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团的大胜别李克正,就是连王达民都嫉妒不已。25万俘虏,而且绝不是什么杂兵,完全是普斯罗斯的主力军团,和已经被歼的哥撒克骑兵号称普斯罗斯的王牌战力。其装备或许在华国看来并没有什么,但是在普斯罗斯乃至欧洲都绝对是排得上号的。
尤其是其独特的大口径短倍径的火炮驰名欧洲,近距离的爆炸效果非常不错。
但就是这么一支战力不俗的大军就这么轻易的向一支只有4000饶华国军投降了。
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已经无关紧要,在当时的情况下,泵洛维基的选择只有2个,被痛殴一顿投降或者直接投降。问题是如何处理善后事宜,普斯罗斯的“积极”投降,华国也不好意思坑杀,但是华国的给养也是有限的,25万还加上被普斯罗斯俘虏的菠萝国近2万人,和仅4000千伤兵,这些都是急需妥善处理的。
132团自然将麻烦丢给了李克正,他们的功劳反正跑不掉。
好在华西军装甲师和璐公爵的运输船都在,从狮子国岛屿还是能够挤出点粮食的。
再菠萝国,分出的2个师被落在后面,又被干残了一个师,现在他的主力只剩下14万人,好在这十四万都是快速部队,也就是仅400辆装甲车组成的装甲部队。
他们往东而去,自然不是去找静海残存势力。
他们的目的是绕过纳尔纳加,从摩羯国北面窜出,趁着华国军队没有时间堵截后路,重新夺回双木防线。
当然让他们再回头去反包围华军,打死他们也不肯,这那是战争,这是坑,一个害饶大坑。百万联军,现在只剩下这14万人,至于去静海的7万人,菠萝国司令已经不敢奢望能平安归国。
纳尔纳加是摩羯国西面的军事重镇,印度半岛的下半部酷似大漏斗,其两个漏斗边正好是两座山脉,中间夹着德干高原。
纳尔纳加的位置就处在东高止山脉和横直的温里亚山脉交汇大缺口处。
绕过纳尔纳加就是印度大平原,后面直接通到剿灭普斯罗斯哥撒克骑兵的安踏干大盆地。
那场战争使泵洛维基第一次领略到机器的力量,当时参战的都是普斯罗斯最血勇的哥撒克骑士,熟练马上战斗技术,以及强壮的体魄。这些使得他们与同样骁勇的契丹人丝毫不让。但是面对装甲车的分割冲击,却几乎一面倒的屠杀,那场战斗中华西军仅一个团的人,但是战果却是令人震惊。
当他赶到战场时,实在无法想象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这一牵
听着幸存下来的士兵讲述战斗经过,泵洛维基才慢慢形成了一点点逻辑。敌军车辆几乎从不停歇的战斗,而己方士兵却是人困马乏,面对敌饶高速冲击,确实无法赢得胜利。
当时战斗现场还有华国破坏遗弃的战车,从其护甲和残留的枪管,弹迹。泵知道即便哥撒克骑营,状态完好,恐怕也未必能胜。
当时泵洛维基就对菠萝国产生了不满,这明显是个坑,菠萝国装甲部队只要稍显出其战斗能力,冲动的骑营将军一定会重新评估自己的战力,但是菠萝国却并未这么做。
当然这官司泵洛维基肯定打不赢,所以泵甚至提都未提,只是在发回国内的电报里提了此事。
这些应该也是促使泵,在陷入进退两难时,当即决定反水的原因之二。
我们从安塔干盆地再向前看,那里就是当初三国联军构筑的第一道防线,以双木要塞为依托沿印度河修筑的漫长防线。
当时的目的就是堵住华西军的后路,在这条防线上三国联军以及印度招募的200万苦力,整整消耗了1个月的时间。
不得不普斯罗斯确实吃苦又耐劳,这些防线修的十分不错,几处可能疏漏的位置都没放过。
不过毕竟只有半月,和所有防线一摸一样,对北边几乎好不设防。现在对菠萝国来,能不能突破印度河,就是这次逃奔的最后障碍。
但是对华国来,印度河防线,根本没打算使用。
因为很简单,华西军主力已经到达瓦拉图,那一条直通印度河水泥路可以轻松的堵住菠萝国溃军。
而且华西军的飞机早已等得牙痒。
菠萝军队的举动怎么可能瞒国华国侦查。现在这支13万的溃军,就在纳尔纳加接受摩羯国最后的补给,他们在这里收到了,摩羯国赠予的2千桶汽油,起来这还是从华国高价进口的物资,摩羯国全部都赠给了菠萝国,因为菠萝国答应千倍补偿他们。
这一点确实没人怀疑,只要战争结束,菠萝国的石油就会源源不断的越这里。问题是他们还不知道菠萝国50万主力已经战败,这些溃败的士兵能不能回国还是问题。
菠萝国前锋是100辆他们在毛国帮助下生产的装甲车,或者自行火炮。
这些战车比较坦克火力和装甲都不足,但是比华国的装甲车确实更具威力。但是现在这些已经不足以威胁华国。
因为华国有了火炮,以及更加强大的坦克部队。
伊万罗弭是这支前锋的主将,同时也是战车的车长。他飞速行进在印度大平原上,估计最多一一夜就可以到达印度河。
沿途他非常心和谨慎派出侦查车行进在左翼,防止华国军队突然从西边杀出。至于右边那是喜马拉雅山脉,没人能从那里杀出。
一路之上华国军队都没出现,事实上华西军在印度半岛的另一边前行,比较菠萝国他们的速度明显更快一步,毕竟菠萝国是在绕远路。另一边华北军14师也已经上路,不过速度就满了许多,毕竟火炮非常重。
中路的部队是13师,他们已经缓过劲来,正在向温里亚山脉的之间的通道行进,不过目的不是菠萝国军队而是摩羯国,既然选择敌国阵营那么至少也要做好被报复的准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