕竟女真不同于蒙人,而非游牧也,以渔猎为生,常结大寨,仅以骑兵的确不足以镇辽。”

朱翊钧听后点首,然后看向马芳、郭琥、麻锦:“你们呢?”

马芳因而也忙道:“启禀陛下,宣府也当增兵额一万,以建车营,而可使鞑子不敢犯边。”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郭琥也道:“启奏陛下,大同也需增兵一万建车营。”

麻锦跟着道:“启奏陛下,山西需增兵五千兵额,建车营,而能增强边备于宁武关以西,使虏不敢深入晋地。”

朱翊钧不由得笑了起来:“很好,这是都想所在边镇的军队,能步炮骑结合,是吧?”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搞怪特务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黄巾张狂大明朱标重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龙吟壮歌俏女警穿越卷入皇位争夺战:刁蛮王妃(全本)大唐逍遥侯我夺舍了隋炀帝逐鹿之破茧重生三国,在下姓刘,皇家的那个刘玩命之徒爆笑后宫:皇上爬床,皇后出墙趣味世界简史我在异界做神棍九锡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随波逐游大秦,开局觉醒酒剑仙,横扫叛军千章千穿越文成武德景泰皇帝实录靖难再现,这次我是朱允熥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寒门新贵:我的媳妇都是大龄宫女大唐:官居七品,开局获送万民伞明鹿末日进化长安图明末之白衣天子抗战之召唤千军皇家小娇妃穿越后我被迫成了太子妃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开元内卫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汴京酒楼大掌柜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朱由检:太祖有令!杀!大魏宫廷我在大唐做战神时空战纪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雄霸三国仙武水浒,打造最强水泊梁山穿越:冷面丞相的下堂妻大汉帝祚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我刷人类进化史,祖宗全破防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红楼:问君能有几多愁!明末红衫军妖孽王妃桃花多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从选妻开始,打造最强大夏大明1860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听劝后,我造反成千古一帝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强明:我将现代物资搬运到大明掀翻满清,华夏大航海时代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壮王汉末之全面开战三岁无敌小皇孙朱元璋到现代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古玉穿越公子崛起三国之风起扬州陶李恋:宫廷异闻录异世年令营我没有,你胡说,拿证据出来啊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北宋群英录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远东新纪元1630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殖民大明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穿越成为大乾五皇子曹操请登基,皇帝我不当了大秦:开局祖龙先祖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兵临城下之大汉再起!家父是康熙从穿越开始特工生涯尘雾中的特工我的谍战日记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矛盾难以调和大秦二世公子华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穿越之生存指南东朝英雄传明渣的逆袭玄幻长生:从质子到无敌至尊大唐齐王对外族太残暴了荒野种地,把自己种成了护国将军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