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临风渡,这是一个位于汴河之上的小小渡口,曾经,也是车水马龙的,这里地处京畿,距离汴梁才40多里的样子,虽然不是主要的商道,却也是一个重要的渡口,十里八乡的民众,要想度过汴河,最近的就是在这里过去,这里面住了很多的船夫,巅峰时时段,渡船就有数十艘。

可是伴随着铁路,公路,还有不远处10多里的一处桥梁的贯通,这里慢慢的没落了,只有偶尔,有一些来往的上船,有一些搬运的活,也不算很多。

因为地处京畿的关系,开封府几乎把所有能够抽调的人都给抽调一空了,说是三抽一,实际上,那是指汴梁城,在这里,偏远一点的,几乎可以达到二抽一。

临风渡附近一共有4个村落,一共有人口2800人,几乎抽调了300人,这对于临风渡而言,那几乎是噩梦一样的,家里面的壮年劳动力被抽调,立刻就影响了整体的耕种,好在,有大量的设备,开封府也不是之抽调,对于这些农耕器材的使用,减少了劳动力,到最后,临风渡种植面积,只是减少了1成,这已经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一年多没有回家,甚至因为路途遥远,连信都非常困难,这一切,在去年的5月份,得到了改观,3个人的到来,让临风渡发生了变化,他们带来了家人们的消息,同时,在临风渡开设了一个互助组,把整个村民们都组织起来,一起互助学习,一起耕种土地。

在夏粮差不多减产2成的情况之下,秋粮实现了反超,一举增收5成,加上家人们寄回来的钱,让整个临风渡的变得蒸蒸日上了起来。

腊月21,还有2天就是小年了,正是家家户户杀猪宰牛的日子,可是对于临风渡的300多个家庭而言,这是一个被刻在纸上的日子,按照3位老师的说法,他们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就在今天早晨,从沈阳到汴梁的车上,他们临风渡回来的人,绝大部分都在这一趟车上,三位老师安排了3艘船,应该就在下午时分抵达渡口的。

本身,已经逐步废弃的,空无一人的小渡口,此时此刻挤满了人,一年多没有见,哪怕是有先生传回来家人的消息,总不如亲自的来见见。

不过,这么大的一群人,在这里,却鸦雀无声,最前面,站着三个人,他们都很年轻,可是没有人不尊重他们,他们是临风渡的先生,是传道受业解惑的。

正是他们的到来,才让临风渡从几乎崩溃的边缘被挽救回来,他们组织人员进行农业生产,会安排村民们,编一些手工艺品,有人生病了,他们也会简单的救治,最重要的是,他们开设学堂。

北宋对于知识的尊重,已经到达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科举这一条路,哪怕贫苦人家,走通的不多,可是只要考上,就是换了一番天地,最关键的是,读书识字,然后掌握一门手艺,这对于孩子而言,是一个吃饭的门路,可以长长久久的生活下去。

临风渡以前,只有一个秀才的启蒙学堂,因为这里太穷了,没有几个人能够交得起钱,渐渐的,就荒废了,三位老师到来,首先就是兴建学堂,免费的学堂,吸引了人,并且树立了威信,这才逐步的改造临风渡。

这三个人,就是定海军派出来的,从和平演变计划开始执行了开始,定海军陆续派出6万人,按照村落的大小不一样,几乎都是800人左右,派一个先生,当然了,也不是每一个村庄都会派,一般而言,只要是有出外务工人员的,才会派。

这些人深入民间,以教育和启蒙为切入点,实际上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问题的,这也是他们能够的迅速切入的根本原因,同时,通过定海军的手段,可以简单的传递一些消息,寄回来一部分的金银,这些都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的。

6万人,能够影响最少3000万人,这个跟出外务工的现身说法,这才是未来和平演变能够顺利进行的根本。

通过互助组,一方面,加强了的农业生产,让这些被抽调了大部分的劳动力的家庭,就算是没有壮年劳力,也可以过的比较的平稳。

另外一方面,就是把人心收拢起来,大量出外务工人员的返回,心情不一样,但是绝大多数,都是要走的,这中间,怎么走,如何走,这需要组织,没有一定的组织,哪怕是定海军配合,也容易被发现。

这里面,就存在了一个工作方式的转变,在定海军成立初期,对于人口无限的渴求,这个人口获得的方式,是通过口口相传,用人的方法去引导,甚至偶尔涸泽而渔也没有问题。

当时整个两淮,几乎都被抽空了,甚至转运使都不乐意了,可是还是没有什么所谓,这都是自己人,赵信的身份,最少说,在转运使这一级别,都是应该知道的,这种情况之下,最多就是嚷嚷几句。

可是伴随着定海军拿下辽国,并且赵信还称帝了之后,就不一样了,两国虽然没有宣战,可是在整个东亚范围之中,唯二的大国,还是实力强大的,各方面都需要重视,如果还是如同之前那样,毫无顾忌的引入,必然会引起北宋的注意,必须要有所组织。

在和平演变计划进行到现在的时候,已经基本上掌握了主动,而三条铁路的建立,等于是三条通道,只要定海军组织的好,完全可以在短时间,移民大量的人口,这一点,从春运就可以看出来,不足一个月的时间1600万,甚至更多,这已经彰显了实力了,如果换成转运人员,不用太多,只要每月1000万左右,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转运。

定海军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把北宋人口一窝端,那是不可能的,人上一万,形形色色,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就算是曾经靠近定海军的海州,被定海军挖走了差不多八成人口,可是最终,还有人没有离开的。

对于北宋,超过一半的人口损失,都已经是非常可怕的,会引起官府的注意,再多,很有可能会出现失败,趁着现在的功夫,拿下足够多的人口,3000万以上已经可以了。

按照现在定海军接近5000万的人口,加上3000万的话,定海军的人口会达到8000万,人口已经接近一亿,最关键的是,定海军的人口结构会更加的完整和优秀,对于外来人口占据压倒性的优势,然后,超过北宋。

而少了3000万之后,北宋人口将会跟定海军换一下,从八九千万,降低到5000万出头的样子,还可以维系一个大国基础,可是劳动力,特别是壮年劳力的减少,对于北宋会产生巨大的打击,甚至因为定海军逐步的宣传,还有各种的秘密手段之下,人口会持续的流失,一直到无法支撑下去。

这种秘密的手段,实际上,还是取材于后世兔党的做法的,农村包围城市,北宋的政令不下乡,立足于县城,县城和城市,虽然也有一些布置,却相对较少,主要是自发的影响,广阔的,占据人口更多数乡村,这些世世代代过的非常的贫困,受到压迫的民众,才是定海军注重和要解放的对象。

此时的北宋政府,还一点都没有发现问题,就算是春运,也被他们看做是利好,大量返乡工人和亲属,他们携带了大量的资金,这部分资金,有相当部分是花在北宋的,这就让整个北宋的商业,相当的景气,各种的产品,就不愁卖的,加上各方面的,城市和乡村,都增加了收入,甚至在火车站广场,以前就抢手的商铺,更加的抢手了,开封府甚至在火车站旁边,生生的造出了一条商业街。

商业的事情,跟临风渡没有太多的关系,他们距离汴梁有些太远了,40多里,快马的话,可以快一点,如果是不行的话,怕不是要走大半天的时间了,就算是有一些手工艺品,可以拿到汴梁卖,也没有人去。

相对于赚钱,他们更加期待的家人的回来,几百人在寒风之中,站在渡口,这个滋味相当的酸爽,可是没有一个人会离开的,他们都希望第一时间看到亲人。

“郑老师,应该快了吧!”秦大娘小声的对三位老师的其中一个问道,她跟三位老师认识的最早,当时,三位老师来的时候,就是住在她家的,甚至上课的房间,都是她儿子的宅基地,临时搭建的,后来,在新的学堂建好之后,才进行的搬迁,对于三个年轻的后生,她是又敬畏,又感激,多亏了他们,自己一家人才没有饿肚子,甚至几个孙子,都入学了,学习还相当不错。

“大娘,别着急,应该还有一段时间!”郑宇和蔼的对秦大娘说到,他的身份,实际上,是外交部的外派人员,作为中学的积极分子的,在毕业之后,经过了外交部的紧急一年的培训,这才派出来的,一些方式方法都已经强调过,对于民众如律春风,那是最基础的东西。

站在三人中间,岁数大一点,并且最稳重的那个,名叫韩林修,他不是学生,今年已经20多岁了,他是外交部的正式成员,是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外交部的,两年锻炼之后,才被派到这里的。

临风渡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点,除了周围4个村落,2800人口之外,还是辐射周围5里,最少十几个村落的核心,他也是这些村落的总负责人。

船的事情,是韩林修直接安排,300多工人,最终回来了280人,其他的20人,他们或者是这样那样的原因,不选择回归,可是一些家书和东西,还是嘱咐同乡带了回来,280多人,加上行礼物品,很是沉重,他安排了3艘800料的大船,这才勉强装下。

到目前为止,春运已经进行到了第8天,特别在16之后,人数大规模的上升,哪怕是北宋有所准备,还是产生了拥堵,一天百万人的发送,单纯到汴梁,都超过了20万人,几乎是汴梁的五分之一,再怎么,也无法全部疏散。

这时候,定海军提前准备的一些开始排上用场了,大量的船只到来,通过水运分流了其中的三分之二,剩下的五六万人,虽然还多,却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中。

临风渡的也在其中,800料的船三艘,所有的人员,在火车上,都得到了通知,会有专门的人把他们引入到码头的,只不过,因为来的船,实在是太多了,一艘船也就是容纳个一两百人,十几万的人员,怕不是有几千艘船,甚至汴梁开放了最少16个码头,全部交给定海军的人员指挥,这才顺畅了起来。

火车是在早晨8点多到的,出站加上耽误的时间,估计赶到码头,应该已经10点了,算算时间,能够在11点半出发,已经不错了,从汴梁到这一段,走汴河的话,想对比较平稳和快速,可是40里的距离,还需要三四个小时。

也就是说,最快的,差不多要到下午4点才到,现在,才刚刚三点,时间还早。

实际上,韩林修之前就建议,大家快四点了再过来,他们三个,带着二十个学生,临时修缮一下码头,让船过来的时候容易停靠就完了。

可惜,对于家人的思念,还是占据了上风,他们都不顾寒冷,在两点多的时候,过来帮忙收拾码头,这不都收拾好了,船还没有到。

为此,三位老师,也比较的无奈,总不能把人都赶回去吧,就只能够在这里等,同时,派了的学生,跑快到高处,看看船到了什么位置。

“顺子他们回来了!”站在前方,一个眼尖的少年,看着前方小山包的位置,大声的说道,所有人都把目光投了过去,之间树丛沙沙作响,几个少年一路小跑的过来,露出了身形,不是顺子他们几个更是何人。

还没有靠近码头,就大声的喊道:“来了,来了,三艘大船,已经过了的塘湾了!”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天将任:百战英魂三国之小兵传奇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