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军的举动并没有能够瞒过缉事司察子们的眼睛,他们很快就发现倭军足轻正在打包行囊,收拾营帐,收拢各色旌旗。
王镡收到缉事司的消息,询问道:“第五,你们辛苦了,给缉事司的弟兄们赏酒赏肉。”仟仟尛哾
第五候作揖行礼道:“卑职明白了。”
王镡看向一旁的李肃杰、张耕黍和张耘菽,询问道:“你们怎么看?倭军是真的要撤退,还是假的撤退?”
李肃杰沉思片刻,率先说道:“我觉得倭军应该是真的要撤退,他们顿兵坚城之下十日有余,损兵折将,平长政整个临时代管的将领威信已经所剩无几了。柴崎景行和前田立诚本就是从军多年的宿将,必然是心中不服的,此时正是两人逼迫平长政退兵的最佳时机。毕竟,死的都是他们家族的私兵。”
张耕黍没有发表什么意见,而是抓紧处理军中后勤的事务,这十天时间里,攻防战打的很激烈,人员、药物、军械的损失更是数不胜数。
张耘菽出言道:“军帅,我非常同意军司马的推断。”
王镡接着问道:“如果倭军真的撤退,他们会往哪里撤?”
李肃杰看了看地图,指着武垣城说道:“我觉得他们会往武垣的方向撤退,击败了尹鹤的第二师,他们就可以南下乐成,夺取河间郡的控制权了。”
张耘菽这次没同意李肃杰的意见,他指着束州说道:“末将觉得,倭军会撤到束州,这里东连渤海,南达乐成,距离中山郡还相对远一些。如果倭军撤到这里,他们就可以安心地进行修整补充,意图再战。”
王镡听了两人的想法,摇了摇头,说道:“如果我是我军主将,我会选择去饶阳,然后直扑武遂,接着东进乐成。”
李肃杰听到王镡的话语,一脸不可置信地说道:“仲铭,你可真能异想天开,这安平郡可是冀国国都所在,各处城池的守备兵力肯定是充足的。如果倭军进攻饶阳,我觉得他们会碰的头破血流。”
张耘菽同样有些不可置信,他质疑道:“军帅,饶阳和武遂两座城池,是安平郡通往河间郡的两处东北要地。冀国不可能不在这两处布置重兵,倭军一旦来到这两座城池,就不得不面对前有坚城后有追兵的窘境,我不认为倭军主将会如此不智。”
王镡看着两人,点了点地图上的两座城池,说道:“我觉得,你们好像忽略了点事情,冀国的征倭将军赵鲁齐正在集结冀国能用上的军队。这样就会削弱掉安平郡的冀国军力,我想饶阳和武遂现在的兵力还不足平时的一半。”
张耘菽想了想,询问道:“第五,有安平郡的情报吗?”
第五候点点头,说道:“的确有,安平郡的冀国军队,已经有不少被抽调到了河间郡。而冀国已经丢失了大半领土,他们能够调动的军队,也就只有安平郡和清河郡的军队。”
张耘菽重复确定道:“也就是说,安平郡的冀国军队已经大半被调到了河间郡,调到了乐成。”
第五候点点头,说道:“没错。”
李肃杰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直接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假设:“仲铭,如果这支倭军更大胆一些,南下直取信都的话,冀国会不会更加的混乱?”
王镡摇了摇头,说道:“我不认为倭国将领会这么选,他们要的是能够消灭掉冀国的有生力量。如果他们直取冀国信都,这么长的距离,他们就会被冀军斥候早早地发现,然后就会陷入到被冀军围攻的局面。”
王镡说完,在地图上圈了饶阳、武遂和乐成三个城池,然后划了一条弧线,说道:“他们沿着这条线行军的话,路程不长,如果攻破了饶阳或是武遂,还能够获得大量的补给。我想倭军主将不会选择一条更难的路,所以这条弧线就是倭军即将要走的路线。第五,缉事司的察子们要时刻关注倭军的动向。”
第五候点点头,说道:“喏!”
王镡接着看向李肃杰和张耘菽,说道:“我们要将斥候派出去,严密监视倭军的一举一动,同时通报给冀军有关倭军的消息。”
李肃杰点点头,说道:“没问题,我马上调集静塞义从和第七师、第九师的轻骑兵。”
王镡看着张耘菽说道:“既然倭军的动向变了,我们也要变,让第九师不必入城了,直接在城外等候。”
张耘菽点点头,说道:“喏!”
安国城内的唐军很快就被调动起来,平长政如前几天一样,走出了营帐,看向了安国城,然后他就发现了异样。
平长政叫停了加藤衍的打包行动,他厉声说道:“加藤君,速去下令,让所有武士和足轻扔掉一切不必要的东西,只准拿着军备,我们需要快速撤军!”
加藤衍看到平长政紧张的样子,一脸的不解,询问道:“长政阁下,出了什么事情?”
平长政走入营帐内,将木架上的甲胄穿上身,可是倭国的大铠非常的繁琐,需要两个人帮助才能穿上。
平长政看到还在一旁发呆的两名幕府侍卫,厉声说道:“还在那里愣着干什么?赶紧过来帮忙。”
两人被喝骂了一声,方才如梦初醒,上前帮助平长政穿上甲胄。
加藤衍没能从平长政那里问出个所以然,却走出了营帐。他是幕府侍从,是大将军安排到平长政身旁的,所以他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平长政下达的命令。
平长政的命令在倭军中迅速传开,却引来了无数的抱怨,他们来到中原,拼死拼活,不就是为了这些战利品吗。中原之富有远超他们的想象,每一个足轻,每一名武士,都是抢的盆满钵满。
此时平长政却让他们放弃自己的战利品,他们怎么可能愿意?即使放弃,他们也不知道该留下哪个,该舍弃哪个。此时此刻的倭军上下,不论是武士还是足轻,都犯了选择困难症。
倭军撤退的脚步就在这种选择困难中,被无休止的拖延了。等到平长政好不容易穿好甲胄,走出营帐的时候,看到麾下的军队依然没能完成撤军的准备,他们居然还在那里为了留下什么战利品而左右为难。